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象征意义的古诗有哪些
竹子中通外直,四季常青,是花之四君子之一。
一般象征着不屈不饶,傲骨凌然的气节和虚怀若谷谦逊的品质。
如,郑板桥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人作诗,总喜欢赋予花木以某些象征意义,那么竹子代表什么
浏览古籍,文人雅士对松情有独钟。
他们歌以赞松,诗以咏松,文以记松,画以绘松,宏篇妙文不胜枚举,丹青杰作传世甚多。
据《论语•子罕》,孔子曾赞松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圣将松柏并列,或有示德之不孤。
《礼记•礼器》载,松柏之有心也,贯四吋而不改柯易叶。
先秦时代诸圣贤高士多有赞颂松柏之语。
《庄子•让王》有云:“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德充符》有“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之语,将松柏与尧舜并称,《荀子•大略》则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之句,亦将松柏与君子并列。
至宋代,文人雅士将松与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
林景熙《云梅舍记》载,“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元杂剧《渔樵闲话》云:“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
关于竹子的美好描写,诗词,象征什么回答好加分谢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竹,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竹子与松树、梅树合称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
许许多多叶似剑鞘的竹子,枝繁叶茂,在竹波荡漾,连片成海。
它们有的如绿珠坠地,有的又如翠云接天,那千姿百态的竹海里,竹叶婆娑起舞,摇曳万里。
置身于竹海,处处饱含着竹的清香。
其情其景其幽香,无不使人陶醉。
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千百年来,竹子清峻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文人爱竹,古已有之。
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称颂者也不少。
竹对苏东坡来说,竹比每天必须的食物都重要了。
李贺的“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写出了竹的几分哀怨,把情与恨的感叹用竹写了出来。
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则在竹中写出了含泪的离愁,让人感觉那绿竹也有着一分与人相同的离愁别恨。
用象征的手法描写竹子
用象征手法写竹子【篇一:用象征手法写竹子】以下是关于象征手法写竹的作文400字,供大家参考。
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象征手法的作文400字:竹子【1】沐浴着春光,郁郁葱葱的竹子破土而出我以前从未注意过竹子只因在课本上一睹过诗人郑燮的《竹石》春天,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沐浴着阳光雨礴,不断地奋发,不断地生长。
无论是散布在顽石间,还是依偎在老竹旁,它们都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并以自己里绿的身点缀着大地,使山村更加可爱,更加清秀。
看到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便从心里油然而生……夏天,烈日炎炎,大地像一个巨大的蒸笼使豆大的汗珠不断地滴下。
禾苗都被烤得半枯焦了,而唯有竹枝长得茂茂葱葱,狱歇地抗争着,苦斗着,不肯低下倔强的头……秋风才吹过几回,别的树木早已落叶飘零,而竹依然青春常在。
冬天大雪已落几场,很多植物已无精神。
只有竹,依旧挺拔坚强,古人有松,竹,梅岁寒三友之说。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老爷爷写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诗,用来赞颂竹子,不也恰好其分吗?竹子是一种坚强不屈,它认定的就会拼命向它的目标奋斗……象征手法的作文400字:竹子【2】在我外婆家后山上,有大批大批翠绿的竹子,像一片绿海。
上次去后山,我就亲眼看到了那翠色欲流的竹海。
那时,整个竹林被雾包围着,在竹林中走的时候,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耳畔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啼,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从那起,我便喜欢上了那幽静的竹
在古代诗歌中,“竹子”、“荷花”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竹子的象征意义有哪些
竹节竹品映风骨 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
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头,它地位很高的,竹子它没有什么香味,如果闻到了(那是)一股清气、清香,去闻它还没有什么香味,但是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丽上了很高的品格。
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