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的事迹读后感
南丁格尔的事迹读后感 “南丁格尔”,从我们踏入护校的那天起就已熟悉了她的名字,学习了她用一生精力开创护理事业,献身护理事业的感人事迹。
今天详读了南丁格尔小传后,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南丁格尔出身于名门望族,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多国语言,并有丰富的历史、数学、哲学等知识,接触的都是社会名流,她本该选择优越的生活,活跃在上层社会的圈子里,但她没有,她对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而是对慈善事业特别感兴趣,她从少年时期就怀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实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选择了护理事业,要当一名护士,这在当时是令她的家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当地医院的状况是破陋不堪,环境恶劣,护士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可能执行医疗任务,而她就想从事这个职业,就想改变医院的面貌。
为此,她决定独身,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这在当时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决定
1854~1856年,她率领38名护士奔赴克里米亚战场,在那脏乱的战地医院里,她积极改革,改造医院环境,改善伤兵伙食,开展战地救护,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伤兵在前线的死亡率由50%降到2.2%。
这项成就使英国朝野大为振奋,她的名字在前线广为传颂。
在前线医院里,她每天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一间病房一间病房地探视伤病员,给予全心全意的安慰与关爱,“提灯女神”也就成了她的代名词。
战争结束后,她仍致力于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并创办了护士学校,培养专业护士,著书立说,她的许多著作都当作了教科书,培养了一大批护理人才,南丁格尔也被公认为是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护理工作者接过南丁格尔手中的小油灯,继续这份伟大而富于奉献精神的事业。
她,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她手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提灯永远照耀着我们,沿着南丁格尔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在当时的社会中,护士是一个很卑微的工作。
在大家的既定印象里,这是一些地位低下的人所从事的职业。
而南丁格尔,一个义大利佛罗伦斯的贵族,从小就立志当护士以帮助人类。
在她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困难,家人的反对、当时的价值观都牵绊著她。
当时的社会中,女孩子只要外出工作就会被看不起,不管你的理由多麼神圣、多麼崇高,在当时的时代就是不会被尊重。
更何况,南丁格尔出生於贵族,进入社交界,物色一位有为的青年,彼此相爱结婚,每天过著豪华、奢侈、快乐而热闹的生活,就是在她面前的人生道路。
可是她心意已决,想奉献人类的心意太坚定,终於,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志向。
南丁格尔从小就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孩,且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不随意附合,而造就了她伟大的事迹。
在战场上,士兵们受伤,其实最需要的,就是温暖的关心、温柔的对待,而南丁格尔带给了他们光明,她对垂死病人的关切和牺牲精神,得到大家的钦佩。
夜晚,南丁格尔总是提著灯,在病房的长廊上轻步走动,巡视病床上的每一个士兵,就是这个动作、这份心意,使受伤的士兵们,在那盏灯上得到安慰、感动。
「提著灯的白衣天使」带给人们希望,让病患变的勇敢而坚定,带著笑、安详的离开人间。
南丁格尔真的是个很伟大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立出伟大的志向,可是能够成功的,又有几个
或许因为一些阻挠、一些失败,往往人们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立定自己的志向,坚定的坚持自我。
不要因为小事就放弃,挫折就失意,这样哪能成就大事呢
我们该学南丁格尔的精神,一种坚持的精神。
大概是南丁格尔天生就有一种使命感吧,她认为这是上天给她任务,她有责任来帮助人们,可以说,她是上帝赐给人间的白衣天使。
这需要一种帮助人群,奉献生命的心,就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而且护士的工作,就是在救人们,让人们可以继续活下去,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这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护士,我曾问过她,她为什麼会选择这个职业,她笑笑的说,因为我有爱心阿
虽然乍听之下,会觉得她在说笑,可是再思考,如果没有这份心,那他又如何成为护士呢
一个冷血的人,又怎麼帮助人们呢
再说,护士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需要很大的包容心和耐心,他们得小心翼翼的安慰人们,给病患接受治疗的信心,就算病人害怕而歇斯底里,或者无理取闹,他们还是得面带笑容的安慰人们。
所以,我不仅敬佩我的母亲,也敬佩所以的护士们,说他们是「天使」,一点也不为过。
再补充一篇。
仅供参考。
