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986年 欧比亚德尼·赫约尔弗松到芬兰。
1000年 威金人在纽芬拉布拉多和魁等地探险。
1001年 莱夫·埃里克森到达纽芬兰海岸,并在岛上小住。
1497年~1501年 意大利探险家J.卡博特船长率领的探险队发现加拿大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
1500年 巴斯克人来到北海岸一带捕鲸和捕鳕。
1524年 意大利航海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从北卡罗来纳出发到纽芬兰。
1534年 法国探险家J.卡蒂埃首次探险,发现圣劳伦斯湾。
1535年~1536年 卡蒂埃第二次探险,发现圣劳伦斯河。
1541年~1542年 卡蒂埃第三次探险。
1603年 法国探险家德蒙、尚普兰等探察圣劳伦斯河。
1604年 德蒙和尚普兰在阿卡迪亚定居,建立法国在北美的第一个居民点皇家港。
1608年 尚普兰建立魁北克(现魁北克市)。
1610年 英国人亨利·哈得孙发现哈得孙湾。
1612年 尚普兰被任命为新法兰西首任总督。
1627年 新法兰西公司成立。
1642年 迈松纳夫修建玛丽城(现蒙特利尔)。
1663年 新法兰西正式成为法国殖民地。
1670年 英国建立哈得孙湾公司。
1682年~1713年 英、法争夺哈得孙湾。
1713年 英、法签订,哈得孙湾地区、纽芬兰和阿卡迪亚割让给英国。
1744年~1748年 英、法争夺新斯科舍。
1749年 英国人康沃尔斯建立哈利法克斯城。
1756年 七年战争爆发,北美成为英、法交战主战场。
1759年 英军占领新法兰西首府魁北克。
1762年 英军攻克蒙特利尔。
1763年 英、法签订,新法兰西转归英国管辖。
1769年 爱德华王子岛设立省督、省总理、行政委员会和议会,正式成为单独的英国殖民地。
1774年 英国议会通过。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美军首次入侵加拿大。
1776年 蒙特利尔商人成立西北公司。
1783年 英、美签订,亲英派大批迁入加拿大。
1784年 新不伦瑞克成为英国殖民地。
1789年 亚历山大·麦肯齐沿今马更些河到达北冰洋。
1791年 英国议会通过,把原魁北克分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两省。
1792年 探险家乔治·温哥华到达不列颠哥伦比亚海岸。
1793年 约克城(即多伦多)建立。
上加拿大宣布取消奴隶制。
1798年 新西北公司成立。
1812年 英、美开战,美军第二次入侵加拿大。
1821年 哈得孙湾公司吞并西北公司,组成新哈得孙湾公司。
1836年 第一条客运铁路通车。
1837年 上、下加拿大发生以帕皮诺为首的改革派起义。
1838年 德拉姆勋爵被任命为加拿大总督。
1839年 德拉姆提交。
1840年 英国议会通过,上、下加拿大合并。
1847年 第一条电报线开通。
1851年 创办邮政业,发行第一枚邮票。
1854年 美、加签订,正式废除庄园制度。
自由保守党成立。
1858年 渥太华被定为加拿大新首都。
不列颠哥伦比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1862年 英国从加拿大撤军。
1864年 自由保守党与自由党组建联合政府。
1866年 美国单方面中止美、加贸易互惠条约。
温哥华岛并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1867年 英国议会通过;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组 成加拿大自治领。
蒙克爵士任加拿大总督,J.A.麦克唐纳任第一任联邦总理。
1869年 以路易·里埃尔为首的梅蒂人发动红河起义。
联邦议会筹划从哈得孙湾公司手中购买鲁珀特领地和西北地区。
1870年 马尼托巴省成立并加入联邦。
西北地区加入联邦。
1871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加拿大被迫接受。
1872年 联邦议会颁布《土地法》。
1873年 麦克唐纳因“太平洋铁路丑闻”被迫辞职,自由党领袖A.麦肯齐接任联邦总理。
1875年 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建立。
1876年 长途电话首次开通。
1878年 J.A.麦克唐纳再度出任联邦总理。
1879年 保守党政府宣布实施新的关税政策。
1880年 太平洋铁路动工兴建。
C.拉瓦莱为加拿大国歌《啊,加拿大》谱曲。
1885年 “西北起义”失败。
太平洋铁路竣工。
1893年 首次颁发“斯坦利杯”。
1896年 第一位法裔加拿大人威尔弗雷德·劳里埃爵士就任联邦政府总理。
举办首届电影展。
1897年 签订《克罗斯内斯特山口协议》。
“克朗代克淘金热”兴起。
1898年 就禁酒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育空地区脱离西北地区。
