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宣传口号
1·有节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2·“光盘动,拒绝“剩”宴
--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3.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入“光盘行动”,汇聚出一三年强大的正能量
4.我是“光盘”,我光荣!加入光盘行动,节约从我做起!5.拒绝“剩”宴,倡导“光盘”!6.吃光盘中餐 不做“剩男剩女”
7.我们要将吃不了“兜着走”贯彻到底!8.今天,让我们重新找回对粮食的敬意,接力成为“光盘”一族,让节约成为最普通的生活习惯。
9.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一族你我同行
10.向浪费说不,向奢侈告别,让我们一同前行,舞动出我们自己的“光盘style”!
钢笔刻字刻什么好
中文限八个字,英文限二十个字母
1.如果能让我重新一次 我希望曾出现你的生命里 ――虹MV》 2.也许时间是一种解 也是我现在正服下的毒药――《彩虹》 3.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 ――《烟花易冷》 4.翻着我们的照片 想念若隐若现 去年的冬天 我们笑得很甜――《借口》 5.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 总有个记忆挥不散 ――《城里的月光》 6.还来不及仔仔细细写下你的关于 描述我如何爱你 你却微笑的离我而去 ――《我不配》 7.这感觉已经不对 我最后才了解 一页页不忍翻阅的情节你好累 你默背为我掉过几次泪多憔悴 而我心碎你受罪你的美我不配 ――《我不配》8.我会发着呆 然后忘记你 接着紧紧闭上眼 想着那一天 会有人代替 让我不再想念你――《轨迹》 9.如果超人会飞 那就让我在空中停一停歇 再次俯瞰这个世界 会让我觉得好一些 拯救地球好累 虽然有些疲惫但我还是会 不要问我哭过了没 因为超人不能流眼泪 ――《超人不会飞》 10.寂寞下手毫无分寸 不懂得轻重之分 ――《回到过去》 11.如果再重来 会不会稍显狼狈――《最长的电影》 (错过了就不可能再重来)12.纵然青史已经成灰 我爱不灭 ――《发如雪》13.我用漂亮的押韵 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夜曲》 14.珍惜一切 就算没有拥有 ――《稻香》 15.我会学着放弃你 是因为我太爱你――《安静》 (爱你爱到放手,这是一种怎样深沉的爱啊
)16.我知道你我都没有错 只是忘了怎么退后 信誓旦旦给的承诺 全被时间扑了空 我知道我们都没有错 只是放手会比较好过 最美的爱情回忆里续――《退后》 17.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爱在西元前》(我真的特别喜欢歌词…… )18.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 就像我说的 追不到的梦想 换个梦不就得了 ――《稻香》 19.我只是卑微的小丑 翻几个跟斗 就等你拍一拍手 ――《乔克叔叔》 20.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晴天》 21.如果我冲出黑幕笼罩的天空 就别(想)在捆绑我的自由 ---《困兽之斗》 22.别管那是非只要我们感觉对---《暗号》 23. 终于看开爱回不来 我们面前太多阻碍 ---《倒带》 24.过去种种 象一场梦 不敢去碰 一想就痛 ---《反方向的钟》 25.那样真心 与你聊不完的曾经 而我已经分不清 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蒲公英的约定》 26. 记得你叫我忘了吧 记得你叫我忘了吧 你说你会哭 不是因为在乎 ---《最长的电影》27.知道分手后你不难过 你比从前快乐 那祝福的话叫我如何能够说的出口 过往的欢乐是否褪色想问你怎么舍得不要在耳边再说你会想我 ---《你比从前快乐》 28. 过去怎么安排,你该给的信赖 我的眼泪却一直掉下来 看我脸上的苍白,看到记忆慢下来 过去甜蜜在倒带 只是感觉已经不在 过去你给的期待 被我一次次摔坏 已经碎成太多块 要怎么拼凑跟重来 ——《倒带》 29.我受够了等待---《倒带》 30. 爱是不是不开口才珍贵 ---《最长的电影》 31.在月光下一直找寻 那想念的身影 ---《轨迹》 32.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蜗牛》 33. 再说我爱你 可能雨也不会停 ---《黑色毛衣》(最无可奈何的爱。
) 34.我的世界你不在里面 我的指尖 已经弹出茧 还是无法留你在我身边 ---《断了的弦》 35.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太小心 ---《夜曲》 36.在一起叫梦 分开了叫痛 是不是说没有做完的梦最痛 ---《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37.你的回话凌乱着 在这个时刻 我想起喷泉旁的白鸽 甜蜜散落了——《说好的幸福呢》 38.应该开心的地带 你给的全是空白—《倒带》 39.你说不该再相见只为了瞬间 谢谢你让我听见 因为我在等待永远—《白色风车》 40.也许颓废也是另一种美 —《世界末日》 41.心里的雨倾盆的下 也沾不湿她的发 —《心雨》 42.终于看开爱回不来 而你总是太晚明白—《枫》 43. 我只有一种容貌 我就是永远不会倒 我就算逆境环绕 我面对也要带着笑 ——《逆鳞》 44.想回到过去 试着让故事继续 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 ---《回到过去》45.就算放开但能不能别没收我的爱 当作我最后才明白 ---《彩虹》 46.你不等了 说好的 幸福呢 我错了 泪干了 放手了 后悔了 只是回忆的音乐盒还旋转着 要怎么停呢 ---《说好的幸福呢》 47.我说自尊那 看起来或许可笑 但它至少支着我 试着不让我颠倒——《逆鳞》 48. 有些事太快 失去了等待 让爱没了期待 我们的爱怎么才自然 ——《爱情悬崖》 49. 如果伤害我是你的天性 那怜悯是我的座右铭 ---《四面楚歌》(太帅了
) 50.我留着陪你 强忍着泪滴 有些事真的来不及回不去 ---《最后的战役》 51. 就是开不了口让她知道 就是那么简单几句 我办不到 整颗心悬在半空 我只能够远远看著 这些我都做得到 但那个人已经不是我 ---《开不了口》 52.不想太多 我想一定是我听错弄错搞错 拜托 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 随便说说 其实我早已经猜透看透不想多说 ---《黑色幽默》 53. 这生命 对每个人 都不公平 也没道理 只能扑向 泥泞迎向 那阵骤雨 由不得你 如果生命 对每个人 都不公平 也没道理 那就让我 带着孤寂 继续前进 直到光明——《逆鳞》 54.如果要走 请你记得我 如果难过 请你忘了我 ---《借口》55.我只能永远读着对白 读着我给你的伤害 若原谅不了我 就请你当作我已不在 ---《搁浅》 56.印象中的爱情好象 顶不住那时间(所以你弃权) ---《半岛铁盒》 57. 情绪莫名的拉扯 我还爱你呢 而你断断续续唱着歌 假装没事了 ---《说好的幸福呢》58.如果我遇见你是一场悲剧 我想我这辈子注定一个人演戏 ---《对不起》59. 哭过却无法掩埋歉疚 ---《搁浅》 60.我感到很疲倦 ---《爱在西元前》61. 快疯掉 情绪偏离轨道 快疯掉 我睡不着 快疯掉 表情开我玩笑 快疯掉 我受不了 ---《同一种调调》 62. 妈妈织给你的毛衣 你要好好的收着 因为母亲节到的时候我要告诉她我还留着——《听妈妈的话》 63. 每次沟通不来 就要离开就说不要爱 ——《爱情悬崖》 64.难过 是因为闷了很久 是因为想了太多 是心理起了作用 ---《黑色幽默》 65.心里的眼泪模糊了视线 你也会看不见---《轨迹》 66.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 爱恨开始分明 失去你 还有什么事好关心 ---《夜曲》67.那些断翅的蜻蜓散落在这森林 而我的眼睛没有丝毫同情 失去你 泪水混浊不清 失去你 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夜曲》 68.我把爱烧成了落叶 却换不回熟悉的那张脸 ---《枫》 69.你的眼中只有我---《甜甜的》70.也许爱在梦的另一端 无法存活在真实的空间 ---《回到过去》 71.想看你看的世界 想在你梦的画面 ---《回到过去》 72.我用无悔 刻永世爱你的碑 ---《发如雪》(一生一世爱一个人又有何难
