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白居易后座右铭

白居易后座右铭

时间:2014-02-13 07:02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白居易,字乐天,山西太原人,唐太宗大历七年,公元七七二年,生在河南新郑。

相传十五、六岁便只身赴京闯天下,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辽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震惊了当时的著作郎顾况。

这位顾老前辈一向恃才傲物,极少推许后进。

原先他还调侃前来投诗的白居易说:「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直到看了这首诗后,才赞叹说:「有诗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二十九岁,进士及第。

  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八0六年,白居易出任盩厔县尉。

他的千古绝唱「长恨歌」,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一文,是相当著名的文艺论著,也是中唐文学思想的一大文献,白居易的重要文学理论在信中表达得十分清楚。

他明白的指出要以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因此在元和初年到十年之间,白居易慷慨陈言,热血澎湃,努力实践他为「时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而大量的社会写实诗来规讽朝政,不料却招致忌恨。

元和十年,发生宰相武元衡被谋刺的案件,白居易知道后,立刻上疏请朝廷缉补贼凶。

当政者认为他不是谏官却越位谏言,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贬到江州去当司马。

白居易因此满怀悲愤,沦落天涯。

江州是指江西九州岛,司马则是州刺史属下的副官,实际上只是个闲差。

所以,对白居易来说,这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他的人生观,因此有了显著的转变。

他收敛锋芒,消磨锐气,以佛道调适身心,并且开始采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他的诗,也从激昂的讽论,转为淡淡的感伤。

「琵琶行」最后两句说: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已微微有感伤的气氛了。

外放六年,白居易回来了

宪宗元和十五年冬天,白居易被召回京师,官运开始亨通。

但是他为了避免再次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便在穆宗长庆二年,自求外任。

先后做过杭州、苏州的刺史。

在杭州任上,他筑堤钱塘江,世称「白堤」。

离开苏州时,父老泣别,相送十里。

在在证明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江南归来后,白居易疲惫了

第二年,他便到洛阳,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这期间,他经常和洛阳香山寺的寺僧如满来往,并且自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八四六年,白居易走完七十五年的人生道路,终于在洛阳停下脚步,永远安息。

通俗写实的白居易--作品欣赏  提到白居易,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长恨歌就是琵琶行。

当年唐宣宗在追悼白居易的挽诗中,也写过「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见这两首长篇诗歌在当时那种驰名中外的流行程度。

现在,我们就来一小段「琵琶行」,您听听看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闲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鎗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的「琵琶行」,总共有八十八句,六百一十六个字。

这首诗写于元和十一年。

 全诗在记述浔阳舟中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技艺和她的凄凉身世,并且藉此联系作者政治上的遭遇,抒发「天涯沦落」之恨。

  辞章华美,格调凄婉,寄意深远。

尤其刚刚描写弹奏琵琶的这一段,从调弦试弹,写到收起拨子,乐曲戛然而止。

白居易成功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琵琶声写得如泣如诉,有声有情,而且具体可感。

透过他的文字技巧,我们听到琵琶声,时而宛转流滑,时而幽凄滞涩,时而喧响沈雄。

顺着文字的描绘,我们也可以在高超的音乐境界中,领会琵琶女非凡的弹奏技巧,感受她的幽愁暗恨。

在我国古代描写音乐的所有文字当中,我们可以说,这是最出色的一段。

从「琵琶行」前面的序文当中,我们知道这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的作品。

当时他正在浔阳江头送客,忽然听到船上的琵琶声,唤起他「天涯沦落」的感慨,而写下了这首诗篇。

就白居易来说,贬谪江州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人生影响非常大的。

在写长恨歌之前,白居易的诗歌并没有建立什么特色。

写了长恨歌以后,白居易才渐渐的以社会写实做为他诗歌的核心。

他曾经自许「长恨歌」是他的「压卷杰构」。

  现在,我们就节录一部分,一块来欣赏。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这首长恨歌,长达八百四十个字,叙述久已流传民间,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故事。

