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名胜古迹
泰山——五岳之首。
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
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
泰山兼具古、丽、幽、妙,摩崖碑碣数不胜数,庙宇观堂满山遍布,山势壮丽,自然景观巍峨、雄奇、沉浑、峻秀。
全山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无数。
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泰山引人之处,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
泰山具有极其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其主要特点为雄、奇、险、秀、幽、奥等。
大明湖——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
济南八景中,大明湖有三景: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
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
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
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今日之趵突泉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成为“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
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
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漓江——属于珠江水系,发源地在桂林北面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
猫儿山是史称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海拔2238米,号称中南最高峰,漓江由猫儿山下的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兴安县境内至今还保留着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灵渠”,它是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史称“兴安灵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连接起来。
湘江在湖南境内,属于长江水系。
大自然赋予了它特定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世上无水不东流”是因为地球西部地形高,东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谓“湘漓分流”、“相离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称最佳的含义。
象鼻山——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
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
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写道:“粤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则又其奇之甚。
” 1986年依象鼻山辟建象山公园,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
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西湖的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处在 2.8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
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
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
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
主峰3079.3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公尺。
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
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公尺。
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 阿里山——中国地名,是台湾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
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
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
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
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
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
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
这些奇木异树,在阿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
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
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
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
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
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或拉鲁岛。
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状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
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
七月平均气温不高於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五指山——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名山之一,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
该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
五指山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
海南主要的江河皆从此地发源,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奇特瑰丽的风光。
五指山林区是一个蕴藏着无数百年不朽良树的绿色宝库。
五指山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基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在我国和全球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大价值。
2、海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有13435公顷;热带原始林面积最大,有9063公顷; 3、我国热带林海拔最高和相对高差最大的保护区,海拔高度在250米-1867米之间; 4、我国热带植被类型最多,植被垂直带谱最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其中,亚高山矮林(山顶矮林)在热带地区为五指山特有; 5、五指山空气洁净无粉尘,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8000个,居全国前位,是纯天然氧吧。
长江三峡 诗句
1.诗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闻猿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初至犍为作 【唐】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唐】孟浩然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送人归蜀 【唐】张祜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送王处士游蜀 【唐】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出峡 【唐】胡皓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送友人归荆楚 【唐】许浑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巫山高 【唐】陈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 【唐】李季兰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峡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2.词 念奴娇 【宋】曹冠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满江红 【宋】何师心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而未许游鱼宿。
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
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修竹。
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有关三峡的诗、人物、历史故事有哪些
很多5A 级景区盘山,犹如十里锦屏,巍然屹立于京东,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
盘山风景区位于天津 蓟县城西北12公里处。
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
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
因它一峰独起,独立无依,蜂窝莲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
因它位于古无终国,故名无终山。
三国魏时它还叫无终山。
曹操《表论田畴》说:“田畴率宗族入无终山中”。
因为魏国田畴隐居无终山,曾为曹操征服乌桓当过向导,但又拒绝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隐居山中,所以后人为了纪念田畴,把无终山改叫田盘山,意思是田畴曾经在山中盘桓。
省略叫法为“盘山”。
盘山风景区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于一身,现已恢复开放了五大景区,一百三十余处景点,建设开通了盘山,云松,挂月三条客运索道,游人乘过索道可直达盘山绝顶――挂月峰,盘山脚下有高中档宾馆十我镓,独具特色的农家院300多户,不论是神奇的自然景观,还是蕴誉精湛的人文景观,都吸引着中外游客动足洗目,106平方公里的盘山风景名胜区,正以它那秀丽清幽的景色,古老迷人的传说,热情文明的服务,欢迎四海宾朋光临
盘山风景区的松,是盘山奇绝,多数生长于石缝之中,有的横生,有的倒悬,有的形如伞盖,有的蟠曲翳天。
明王衡品评盘山胜景时说:“松树当是盘山之最”。
民国许同莘《盘山游记》称:“水石他山多有,唯松盘山独擅,黄山松著名天下,然唯生于悬崖者极极神奇变化之态,不若盘山之松。
”乾隆皇帝曾赞叹:“天下何处无松,盘山之松天下松之宗”。
盘山不仅有千年古松老当益壮,更有大批后起之秀尽展雄姿,子孙数代欢迎四海宾朋。
盘山风景区的怪石,是盘山奇观,漫山遍野星罗棋布,千奇百态,明唐顺之游盘山写奇石云:“搜万象以效珍,何殊状而相亚,或籍草而羊眠,谅仙术之幻诈,或喁负而虎蹲,诧饮羽之神射,或屹立而不动,岂思妇这所化,盘山名石原传为八大名石,随着名人题字和游人的发现而不断地增加,智朴记载了25尊,乾隆《钦定盘山志》记载42尊,到民国年间《说盘》则记载了57尊。
