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表面对你好,背后捅刀子”的诗句有哪些?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钗头凤》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秋风词》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
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将愁归去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
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有时候心里苦却不能给任何人说,形容这样的诗句怎么写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15岁时,学习剑术。
20岁前后,在家乡的匡山读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
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在 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
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
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
此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即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
李白豪放不羁,又抱负很大,自视甚高,不愿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一终南捷径。
为此,李白在江陵拜访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形式记叙这次会晤。
此赋通过“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远大的抱负。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
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
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
如《侠客行》赞美侯赢、朱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古风》第十首赞美鲁仲连“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并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李白在游历中,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加上阅历的增长,使他的诗歌创作日益提高,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如《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景色,经过诗人别出心裁一番吟咏,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李白在学习乐府民歌时,创作了不少乐府诗。
《长干行》第一首开头六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游戏)。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便成了比喻小儿女相亲相爱的著名成语。
开元十六年早春,李白来到湖北安陆。
在这里,他和曾在唐高宗时做过宰相的许围师的孙女结婚,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
他曾隐居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后又与道士元丹丘一道隐居嵩山。
开元二十四年,他去山东,又和孔巢父、韩准等人隐居祖徐山的竹溪,时人号为“竹溪六逸”。
他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表白自己此时的隐居是“养贤”而非遁世,是在等待时机。
文章说,“奋其智能,愿为辅粥,使衰区大定,海县清一。
”可见隐而不忘政事。
开元二十二年,李白在襄阳,“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韩荆州即韩朝宗,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
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
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
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
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
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广为传诵。
在此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12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名,二人一见如故。
当他们分手时,李白写了著名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东鲁任城(今山东济宁),自己则继续往来各地,寻找政治出路。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又举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
不久,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时写的《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表达了他踌躇满志和狂喜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在长安,李白结识了任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对李白的《蜀道难》十分赞赏,“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此诗只有神仙才写得出来,因而称李白为“滴仙人”。
《蜀道难》描绘了由秦人蜀途中的山川,一开头就以“噫呈*,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种充满磋叹的情调很快抓住了读者,中间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等,竭力形容人蜀途中山川的高危险峻,再衬以“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凄厉气氛,以及诗人的反复嗟叹,把蜀道的高危艰险渲染得十分突出而激荡人心。
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进一步推荐,李白终于受到玄宗皇帝的亲自接见,并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置在翰林院。
翰林供奉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草拟文浩诏令之类文件。
同时也迎合皇帝的兴趣,随时写些应景诗文。
李白曾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会,向玄宗申述过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主张。
遗憾的是,这时的玄宗,已不是早年那个励精图治,能够任用贤才的开明君主,而是已经变成贪图享乐,不问政事的人了。
他把“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请将”.深居官中,沉溺声色。
玄宗曾一度受重李白,目的是要他写诗作词,供自己享乐。
当玄宗觉得李白好言政事,不满足于当驯服的御用文人时,就疏远了他。
从李白方面来说,玄宗之所以疏远他,与他那傲岸性格有关。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这种无视封建秩序的叛逆精神,显然是统治者所不喜欢的。