) 73.望着你 慢慢忘记你 ---《最长的电影》 74.这样也好 开始没人注意到我 ---《分裂》 75.轻轻放 我就是卸不下对你的喜欢 原来爱会慢慢增加重量 ---《浪漫手机》 76.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只恋你化身的蝶 ---《发如雪》(就算是人间有风情万种,我依然情有独钟) 77.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夜曲》 78.我掉进爱情悬崖 跌太深爬不出来---《爱情悬崖》 79.你对我有多重要 我后悔没让你知道 ---《开不了口》 80.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 ---《星晴》 81.你说把爱渐渐放下会走更远 又何必去改变已错过的时间 ---《不能说的秘密》(错过了就不可能再重来。
) 82.还是听妈妈的话吧 晚点再恋爱吧 ---《听妈妈的话》 83.还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边 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晴天》 84.教室的那一间 我怎么看不见---《晴天》 85.我们的开始 是很长的电影 放映了三年 我票都还留着 ---《最长的电影》 86.考不上好的学校 可以不微笑就走 ---《分裂》 87.被伤透的心能不能够继续爱我 ---《枫》 88.那些爱过的感觉都太深刻 我都还记得 ---《说好的幸福呢》 89.没人帮着你走才快乐 ---《分裂》 90.拼命想挽回的从前 在我脸上依旧清晰可见 ---《不能说的秘密》 91.你说把爱渐渐放下会走更远 或许命运的签只让我们遇见 只让我们相恋 这一季的秋天 ---《不能说的秘密》 92.时间把镜头带走不假思索 回忆不放手 ---《瓦解》 93.离开你以后 并没有更自由 ---《退后》 94.雨点从两旁划过 割开两种精神的我 ---《分裂》 95.也许你已经放弃我 也许已经很难回头 我知道是自己错过 ---《借口》 96.我开始使用第一人称 记录眼前所有的发生 ---《半兽人》 97.想要对你说的不敢说的爱 会不会有人可以明白 ---《轨迹》 98.画面与现实交错 无法抽离卡在胸口 躯壳如行尸走肉 ---《困兽之斗》 99.穿梭时间的画面的钟 从反方向开始移动 回到当初爱你的时空 ---《反方向的钟》 100. 那饱满的稻穗 幸福了这个季节 而你的脸颊象田里熟透的蕃茄 ——《七里香》
默写10个古诗文2个现代文是什么意思
古诗文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中文名:古诗文含义: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代表作: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成就: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诗歌清小说总体成就艺术贡献散文展开诗歌清小说总体成就艺术贡献散文展开编辑本段诗歌 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
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唐诗的派别分为: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浪漫派和现实派。
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宋词的类别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分。
元曲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
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
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
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编辑本段清小说 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是中国小说史上继明代之后又一个小说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时代。
明代许多伟大优秀的小说在这时都得到了重印以及更广泛流传的机会。
清代文人作家也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清代文学也是和这三部作品的名字密不可分的。
目录[隐藏]总体成就 艺术贡献 发展阶段编辑本段总体成就 清代小说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面,上至封建统治集团人物,下及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纷纷在作品中登场。
故事情节常常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描写的风格因之已由昔日的粗线条逐渐向细线条演变。
如《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的笔触几乎批判了整个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整个的封建统治阶级,形象地、有预见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和崩溃的趋势。
《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则独特地选择了知识分子这个社会阶层的视角,通过对他们的生活遭遇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罪恶。
有的作品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和歌颂了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而《官场现形记》等,通过对封建官吏形象的刻画,淋漓尽致地抨击了官场的窳败和黑暗。
有的作品则表现了进步的民主思想,例如对男女平等或妇女解放的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在当时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清代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取得思想深度的原因,除了比较严肃的创作态度之外,也和艺术表现手法有关。
它们的作者着眼于人生社会,在给予封建社会生活百态以艺术的再现时,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愤怒的抗议。
编辑本段艺术贡献 清代的小说样式丰富多彩,有着长足的发展。
文言短篇小说中,有的作品融合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小说的风格和手法,有的作品使故事和议论结合一起,形成笔记+小说的格局。
文言长篇小说的产生,更是小说园地里的一个新品种。
白话短篇小说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深受三言二拍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专题集。
