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抒发愁情的名句有哪些
八月秋高风,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高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
一新颖奇巧的语言表述 词一开篇,即连用七组共十四个叠字,叠字运多之妙,令历代文人心摇情动,称奇叫绝。
开篇十四个叠字,很有层次:“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冷冷清清”侧重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
二、借萧瑟凄冷的景物烘托情怀 词中所写的季节是忽暖忽寒的秋季,时间是引人黯然神伤的黄昏。
随着天色的灰暗,凄凉的风也一阵紧似一阵,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抵御不了寒冷的气候。
望天空,但见行行大雁掠过;看地面,到处是冷落憔悴的黄花。
一会儿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又撒落在梧桐树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词人笔下的景物是富有象征或比喻意义的:那秋日黄昏,不是象南宋的时局和词人自己的晚景吗? 那“三杯两盏淡酒”,不是表明词人穷困潦倒的生活现状吗?那憔悴不堪的黄花,不是词人的自我写照吗? 凄风苦雨,不就是词人痛苦的心声、哀伤的泪雨吗? 总之,这首词中的所有景语都是情语,都烘托出了“冷冷清清”的气氛,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怀。
三、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倾吐情怀 词贵含蓄,但含蓄应是半含半露,不然就会流于晦涩、肤浅。
李清照的该词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是含蓄的,但词人又兼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开篇七组叠字是直言孤独凄清之悲;“正伤心”、“憔悴损”直说身心交加之痛;“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直表日子难熬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直述心中浓重之愁。
词人这些手法结合运用,就使词中所抒之情具有半含半露,欲说欲休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