诗论家说它「情文相生,沈郁顿挫,惊艳之中,具有讽刺。

」诗一开始,就借汉喻唐,并且以「重色」两字做为全诗核心,以「思」字「求」字做为下文的张本。

前四句写唐玄宗求美女,后四句则描绘杨贵妃丽质天生,仪态出众。

在这里,白居易只以「天生丽质」四个字就概括了贵妃的容貌。

至于勾勒神态,则抛开琐碎的铺陈,而集中笔力点出最动人的「回眸一笑」,笔触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整首诗,有讽刺,有同情,有爱,也有恨。

在当时不但王公妾妇广为流传,连朝鲜海外也都有人欣赏吟诵。

这首诗太有名了,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随时听到有人引用其中的句子。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继「长恨歌」之后,白居易的社会写实诗越写越勤。

  元和四年,白居易模仿杜甫的乐府诗,写成新乐府五十首。

这些诗篇,继承了「三吏」、「三别」等诗的优良传统,标新题,立新意,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创新。

而元和五年,白居易在长安又写了一组为数十首的社会写实诗,名为「秦中吟」。

这组诗,和新乐府一样,都是我国古典诗中的写实佳作。

现在,我们就节录新乐府诗中的代表作「新丰折臂翁」两小段,来看看白居易如何实践他以社会关怀为前题的文学使命。

新丰老翁八十八 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 兼问致折何因缘.是时翁年二十四 兵部碟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槌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 从兹始免征云南,骨碎筋伤非不苦 且图拣退归乡土.此臂折来六十年 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 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 身死魂飞骨不收应做云南望乡鬼 万人冢上哭呦呦,这首诗是白居易藉新丰老翁之口,来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诗中描述的是天宝年间,因为朝廷穷兵黩武,百姓不堪征战之苦,于是就有一些人宁可把自己弄成残废,也不愿被征调到前线去作无谓的牺牲。

新丰折臂翁就是其中的一个抽样。

  白居易一生写过将近三千首的诗,在唐朝诗人中数量首屈一指。

他晚年曾经自编诗集,并且加以分类,分为讽论、感伤、闲适、杂律四类。

这里所谓的「感伤诗」,不过是一时感触的流露,并不一定专指哀伤的事情。

这些诗篇,大多写在外放的六年当中。

外放的滋味虽然不好受,但是只要懂得调整心情,一样可以怡然自得的度过人生的低潮时期。

我们看下面这首「问刘十九」就会明白。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元和十二年冬天,白居易人在江州。

那位排行十九的刘先生是他当时的朋友。

这首诗就是邀请这位刘姓友人前来小饮的劝酒词。

白居易是这样说的:我有新酿的,浮着绿蚁酒糟的酒,还有一个红泥造的小火炉。

在这个即将下雪的夜晚,能不能来喝一杯呢

小小一首诗,写出浓浓的生活情味。

意境朴素自然,表现了白居易和刘十九浑厚真率的友谊。

我们彷佛看到红火燃起,新酒已经上桌。

白居易在即将落雪的夜里,等待刘十九的到来。

那样的款款深情,比酒还要醉人。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刘十九一旦看到这首诗,一定也会不顾一切,自风雪之中奔来吧

这就是白居易远贬江州的诗篇。

在经过一番自我调适之后,我们看到的不是苦酒满杯,而是点点滴滴醉人的情意。

另外,我们也在这首小诗当中,发现到白居易写诗的弹性。

他既可以挥洒千言,写出像「长恨歌」那样长长的诗篇,也可以信笔拈出像「问刘十九这么短短的五言四句」。

他的长篇叙事诗,适合铺陈社会现实,作比较理性的批评。

而他的小短篇,则感性十足,隽永有味。

白居易已经走完他的人生全程,而我们的节目也接近尾声了。

但是,他的三千好诗,还留在你我的身边。

只要您愿意,随时可以翻读它。

白居易诗歌名句辑录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草原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2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什么事座又铭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长江有哪些著名景点

