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物多样性的诗词(急)
万紫千红总是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总之不一定是动物啊,植物也是可以的~
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联系包括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其多样性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
联系的多样性是客观的,而不是由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的
联系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的区别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物质都存在于联系之中,没有无联系的物质。
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类思维中,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由此构成内在统一的整体。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并存联系和先后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区分,又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的不同。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世界本质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观念来自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联系多样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具体有什么区别,做选择题
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是主观虚构的,这是联系的本质特点。
②联系的普遍性:A、任何事物;B、整个世界每一门科学都要揭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各种各样的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并存联系和先后<相继>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物质联系和精神联系
高中政治:联系的多样性 举例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系。
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
希望能采纳,谢谢了
关于联系多样性的案例有哪些
事物都是联系的,但从系的力度看,存在着差异.事物间有的联密,有的甚 至彼不可分,这种联系叫紧密联系.如:物质和运动、运动和规律、现象和本质、量和 质、量变和质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向心力和离心力、光的入射和反射、原子核与其内层 电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商品生产与商品经济、经济与科技、 民族与宗教、和平与发展等,它们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但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力度较小,相互之间处于相对松散状态,这种联系叫松散联系.如:事物间的间接联系弱于直接联系,动物间不同血缘联系弱于同血缘联系;事物的非本质联系弱于本质联系,次要联系弱于主要 联系,外部联系弱于内部联系;质量小、距离远的物体间的力的联系弱于质量大、距离近的 物体间的力的联系;密度小的物质的内部联系弱于密度大的物质的内部联系;原子的原子核 与外层电子间力的联系弱于原子核与内层电子间的力的联系;认识领域中的不同观点间的联 系弱于相同观点间的联系等,都体现了这一哲理.从联系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性质看,有些事物的紧密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如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人心齐,泰山移”“众人齐心好划船”“和气生财”等名言,都体现了这一道理.有些事物间的密切联系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不利条件,阻碍 着事物的发展.如:反动势力的同流合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动物中的近亲通婚,不利于物 种进化;结构严密的物质,不利于人们对其分割利用等,都体现了这一道理.同时,有的事 物的松散联系,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如: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在教学中,给学生一 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适度增加植物的行距和株距,有利于植株生长.但有的事物间的松散联系则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如:在建筑中,建筑材料 的松散结合会使工程报废;一个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集体,绝没有战斗力;不同种的作物 难以进行杂交,产生新的优良品种等,都体现了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