与山有关的诗句
王 【春园】 山泉两处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 王勃 【登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
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
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
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一作留别王维)】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崔兴宗 【留别王维】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
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
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陆畅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陆畅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
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陆畅 【题商山庙】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陆畅 【题独孤少府园林】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
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柳公权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
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张又新 【游白鹤山】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
欲驱五马寻真隐,谁是当初□竹人。
张又新 【帆游山】 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
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
张又新 【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
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张又新 【吹台山】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
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
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杨汝士 【建节后偶作】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
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鲍溶 【赠杨炼师】 柴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
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鲍溶 【期尽】 鱼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
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鲍溶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
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鲍溶 【寄薛膺昆季】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
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
鲍溶 【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鲍溶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鲍溶 【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溶 【长安旅舍怀旧山】 昨夜清凉梦本山,眠云唤鹤有惭颜。
青莲道士长堪羡,身外无名至老闲。
陈去疾 【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山中尽日无人到,竹外交加百鸟鸣。
昨日小楼微雨过,樱桃花落晚风晴。
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隐轻雷。
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殷尧藩 【新昌井】 辘轳千转劳筋力,待得甘泉渴杀人。
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
沈亚之 【题侯仙亭】 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
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卷帘看。
施肩吾 【效古词】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
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施肩吾 【忆四明山泉】 爱彼山中石泉水,幽深夜夜落空里。
至今忆得卧云时,犹自涓涓在人耳。
施肩吾 【西山静中吟】 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
若数西山得道者,连予便是十三人。
有关山的诗句。
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描写水的诗句: 李白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的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
请贸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 6、 ,一览众山小。
(杜甫)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3、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 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毕竟东流去——宋.《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毕竟东流去——宋.《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关于有山的诗句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有关山水的诗句
山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有山字的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近代]《七律·长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宋]《题西林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唐]《登鹳雀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唐]《江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宋]《游山西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宋]《泊船瓜洲》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唐]《送友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清]《竹石》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唐]《江南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宋]《题林安邸》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近代]《清平乐·六盘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唐]《鸟鸣涧》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唐]《从军行》
与山水有关的诗句(完整)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
先看其中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
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
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
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
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
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
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
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
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
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
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也是这样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
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
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
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
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
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
”(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
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
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
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王维善于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
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
请看《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峰是终南山(可泛称秦岭)主峰。
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前几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浑,末二句撇开山写人,更反衬出山之崇峻,正象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白云”二句尤其出神入化。
每一个有登山经验的人读了这首诗,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诗写登山,下面的《汉江临眺》则是写临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一首描写襄阳风景的诗。
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
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象一幅水墨山水画。
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象(这点与西方诗歌逻辑有别),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这点又与西洋绘画逻辑有别)。
王维类似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静无人的春夜山林里,四季桂无声无息地飘落。
忽然明月东升,空山洒满光辉,山鸟被惊醒,在山涧里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更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
“人闲”有的版本作“人间”,其意亦可通,“桂花”就可释为月华。
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诗人是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富表现力、最引人遐想的动人一刻写的。
这是一幅富有音乐感的月夜小景。
与《辛夷坞》的空寂入禅相比,此诗热烈活泼,富有人间气息。
王维有一首描写深秋景色的小诗,名为《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源于陕西蓝田县西北。
红叶即枫叶。
早行山中,一路欣赏山景,忽然觉得衣服湿了,以为是下雨,细看却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中岚气,衣服大概就是让它打湿了吧
诗人把游客的这个感觉过程浓缩在两句诗里,写得十分有趣。
此诗有色彩:白石、红叶、翠岚。
有音响:溪水冲激石床。
也有游人的感受。
诗虽短小,却是包蕴丰富。
唐代书法家也是诗人的张旭也作有一首七绝《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中的“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的另一番景象。
王维诗中的“湿人衣”却是写幻觉和错觉,写出了浓翠欲滴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
两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更是一首集诗画乐于一体的佳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写的是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
随意挥写,语出自然。
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象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象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
王维有些名句能引发我们美妙的遐想:“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等等,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王维的诗歌追求写意效果,讲究浑然一体,充分传达诗人的主观意趣。
《辋川集》中有一首《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洒,四面芙蓉开。
表达了诗人闲适静穆的心情。
《山居即事》更为细致地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沸腾的生活更衬托出诗人门庭的冷落。
是一种企羡,还是真的已经超然于现实
难以明解。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一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诗写辋川秋天傍晚的景色,清静幽雅,如在画中。
裴迪醉后狂歌于王维门前,别是一番情趣。
“渡头”一联被传为绝唱,《红楼梦》中的香菱曾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高度赞美这句诗的画意诗情。
王维的诗因为“诗中有画”,所以最易把读者带入诗境。
难怪当香菱向黛玉请求作诗方法时,黛玉首先要她读的唐人诗,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而是《王摩诘全集》(见《红楼梦》第48回)。
王维山水诗的价值王维山水诗的价值,首先应放到中国古典山水诗发展的历史中去认识。
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但处于内容的从属地位,并未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
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但这类诗当时不多见。
山水诗是从魏晋以后开始兴起的。
由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士大夫们希企隐逸,寄情山水以远祸。
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
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潮把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合起来,引导士大夫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
崇尚清淡之风也带来赞美山水隽语的发达(见《世说新语》)。
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
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
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
其诗语言富丽精工,喜雕琢,追求形似。
诗的结构往往是纪游式,末后总留有玄言诗的尾巴。
他的诗往往是有句无篇。
稍举一些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写园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之写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之写冬;“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之写暮色;“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写春景。
这些精美的诗句,如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
谢灵运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
随后,南齐诗人谢眺也写了一些清新流丽的山水诗篇,有些佳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等。
南朝梁代诗人何逊也有些写景名句:“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但他们的诗作都存在有句无篇的毛病。
山水诗直到盛唐时代才蔚为大观。
孟浩然与王维首开山水诗派,光被后代诗坛。
孟浩然比王维稍长,他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
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旅人的哀愁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细微感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得豪壮、雄浑、磅礴。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末四句: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写得有气魄,有感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四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也写得意境盎然。
与孟浩然相比,王维在创造物我两忘的诗的意境上,在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细致品味上,在诗歌手法的纯熟运用上,在山水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突出许多。
可以说,王维既是一位集大成的山水诗人,又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宗。
中唐的“韦柳”(韦应物和柳宗元)诗派,直到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无不承其余泽。
李白的山水诗以气势取胜,具有叛逆精神。
杜甫的山水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博大精深。
王维的山水诗则意境空灵,充满禅趣,耐人寻味,虽然没有李白、杜甫诗歌中的那种震颤人心的思想灵光,但在艺术风格上极大地丰富了盛唐诗苑。
不读王维的山水诗,就不能彻见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
王维的山水诗也有其当代价值:它可以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使我们更充分地品味大自然的美,进而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它当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
爱国并非抽象。
欣赏王维的山水佳作,能够增强我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深依恋之情。
王维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我们由此又可以获得探索的快乐,享受祖国优秀文化的滋润,从而拼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
它可以陶冶我们的身心。
品味王维诗歌优美的意境,遐想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就会得到某种精神愉悦。
关于山的诗句 关于泉的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佚名《西洲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佚名《迢迢牵牛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趵突泉诗》(元)赵孟頫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