长江下游真正要从荆州开始算起,那么沿长江下游的主要景点就有荆州古城,洞庭湖,岳阳楼,黄鹤楼,九江风景区,腾王阁,潘阳湖风景区。

九华山风景区,南京古城,到上海  长江沿岸景点  江城武汉  武汉市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这里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大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三国时期为吴国的领地,在现代史上,武汉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武汉的主要景点有黄鹤楼、长江大桥、东湖、古琴台等。

  蒲圻赤壁  位于蒲圻市北31公里处的长江南岸。

赤壁山三山相连,面临长江,群山逶迤,势苦奔马,苍翠如绘,幽静诱人,是湖北境内古三国旅游线和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的重要人文景观和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战场遗址。

  洪湖  是长江流域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水质无污染的淡水湖泊,面积348平方公里,全湖呈多边几何形,湖岸平坦,湖水呈淡绿色。

洪湖是全国第七大湖泊,是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拥有量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

洪湖是革命老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洪湖市西郊的长江大堤旁。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所在地的一条街为明代古街,其建筑物被誉为“传统建筑之宝”。

洪湖有丰富的鱼类和野生资源供旅游者垂钓、狩猎,此外水上渔家的生活也极有情趣,令你流连忘返。

  洞庭湖岳阳楼  游人若想领略洞庭湖的美,最理想的去处恐怕要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西门城头,与黄鹤楼、滕王阁一起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历来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堪称湖南省第一名胜。

相传这里是三国时鲁肃训练吴国水军的阅兵台。

李白、白居易、杜甫、孟浩然、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先后登楼赋诗,留心峡了许多千古名篇。

宋代名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掷地有声,名扬中外,成为众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荆州  荆州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境内的长江北岸,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也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游览胜地。

“闻听三国事,每到荆州”,提起荆州人们便会想起三国中“刘备借荆州”和“关公大意失荆州”的故事,荆州古城北据汉沔,南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战略地位,更是古代文人骚客荟之地。

  宜昌  宜昌古称夷陵,是一座古老而发展的城市,全国最大的水电建设基地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鄂西、川东的经济文化中心,旅游景点众多,有三游洞、长江三峡、屈原故里、昭君故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等。

除此之外,宜昌盆景,宜昌彩陶还会使你如痴如醉。

  三游洞  位于宜昌西陵峡的三游洞,洞奇景美。

山水秀丽,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其弟白行简同行。

路遇诗人元似、三人同游此洞,饮酒赋诗,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于壁上。

三游洞因此得名。

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3人也游此洞并赋诗于壁上,自此,称白居易3人为前三游,苏洵父子3人为“后三游”,三游洞下临琛谷,峭壁百丈,冬暖夏凉,高6米余,深30米,宽20米。

洞内景色奇丽,洞壁间有无数小洞,洞中有洞,因此被喻为“仙洞幻境”。

  三峡大坝  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门坪,三峡工程主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三峡工程按照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建设,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姊归  秭归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大国-楚国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楚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在自己被放逐的情况下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引来无限思念,传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

屈原祠,又名清烈公祠,首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宋、元、明、清屡坏屡建,1978年迁到向家坪,整个建筑计有山门、大殿、左右配房建筑。

背依崇岭,前临大江,每逢端午佳节,江中五彩龙舟竞渡,欢声笑语,游人如织。

  巴东神农溪  源于湖北神农架,地处长江以北.流经巴东县境内,在巫峡东口附近注入长江。

漂流溪段长约20公里,由鹦鹉峡和龙船峡组成。

沿溪两岸风景奇幽,峡谷幽深苍翠欲滴。

溪流清澈见底,乘“豌豆角”人力小木船快速漂流,惊险刺激。

漂流过程中时常见到古栈道、古岩棺溶洞、七色泉、金丝猴、鸳鸯等珍贵动物。

在当地并能体验到土家族朴实的民俗风俭。

  巫山小三峡  大宁河古称巫水,发源于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南麓,于巫峡西口注入长江,这里河道蜿蜒,重岩叠嶂,山水奇异。

构成独特的大宁河风光,大宁河小三峡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以山雄、水清、峰秀、滩险、石奇、景美著称,这里不是三峡,胜似三峡。