对于我来说,南丁格尔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女性了,不仅因为小时候听过提灯女神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我长大后对她圣洁品质的追求。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护理这个又脏又累的职业,我总是轻轻地说因为我喜欢护士纯洁的形象和温柔的微笑。
其实在我内心里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我的母亲,第二个原因是南丁格尔。
这两个原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母亲是一名医生,对我的成长有着极深的影响。
读完南丁格尔的故事后,我才更理解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情感。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还记得在2003年的“非典”战斗中,那些不能忘却的白衣战士,他们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我也无法忘记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为了病人为了不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的行为印证了南丁格尔的誓言: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们,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每一个活着的人。
但是护理工作更多的是守护生命,维护健康。
还记得在我实习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来到病房,护士正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梳头,漱口,我看见这位年仅24岁的女孩坐在病床上,面带笑容地轻声跟我说:“早上好!”。
我高兴地跟老师说:“我觉得她今天早上状态特别好,看来她在慢慢地好起来。
”老师说,这个病人的病情还是挺重的,我们要注意观察。
到了中午,我看见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
我不解地问老师,老师说:“她刚才说头痛,我看她情绪上有些烦躁,就跟医生报告了。
”接着老师还说要仔细观察这个病人的病情变化。
到了下午,女孩的呼吸、脉搏开始微弱了,出现了眼底出血,意识也慢慢淡漠了。
仿佛就是一瞬间,她的呼吸、心跳停止了……经过医生护士地全力抢救,还是无法挽救这个脆弱的生命,死亡原因是脑出血。
看着女孩苍白的脸,我难受地哭了,老师安慰我说,我们都尽到了护士应尽的责任。
后来我才明白护士在很多时候就是医生的眼睛,她能把病人的轻微变化及时准确地告诉医生,让医生对病情有更深地了解,能迅速正确地对症治疗。
护理工作者又一次体现南丁格尔精神: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2005年6月,我离开了母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护士。
我在福田医院急诊科工作了一年,在这期间我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委屈,有许多的抱怨,但是每当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无助的眼神,我只能跟大多数的护士一样,默默地付出着。
多少个夜晚,我们利用休息时间熟练各种急救技术和操作;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将工作做得更深入人心;多少个夜晚,我们守护在病人床前通宵达旦,因为它是生命的第一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忙碌的脚步穿梭在病房。
我们时刻铭记着护长说过的四个字“团结合作”,这四个字是急诊科每一个护士心中的座右铭,一个个危重患者在我们的默契中得到拯救:静脉输液、吸氧、心电图、监护仪、准备呼吸机、除颤仪……此刻没有指挥者,有的只是那种默契与娴熟,为病人争分夺秒。
因此,每个护士都有过硬的技术,抢救病人时都能独当一面。
无论病人是走来的、扶来的,还是抬着来的,首先要判断是什么病,神志怎么样,生命体征如何,然后进行相对处理。
例如:创伤应包扎止血;血压不好则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呼吸不好则清除呼吸道异物后立即给氧;如心脏骤停,则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等等。
“三到”即:看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检查到的);想到(分析看到的,想到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对症处理)是急诊科护士素质的最佳体现。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
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
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对医务工作者有些非理性的歪曲的理解,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护士经常会遭到病人的辱骂,甚至被病人打一记狠狠的耳光,但是我相信以护士的真诚和无私奉献,会慢慢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尊重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来送往多少病人已难以记清,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一岗位的执着,心灵所释放的是我们对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
