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南怀瑾:打坐时眼睛往哪儿看
求答案
打坐时,先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两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规矩。
若是两眼向下看,绝对不能得定,只是坐着休息罢了。
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
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像你们的眼睛打坐起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对。
下沉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
换句话说这个姿态,闭到眼睛,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就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著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
所以你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著眼皮没有关系,你眼珠子也是平视。
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到,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你自己体会一下,不向上,平正的。
然后也忘记了眼睛,不看了,眼皮也关起来了。
这个,脑子也好了,心也清净了。
如果眼珠子摆不好,低沉,向下看,不对,向上看也不对。
摆正了,也不斜,左右不看,然后摆正眼皮子一关,闭拢来,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
好,你就利用前面,所以大家眼镜,戴眼镜的最好是拿掉,拿掉了以后,你懂得这个法门,慢慢眼睛将来会好起来。
我再讲一道,眼皮闭著,眼珠子摆正,不低视,也不上望,就平平的,眼珠子摆正眼皮闭著了,定住。
这个“定”不是打坐的定,就是把眼球眼珠子定住,正的,然后不看了,当然没有看,眼皮一直关起来。
但是你不看嘛,真的看到前面白茫茫的,或者夜里是黑洞洞的。
南怀瑾著作诗词辑录
一。
松: 肌肉放松静: 心情宁静自然: 姿势自然(如果肌肉没有放松,会产生肢体抖动的 现象)(如果心情没有宁静,会产生脚麻的现象)(如果姿势没有自然,无法久坐)二。
初学者,吃过饭后30分钟再上坐,以免影响消化。
三。
初学者,要注意保暖。
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膝盖、肩膀尤其要盖,夏天也不可以裸漏,否则日后会有所谓“禅病”。
四。
静坐时,身体重心不要落在脊椎或背,久了会腰酸背痛,方法是使用坐垫,把屁股垫高,让重心落在脚盘上。
五。
初学者,环境光线不宜太暗,容易昏沉;也不宜太强,容易紧张。
六。
初学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慢慢再把时间延长到每次至少三十分钟以上。
七。
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
无法单盘者,则先以散盘上坐,每次上坐几分钟后,感到身体心情都放松入静了,可以试试看改打单盘或双盘。
八。
收功,建议初学者每次下坐前,做点收功。
方法是先把双手搓热了,从按摩头开始脑顶、 后脑勺通通都抓一抓、耳朵搓搓、脸洗一洗、手臂、腰、腿、脚各处都搓热热的。
如果脚麻严重的话,可以慢慢移动脚,让脚心对脚心后,静心一会儿麻很有效。
也有初学者是下坐后会走一走,把筋络活动下 (行香:没念头的大步伐快走 )。
南怀瑾讲打隔怎么办
,说明在,一般的静,一般的静会出现气流走窜,有些人出现打嗝现象。
在专注上下功夫。
系习打坐禅修,把握打坐的原理、各种方法的操作、入门、突破、路怎么走、问题怎么解决。
1、系统学习打坐禅修,全面把握实证的理论原理、怎么入手,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遇到各种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每一步路怎么走,怎么悟道等,老师用自己的所修、所证,讲得通透,有很多同修的实证经验参考。
建议百度“思维本体学实证网”-参阅文章《打坐修证的新手指引》。
或百度“本体佛学新浪博客-开悟的一些特点”,博客分类如下:《科学实证》讲解、视频教学(打坐各方法、问题的专题汇总)、观心、实证、开悟。
方法和路这样走(供参考),一是从观身体觉受入手:观手或观呼吸,心稳定了,再观心或观慢动作等入定。
二是从心入手:直接观心(随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佛教特有法门)。
2、坐姿有双盘、单盘、散盘、缅甸坐等等。
坐姿以自我感觉舒适、自然为主,不要追求高难度,不能因为坐姿的不适影响了心的突破。
因为我们是练心的,不是练习身体。
心达到一定的层次,心柔软了,身体自然会柔软,自然能双盘起来,真正标准的坐姿,是在打坐的过程中,随着心力的提高,身体自然而然的会调整到标准的坐姿,大道自然。
3、放松入静,打好基础。
耐心的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放松,身体是放松那些容易紧张的肌肉群,心里是放下那些作意、紧张、追求、急躁的念头。
高度重视放松,把放松做为一门课程去练习,反反复复从身心两个方面交叉结合去放松。
4、打坐的方法很多。
选择一个观察对象来观想,制心一处,目的是培养和形成专注力。
观察对象非常的多,动态的有慢动作,静态的有观呼吸、观佛像、观莲花、观一些境界等等,声音类的有佛号、咒语等。
初学从观呼吸入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对自己的身体觉受比较敏感,容易形成专注力。
5、常用的方法很多,观呼吸、观手、观心、观慢动作、念佛号、耳通圆根法门、睡功等,每一个方法的理论原理讲得通透,这是最关键的。
然后是怎么入手,怎么用心,怎么操作,会碰到什么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什么,每一步怎么修,怎么突破,一整套的把握。
实证起来,不盲目,能少走弯路,预防走错路,自己能主动的去打坐。
打坐气冲头怎么恢复,南怀瑾气聚头顶怎么办,打坐后气
很简单拉 打坐后 用意念气沉下丹田 速度不能太快 缓缓的就行 女的要气沉中丹田
关于南怀瑾的一首诗意思
不二门中我亦僧--南师虽未出家,现居士相,但佛法是不二法门,与出不出家无关,并非出家离佛近,在家离佛远。
佛法重在心地,直心即道场,所以这点上说,僧俗无二。
聪明绝顶是无能--佛法是跟语言、文字、知识、思想无关的,佛法是解脱的科学,解脱即智慧。
聪明的人,头脑思想都很发达,可是在佛法看来,仍是“小”聪明,真正的佛法,讲的是“见思惑”,要转变自己的个性、脾气、情绪、身心,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此身不上如来座--我不成佛。
譬如地藏菩萨所发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收拾河山亦要人--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人来做,太多的众生需要人来渡。
大乘菩萨既得根本智,更要行菩萨道,入世救人,利益众生,这才是一个真正平凡而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