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春节越近 越没心情的诗句

春节越近 越没心情的诗句

时间:2020-05-23 07:19

请提供有关于节日的古诗句,词句,越多越好(例如有关于国庆,春节,中秋的)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

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回答者:林进锋JAY - 大魔法师 九级 1-19 19:40春节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

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

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

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

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

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

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

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征句.春节又快要到了,请问大家有什么好句子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1.走过了,脚下是高高低低;经历了风风雨雨,还是要寻寻觅觅;生活是忙忙碌碌,获得了,失去了点点滴滴,重要的是开开心心

2.烟花在灿烂地微笑,鞭炮在快乐地欢响,我的心情啊,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3.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地从我的心里倾泻了出来,边欣赏春晚,边手舞足蹈;边仰望烟花,边欢呼雀跃。

(望采纳

春节放假了,心情放松的感觉的句子

你在我心里如此完美,我怎能忘记。

关于春节的诗句

年代:宋 作者: 陆游《己未新岁》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年代:宋 作者: 李思衍《元日》笋班玉立五云阶,曾醉天家舞马杯。

坐困庚楼分月久,明从尧殿带春来。

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

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

年代:唐 作者: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

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失调名》残腊初雪霁。

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

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年代:宋 作者: 史浩《喜迁莺》雪消春浅。

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

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

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

女伴。

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

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

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

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年代:宋 作者: 李处全《玉楼春》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

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

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

明朝末後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年代:宋 作者: 孙惟信《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

好时节、逢场作戏。

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

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

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

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岁事峥嵘甚。

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

但笑拣、梅簪公鬓。

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

巾未堕,笑重整。

他年不信东风冷。

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

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

待吹彻、玉箫人醒。

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馀年剩。

歌此曲,休辞饮。

年代:元 作者: 邵亨贞《恋绣衾 辛丑元日》门前爆竹儿女喧,野人家、时序尚然。

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

东风到底无崖岸,也殷勤、相过小园。

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

年代:元 作者: 王寂《转调蹋莎行 元旦》爆竹庭前,树桃门右。

香汤□浴罢、五更后。

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

萱堂次第了,相为寿。

改岁宜新,应时纳祐。

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

休辞最后馀、酴酥酒。

年代:宋 作者: 陆游《丁酉除夕》浮生过五十,光景如飞鸿;寒暑俛仰间,四序忽已终。

殊方感漂泊,晚境嗟龙锺。

桃符舆爆竹,嬾复随儿童。

不寐非守岁,燕坐夜过中。

气定神自凝,海日何曈曨。

岂惟三彭逃,坐觉六人空。

徂年勿惆怅,阅事方无穷。

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除夜二首》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年代:元 作者: 高士谈《庚戌元日》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

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

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

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

年代:宋 作者: 苏辙《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

旧来喜与门前客,终日同为酒后狂。

老大心情今已尽,尘埃须发亦无光。

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年代:宋 作者: 陈天麟《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简陈仲恕》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

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

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

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

年代:宋 作者: 邓深《除夕把酒》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

去来时转眼,新旧岁中腰。

立地符先钉,倚门钱未烧。

土人珍裂饼,聊以荐金蕉。

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十首》穷巷闲门本閴然,强将爆竹聒阶前。

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

口不两匙休足縠,身能几屐莫言钱。

扫除一室空诸有,庞老家人总解禅。

年代:宋 作者: 葛起耕《除夕》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

年代:宋 作者: 李洪《元日》元日欢情客里稀,追陪人事强开眉。

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苏到我迟。

梅蘂欲撩东阁兴,宦情终愧北山移。

未甘直道犹萧索,詹尹何辞为拂龟。

年代:宋 作者: 刘克庄《岁除二首》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

年代:宋 作者: 舒邦佐《和洪龟父岁暮韵》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

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

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年代:宋 作者: 苏辙《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年代:宋 作者: 吴锡畴《癸酉元日》一声爆竹又惊春,荼垒中间写此心。