白话长篇小说领域中,原有的一些样式继续流行,还出现了新的趋势。
《斩鬼传》、《儒林外史》等作品的流传,意味着讽刺小说的成立,尤其是《儒林外史》的问世,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惜乎此后的讽刺小说走入下坡路,逐步为谴责小说、黑幕小说所更替。
《红楼梦》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千人一面、千部共出一套的杠框架;另一方面在描写家庭、爱情生活时,笔端充满了诗意的光辉,洗涤了晚明小说作品中给这种文学样式所带来的种种污秽,为人情小说树立了楷模。
然而人情小说的末流终于不免嬗化为狭邪小说。
各体小说中或多少地糅进了神怪小说的因素。
此外,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交融,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合流,也同样构成了清代小说的特色。
这种种的演进、蜕变,既有自身的原因,又受到了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无不体现着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
给名著写续书,成为一时的风气,仅《红楼梦》的续书,已达三十余种之多。
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范围业已补充完备,历史上的各朝各代网罗迨尽,题材的积累还促成了一些集大成式的作品涌现,例如《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于是对前代同一题材的小说(甚至还包括戏曲作品)的总结性的改编和创作。
在语言上,清代小说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更加注意追求个性化。
在一些优秀的作品中,人物语言往往是成功地坦露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段,使之与书中其他人物有所区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王熙凤刚一出场时说的几句话,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既有对黛玉的关心、又有对贾母的讨好,一下子就把一个聪明能干、口角伶俐、锋利,而又暗藏心机的形象凸现在读者面前。
而在作者的叙述语言上,无论是描绘景物、环境,刻画人物行动,或是铺叙故事情节的展开,许多白话小说都逐步摆脱了陈词滥调,而显得流畅、简洁。
语言更接近于当时的口语,也是清代许多白话小说的特点。
直到近代,还有许多人把《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作品奉为学习北京话的教材。
文言和白话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交融,也是清代小说对中国小说发展史作出的新贡献。
有的文言小说,例如《聊斋志异》等,在语文上接受了三言二拍等作品以及语录体文字的影响,人物的对话则有时尽量向着明白如话的方向努力,截然不同于作者叙述语言的风格。
有的白话小说,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吸取了历代文言小说的长处,用简洁的字面表达了多层次的复杂的内涵;它们的作者还依赖于古典文学的素养,尝试着引进了一些古典诗词的技巧,使得小说描写中出现不少古典诗词的意境。
清代小说中塑造了一些典型人物形象,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探春、晴雯、袭人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匡超人、马二先生等,《聊斋志异》中的杨万石(《马介甫》)等,《说岳全传》中的牛皋等,他们列入中国小说史上的典型人物画廊而毫无愧色。
和明代小说比较起来,这些成功的人物形象更接近于生活,缩短了和读者的距离。
他们大多是平凡的生活中的平凡的人,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在身边周围遇上,因而感到可亲可信。
作者在描写时,没有把他们神化,更没有涂抹夸张的笔墨。
清代小说从各个方面,都把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发展向关推进了一步。
从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来看,尤其是从总的艺术成就来看,清代小说完全可以和明代小说并驾齐驱,有些甚至超过了明代小说。
而把清代的小说主在整个清代文学中加以考察,也可以发现,它的成就远远地超过了清代的诗、词、散文、戏曲等。
编辑本段散文释义 形散而神不散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
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形式 一.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课本中出现的名篇有唐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清袁枚的《黄生借书说》。
二. 表 古代奏议的一种,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为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之一。
课本中出现的只有一篇,为三国时诸葛亮的《出师表》。
公元277年,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奏章,表明自己忠于蜀汉, 匡扶汉室的决心。
文中名句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
三.赠序 古代文人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增序。
后凡是惜别赠与的文章,都叫增序。
其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课本中出现的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文中向来自家乡的年轻人马生介绍了自己少时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要珍惜时日,刻苦求学。
四.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都叫“铭”。
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课本中有唐刘禹锡的《陋室铭》。
还有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歌功颂德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未学)。
五. 杂记 包括两类: 1.记载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描写山川、景物、人事的,如《小石潭记》、《西湖游记》、《桃花源记》等。
2.笔记文。
以记事为主,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由理事掌故、遗文逸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品、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
如《世说新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梦溪笔谈》(《以虫治虫》)。