盘山风景区的秀水,是盘山奇胜,素帛湍飞,溅玉喷珠,三盘上下澎湃数十里,郦道元《水经注》云:盘山水,水出山上……去山三里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里,素湍浩然,颓波历谷,沿流而下…“明代刘侗描写盘山清泉“其下又多奔泉,泉动而触乎石溅鸣日夜,与石之锐下而方额者,势相摇倾,所为盘泉也,乾隆皇帝在,《盘山千尺雪记》曾写道:汇万山之水而归于一壑,沧池之湍奏石面,谡谡之籁响松颠,时而阴雨忽晴,众溪怒勃则暴涨,虽千夫撞洪钟有不足比其壮者” 盘山风景区尤其以“上盘之松,盘中之石,下盘之水”著称,峰石各抱地势,竞相峥嵘。
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莲花盛开一样;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
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树木森荫,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
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
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但只见山抛险峻,林木荫郁,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
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千年古松“迎客松”,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
松柏丛生,一峰雄立,峰下古塔掩映,是天成寺。
为唐代所建,上有乾隆御题石碑。
天成寺之东,有涧水自翠屏峰跌下,状若素帛飘飞,故名“飞帛洞”;再东行,可望一段白色短瀑,为“滴水濑”。
昔日此处曾有“卧云楼”,相传傍晚雨过初霁,一抹红霞,穿楼而过,真是别有一番雅境。
在翠屏峰下,游人多在“涓涓泉”畔逗留,望那清澈泉水,涓涓而出,淙淙有如琴音。
都真想手捧一泓痛饮一番。
行至少林寺东,多宝塔龙头山下的龙池,石壁上凿出一条红龙,每当微风徐来,池水荡漾,倒映池中之红龙就活了起来,犹如真龙戏水。
下盘以水为胜,果不虚传。
续前行,盘九道弯,过万人愁,登欢喜岭,进入以石为胜的中盘。
从欢喜岭过石门,即达三成寺翠屏峰顶,一路山石错落,松出石隙,千姿百态。
再往前行二、三里,即入盘山绝胜之地古中盘。
只见群峦拥簇,峰回路转,深渊绝壑,叠翠堆青。
寺前题咏石刻甚多,北面石壁镌刻“万象回薄”四个大字。
过桃花洞,但见洞前石笋人立,石高且大,威武雄壮,如大将军,名之“将军石”在此仰望盘山的主峰,能见崖头刻有“摩天”二大字,为清末军机大臣荣禄所书。
正如题字所云,挂月峰为盘山顶峰,峰势上锐下削,为盘山的制高点,海拔864.4米,上有唐建定光佛舍利塔,相传每当除夕,有佛灯之光照耀。
峰 下有唐建云罩寺,峰巅石刻杜甫名句“一览众山小”。
向下俯视,一峰形如伞盖,名紫盖峰。
展目四望,苍山如海,群峦起伏。
过欢喜岭,经逍遥游,来到万松寺,从万松寺东上青松岭,一路奇松怪石,林石竞秀。
继续攀登,沿礁绕峰到上方寺,此处为盘山奇险之地,峭壁如削,峰巅烟云卷舒,上有悬空石,惊险奇绝,望之胆怯。
石下两壁如斧劈开,名天门开,下有白猿洞、路险难行、盘山,自然景观有万千,人文景观知多少。
盘山“步步有景”,名胜古迹遍布。
据康熙年间《盘山志》记载,盘山名胜计有十峰、八岭、三盘、五台、八峪、九岩、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淀、八泉、三井、五桥、四沟、二潭、五地、一塘、百余座塔 (三座佛塔,百余座僧骨塔)、四亭、二轩、七十二寺、庙、庵。
共有景点数百处。
有些人文古迹虽经自然风化、侵华日军“三光政策”的毁损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在只留下残迹遗址,但不少古迹仍保存完好。
例如,天成寺、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进士墓、石塔林、千佛像、契真洞石窟、摩崖石刻等等,实物俱在。
近几年由于天津市政府的重视,又重新修复了一些古迹。
至于自然景观,如奇峰怪石、崖洞、古树、瀑布、泉池等等,更是历历在目。
按照自然景物分布的特色,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
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遮天,是为松胜。
古中盘一带为中盘,怪石嵯峨,是为石胜。
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是为水胜。
统称三盘胜境。
由于盘山山奇景佳,吸引了历代帝王前往游览。
魏武帝曹操、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都曾巡游盘山,礼佛参禅。
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便在盘山大兴土木, 建立寺院,增加了人文景观。
魏晋间建有少林寺,唐代建有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上方寺、千像寺、天香寺、定光佛舍利塔,辽代建有古佛舍利塔,清代建有盘谷寺。
清朝乾隆年间,又建帝王行宫静寄山庄。
乾隆皇帝在此驻跗20多次,嘉庆皇帝驻跗7次。
历代皇帝对盘山的驾临,更提高了盘山的身价。
一些帝王和文人、武将在游览盘山时,因触景生情,常常诗兴大发,咏诗作对,命名、题匾,赞美盘山景点,抒发内心情志。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回来,曾经带兵驻扎盘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康熙、乾隆皇帝在盘山留下的诗篇、楹联、题匾更多。
武将咏盘山的诗歌也不少。
唐代历任兵部尚书等职的爱国名将李靖随唐太宗东征高丽而还时,曾登盘山西台,拔剑起舞,高咏《舞剑歌》:“陟重冈兮望四围,挈霓闪兮断虹飞,嗟嗟三军唱凯归。
”登高四望,舞剑断虹,气势雄迈。
将军的英武气概、才华、人品,尽显诗中,也为后世留下了“舞剑台”景点的美名。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在盘山留下千古绝唱《登盘山绝顶》诗: “霜角一声草木衰,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曾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戈销杀气,何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
故李将军舞剑台。
