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多少首写给初恋的诗
你是已采纳别人的回答,但为使你明白,发上来你提问的白居易写给初恋的诗。
白居易是官僚二代、富二代,这样的家境,白居易却37岁才结婚。
为何呢,原来白居易在宿州符离爱上了一个村姑湘灵,他一直坚守着这份爱,并为湘灵写下了很多首爱情诗。
他为湘灵写的第一首诗叫《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可是门不当户不对被白居易的母亲狠狠拒绝了。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27岁,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
这时候他写下《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贞元 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这期间白居易多次恳求母亲答应他和湘灵的婚事,白母不肯,还在迁居之时不让他和湘灵见面。
白居易伤心欲绝,在长安城一个冬至之夜写下《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被迫与同僚杨虞卿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
例如《夜雨》、《感镜》等。
他的妻子杨夫人和白居易是门当户对,结婚那天,他写了一首长诗《赠内》,顾名思义,这首诗就是送给妻子的。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作者新婚时,教育妻子安贫守己,勤俭持家,表达了与妻子白头偕老的愿望。
后来白居易在赴任江州的途中,陪伴白居易的妻子因为舟车劳顿而患上了疾病。
白居易写下《舟夜赠内》三声猿后垂乡泪,一叶舟中载病身。
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总愁人。
这么多年的奔波,看来陪伴在身边的妻子,孤独的船上,载着妻子的病身,愈发让白居易感到这些年来有愧于妻子。
平淡处才见真情,足以感天动地。
以上供参考。
描写初恋的诗句或句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 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冯小青《怨》 69钟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83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 85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韦庄《应天长》 8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 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卢仝《楼上女儿曲》 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 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9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鹊踏枝》 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白居易《长恨歌》 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陈端生《寄外》 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本事诗》 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鹊踏枝》 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关于白居易的爱情诗
《采莲曲》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浪淘沙》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夜雨》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长恨歌》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八卦一下 小时候,经常听语文老师讲,白居易写完诗之后,都要念给不识字的妇女儿童听,然后修改,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当时我就想,写诗至此,还能叫诗吗
不如叫歌谣算了,因此对白颇有不敬。
长大后,特别是读了白《琵琶行》和《长恨歌》后,我对白的态度彻底改变了。
我由衷地佩服他,试想中国古人还曾有谁写过这么长的叙事诗,又写得如此凄婉动人。
这里只说《长恨歌》,历来有关此诗的主题有争议,不过现代的大部分读者都会把它看成一首爱情悲剧诗。
诗的内容不想细说了,我这里只想八卦一下,全当是玩吧。
白写《长恨歌》时,已三十五岁,但还未婚。
一个大龄的未婚之人,竟然写出了这么一出让时人(据说《长恨歌》写出之后,立马传遍大江南北,曾有娼妓应聘的时候把此作为法宝:“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
”。
白居易到别人家作客的时候,那些歌伎一见到他就纷纷指点:此乃长恨歌歌主也。
可见此诗的流行程度),让后人不住感慨的故事,以至于一些历史书在写到唐玄宗如何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时也引用《长恨歌》诗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甚至写到安史之乱时,也来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我的问题是:白居易一个光棍汉,如果没有情感经历,他又如何能写出这种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呢
查一下书,看一看白所写的诗歌。
明白了,白有一个相好,而且是青梅竹她就是湘灵
白有一首《邻女》的诗是写湘灵的: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 白居易没事干,竟欣赏起邻居家一位15岁的姑娘,并且观察得这么仔细,还写到绣床,如果不是写湘灵,那白居易绝对是个不怀好意的色狼。
但我们都知道白居易不是色狼,所以这首诗只能是写15岁的湘灵。
据推算,白这时19岁。
也可以说白居易19岁时,和邻家15岁的湘灵确立了恋爱关系。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能结合呢