1899年 因阿拉斯加边界问题与美国发生争端。
派兵参加布尔战争。
1901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实用无线电报系统发明人马可尼在锡格纳尔山首次收到横越大西洋 的 无线电讯号。
1905年 艾伯塔、萨斯喀彻温省建立并加入联邦。
1908年 魁北克市庆祝建市300周年。
1909年 约翰·道格拉斯·麦柯迪驾驶英国“银箭号”飞机首次试航。
1910年 组建海军。
1911年 保守党人罗伯特·博登爵士反对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互惠协定,获胜后当选为第九任联邦总 理。
1914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发现特纳谷油田。
希尔克雷斯特煤矿发生爆炸,189人遇难。
1915年 约翰·麦克雷发表《弗兰德战场》。
1916年 渥太华议会大厦毁于火灾。
1917年 博登组建联合政府。
首次在全国征收个人所得税。
满载弹药的法国货船在哈利法克斯被撞,发生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伤的惨 剧。
实行义务兵役制。
国家曲棍球队组建。
1918年 魁北克因征兵问题发生骚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妇女获得联邦普选权。
1919年 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并加入国际联盟。
温尼伯发生工人大罢工。
首家特许广播电台建立。
组建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
1920年 罗伯特·博登辞去总理职务,阿瑟·米恩继任。
“七人画派”举办首次画展。
1921年 麦肯齐·金当选为联邦总理。
皇家骑警在巴芬岛设立哨所,以保障加拿大对北极群岛的主权要求。
1922年 弗雷德里克·班廷爵士和查尔斯·贝斯特博士发现胰岛素。
加拿大北方铁路公司和横贯大陆铁路公司并入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
加拿大共产党建立。
1923年 班廷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在伦敦举行的帝国联邦总理会议上,麦肯齐·金拒绝对英国的防务和外交政策承担任何义 务。
美、加签订《比目鱼条约》。
1926年 《贝尔福报告》宣布加拿大在外交上同英国享有平等地位。
麦肯齐·金政府因海关丑闻辞职。
自由党重新组阁,麦肯齐·金再次就任联邦总理。
加入《洛迦诺公约》。
1927年 在美国开设加拿大第一个公使馆。
1928年 加入《白里安—凯洛格公约》(《非战公约》)。
1929年 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加拿大。
1930年 R.B.贝内特当选为联邦总理。
凯里娜·威尔逊被任命为第一位女参议员。
1931年 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2年 平民合作联盟成立。
横贯加拿大电话系统开通。
1934年 组建加拿大银行。
1935年 贝内特推行“新政”失败。
麦肯齐·金第三次当选联邦总理。
组建加拿大小麦局。
艾伯塔省成立社会信用党,该党控制了省议会。
1936年 加拿大广播公司成立。
魁北克省民族联盟执政并积极维护该省权利。
1937年 全加航空公司组建。
1939年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家电影委员会成立。
1940年 与美国签订协议,宣布成立加、美联合防务常设委员会。
1941年 开始实行失业保险制度。
1942年 加拿大军队在法国迪耶普登陆。
自由保守党更名为进步保守党。
1943年 “魁北克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加拿大总理金等人参加的战略会议)举 行。
1944年 “征兵危机”爆发。
加拿大军队在盟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当天在西欧登陆。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发生古曾科间谍事件。
开始发放家庭补助金。
第一座核反应堆开始运行。
加布里埃尔·鲁瓦发表《转手的幸福》。
1947年 颁布《加拿大国籍法》。
发现勒杜克油田。
1948年 麦肯齐·金辞职,路易斯·圣劳伦特继任联邦总理。
1949年 纽芬兰省加入联邦。
马西委员会成立。
参与缔结《北大西洋公约》。
修订《英属北美法案》。
1950年 参加朝鲜战争。
国营铁路大罢工发生。
1951年 加拿大北约分遣部队赴欧。
颁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52年 第一位加拿大人文森特·马西就任加拿大总督。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成立。