”诗中抒发对唐代爱国将领李靖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抵御外侮的雄心壮志。
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盘山、吟颂盘山者更多。
晋代《三国志》作者陈寿,文学名家陶渊明,北魏《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唐代诗人陈子昂、高适,明代文学家方孝孺、袁宏道、米万钟、王世贞、刘侗,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洪升,文学家王世祯、朱彝尊、高士奇、李蔚等都曾游过盘山,他们留下诗作不下千首,从不同侧面,渲染了盘山的壮美风光。
盘山景色四季各异。
春日山花烂漫,燕舞蝶飞。
夏天,峰峦叠翠,瀑布腾空。
深秋,层林尽染,百果飘香。
严冬,玉岭琼峰,青松增翠。
这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名胜古迹,怎能不让国内外游人陶醉其间
盘山既是风景佳境,又是佛教圣地。
盘山寺庙肇始魏晋,兴盛于唐。
在唐朝鼎定之后,唐太宗为了悼慰将士亡灵而颁诏天下,在昔日交战之地,建立寺庙。
于是在蓟县腹地建立了独乐寺和盘山双峰寺,后又在盘山建起佑唐寺、云罩寺、天成寺等。
辽、金两朝皇帝信佛,建寺成风。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期,盘 山有庙72座,僧众500人。
而僧人圆寂后,遗骨、骨灰又要藏入佛塔,因此,盘山的佛塔、僧骨塔达百余座。
这些寺庙、佛塔有的至今尚在,成了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
盘山的寺、塔,形式多样。
它们和周围的自然景物搭配协调,互相映衬。
它们对于今大的游客来说,不仅具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古代建筑、雕塑、书法、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研究和欣赏价值,是难得的历史文物。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西走四五华里,步入刻有“京东第一山”的高大牌楼,便是盘山游览区的人口处。
穿过飞帛涧上的小桥,就看见西边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四正门径”、“鸣驺入谷”。
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进入盘山(又名四正山)的门径,当年的帝王显贵就从这里前呼后拥、车响马鸣地进入山谷。
然后经过一棵“迎客”的千年古松,沿山路而上,就到了重 点景区天成寺和古佛舍利塔。
天成寺始建于唐。
《天成寺诗序》说:“寺门有楼,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涧泉台石,历历可数。
远眺林峦攒簇,天成画图。
”寺名即取“天成画图”之意。
清朝康熙、乾隆几代皇帝都曾巡幸天成寺。
乾隆巡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就在这里出家。
若遇三月初一到十五盘山桃花会时节驾幸,僧侣、百姓则向皇帝顶礼膜拜。
寺门东面有座两层六楹高脊飞檐的卧云楼。
阴雨天气,白云穿楼而过或隐蔽楼身,故名。
楼对面的山脚下,有小戏台旧址。
是乾隆皇帝在卧云楼休息赏景时,御用戏班、乐工登台献艺的地方。
步入寺门,有雕梁画栋的江山一览阁。
阁通院中的曲廊。
走过三间殿堂,登上坎台,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阔院落,院中有正殿,朱红的明柱,灿烂的彩顶,壮丽雄伟。
殿前有两株千年银杏,干围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均为雌性。
正殿东侧有配殿。
正殿后面是翠屏峰,古木参天,石崖壁立,石壁下有两个方形水池。
池中有泉,名涓涓泉,常年不干,清澈见底。
是难得的矿泉水。
正殿西侧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高耸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这就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建筑,明代重修。
重修时曾发现塔内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
塔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
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复莲花组成。
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
密檐角上挂着104个铜铃,山风徐来,叮有声。
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
塔西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
塔下有“善蛇洞”。
传说有72条护塔的蛇。
塔往西有飞帛涧。
涧西可通西浮青岭。
大成寺东,山坡上有梅仙庵石洞。
沿洞侧山路可达翠屏峰顶,俯视天成寺全景。
从翠屏峰顶往东,过欢喜岭、仙人桥便可到万松寺。
万松寺是盘山最大的庙宇。
旧称李靖庵,为纪念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后来认为不宜直呼前贤的名字,改卫公庵。
明神宗朱翊钧为此庵题写“清心”二字,后因寺旁松树满山,清康熙皇帝赐额“万松寺”。
万松寺前有一座五层六角砖体宝塔。
塔有雕花塔座和护栏,有假门假窗。
在一层 六转角各嵌一个五层小塔。
塔顶长一松树,饶有奇趣。
万松寺山门前,矗立着骆驼形的骆驼石。
山门旁墙上,嵌有五块方石,上刻“京东第一山”五个大字。
万松寺毁于日军战火。
但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
现在,万松寺又得以修复。
寺内原有一口大锅,供灾年舍粥用。
据尚健在的寺中和尚说,这口大锅内可以坐下三拨16人打牌。
可惜此锅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
供奉佛像的万松寺内还有供奉道人吕洞宾像的吕祖殿。
据说是因万松寺夫人时,被吕洞宾用羽扇?灭。
院中现在保存完好的一口深井,也是按吕侗宾的指点挖成的,这便出现佛、道合居一处的局面。
万松寺东,有望海楼旧址。
望海楼北,有普照禅师墓及塔。
从万松寺西北的山路,可达青松岭西端的舞剑台。
这是唐朝名将李靖的舞剑处。
站在舞剑台上,北望双峰插云,西望层峦迭蟑,南望平原千里,东望挂月峰耸峙。