南丁格尔就是我心中的女神,她不仅成为一个真正的护士,还一步步地把护士变成了真正的天使,她成功地把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我愿意尽微薄的力量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
求《南丁格尔传》读后感一篇,1000字左右
谁把变成了美丽的天使 ——读《南丁格》有感 夜深人静,一个提灯的的妇人轻声细语地从每个病房匆匆走过。
无论那些勇敢的伤员醒着还是睡着,无论他们是面带笑容,还是痛苦地呻吟。
她都向每一个病号投去天使般的微笑。
她就是19世纪一位伟大的女性,为生命而战的女性——佛罗伦斯·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生于英国一贵族家庭,那时,护士被称为一种卑微、贫穷的职业。
然而,她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差异,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家人的极力反对丝毫没有动摇这一位少女的决心。
她为了自己的理想只身奔赴到了战场。
在730个日日夜夜里,她给予了病人们心灵的慰藉,甚至让病人们忘乎疼痛。
南丁格尔对病人披肝沥胆,她与死神对抗着,争夺着死神无权抹杀的生命,她在忙碌着,她使伤员们在这冷酷无情的战场中,看到了一团温暖的火焰。
南丁格尔平易近人,她走到哪里,哪里便有了欢笑,然而她对任何没有善意的排斥的目光置之不理。
谁又能不说,她是上帝派来拯救生命的天使?天使在有限的生命中一直完成着儿时救死扶伤的诺言。
也许,这正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事。
正当南丁格尔沉沉睡去时,她仍孑然一生。
当南丁格尔奋力拯救素不相识的病人时,一颗纯洁的爱心促使着她这样做,这无疑是心灵净化的最高境界。
这位卓越的女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对万物的爱心铸就了伟大的南丁格尔。
读完这本天使的传记,我不禁感慨万千… 人们都说:“护士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是不幸者的天使,能将痛苦化为欢乐,能够为患者带来幸福。
”这是爱与奉献精神集中的体现, 也是护士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与奉献似乎是被别人淡忘的字眼,越来越多的人看重的只是物质追求。
我们的工作常常被人看不起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但也有好多人羡慕地称我们是“白衣天使”时时刻刻给病人以欢乐。
记得有一位患者语重心长地说:“看上去你们的工作轻松愉快可做起来真不容易啊!多少年了,这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它暖暖的、香香的,象一朵小花开在我的心窝。
春华秋实,寒暑易节,我真诚地感谢,感谢那些平平常常而又难能可贵的理解 。
我会和那些为护理工作兢兢业业奋斗的人们一样,去爱自己的岗位自己的工作,用爱心和奉献 精神编织人类生命的花环。
天使的队伍里有两鬓染霜的老同志,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她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我们中间也有刚刚告别卫校满怀热情走上临床一线的新同行,她们愿将自己的青春与病人的痛苦联系在一起,每天穿梭在圣洁的长廊里奔走于患者的病床间。
有时我们焦急的象一团炽热 的火焰,有时又轻盈的似一朵白云。
我就是我,一名普通的护士,战斗在生与死的防线上怀着深沉的爱去拼搏。
那爱比慈的爱更博大,比热恋的情怀更宽广炽热 … 我深深地知道,硝烟弥漫的战场高举爆破筒呼喊为了祖国前进!的不是我,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山劈河的行列里找不到我。
但是我更知道,哪种“战场”也不开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我是平凡的,可这平凡一量注入了伟大,就如同细胞和肌体一样无法分割。
请看这样一个数字,我们国家有十三亿人口,而护士只有一百万,十三亿和一百万是多么悬殊的两个数字。
正是我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十三亿人口的健康;正是我们精心的护理使百分之八十五的患者康复,重返那叱咤风云、大展宏图的岗位。
万万千千的岗位又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四化建设的条条基石;意味着民族的繁荣昌盛 ;意味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快乐。
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最大的快乐。
假如我们的事业是常春的松柏,我应是那纤细的一叶松针,假如把人们把医院比作生命之树,我就是那枝头上一片最小的绿叶。
我也有常人的苦恼,有人说:干护士这行全家跟着“遭罪”。
我也暗暗的计算过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伴着星星和月亮在患者身边渡过。
我是母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也是女儿的母亲。
我也想过不算苛求的正常生活,每当我听孩子说:“今晚妈妈又要加班了”那嫩声嫩气的话语;每当我摸摸孩子滚烫的小手,亲亲她发烧的面颊含泪离去;每当我看到丈夫那双抚摸孩子的笨拙的大手,一丝苦味就悄然掠过心头。
这时我没有了“单身贵族”的潇洒自在,没有了恋爱时的花前月下,多的只是一份牵挂。
夜幕降临盍家团聚我却奔走在病房,想到这个患者该打针了、那个患者该服药了、这个患者今天刚做完手术要注意 观察、那个患者病情又有反复要特别留意、我心里怎么还能容得下个人的忧思遐想。
不,不用领导吩咐,不用别人督促,我一步也离不开我的病人。
我也有常人的忧虑。
