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辛弃疾表达悲伤的诗句

辛弃疾表达悲伤的诗句

时间:2015-08-23 02:12

表达伤感的古诗句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1、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苏轼‘岳飞‘辛弃疾这三位诗人表达”金戈铁马‘驰娉疆场‘卫国立功的情怀的诗句

1、《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辛弃疾一首祝寿词。

虽是为祝寿而作,但因寿翁韩元吉也志在恢复,所以辛弃疾与之英雄相惜,痛感虽为“经纶手”却均遭闲置;同时把韩元吉比作历代名相,期望与之重整乾坤,再度建功立业。

在这首词中,有急切报国的热情,也有报国无门的悲愤,构成了悲壮苍凉的风格。

  2、《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

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

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

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注释:  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词中真切地表达了乾道初年作者的处境和心情。

一个爱国志士,雄心勃勃要报效国家,却不为世所用,内心实在是痛苦的。

在寿筵席上,词人对赵介庵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赞扬漕介庵才华出众,期望他把无边的春色带给人民。

  3、《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

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

金缕唱,红牙拍。

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

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

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表达“伤感”的诗句有哪些

这些诗句很多~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王诜《忆故人》)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万里云帆何时到

送孤魂,目断青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长相思》)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鹧鸪天》)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襄阳古道灞陵桥。

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段克己《蝶恋花》) 千古盈亏休问(王沂孙《眉妩》) 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杨基《菩萨蛮》) 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声缓缓,滴泠泠。

双眸未易扃。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

春心抽尽为王孙。

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 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石倘能言,也应似我,望古增呜咽(王仁溥《念奴娇》)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项鸿祚《水龙吟》)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蒋春霖《柳梢青》) 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谭献《蝶恋花》) 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王鹏运《点绛唇》)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

墨痕和泪渍清水。

表示很伤感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乐游原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辛弃疾表现自己品行的诗句

辛弃疾,是开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英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

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

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

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

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

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

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

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

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

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

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艺术风格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

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

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乃至“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都是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如“天风海雨”,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

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

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

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也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

这种自然和历史素材的选用,都与词中的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不过,以上只是指辛弃疾词中主流部分的艺术风格而言。

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

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

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

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

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南乡子》),“杯,汝来前

”(《沁园春》)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

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

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

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

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词不仅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

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词不仅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

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辛弃疾用梦境表达爱国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