追思当年爱国将领在此舞剑的雄姿,环望眼前的磅礴景象,令人感叹不已。
这两处古迹都在盘山主峰挂月峰。
从万松寺普照禅师塔后的小路,或从舞剑台沿山脊走,经过“将军石”、”桃园洞”和封洞石门,就可到达挂月峰下。
云罩寺嵌在山崖上。
唐代兴建,原名降龙庵,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
因常彼云雾笼罩,明万历三十年,敕赐“云罩寺”之名。
寺内有弥勒殿、黄龙殿,供着皇藏千叶主莲佛。
清乾隆七年,乾隆皇帝从清东陵谒陵回来,曾减骑轻装,登上挂月峰巅,“谓此寺殊胜,命聋其垣,新其栋字。
”云罩寺现在仅存石基断壁,有明万历十二年 (1585年)所立石碑一块。
云罩寺上层东面有一条石磴小道,可容一人攀行,极为险峻。
登上“喘气岩”,见“一览众山小”五个石刻大字,继续上攀,即达盘山主峰挂月峰。
挂月峰海拔高864米。
其峰上锐下削,形似圆锥。
仁立峰顶,极目远眺,万壑腾烟,北倚燕山,长城蜿蜒;南滨渤海,大地似锦。
近看,群峰攒簇,北有北台自来峰,东有东台九华峰,南有中台紫盖峰,西有西台舞剑台,山中古树奇松,影姿绰约,白云飘浮其问。
显出盘山上盘松胜的特色。
面对雄伟壮丽的景色,历代文士武将留下了不少情景交融的诗篇。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登盘山绝顶诗》,就是千古绝唱。
定光佛舍利塔就矗立在挂月峰之颠。
该塔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始建于唐代。
塔身呈三级八角形,峻峭挺拔,直插云霄,由台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和塔刹构成。
塔的中层檐下每面嵌三佛龛。
塔内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
传说每年除夕,或在其他月份的夜晚,有佛灯从通州孤山塔方向或别的方向飘来,绕峰飞旋,至塔止息,因而得名定光佛舍利塔。
这佛灯是彗星,还是飞碟
人们说不清,但确为一种奇观。
从盘山陵园往北,经盘山中路的北少林寺 (魏晋间建)和多宝佛塔旁,过一线天,可到古中盘寺遗址和石塔林。
那是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中盘守始建于唐,清康熙年问改名正法禅院。
抗日时期是我八路军冀东的根据地之一。
寺中尚有我军制造手榴弹工厂的遗址。
1942年破日军焚毁。
至今寺基尚在,还有石碑两块。
石塔林,是和尚墓塔,在古中盘寺遗址前半里处。
挺立的和倒塌的石塔共20多座,实力罕见的古迹。
这些僧骨塔均甲花岗岩雕凿,一般由三块巨石垒砌而成,形体很小。
中间塔身刻僧人名字。
塔呈方形、六角形或喇嘛肚形。
有的有檐,有的无檐;有的实心,有的空心。
多姿多彩,高低错落,苗为奇观。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东,穿越原静寄山庄残留的围墙,可达千像寺。
这也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像寺始建于唐。
现存唐刻千佛像、辽代《盘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和于像寺遗址。
寺周围的巨石岩壁上,有线刻佛像百尊,最高达两米,一般1.5米左右。
佛像有三四尊一组,有的独占一石。
佛像面部丰满,仪态端庄,主冠博带,背托佛光,脚踩莲花,具有唐代艺术风格。
辽代《盘山千像桔唐寺创建讲堂碑》,在于像寺院中。
高3米,宽:米。
碑额四角有蟠螭雕饰,形容生动。
碑正面铭文刚劲俊秀,被誉为“京东第一碑”,碑文记载了辽代蓟州和盘山开发情况和干像寺建寺、得名经过。
千像寺后山崖上的“摇动石”上也有线刻佛像“石旁有一洞窟。
内有一尊浮雕坐佛,高约两米。
这里是天津市保存的唯一的石窟。
盘山索道(一期):往返乘座票110元\\\/人(含60元门票),上乘票80元\\\/人(含60元门票),下乘票30元\\\/人,云松索道(二期):往返乘座票100元\\\/人,成人乘座票50元\\\/人,儿童乘座票30元\\\/人。
盘山周边的特色农家院众多,当属乾隆行宫的气派宏伟与现代的别墅楼构成一幅美丽画卷,最主要的是盘山的磨盘柿子和核桃出名。
自驾车A线:机场高速上京平高速,在盘山出口下高速(有路标),直达盘山风景区,全程最短40分钟。
B线:沿京哈公路经通县、三河,在蓟县邦均镇沿邦喜公路直行,高速速环岛左转(有路标)可直达盘 山景区。
C线:从北京东三环出发,走京顺线、平顺线,前行到蓟县罗庄子乡王庄桥右行沿津围公路直行,蓟县西关红绿灯右转,高速环岛西北路口(有路标)直达盘山景区。
长途汽车:从北京四惠长途客运站乘中巴车,在蓟县新汽车站下车,转乘至盘山公交车或小出租,直达盘山景区。
(北京至蓟县6:00至19:30,每15分钟发一次车;蓟县至北京3:30至16:30,每15分钟发一次车。
) 自驾车A线:沿金钟河大街北行至津蓟高速公路,至蓟县转入蓟平高速,到盘山出口下高速(有路标),直达盘山风景区。
B线:沿津围公路行驶直达蓟县,在南楼或西关红绿灯处左转,津蓟高速环岛西北路口(有路标),直达盘山景区。
C线:沿津蓟高速,环岛西北路口(有路标),直达盘山景区。
汽车:天津市河北客运站乘车(早6点起,7142次7:36―10:29每19分钟一次)直达蓟县县城,转乘旅游出租车到达盘山景区。
走京哈公路到蓟县洇溜镇,向北走津围公路到蓟县县城左转,津蓟高速环岛西北路口(有路标),直达盘山景区。
位于天镇县东南4公里盘山,山上有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为儒、释、道三教混合寺院。
寺院面北朝南,占地20000平方米,有韦驮殿、释迦殿、文殊楼等,院外有玉皇阁、阿育王塔。
南山坡有8座十方塔,寺区有八景:一线泉、水打鼓、日落晚霞、唐松、槐抱榆,牡丹花、仙人足印、仙人桥。
六十年代部分建筑拆毁,现逐步恢复修建,现存有明弘治五年(1492年)开凿的石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
洞前凿石阶30余级,约尺许,上必侧足:洞内石刻三圣坐像及十八罗汉像壁画,他们体态自然,衣饰流畅,面容丰满,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各异,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虽经过岁月腐化,可雕像色彩依然鲜明。
最大的高1.4米,最小约0.5米北洞为仙人洞,深3.9米,宽3.5米,过桥需侧身面壁托崖,攀援而上,洞内有明,清时期文人墨客游山题诗。
再以李二口一带长城和之相邻近的桦门堡、保平堡、乃至新平堡的玉皇阁及诸多烽火台,组成了边塞古战场的特有雄浑壮美。
盘山景区复油松、马尾松、桧树等900多亩,重建阁楼,前来观光游览者络泽不绝,每年四月初八(阴历)盘山景区踏青旅游者达万人之众。
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
石窟凿于盘山东山崖上,坐东朝西,南北两窟。