深夜了所有的人都熟睡了,当我宁坐片刻的时候,一种对家庭的歉意也曾悄悄爬上心头;没满周岁的女儿不能象别的孩子那样,每个夜晚都依偎在母亲的臂弯里轻松地进入那温柔甜蜜的梦乡;老母亲为了抚育儿女们长大已经是银丝缕缕两鬓秋霜,多少个除夕之夜当一群儿女在她膝前相聚时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不能含笑守在她的身旁;丈夫不需要妻子的陪伴吗?需要的。
只有琴瑟和谐才能奏出家庭那和美的乐章。
节假日公园里五彩人流,女儿搀扶着老母,妻子挽恋着丈夫、母亲嬉戏着孩子……这一切我也都需要啊!就象他们需要我一样。
然而,当我听到病房传来均匀的呼吸,看到那甜甜的安睡;当我送走一批批康复的患者,从一张张微笑的脸庞,一次次诚恳的谢语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的心就如春阳绿湖漾起一 道涟漪。
那一道道涟漪溶汇了母亲的爱、女儿的爱、融成了一种执着的伟大的泉流。
我很渺小甚至微不足到,但我会让枯木逢春、让竭泉再涌、让生命在得苏中闪光。
是啊!当繁花盛开的春天,也许有人会赞美花的馥郁瑰丽枝干的挺拔,树荫的浓密,但谁又会提到那一片片默默无闻的绿叶呢?不,我没有怨,也没有惋惜,我依然含着谦然的微笑坚守在那平凡的岗位上。
这是我们-----“白衣天使”的职责啊!当“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我们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坚强的信念。
保护生命促进健康造福于人民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爱与奉献是“白衣天使”永恒的主题,也正是爱与奉献把我们护士变成了美丽的天使。
“爱在左,同情在右”——啊!南丁格尔的精神永不朽,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会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向世人展示当代护士的风采!
南丁格尔传观后感 1000字
对于我来说,南丁格尔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女性了,不仅因为小时候听过提灯女神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我长大后对她圣洁品质的追求。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护理这个又脏又累的职业,我总是轻轻地说因为我喜欢护士纯洁的形象和温柔的微笑。
其实在我内心里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我的母亲,第二个原因是南丁格尔。
这两个原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母亲是一名医生,对我的成长有着极深的影响。
读完南丁格尔的故事后,我才更理解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情感。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还记得在2003年的“非典”战斗中,那些不能忘却的白衣战士,他们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我也无法忘记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为了病人为了不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的行为印证了南丁格尔的誓言: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们,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每一个活着的人。
但是护理工作更多的是守护生命,维护健康。
还记得在我实习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来到病房,护士正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梳头,漱口,我看见这位年仅24岁的女孩坐在病床上,面带笑容地轻声跟我说:“早上好!”。
我高兴地跟老师说:“我觉得她今天早上状态特别好,看来她在慢慢地好起来。
”老师说,这个病人的病情还是挺重的,我们要注意观察。
到了中午,我看见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
我不解地问老师,老师说:“她刚才说头痛,我看她情绪上有些烦躁,就跟医生报告了。
”接着老师还说要仔细观察这个病人的病情变化。
到了下午,女孩的呼吸、脉搏开始微弱了,出现了眼底出血,意识也慢慢淡漠了。
仿佛就是一瞬间,她的呼吸、心跳停止了……经过医生护士地全力抢救,还是无法挽救这个脆弱的生命,死亡原因是脑出血。
看着女孩苍白的脸,我难受地哭了,老师安慰我说,我们都尽到了护士应尽的责任。
后来我才明白护士在很多时候就是医生的眼睛,她能把病人的轻微变化及时准确地告诉医生,让医生对病情有更深地了解,能迅速正确地对症治疗。
护理工作者又一次体现南丁格尔精神: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2005年6月,我离开了母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护士。
我在福田医院急诊科工作了一年,在这期间我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委屈,有许多的抱怨,但是每当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无助的眼神,我只能跟大多数的护士一样,默默地付出着。
多少个夜晚,我们利用休息时间熟练各种急救技术和操作;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将工作做得更深入人心;多少个夜晚,我们守护在病人床前通宵达旦,因为它是生命的第一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忙碌的脚步穿梭在病房。
我们时刻铭记着护长说过的四个字“团结合作”,这四个字是急诊科每一个护士心中的座右铭,一个个危重患者在我们的默契中得到拯救:静脉输液、吸氧、心电图、监护仪、准备呼吸机、除颤仪……此刻没有指挥者,有的只是那种默契与娴熟,为病人争分夺秒。