首次传送电视节目。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
斯特拉特福德国际艺术节开幕。
1954年 第一条地铁在多伦多建成。
1957年 约翰·迪芬贝克成为联邦总理。
加拿大文化委员会成立。
皮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
与美国签订《北美防空协定》。
1958年 斯普林希尔煤矿发生坍塌事件,74人死亡。
CF-105阿罗箭式战斗机试飞。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庆祝建省100周年。
1959年 圣劳伦斯河道开通。
联邦政府取消阿罗箭式战斗机计划。
1960年 英国女王批准《加拿大权利法案》。
魁北克省开始“平静革命”。
1961年 新民主党正式组建。
1962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云雀一号”发射成功。
横贯加拿大公路正式开通。
1963年 发生“博马克导弹危机”。
莱斯特·皮尔逊当选为联邦总理。
皇家双语与二元文化委员会成立。
1964年 社会保险号启用。
1965年 采用枫叶旗为新国旗。
加、美签署《汽车协定》。
批准向中国和苏联出售小麦。
1966年 议会通过《医疗护理法》。
开始实施养老金计划。
丘吉尔瀑布水力发电厂动工兴建。
“斯潘塞丑闻”曝光。
1967年 庆祝自治领建立100周年。
蒙特利尔举办“’67世界博览会”。
议会通过《加拿大军队组织法》。
1968年 皮尔逊辞去总理职务,皮埃尔·特鲁多接任。
皇家海军、陆军和空军正式合并为加拿大武装部队。
魁北克人党组建。
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1969年 颁布《官方语言法》。
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个加拿大人。
美国“曼哈顿号”油船穿过西北海上通道,成为穿过该航道的第一艘商船。
1970年 “十月危机”爆发(魁北克民族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绑架英国贸易专员和魁北克省劳工部长)。
在魁北克省实施《军事管制法》。
宣布实行公制计量制。
与中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1年 魁北克省宣布兴建詹姆斯湾水电站。
1972年 开采第一口北极油井。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阿尼克A-1号”。
1973年 成立外国投资审查局。
特鲁多总理访问中国。
特鲁多总理访问法国。
1974年 与丹麦政府划定北纬61°以北边界。
1975年 联邦政府颁布新的国防建设“五年计划”,使 军队装备逐步现代化。
1976年 魁北克人党在魁北克省大选中获胜,勒内·莱维克出任该省总理。
在格雷文赫斯特市白求恩故居设立白求恩纪念馆。
蒙特利尔举办第二十一届夏季奥运会。
废除死刑。
1977年 魁北克省议会通过《一○一号法案》,宣布法语为该省唯一的官方语言。
维亚铁路开始客运服务。
1978年 13名苏联间谍被驱逐出境,加、苏关系冻结。
1979年 进步保守党领袖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当选联邦总理。
一辆列车在米西索加出轨,造成氯气泄漏,附近25万居民被迫疏散。
1980年 特鲁多再次当选为联邦总理。
魁北克省公民投票,拒绝接受“主权—联盟”方案。
公布“国家能源计划”。
特雷·福克斯开始“希望马拉松”跨洋航行。
1981年 联邦政府与除魁北克外的9省政府就修改联邦宪法达成协议。
众、参两院先后通过联邦宪法决议案。
1982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拥有独立立法权。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成为加拿大宪法组成部分。
伯萨·威尔逊被任命为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法官。
经济衰退至30年代以来最低点。
1984年 特鲁多辞职,约翰·特纳接任总理。
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当选为联邦总理。
加拿大人乘坐美国航天飞机首次进入太空。
1985年 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加拿大,与马尔罗尼总理讨论酸雨、贸易等重大双边问题。
联邦政府宣布拒绝参加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
1986年 马尔罗尼总理访问美国。
马尔罗尼总理访问中国。
加、美签署《航空安全协定》。
1987年 “米奇湖谈判”开始。
“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暴跌。