俗称大石洞、小石洞。
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名“仙人洞”。
洞口凿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
入洞需过栈道独木桥即“仙人桥”方可进入。
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
南边一窟为小石洞亦名“观音洞”。
洞宽3.25米,深3.7米,高2.58米,神台高0.69米。
洞内壁面皆为高浮雕像。
正壁雕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两侧雕十八罗汉,保存完好。
人们见此山形如盘龙,将原名“盆山”改为“盘山”。
现存盘山寺院遗迹为明宣德二年九月钦差镇守天城太监傅公创业,并奉敕赐,据盘山碑记:开始一朱姓道人来此,后托神异,建寺。
据传说,燕王篡位,建文帝朱允?曾遁逃于此。
又《天仙遗迹记》说:明宣德二年,有一冯姓采樵者在此看见衣着红、绿、黄三人丰采神异,对弈于泉西之石坪,冯旁观良久, 一曰:“尔可速去,不闻烂柯事乎,即归告郡守,此地可多建祠宇,为诸仙游息地”。
等郡守赶来时远远看见三个仙人乘鹤骑鹿飞去。
至今石坪上棋盘、足迹犹存。
明正德二年闰二月十五日正殿(释迦殿)失火烧毁,天城城中处士王清等人集资募捐重建;弘治十七年又修,在此期间,有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并开凿观音、仙人洞两。
明嘉靖十六年由于寺院年久失修,殿宇倾颓,又修。
并新建玉皇阁,牌楼等。
于十八年完工,此时寺院已为佛、儒、道杂混的道场,次后,历代屡有修葺。
盘山最著名的是八景,这里山势陡峭,巍峨挺拔。
东山崖上有一石罅涌出泉水,水沿着一条长达数十米的狭槽,弯曲流下,水声潺潺,注入山脚下一泉内,故名“一线泉”。
在泉旁,拾级而上,山腰有石窟,俗称大、小石洞,小石洞,名为观音洞,又叫仙人洞。
洞内正壁神台上刻有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骑兽像,两侧为十八罗汉,这些作品皆为浮雕凸体彩绘像。
窟顶常年渗水,常聚滴而下,落地击声如鼓,故有“水打洞”之称。
该洞宽3.4米,深3.9米,高2.58米。
大石洞开凿观音洞北侧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进入此洞需经过一条浅道独木桥方可进入,此桥也叫仙人桥,为盘山八景之一。
洞内原塑有送子观音像。
在当地民间结婚成亲或生子后,善男信女们都要到这里上香叩拜拴红线,以祈求早生贵子和保佑平安。
在山下寺院大殿前有一古松,相传为唐代所栽,高约十余米,树围达六米之多,树冠如盖,傲然屹立,有“盆丽唐松”之称。
此外盘山八景中还有连理槐抱榆树和为人赞颂的:“日落晚霞”。
还有被称作花中之王的盘山牡丹,也独具秀色。
盘山,风景秀丽,远近驰名,令人神往。
昔日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文革中虽然毁坏,但仍有无名信士朝礼,香火残存。
盘山显化寺其整体布局为南北向,主体建筑依次韦陀殿,释迦殿,文殊楼。
南从牌楼入一空旷大院,为游人停放车马歇息,该院东侧为圣人殿,又称文庙,面宽三间,单椽硬山顶,其建筑形式俗称“蹬里藏身”。
西南角为奶奶庙,正面为一高约5米的台基,中央有石券通道可拾级而上。
迎面为韦陀殿,面宽三间,单椽悬山顶,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和三圣诸像,殿前东侧为唐松,西侧为钟楼,单椽歇山顶。
后院正面为文殊楼,面宽五间,两层作硬山顶。
楼上塑有五文殊像,楼下为三孔窑洞式殿堂,称阿弥陀佛洞,中央塑阿弥陀佛像,两侧房间为方丈、法师的寮房。
文殊楼东西侧为两层配殿,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
并设有戒堂,清宣统二年曾于此立坛传戒。
在该院外西侧为昊天阁,又称玉皇阁,两层两椽歇山顶。
东侧为禅院,正面为九仙殿,面宽三间,单椽硬山顶,西屋为客堂,南端为重椽卷棚式斋堂。
除以上建筑外,位于寺院南侧山坡上的砖塔。
人称“十方塔”的僧塔七座,这是埋葬历代圆寂方丈的地方。
其中九仙殿后山腰上的阿育王式塔,据传年代最久,为盘山寺第一代僧人衣冠塔,但今俱毁,已无从查考。
1967年,盘山显化寺这坐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古迹被毁于一旦,古松被砍,殿宇被拆,文物塑像,佛铜佛铁及木料被劫一空,可谓空前灾难毁之贻尽;留下的只是人们茶余饭后不尽回味。
如今这座古代名刹虽经民间集资,又进行重新修葺;但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描写山水的诗句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
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古诗中描写山水四季名句 1.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3、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5、 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6、 友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 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8、 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9、 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10、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描写山和水的诗句。
夏秋冬,年复一年,祖国山河更俊美。
生活、工作在庐山的人们,热烈欢迎中外朋友登庐山
古人云:“泰岱青松,华岳摩岭,黄山云海,匡庐瀑布,并称山川绝胜”。
庐山之美,素享“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而庐山之美,瀑布居首。
相传秦始皇在为自己建造陵墓的过程中,曾得到一根威力无穷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处,山朋地裂。
秦始皇将神鞭向骊山的一角抽去,只见骊山的那一角变成了一座脱离秦岭的孤山。
秦始皇再连抽几鞭,不料把那山就赶到了长江南岸的鄱阳湖畔。
此时日暮黄昏,天色渐暗,秦始皇决定暂作小憩,等第二天天一亮再赶山下海,铺平去蓬莱神境的道路。
那知当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观音闻讯赶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时,换走了神鞭。