因此,每个护士都有过硬的技术,抢救病人时都能独当一面。
无论病人是走来的、扶来的,还是抬着来的,首先要判断是什么病,神志怎么样,生命体征如何,然后进行相对处理。
例如:创伤应包扎止血;血压不好则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呼吸不好则清除呼吸道异物后立即给氧;如心脏骤停,则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等等。
“三到”即:看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检查到的);想到(分析看到的,想到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对症处理)是急诊科护士素质的最佳体现。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
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
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对医务工作者有些非理性的歪曲的理解,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护士经常会遭到病人的辱骂,甚至被病人打一记狠狠的耳光,但是我相信以护士的真诚和无私奉献,会慢慢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尊重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来送往多少病人已难以记清,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一岗位的执着,心灵所释放的是我们对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
南丁格尔就是我心中的女神,她不仅成为一个真正的护士,还一步步地把护士变成了真正的天使,她成功地把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我愿意尽微薄的力量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
求一篇赞美医生的文章
我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救人是医生的职责。
医人小到门诊,大到手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因此,他们总是那么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他们知道一个小错就能酿成大祸。
每当知道医生又救治好一个垂危病人,我的心里即羡慕有佩服,不由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我也要当医生说来话长,我想当医生还有原因呢…,今年4.5月的时候,非典病魔肆掠北京城的时候,恐怖的气氛笼罩在北京上空,不断有疑似病历出现,弄得人心惶惶。
就在这时,白衣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在抗非典前线有这么一家医院----小汤山医院,发生了这么一场感人的故事:一名医生,从隔离开始就战斗在第一线,大家让他休息,他总是说:“我已经上了一线这么长时间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履行我的职责,重新换人又加大了感染源,我在干一段时间吧
”这位好医生已数月未跟家里联系,他把对家的思念深深得埋在心底,更加忘我的工作。
终于,他被传染上了非典,因为发现得太晚,已到了危重的关头,他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可这位医生在隔离区解手记者采访时,尽管眼里噙着泪水,无限留恋这美丽的世界,却坚定的说:“请把我的遗体交给医学组织用于解剖,尽早解决非典疫苗,让更多的病人早日离开医院,早日回家团圆。
”这位医生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打动了大家,我们为他的殉职而痛苦。
他牺牲时才36岁,还那么年轻,生命对他来说是那么短,我不由心里轻轻地说:“好大夫,您走好
”坐在沙发上,我想起了医生我的帮助…那是一个盛夏,太阳把大地都快焦了,我仍旧在大院里疯玩儿。
玩儿捉迷藏时,大家把大院的角落都搜索了一遍,也没找到我。
当他们重新搜索时,终于在草跺里发现了我,我已昏迷不醒了。
妈妈听说后很快赶来,背起我便向医院跑去。
到了医院,已快下班了,医生轻轻的把我接了过来放在床上。
诊断了起来,又是打针又是喂药,还给我按摩。
直到我醒来,又给我倒来糖开水,直到我感觉好一点,又让妈妈取了药,把我们送出医院,见天色已晚,又帮我们叫了出租车,目送我们远去。
妈妈和我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知一个劲的说:“谢谢
谢谢
”从此以后我常常对人讲医生对我的帮助。
更坚定了当医生的决心。
我知道,当医生要有好的学问,好的品格。
我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奠定好基础,长大了才能当上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医生。
长沙医学院的口腔专业到底怎么样
如果想学医又上不了其他二本医学院来这里也是可以的,至少给你提供一个本科的平台,口腔还行吧,我自己就是口腔的,如果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很好找工作,要求高的可以去考研,该学的都有,关键看你自己咯,每个学校都有好和不足
谁能帮我写一份南丁格尔,观后感。
600字以上
感谢了
对于我来说,南丁格尔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女性了,不仅因为小时候听过提灯女神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我长大后对她圣洁品质的追求。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护理这个又脏又累的职业,我总是轻轻地说因为我喜欢护士纯洁的形象和温柔的微笑。