总督让娜·索韦访问中国。
1988年 马尔罗尼总理和里根总统在《加美自由贸易协定》上签字。
卡尔加里举办冬季奥运会。
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刑法典中有关堕胎的条款。
1989年 武装部队允许女军人参战。
维亚铁路公司解雇2700名员工。
正式成为美洲国家组织成员。
1990年 《米奇湖协议》夭折。
《加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实施。
加拿大军队加入联合国多国部队参加海湾战争,对伊作战。
“奥卡危机”爆发。
1991年 开始征收劳务税。
继续参加海湾战争。
与美国在防治酸雨问题上达成协议。
1992年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人们对的评价
毛-泽-东有何魅力,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有几个中国人是清楚的,那就是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李先念,杨尚昆,胡乔木,王震,谭震林,许世友,黄炎培,张治中,冯玉祥,张澜,宋庆龄,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程潜,陈明仁,傅作义,卫立煌,李宗仁,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梁思礼,朱光亚,童第周,王大衍等,这些可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精英中的精英,他们都为毛-泽-东的魅力所折服,为毛-泽-东的魅力所倾倒;另外还有一些外国人,如尼克松,基辛格,福特,瓦尔德海姆,白求恩,韩素音,西哈努克,卡翁达,迈克尔·H·哈特,穆特·施密特,菲利普·戴维逊,富尔,米略·希尔,迪克·威尔逊,特鲁多,R·特里尔,莫里斯·迈斯纳,爱德华·希思,埃德加·斯诺,本·布托,斯坦,莫里斯·迈斯纳等,他们也曾是世界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们也象是着了魔似的,为毛-泽-东的魅力所折服,为毛-泽-东的魅力的倾倒。
我不明白,我真不明白。
有人说,是他那伟人的气魄,思想家的睿智,哲学家的思维,战略家的眼光,演说家的词锋,文学家的文采,学者的渊博,诗人的气质,农民的质朴,勇士的斗志,仁人的博爱,长者的胸怀赢得了世界,征服了世界。
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的墓志铭:“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流传极广。
这句话的中文翻译非常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常常、总是,就像是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了为医的三种境界。
墓碑上刻着的这几句话既是他行医的内心准则,也是他一生职业生涯的总结。
有时去治愈,说明人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局限的、相对的,甚至可能会出现错误。
《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说过:“不管我们的照明灯烛把光线投射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
”医学在不断地进步,但仍有许多病人患病的原因是无法查明的。
病人痛苦,家属着急,而医生急切地希望找到突破口来查明病因,这时就需要医患之间更多的理解和沟通。
对于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医生应该审慎地对待,公众应该宽容地理解。
因为医学有局限性,医学也还在发展中。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
仅仅有好医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只有带着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能为了病人而有所付出的医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前阵子有部美剧,其中一个片段很打动我,是位老医生对实习生讲的一段话。
实习生在急救室里参加抢救之后,那个病人最终不幸去世,他出来以后非常痛苦,不禁问道,医生的职业难道要这么痛苦么,眼睁睁看着人死去,太痛苦了。
这个老医生出来以后跟他说了一段话,非常触动人心。
他说,医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技术操作,不要考虑更
毛主席评价
上加拿大中文网。
是民族英雄吗?
