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初相见诗句
这句话出兰性德《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扇。
等闲变却故,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诗被收录于《饮水词》 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求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相见的整首诗
《木兰词·拟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 年代:清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赏析(一): 秦少游在《鹊桥仙》里曾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然而,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的主旨似乎与之背道而驰。
纵观此词,细细品来,独有另一番深意:西风悲苦,何必当初
人生若是初相识,美好美满当即萦绕心头,然而一旦朝暮相处,时日见久之后,当日的情意不免会变质,霎时间,什么海誓山盟,什么生死相守,什么百年决绝,只不过是空话一句,回过头来,遗留下的唯有无尽的懊悔与伤痛。
当然,该词章与白氏《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一样,都涉及李杨的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但是歌有异曲,词有异调,他日古今,意有大殊也
陈白的诗文在批判李杨的荒淫误国的痛誓,更有歌其泣天地鬼神之爱情的一面,而纳兰的却借李杨的忠贞誓盟的承载词调及意境,反转过来痛陈和指斥薄情锦郎的薄情寡意。
此词首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铺垫悲情,以“若是”、“何事”、“悲”等为寄托,苦楚不堪,悔恨重重。
继而“等闲”、“却”等转换语调,变心的人往往指责满怀痴情却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恨情殇可见一斑,是言天有不常,现实之冷酷,换头又借李杨七夕之誓反衬,酸苦之心,溢于言表,结尾“何如”二字更是道出无尽感伤,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物非人非,一时偶兴之意虽能醉人,岂能长信深信之
痛悔处,只存嗟叹与泪痕而已。
”人生若如初相见,那该多好阿”什么意思
“人生若如初相见”可能出自“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句话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原诗是这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那该有多好啊。
人生若如初相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与人之间若只有初时相遇那般彼此如意,相识相伴,彼此信任,都朝向美好的发展,就不会像秋天的扇子和人的关系一样彼此脱离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