  奉节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奉节城东4公里,瞿塘峡西口,长江北岸草堂河与长江汇合处的紫色丘陵上。

自古以来,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范成大等相继来此参观游览,并留下了著名的诗句,素有“诗城”之称。

这里有众多古迹,如武侯祠、观星亭、明良殿等。

“火烧连营七百里”、“白帝城托孤”的传说,更增添了白帝城的名气。

  云阳张飞庙  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离重庆市区382公里,与云阳县城隔江而望、是为纪念三国名将张飞而建的祠宇。

据史载,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张飞庙面江背山,气势恢宏壮丽,庙内塑造有张飞像,珍藏有汉唐以来的大量诗文碑刻书画及其他为文物数百件,多为存世珍品,号称“文藻胜地”,为巴蜀一胜景。

  忠县石宝寨  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境内的长江北岸边,距现忠县县城45千米。

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似玉印,名玉印山。

传说它是女娲炼石补天遗留下来的一块五彩石,称为“石宝”。

清朝康熙年间,当地能工巧匠在王印山南侧依山而建十二层楼阁,依岩取势,建筑精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石宝寨塔楼倚玉山修建,依山傍势,飞檐层冀,造型奇异。

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

原建9层,隐含攀登“九重天”之意。

顶上三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增加。

石宝寨自古有“江上明珠”之美誉。

  丰都鬼城  丰都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172千米。

“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

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方士 修炼成仙,道家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

名山古寺多达27座。

“阴曹地府”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观念。

  山城重庆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是我国长江上游的工业重镇、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古称巴,地处中国内陆之西南,城市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云轻雾重,又号“雾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人口 3千余万。

重庆最早称江州,也称巴郡、楚州、巴州、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孝宗之子赵先封恭王。

后即帝位(光宗),取“双重喜庆”之意。

改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入夜,万家灯火由山上倒映江中。

形成著名的“山城夜景”景观,近郊有石云山、北温泉、钓鱼城等景点。

远郊有著名的大足石刻,是中国宋代石刻的代表,著名景点有枇杷山、浮图关、缙云山、四面山、南北温泉等风景名胜,以及大足石刻、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林园、孔园、蒋氏黄山官邸“陪都”遗址。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距离重庆市区120公里处的大足县境内,是分布在全县76处石刻造像的总称,共计6万尊造像。

其中宝顶、北山两处摩岩造像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历经五代,到两宋时,造像达到鼎盛时期,明清皆有造像延续。

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作品,它不但内容丰富,“横融儒、释、道、纵贯千余载”,而且雕刻技艺精湛,手法娴熟,巧妙的将力学、采光、透视、等科学原理与造像内容和山形地貌相结合,被誉为“唐宋时刻艺术圣殿”。

中华名人名言、警句、格言

1、诗骨--陈子昂  词意激昂格高峻,大有“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衡山居士----文征明  清真居士---周邦彦  六一居士---欧阳修  清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  四明狂客---贺知章

施肩吾是什么朝代

施肩吾希圣。

北宋道士。

自号华。

九江(一说湓浦,今江西九江一带)人。

生不详。

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

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南昌)。

其活动时代约当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上半叶的北宋初中期。

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

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幼女词》和《诮山中叟》,前者写一六岁幼女,“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学别人的样子在堂前拜月乞巧),真是不知巧拙,让人又怜又爱;后者描写一山中老翁,八十多岁了还“伛偻带嗽”地“向岩前种松子”,真是老有所为、令人起敬啊

此诗描摹生动细致,虽题为讥诮,实是赞奖。

另外《古别离二首》和《壮士行》等诗亦都是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动人心魄的佳作。

有《西山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四百九十四)。

著作有《钟吕传道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钟吕传道记》)三卷、《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华阳真人秘诀》一卷、《三住铭》一卷和《座右铭》等。

此外,《直斋书录解题》又有《真仙传道集》三卷,不著撰者,而《宋史·艺文志》题施肩吾撰,作二卷;又传钟吕金丹道重要典籍《灵宝毕法》。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