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表现苏武气节的诗句

表现苏武气节的诗句

时间:2018-10-20 20:22

求关于赞扬苏武的精神气节的诗词与名言

谢谢

奔亡道中五首 ----李白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褒扬苏武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诗句

苏武庙苏销汉使前,古祠高树然。

云边雁断胡天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两句分点“苏武”与“庙”。

第一句着笔就写苏武突然见到汉使,得知他已经获释可以回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

汉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

汉使到匈奴后,得知苏武尚在,乃诈称汉朝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苏武系在雁足上的帛书,知武在某泽中,匈奴方才承认,并遣武回国。

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

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

这里有辛酸的追忆,有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种种情绪,一时奔集,难以言状,难以禁受。

诗人以“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炼,真切传神,“魂销”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的的非常情态,深刻地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这句是苏武生前事迹的一个特写镜头。

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

“古祠高树”,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写苏武庙中的建筑与古树本是无知物,它们都不知道苏武生前所历尽的千辛万苦,更不了解苏武坚贞不屈的价值,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

透露出诗人崇敬追思之情。

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即渺然久远之意。

古祠高树两茫然,是说祠和树都年代杳远。

这就为三、四两句转入对苏武当年生活的追思缅想创造了条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描绘的是两幅画,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

上一幅是望雁思归图。

在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高悬着一轮带有异域情调的明月。

望着大雁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又向南方飞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

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不仅叙出了苏武被流放北海时与国音讯断绝的史实,而且表现出苏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园,每天希望鸿雁传书于国、直盼到月上中天的爱国忠心。

这句主要写苏武思国的心境。

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

在昏暗的傍晚,放眼远望,只见笼罩在一片荒烟中的连天塞草,和丘陇上归来的羊群,主要写他胡地牧羊时环境的艰辛、荒凉,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

这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颔联两句是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两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从相隔迢遥的时间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

《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第一句句说苏武十九年后归国时,往日的楼台殿阁虽然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史载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李陵《答苏武书》中也有“丁年(壮年)奉使,皓首而归”之句。

第二句说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的时候,苏武还正当壮盛之年。

“甲帐”、“丁年”巧对,向为诗评家所称。

此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认为可以“化板滞为跳脱”(沈德潜《唐诗别裁》)。

其实,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

苏武出使是汉武帝为之赐节饯行,他自己那时也正在壮年,可是归汉之“回日”,汉室江山虽然依旧,然而人事却迥然有异于前了,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沉的感。

“回日”句是写朝廷人事的变更,“去时”暗示了苏武个人生命历程的转换,两句通过对时间转换的形象描绘,显示了苏武留胡时间之长,读者从此也可以想象到十九年中苏武所经受的磨难之多。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二句谓苏武历经生死苦难而不失汉节,回来后竟不得封侯,只能空向秋波悲叹年华已逝,表露出作者对刻薄寡恩的天子的深沉怨恨。

末联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追悼。

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

史载李陵劝降时,苏武曾说:“武父子之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回国后,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武帝园庙”。

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

最后一笔,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更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

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是时代的需要。

杜牧《河湟》诗云:“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温庭筠这首诗,正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的汉臣形象。

《苏武牧羊》中最能表现苏武民族节气的句子是

苏武牧羊北海上【原文】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

百般胁诱,武终不屈。

卫律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无饮食。

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乃徒武北海上无处,使牧羝。

曰:羝乳乃得归。

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十九年乃归。

【问题】《苏武牧羊》中最能表现苏武民族节气的句子是什么

【答案】直接表达其气节的句子:百般胁诱,武终不屈。

具体表现其气节的句子: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苏武牧羊【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问题】《苏武牧羊》中最能表现苏武民族节气的句子是什么

【答案】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赞美苏武的古诗名句~~~

奔亡道中五首 李白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苏武 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苏武庙 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牧羊表现了苏武怎样的气节

一心对祖国,忠心耿耿,有骨气,不屈服于叛乱敌臣

苏武壮节苏武的气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二)特定时代的精神的感召(三)将门的家族传统

《汉书.苏武传》是怎样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的

要求有理有据,600字左右。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苏武传中描写关于民族气节的句子

奉使不辱命。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关于苏武中国的骄傲的诗有哪些

苏武庙作者:温庭筠 (唐代)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写作背景  苏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被扣留匈奴期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爱国挚情丝毫未减,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英雄气概。

《苏武庙》一是温庭筠在凭吊苏武庙时的临风怀想之作,咏叹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壮举,赞颂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