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李清照中年时期写的诗句

李清照中年时期写的诗句

时间:2015-06-28 15:12

李清照中年时期的词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是其早期的代表作,写于其少女时期,可以看出她的灵动的少女美。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

以景衬情,委曲精工。

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

极尽传神之妙。

是其中年的际遇的象征。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李清照中年的代表作

以下是比较具有代表性地初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婚后: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战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诗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

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

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着一壶小酒,沉醉在美景之中。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

海棠之感、菊花之恋、梅花之怨、桂花之闲,正好与她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四个阶段:少女情怀、思妇情怨、才女情思、孀妇情结的心态变化完美对应。

词作中咏花词占有很大比重,描写对象基本为海棠、菊花、梅花、桂花等。

词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描绘花的品质,抓住花的风神韵致,以花自喻,在咏花中凸显自己的创作心境,投射出自己的人格情操,使词中所写之物与自身所处境遇、所抒之情水乳交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海棠之感、菊花之恋、梅花之怨、桂花之闲,正好与她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四个阶段:少女情怀、思妇情怨、才女情思、孀妇情结的心态变化完美对应。

这种在抒情寄意中的自我观照,表现了词人高超的思致和擅长脱化的艺术功力。

一、海棠之感:少女情怀 应是绿肥红瘦的词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当是女词人未出阁的少女时期所作,其惜春、恋春的情愫昭然在目。

二、菊花之恋:思妇情怨 。

这种新妇因暂时失去的夫妻相聚而产生的“思妇情怨”,较之对于“并蒂连枝”的爱情满怀憧憬的“少女情怀”似乎更加浓郁。

因此,女词人的人生、心灵之旅从海棠“绿肥红瘦”的意境走到了菊花“”意境,这就是她的词。

词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

三、梅花之怨:才女情思梅心惊破 然而,后,中年的随夫南渡,不久,丈夫因病而亡。

伴随着这个巨大的变故和不幸,李清照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泥潭之中。

此时的她赋予梅花以新的意蕴。

其词写到: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梅花之怨是李清照中才女情思得以迸发的重要阶段。

四、桂花之闲:孀妇情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实乃“花中第一流”的易安居士及她的词的写照

随着红颜渐老,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的李清照迎来了她平静安闲的晚年,犹如狂风暴雨后天蓝云白、水明山静。

此正同陶潜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白居易之灯灭卧迟、雨声睡美(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曰:“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这或许是她年享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 此时,垂老之年的女词人似乎已了结了一切俗世的情欲纠葛,静美安闲的桂花成了她这个时候心境超脱的象征。

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云: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人生的四个阶段:一个阶段 思春二个阶段 结婚三个阶段 赵明诚死四个阶段 改嫁张汝舟及以后的生活。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她的一个阶段那就是到李清照结婚的那首词,也就是思春阶段。

后面慢慢的就是她人生的三个阶段。

从认识赵明诚起,李清照的生活那可不是雨后的彩虹,而是彩虹后的云雨 霹雳 乌云。

李清照最出名的诗词是哪几首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归路。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上6首词或是中学语文课本所载,曾经我们熟读成诵,因熟悉而出名;  抑或是包含乐于被世人反复把玩品评之名句的名篇~ ◇⒈脸緈葍 2008-05-12 10:32 检  李清照词全集(49首)  如梦令 如梦令 点绛唇 点绛唇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菩萨蛮  菩萨蛮 诉衷情 好事近 清平乐 忆秦娥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武陵春 醉花阴  南歌子 怨王孙 鹧鸪天 鹧鸪天 玉楼春 小重山 一剪梅 临江仙 临江仙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渔家傲 渔家傲 〔歹带〕人娇 行香子 行香子 孤雁儿 满庭芳 满庭芳  凤凰台上忆吹箫 声声慢 庆清朝慢 念奴娇 永遇乐 多丽 长寿乐 减字木兰花 瑞鹧鸪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李清照的悲伤的诗词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孤雁儿》--------李清照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