忽忽行年周六甲,便便痴腹拟三壬。

酒泉郡里宁甘饮,饭颗山头尚苦吟。

强健得闲元是福,何妨终老住云林。

年代:宋 作者: 吴锡畴《旅舟度岁呈范尧臣》柏琖椒盘且罢休,吕蒙城下泊孤舟。

昏独照还乡梦,久客新添别愁。

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

明朝例是加年事,不信公侯不白头。

年代:宋 作者: 阳枋《癸守岁职儿桃源黄溪村居》今年爆竹楚江滨,别岁迎春仅隔辰。

小筑偏边聊尔尔,幽居心远自申申。

儿从豹变当斯世,我得鸥间着此身。

学易假年天若许,横书长作傍梅人。

年代:宋 作者: 杨公远《春夜雪再用韵十首》数声爆竹入新年,万子千红信为传。

巽二搀先施妙手,花开倾刻更堪怜。

年代:宋 作者: 杨万里《除夜宿石塔寺》醉後先眠客莫嗔,谁能守岁费精神。

幸无爆竹惊寒梦,休羡椒花颂好春。

今岁明年才隔夕,人情物态顿趋新。

遥怜儿女团栾处,政欠屠酥第十人。

年代:宋 作者: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开禧元祀更元正,宿两新收放晓晴。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方知人喜天亦喜,作麽锺鸣鸡未鸣。

老子年龄君莫问,屠苏饮了更无兄。

年代:宋 作者: 姚孝锡《岁晚怀二弟》和易成欢老易伤,壮游垂白未还乡。

烟尘无复音书到,魂梦犹疲道路长。

爆竹又惊新荐岁,屠苏空忆旧传觞。

年年此日遥相忆,鸿雁何时续断行。

年代:宋 作者: 叶茵《除夜立春》别岁传佳话,论文忆旧盟。

黄柑凝腊酿,爆竹带春声。

节序有终始,儿童争送迎。

此身强健在,列炬到天明。

年代:宋 作者: 赵蕃《丁卯除夕寓泸南独坐舟中有感去岁此夕》米仓山寨雪连云,不见椒盘见贼尘。

今日江城闻爆竹,莫嫌杯酒不沾唇。

年代:宋 作者: 赵蕃《元日寄成父四首》家家节物竞今朝,风俗未分南北遥。

莫向除薪觅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

年代:宋 作者: 赵友直《己卯岁除夜》刚迎新岁至,俄惊岁复分。

烧灯明万户,爆竹响千门。

愁对梅花咏,强将柏叶吞。

经年心底事,明日付东君。

年代:宋 作者: 郑刚中《辛未除放》爆竹懒能熏,桃符又上门。

老身迷岁月,春色偏乾坤。

桂岭家何在,茅堂酒满尊。

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

年代:明 作者: 程嘉燧《元日同唐孟先垫巾楼晏坐》不知残腊即春朝,时见村翁过野桥。

欲访寒梅愁信远,稀闻爆竹觉人遥。

自开画幅闲寻壑,共对铜瓶晚听潮。

释子诗朋相间信,莫嫌还往日萧条。

年代:明 作者: 罗洪先《新正》邻家爆竹五更残,虚阁深松一榻寒。

花胜又将春色至,蒲团只道共心安。

箧余旧历身同弃,囊入新诗客未看。

见说场师重梧丱,后园须更补阑干。

年代:元 作者: 赵孟頫 《万年欢 中吕宫元日朝会》天上春来。

正阳和布泽,斗柄初回。

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

帝德照光四表,玉帛尽、梯航来会。

彤庭敞,花覆千官,紫霄鸳鹭徘徊。

仁风遍满九垓。

望霓旌缓引,宝扇徐开。

喜动龙颜,和气蔼然交泰。

九奏箫韶舜乐,兽尊举、麒麟香叆。

从今数,亿万斯年,圣主福如天大。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