六.游记 其实是杂记的一种,把它单列出来,是因为它在杂记中占有比较特殊的位置: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并从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语言生动,记述较为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课文中选用的名篇有北魏郦道元的《三峡》(科学色彩浓),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写景、议论),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抒情),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
七. 寓言 用假想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
“寓”是“寄托”的意思。
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于简单的故事当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课文中选用的寓言故事有《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等。
扩展阅读:开放分类:文化 , 文学
买把吉他刻什么字好呢
我们——远离了烽火硝烟的战场号角却在山谷里回荡我们——跨上了时代的战马,驰骋于沙场,挥师新的疆场,剑指乾坤。
不用举起盛满美酒的夜光杯何须将催征的琵琶弹响我们——带上父老的重托带着民族的期望为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让中国走上真正的富强我们奋斗着 战斗着我们——新时代的边防军人把青春献给祖国在苦练中磨砺意志在襁褓中丰莹翅膀我们——披荆斩棘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我们——永往直前向前 前进 前进
文体名称是什么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栽(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
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
文体的构成包括表层的文本因素,如表达手法、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以及深层的社会因素,如时代精神、民族传统、阶级印记、作家风格、交际境域、读者经验等。
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往往取决于其层面结构中某些因素的强化、突出或变异。
以下就是文体名称: 分类 记叙文 记叙文: (1)、定义: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或状物、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虽然不同但是区分极难,往往有两者特点均有的作品出现,所以我们往往将诗歌合称。
当然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歌题材,也称古诗但绝不是古风,古风只有“歌”、“行”、“吟”三种载体,这点上常常被许多学习古体诗的人误解。
古体诗是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是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的合称。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也属于古体诗的范畴。
2、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从时间上说,楚辞形成的时间大致和古体诗相同,但是和古体诗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独立成体。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
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
所以笔者认为,楚辞其形成于古体诗时代,但文体鉴于诗词歌赋之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3、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4、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5、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 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
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
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
二者的区别是: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骈体文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
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
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词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
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说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
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1、志怪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
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
如《搜神记》。
2、轶事小说 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
3、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
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
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
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为传授别人。
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
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拟话本小说)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
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
每回开头常有诗词。
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
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义小说 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
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