相传,玄宗在便殿召见李自时,李白曾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高力士是最有权势的一个大宦官,为解“脱靴”之恨,他挑拨杨贵妃说,李白《清平调》词中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二句,“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
”使杨贵妃由此深恨李自。
他们都是玄宗最宠的人,在玄宗面前进谗言,自然会影响玄宗对李白的看法,何况对他进行中伤的,还有驸马张*等人。
权臣贵成的谗毁,玄宗的疏远,使李白很苦闷,发出“行路难”的感叹。
天宝三载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长安已不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上疏,“恳求归山”。
玄宗没有挽留他,而是“赐金放还”。
李白在长安实际上只有一年半时间。
这期间,他亲眼看到朝政的黑暗腐败,以满腔忧愤写下了许多揭露和批判现实的诗篇,如《古风》第十五首,谴责统治阶级“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天宝三载,李白在东都洛阳认识了比他小11岁的诗人杜甫。
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其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与李白意气相投。
他们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和杜甫分别后,李白又在漫游中度过了1O年。
这时,他因夫人许氏早已去世,又在广州梁国(在今河南开封)与相门之女宗氏结婚,并常住于此,所以他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国”。
以梁园为中心,李白往南到过越中,往北去过幽州,有不少地方,如金陵等地,则是旧地重游。
他的漫游,一是求仙访道,一是欣赏大自然的美。
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此外也是寻求为国效力的机会。
他在《梁园吟》中说:“东山高卧时走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 这个时期,朝政更加黑暗,把持朝政大权的宰相李林甫,大兴冤狱,打击迫害正直贤能的官员。
目睹国是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
但他决不向权贵屈膝,在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的高尚人格。
他还写了许多揭露和鞭挞黑暗现实的诗篇。
《远离别》对玄宗宠信李林甫等奸臣,大权旁落,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北风行》批判了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而挑起的对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战争。
在长期的漫游中,李白和劳动人民有较多接触,写了一些反映他们的诗篇。
《宿五松山下苟媪家》对“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深表同情。
《秋浦歌》第14首歌颂冶炼工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对酿酒老头也充满感情,{哭宣城善酿纪叟》写道:“纪英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例如对黄河的描写,就有不少名句:“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独坐敬亭山》一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会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则把山写活了。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
当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胡人安禄山,率所部兵15万,认范阳(今北京大兴)出发.进攻中原。
仅30多天,洛阳就陷于乱军之手。
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自号大燕皇帝。
六月,京都屏障憧关失守。
玄宗仓皇西选,于是京都长安也为乱军所据。
安史之乱初,梁园沦陷,李白带着夫人到江南避难。
他写了许多诗篇,表达他对乱军的痛恨,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
《古风》第十九首中写道:“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诗人这时渴望报国杀敌,《赠张相镐》诗云:“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誓欲斩鲸*,澄清洛阳水。
” 天宝十五载,玄宗西逃成都,太子李亨于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肃宗,改年号为至德。
永王李*奉玄宗之命,以抗敌为号召,在江陵起兵。
次年正月,永王经过寻阳,知道李白在庐山隐居,派谋士韦子春三次上山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
李白的《永王东巡歌》第二首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他以东晋名臣谢安自比,表示要辅佐永王,平定叛乱。
但没想到,永王与肃宗发生矛盾,不久,永王即被肃宗的军队所消灭。
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捕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
他这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二月,在经历15个月的流放,行至巫山时,遇到朝廷大赦,李白才重新获得自由。
他随即雇船东归,名作《早发白帝城》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笔调明朗轻快,反映了李白遇赦获释的欢快情绪。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从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与夫人重聚。
李白在一生的最后几年中,穷愁潦倒,生活十分凄凉。
但他对时局的变化还是始终关心的。
上元二年,当东南地区又告吃紧,朝廷派李光弼出镇临淮(今安徽泅县)时,61岁高龄的李白,仍不肯放弃这最后的报国机会,打算赶往临淮,参加李光弼的军队。
可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未能如愿。
第二年,李白在安徽当涂与世长辞。
李白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在贫病中死去,但他以杰出的诗歌创作,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
他继承了屈原和庄子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反对齐梁柔靡诗风,在诗歌革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他的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成就最大。
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
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把中国诗歌艺术推向顶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形容人心情愉快诗句
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苏轼 (一说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描写人物心情凄凉的诗句
心情悲伤的诗句1、泪眼问花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
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20、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秋风秋雨愁煞人
28、过眼烟云散随风, 幻化金顶伶仃松。
分分合合世间爱, 缘起缘灭一场空。
万念俱灰渐憔悴, 只羡世外比丘僧。
我佛慈悲救苦难, 愿遁空门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