第二天,秦始皇醒来,便举鞭赶山下海,那知山是岿然不动。
秦始皇一气之下,竟在山上连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满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纹丝不动地屹立在原地。
秦始皇无可奈何,只得将鞭子扔下,垂头丧气地回京都去了。
从此,那山便在鄱阳湖畔扎下了根,这就是今日的庐山。
由于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条鞭痕,后来就变成九十九道锦乡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了了,变成了龙首崖外高耸入云的桅杆峰;那满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银泉飞瀑了。
庐山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
唐朝诗人张九龄在湖口望庐山瀑布,便吟诗一首,流传至今。
诗曰: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庐山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
谁有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积累篇一、选择题(30题 每题2分)1、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2、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3、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 ) A、渔夫 B、皇后 C、王子4、“卧薪尝胆”说的是:( )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5、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某种目的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6、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 )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7、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 A、 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庐山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 )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1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11、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1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14、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15、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16、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17、《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18、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19、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20、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21、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22、“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语不惊人死不休。
”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 、杜甫C.贾岛、杜甫 D.孟郊、 陆游二、双选题(每题2分;完全选对得分,否则不得分)24、依次填入下面名联中的两个成语是( )上联: 有志者,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 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A.破釜沉舟 B.卧薪尝胆 C.励精图治 D.忍辱负重25、属于《天方夜谭》中的故事的是( )A.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B.豌豆公主 C.特洛伊木马 D.阿拉丁神灯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完全选对得分,否则不得分)26、《现代汉语词典》对“工具书”一词的定义为:“专为读者查考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而编纂的书籍。
”由此推断,下列属于工具书的是( )A.《现代汉语词典》 B.《新华字典》 C.地图册 D.《鲁迅全集》 E.百科全书 27、下列名言出自《论语》的是: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小不忍则乱大谋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E.尽信书不如无书28、下列成语含褒义的是( ) A.老骥伏枥 B.罄竹难书 C.缘木求鱼 D.大智若愚 E.文过饰非29、汉语中的外来词分为音译和意译。
音译是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比如,“clone”译为“克隆”。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下列外来词属于音译的是( ) A.沙发 B.博客 C.冰激凌 D.互联网 E.奥林匹克30、下列诗句,描写了几种植物所开的花
(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身寄东篱心傲霜,不与群紫竞春芳。