白居易27岁的时候,他离开湘灵(即离开徐州符离的家)到江南叔父家时,一路上写了三首诗给湘灵。
第一首的题目就是《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 他想湘灵想得泪眼朦胧,真是个有情男子
第二首《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 从这首诗中看,白居易与湘灵的关系已发展到很深的地步了,深到什么程度,借用《长恨歌》的话应该是:“翡翠衾寒谁与共,孤灯挑尽未成眠。
”第三首《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 唉,读到这里,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两人15岁(从湘灵的角度看,白居易当时19岁)就认识了,至今整整苦恋了8年(白居易27)。
是什么阻碍了他们
门第。
当白居易29岁终于考上了进士,就向母亲恳请与湘灵结婚,遭到了母亲无情的拒绝,理由仍然是门第。
白居易的《生离别》诉说了自己的苦衷: “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 人生最痛苦之别莫过于生离别。
若是死离别,时间还可以逐步把痛苦减轻,然而生离别会让人一辈子挂念和痛苦。
白居易30未到,就已生白发,可见相思之苦了。
白居易33岁的时候,在长安已作了校书郎,仍得不到母亲的允诺,其《潜别离》揭示了这一苦楚: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 相思之深,潜离暗别之苦,直让人慨叹白居易的生不逢时了。
连送别都只能悄悄地进行,这是何等的无奈。
白居易以不婚来抗争(白直到38岁才结婚),但无济于事。
他也只能用诗来表达了: 《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 《感秋寄远》:“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 《寄远》:“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瞑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 正是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白居易在写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的时候,特别是写到两人的生死相别之后的那些大段大段地抒情描写,入骨三分,要把人的肠子都化了,一个没有类似情感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因此与其说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写唐明皇和杨玉环的,倒不如说是写他自己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们后人读这样的诗歌,同样长恨绵绵啊
(附注:文中观点主要参考了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当然有些地方纯属推测,并不严谨。
不过作为八卦还是值得一信的。
)
白居易:男人爱初恋可以到什么程度
男人爱初恋,只有你想不到的程度。
一夜不见如隔三秋,那都是小case。
白居易写的古诗名叫《生离别》 这首古诗描写的景象是什么
表达了白居易什么的思想感情
全诗从杨妃入宫、专宠写起,至马嵬之变,手法一改,由写实转为浪漫。
前半可见讽喻,后半支持爱情,通篇却也有时代感伤。
因而,我个人认为,支持任何一方都未必是最终结果,且又会落入他人的思维定势。
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一篇文章一个主题”的思想禁锢,一篇好的作品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越是好的艺术品其观点愈隐蔽
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开一会,根据野史记载,白居易早年有一初恋情人名湘灵。
(这在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中可以得到证实,如《生离别》、《长相思》、《潜别离》、《花非花》等,详见附录。
)众所周知,唐朝较之其它各朝更注重礼法,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而诗人出生在世家大族,碍于门第与礼法,他们的恋情无法公开,遑论婚嫁。
但是,他们又怎么能甘心、如何能甘心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怀湘灵》) 细绎诗意,可见两人虽未成婚,却早有私订终生之实。
然而,诗人终究是没那份勇气去捅开封建礼法的迷雾。
最终,他选择了“潜离和暗别”。
可以想见,这一段记忆将会是一生的梦魇。
公元756年,马嵬坡。
生与死——这个历史难题终于还是降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身上。
杀,或是不杀
左边,是民心所向,大唐百年基业;右边,是半生缱绻相伴左右的爱人性命。
周围的士兵在狂喊:杀、杀、杀…… 一个个斗大的“杀”字开始在他眼前晃动,仿佛这天地也开始旋转。
茫然间,一挥手,泪——如泉涌;欲挽留,手——在颤抖。
君、无、戏、言
这场景何其相似,于是乎,诗人情不自已,在诗作中化身唐皇,结合民间传说以及自己的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续写这未了之情。
寻方士、仙山问答、寄托信物等等无不表明诗人对湘灵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此刻悔恨当初懦弱。
然而,随着诗歌的渐近尾声,这个华丽而又凄美的梦也变得破碎,他,还是要面对现实,心中还留着那一副“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的景象。
于是,情感再次一转,这恨便来得突然却也是必然。
不光是为了天子蒙尘、美人黄土,李、杨爱情的摧折而流露的惋惜与同情,也有对玄宗晚年淫昏失政,造成四海沸腾、生灵涂炭的谴责和叹恨,更有的是对这封建礼法的食古不化众多禁忌的浩然长叹
因此,我个人认为诗人创作这诗歌的时候应该有一份对自己曾经往事的喟叹和悔恨的感情。
而这一次情感的宣泄正是诗人自我救赎的机会。
那个,,若只如初恋,,出自哪首诗
求
大哥,,是若只如初见吧。
。
。
木兰辞,纳兰性德
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还有所有他写的有关湘灵的诗
作者:白居易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白居易写给湘灵的诗句
寄湘灵唐代 白居易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