其实在我内心里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我的母亲,第二个原因是南丁格尔。
这两个原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母亲是一名医生,对我的成长有着极深的影响。
读完南丁格尔的故事后,我才更理解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情感。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还记得在2003年的“非典”战斗中,那些不能忘却的白衣战士,他们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我也无法忘记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为了病人为了不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的行为印证了南丁格尔的誓言: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们,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每一个活着的人。
但是护理工作更多的是守护生命,维护健康。
还记得在我实习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来到病房,护士正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梳头,漱口,我看见这位年仅24岁的女孩坐在病床上,面带笑容地轻声跟我说:“早上好!”。
我高兴地跟老师说:“我觉得她今天早上状态特别好,看来她在慢慢地好起来。
”老师说,这个病人的病情还是挺重的,我们要注意观察。
到了中午,我看见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
我不解地问老师,老师说:“她刚才说头痛,我看她情绪上有些烦躁,就跟医生报告了。
”接着老师还说要仔细观察这个病人的病情变化。
到了下午,女孩的呼吸、脉搏开始微弱了,出现了眼底出血,意识也慢慢淡漠了。
仿佛就是一瞬间,她的呼吸、心跳停止了……经过医生护士地全力抢救,还是无法挽救这个脆弱的生命,死亡原因是脑出血。
看着女孩苍白的脸,我难受地哭了,老师安慰我说,我们都尽到了护士应尽的责任。
后来我才明白护士在很多时候就是医生的眼睛,她能把病人的轻微变化及时准确地告诉医生,让医生对病情有更深地了解,能迅速正确地对症治疗。
护理工作者又一次体现南丁格尔精神: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2005年6月,我离开了母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护士。
我在福田医院急诊科工作了一年,在这期间我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委屈,有许多的抱怨,但是每当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无助的眼神,我只能跟大多数的护士一样,默默地付出着。
多少个夜晚,我们利用休息时间熟练各种急救技术和操作;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将工作做得更深入人心;多少个夜晚,我们守护在病人床前通宵达旦,因为它是生命的第一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忙碌的脚步穿梭在病房。
我们时刻铭记着护长说过的四个字“团结合作”,这四个字是急诊科每一个护士心中的座右铭,一个个危重患者在我们的默契中得到拯救:静脉输液、吸氧、心电图、监护仪、准备呼吸机、除颤仪……此刻没有指挥者,有的只是那种默契与娴熟,为病人争分夺秒。
因此,每个护士都有过硬的技术,抢救病人时都能独当一面。
无论病人是走来的、扶来的,还是抬着来的,首先要判断是什么病,神志怎么样,生命体征如何,然后进行相对处理。
例如:创伤应包扎止血;血压不好则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呼吸不好则清除呼吸道异物后立即给氧;如心脏骤停,则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等等。
“三到”即:看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检查到的);想到(分析看到的,想到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对症处理)是急诊科护士素质的最佳体现。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
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
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对医务工作者有些非理性的歪曲的理解,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护士经常会遭到病人的辱骂,甚至被病人打一记狠狠的耳光,但是我相信以护士的真诚和无私奉献,会慢慢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尊重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来送往多少病人已难以记清,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一岗位的执着,心灵所释放的是我们对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
南丁格尔就是我心中的女神,她不仅成为一个真正的护士,还一步步地把护士变成了真正的天使,她成功地把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我愿意尽微薄的力量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