A. 3 B. 4 C. 5 D. 6 E. 7四、填空题(10分)1.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
2.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 南昌滕王阁3.中国三大国粹: 中医 中国画4..经典四书:大学 孟子 论语5.初唐四杰: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6.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7.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纸 端砚8.兄弟四排行:伯(孟) 叔 季9.、四大美女“沉鱼”指_ _,“落雁”指昭君,“闭月”指貂蝉,“羞花”指杨贵妃。
10.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五、请你根据要求填写成语(5分)一、成语里的“吉尼斯纪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1. 最长的腿 2. 最多的颜色3. 最费时的工程 4. 最高的巨人5.最爱工作的人二、今年是鼠年,请你按要求补全带有“鼠”字的成语。
(4分)6.鼠 ( )( )( ) 7。
( )鼠 ( )( ) 8.( )( )鼠 ( ) 9。
( )( )( )鼠 生活篇一、你能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吗?( 6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高度精神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里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辞与谦辞.这些敬辞与谦辞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着.在同别人打交道时使用这些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请你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初次见面说( ) 好久不见说( ) 请人批评说( )求人原谅说( ) 求人帮忙说( ) 求给方便说( )麻烦别人说( ) 向人祝贺说( ) 求人看稿说( )求人解答说( ) 求人指点说( ) 托人办事说( )二、我们的名字往往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包含着深刻的寓意,猜猜下面的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例: 杜鹏程:( 鹏程万里 ) (4分)(1)焦若愚 ( ) (2)刘海粟( )(3)丁慧中 ( ) (4)甘如饴( )三、数字与成语之间往往存在的巧妙的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数字各打一个成语。
例:20÷3:陆陆续续(4分)(1)12345609 ( ) (2)1×1=1 ( )(3)9寸+1寸=1尺 ( ) (4)01256789 ( )实践篇一、清代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谜语,他的一位心爱的大臣纪晓岚也是一位善于制谜和猜谜的能手。
君臣二人经常对诗猜谜为戏。
一年元宵节,乾隆主持宫中举行的灯谜晚会。
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会场的大门上: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这是一副对仗十分工整的谜联,要求打二字。
这一下不但把满朝文武及宫廷嫔妃都难住了,就连一向自认为善于猜谜的乾隆皇帝站在对联前面想了好久也猜不出来。
最后只得请纪晓岚自己出来解释。
你知道是什么吗
(2分)二、.仿照例句再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2分)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概; 。
三、请在空格处写一句话,使上下文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3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 ;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黄麓中心学校2008~2009(上)语文知识竞赛题答答案一、选择题(30题 每题2分)1.(B)2。
(B) 3。
(C)4。
(D)5。
(A)6。
(B)7。
(D)8。
(B)9。
(A)10。
(C)11.(B)12。
(A)13。
(B)14。
(C)15。
(A)16。
(A)17。
B8。
A19。
D20。
D21.B22。
A23。
C二、双选题24。
AB 25。
AD 三、不定项选择题26。
ABCE 27。
CD 28。
AD 29。
ABE30。
A 四、填空题(10分)1.李清照 2。
黄鹤楼3。
京剧4。
中庸5。
王勃6.唐伯虎7 。
宣8。
仲9。
西施 10。
曾巩五、请你根据要求填写成语(5分)1.一步登天2。
万紫千红3。
百年树人4。
顶天立地5废寝忘食、、、6.鼠目寸光 7 。
蛇鼠一窝 8。
贼眉鼠眼 9。
胆小如鼠生活篇一、敬辞与谦辞( 6分)初次见面说( 久仰 ) 好久不见说(别来无恙 ) 请人批评说( 指点 )求人原谅说( 见谅 ) 求人帮忙说((劳烦 ) 求给方便说((劳驾)麻烦别人说(烦劳、费心 向人祝贺说(恭喜 ) 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说(赐教 ) 求人指点说(请教 ) 托人办事说( 拜托 )二、名字里的成语(4分)(1)焦若愚 ( 大智若愚 ) (2)刘海粟( 沧海一粟 )(3)丁慧中 ( 秀外慧中 ) (4)甘如饴( 甘之若饴 )三、数字与成语(1)12345609 ( 七零八落) (2)1×1=1 ( 一成不变)(3)9寸+1寸=1尺 ( 得寸进尺) (4)01256789 ( 丢三落四 )实践篇一、 猜 谜 (2分)二、示例。
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
(2分)三、。
: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的人受到震撼(3分)我们考的,最高72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