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的诗句是什么啊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刘春对八声甘州的诗句
1: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
4: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八声甘州中从写思乡转换角度的诗句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
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
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这首词下阙的意思是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
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
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又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
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
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
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
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
分析下来,虚实结合的一句应该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与 八声甘州 相似的词或者诗
【译文】辛卯这一年,我和沈尧道一同从北地南归,分别居住在杭州和越州。
过了一年,尧道来看望我,慰问我的寂寞,谈笑欢娱几日,又再次分别而去。
我特地创作此词,并寄给赵学舟。
回忆当年同在北国,我们踏雪同游,北国寒冷的天气,冻得貂皮裘都发脆,依傍着古道,饮马到那荒寒长河的水流。
这种情景令我神思悠悠。
一觉梦醒来,依然在江东滞留,老泪点点洒在曾是故都的杭州。
满腔的幽怨无处书写,就连片片枯叶上都是忧愁。
你忙忙碌碌而来,又匆匆地载着白云离开,有谁为我留下佩玉,你又为何在他乡逗留
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
向着平常的野桥流水漫步,待招来的已不是旧日熟识的沙鸥。
我空自怀着百样的感慨,想要排遣又怕登上高楼。
因为斜阳的余晖暗淡,故国的山河虽然依旧,却早已江山易主,怎不令人伤心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