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散文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记叙散文--以记人、事叙、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
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并称散体文为古文,后用为散文的专称。
2、记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桃花源记》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梦溪笔谈》。
3、古议论文体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议论文体。
《原君》(黄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
③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马说》《师说》《爱莲说》 ④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
《六国论》 4、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属议论文体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又称奏章、奏议。
《论积贮疏》(贾谊) ②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
《陈情表》(李密) ③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
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
《邹忌讽齐王纳谏》 5、序、跋 6、赠序 古代文体之一,是为赠别而写的。
《送东阳马生序》 7、史传 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
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
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
8、报告文学 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
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
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戏剧 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
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指话剧。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舞台说明。
戏剧的结构:独幕、多幕。
分类: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
1、元杂剧 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
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
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
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杂剧 是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
分曲词、宾白、科迅三部分。
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
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
科迅是动作、表情。
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应用文 应用文体可分为四大类:记写事实类、阐述观点类、解说知识类、经办事务类。
这四类缺一不可。
有人认为,只有经办事务那一类才算应用文体,前三类都不算。
这种看法不符合两分法。
如果前三类既不属于文学文体,又不属于应用文体,那它们属于哪一类呢
如果把它们与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并列,显然是不科学的。
它们的实用性是如此明显,理应属于应用文体的范畴。
像报告文学、杂文、科普小品等文学味相应较浓的文体的归属,争议尤甚。
我们认为,它们首先应该属于应用文体。
因为它们或是对人们极端关注的重要人、事的生动记写,或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的独到阐发,或是对科普知识的形象解说,都有较为明显的实用目的与实用功效。
并且它们分别所在的那一大类(记写事实类、阐述观点类、解说知识类)属于应用文体,它们恐怕也不好单独划分出来归属于文学文体。
至于它们对某些文学手法的运用,只不过是为了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更好地为实用目的服务而已。
(《应用写作》杂志1992年第5期《浅谈应用文体的范围与分类》) 编辑本段古代文体 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
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 (1)疏。
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2)表。
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对策。
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序、践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赠序 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用于叙述和陈情。
注疏 注和疏的并称。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经典一句话自我介绍
一句话自我Ilovelaughing.我是个爱笑的人Iworkalot.我很长时间。
I’magymrat.我是个健身I’mbubbly.我是个活泼的人。
I’measy-going.我是个随和的人。
I’mreallyfunny.我是个很搞笑的人。
I’mverysarcastic.我是个很爱讽刺的人。
I’mdowntoearth.我是个脚踏实地的人。
Idon’twatchtelevision.我不怎么看电视。
Idon’ttakelifetooseriously.我不喜欢把生活搞得太严肃。
Ihavewidetastesinmusic.我喜欢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
MyfavouriteauthorisProust.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普鲁斯特。
Iloveexploringthecity.我喜欢探索城市。
Ilovehangingoutwithmyfriends.我喜欢和朋友们出去玩。
Ilovetravellingandwanttogoagain.我喜欢旅行,好想再去旅行啊。
IliketostayinwithaglassofwineandaDVD.我喜欢待在家里,边喝酒边看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