没有谁祸害这个民族有祸害的深了(包括日本人)他是民族英雄
你开玩笑吧,亏你问的出来
哪位现代诗人高度评价的诗词啊
作者:flying010十世纪的伟大诗人 ------国外知名人士对诗词的评价 刘志中 ,一个全世界都熟悉的名字。
他不仅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而且也是20世纪的一位伟大诗人。
他以天才的灵感,非凡的才华,写下了不朽的历史诗篇。
前无古人 开一代新风 据王丽娜《诗词在国外概述》一文介绍:诗词不仅深受中国广大读者的喜爱,其巨大的思想内涵和磅礴的气势,也吸引了世界的读者。
几十年来,诗词越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放射出独特的艺术光彩。
诗词的外译,有英、法、德、意、西葡、希腊、俄、匈、罗马尼亚、捷、世界语、日、朝、越、泰等文种,发行数量也相当可观,可见影响之广之深。
德国学者卜松山在一篇评价诗词的文章中说:“诗词极为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作者本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简而言之,他的诗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例证。
” 他在文章中写道:“的律诗属于哪一种风格
师承哪些前辈诗人
毛欣赏唐代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
李白是盛唐的诗坛泰斗,李贺、李商隐分别为晚唐诗人。
李白被视为浪漫奔放、道骨仙风的天才,他的诗成为千古绝唱。
李贺常被称作‘诗鬼’。
他在艺术上独辟蹊径。
他的诗,辞意晦涩,诗风奇险。
李商隐的诗则属于古典诗歌中最为婉曲难解的。
他的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性,往往曲折地表达缠绵徘恻的恋情,颇为‘朦胧’。
三李生平不怎么得志,他们都是浪漫诗人,不拘常法,独树一帜。
又说:“李白几乎没有写过律诗,李贺只写了少量的五律,七律则一首也没有。
三李在风格和题材上的独到之处,我们在毛诗里也几乎找不到什么痕迹。
要说三李对毛有一定影响,那么主要也只表现在他的词里,而不在诗里。
” 他又接着说:“就形式而言,毛采用的律诗倒是与盛唐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不无渊源。
杜甫可以说是历史上精通律诗并使之广为流行的人,后无人可及。
杜诗讲平仄,毛诗是基本上遵循这一章法的。
从内容上看,毛诗与杜诗没有直接的相似之处。
杜诗的主要特征是其人情味和悲悯精神,这在毛诗中了无踪影。
然而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点,都具有政治上的参与意识。
杜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精神,毛诗中则发展为民族革命热情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在中国找到了生长的沃土。
”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的专著《传》,其中不乏对诗词的精彩评论:“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毛在20世纪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于他的影响所及贯穿整个中国当代大动乱的各个不同阶段。
50多年前,当他分析被外国侵略者切瓜一样分割的封建中国的种种症结时,他就是中国的马克思。
当他领导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斗争时,他就是中国的列宁。
” 他还说:“不只是一个人,而是至少是五位一体的人。
他是在全中国点燃造反之火的农民组织者。
他是军事指挥家。
他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
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机构的首脑。
” 美国学者洛厄·迪特默说:“著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第一流的诗词、军事政治路线、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短文,充分表现了他的农民出身的经历和文人的抱负。
” 美籍华裔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聂华苓和她的丈夫、美国学者保罗·昂格尔合译的《诗词》中指出:“毛宣称的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合乎理想的。
‘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毛的这一论断是对他自己的作品的最好说明。
每首诗在他选用的传统形式上都是完美的。
” 许多中外人士都充分肯定热爱中国古典诗词,是创作古典诗词的高手。
他对古典诗词的历史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他曾深情地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
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
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所写的旧体诗词,其形式是旧的古的,但内容则完全是现代的,是实实在在的“今诗”。
今天写旧体诗,必须有新的思想、情感,新的意境和语言,不能用僻典,使它成为大众欣赏的障碍物。
旧体诗,必须配合革命形势,服从斗争需要,成为时代的号角。
综上所述,诗词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以他的诗词创作实践开创了一代新风。
风云巨变 建世纪奇功 的诗词创作,有相当部分都是在“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的年代。
在井冈山反“围剿”的斗争岁月,在变幻莫测、凶险异常的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骑在马背上沉思,搜索节奏和韵律,创作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篇。
每完成一场战斗,很少放弃用诗句来表达他的战斗的振奋的激情和对中国美丽雄伟山河的赞颂。
德国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说:“如果人们把看作是新中国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缔造者,那么这种评价不算太高。
把一个几十年来一直动乱不安、饱尝最严酷战争、灾难深重的中国引进了新的时代,并且用美妙的诗词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 美国聂华苓、保罗·昂格尔说:“认为文化战线从它开始时起就如同军事工作一样的重要。
在社会动乱和战争时期,文学更是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蒋介石热衷于以军事手段策划反共战争。
然而毛即使在失败和退却的最严重关头,也总是极力主张要相信艺术对于人们思想的塑造所具有的力量。
他认为,与军事上的胜利相比,这种塑造终究是共产党更为牢靠的力量。
” 他们还说道:“在那有过无比艰难的岁月并曾遭到几乎是连续攻击的地方,诗中既没有怨恨,也没有对于胜利的得意忘形,只有笑语和决心。
长征快结束时,毛写了《昆仑》一诗,写的是从西藏往东绵延出来并深入到中国内陆的那条巨大山脉中的一座大山。
在凛然的风雪和严寒之中,他带领红军翻越了那条山脉,有许多人牺牲在那儿。
大量死亡、离散和饥饿,使只有几乎不到最初人马的五分之一的残余者挣扎着进入了延安。
然而在毛的诗中,全然不在乎那次长途的撤退以及所遭受的苦难,只有他对于我们这个世界异乎寻常的感受,并用以结束全篇。
在这样一个时刻写出的这些诗句,必然记录了他的豁达的襟怀和美好的愿望。
他对那座大山说道,它太高,雪也太多: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国外的一些学者评价在战争年代,最真实的形象应是一位目光敏锐的诗人,是一位带着农民的精明和将军的风度细心研究地图的战略家。
《沁园春·雪》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是中国壮丽的山河使产生了如此坚强的信念:现在的中国比五千年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辉煌灿烂。
无与伦比 颂千秋伟人 诗词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不但中国人在研究,外国人也在研究;中国人在歌颂的历史功绩,全世界都在歌颂这位世纪伟人。
许多国家领袖和知名人士,对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都有极高的评价。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日本前总理大臣大平正芳、法国前总理富尔、墨西哥前总统埃米略·希尔、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澳大利亚前总理高夫·惠特拉姆、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都异口同声颂扬是全世界几百年才产生的一位历史的巨人。
本·布托说:“像这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才能产生一位。
是巨人中的巨人。
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
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
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
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改变了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表面上看来,他非常温和豪放,然而其中贯穿着激烈的解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敏锐高深的智慧。
这样的人恐怕就举世无双的巨人吧。
” 美国学者聂华苓、保罗·昂格尔说:“像这样一位革命的导师,一位大国的领袖,把他对祖国的一切所产生的最深沉的感受,浓缩的他精心写成的诗歌里,是无与伦比的。
”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说:“并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
他是一个完美的人,是全民族的代表,是人民和时代的化身。
革命造就了毛,毛也造就了革命。
他有很丰富的成语和典故。
能在灵感闪现时立即写出古体诗词。
正如一个雕刻家雕刻石头那样,毛塑造了革命。
他以一种永恒的激情从事工作。
而这种达到忘我境界的激情就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未来。
” 日本学者福原亨一说:“在整个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上,始终是一颗放射出强烈个性的光芒的巨大红星。
他在传统诗词创作方面显露出非凡的才能,使他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反映得更加高大。
是代表20世纪的英雄。
” 在打开中国与美国建交大门、接见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时,尼克松念着“只争朝夕”的诗句。
可见,诗词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克松说:“的领导才能来自于他的坚强意志。
我见到他时,感到他的意志力或多或少是天生就有的。
他大部分生动的诗歌是在长征途中或长征以后写成的。
他在描写使人振奋的斗争场面,特别是描写残酷的斗争场面时,运用了鼓舞斗志的手法,使人读起来增添了力量。
由于具有这些品质,他才有可能激励他的同志们去完成像长征这样的史诗般的业绩,使他的同志们成为一支几乎是不可战胜的队伍。
“1972年2月17日10点35分,我们离开安得鲁斯空军基地,飞往北京。
“我同毛会见。
毛很活跃,紧紧抓住谈话中的每一个细微含义,但我看得出他很疲劳了。
周(恩来)越来越频繁地偷看手表,于是我决定设法结束这次会谈。
“主席先生,在结束的时候,我想说明我们知道你和总理邀请我们来这里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不容易作出的决定,但是我读过你的一些言论,知道你善于掌握时机,懂得只争朝夕。
“听到译员译出他自己诗词中的话,毛露出了笑容。
” 世界许多国家的著名工具书,如美国大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德国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前苏联大百科全书、前苏联文学大辞典、日本世界大百科全书以及国际名人录等,均有专门辞条,这些条目皆高度评价诗词。
美国聂华苓、保罗·昂格尔说:“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车家领导人,应当能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位诗人更多地售出他自己的诗集,这样说并不过分。
据说已经售出的诗集达7500万册,完全比得上有史以来所有用英语写作的诗人的诗集的总和。
” 从国外知名人士对诗词一系列的评价来看,不愧为是20世纪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