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题。
其子:富人 的儿子亦云:也这样 说。
.亡:丢失。
父:fǔ ,老人。
启示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 亲疏 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这就是说话的难处。
智子疑邻 或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是这样说的。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缩句(1)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2)母亲接住了儿子。
(3)歌声荡漾在水面上。
请回答下列句子的下联
今日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请回答下列语句
月是故乡的明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秋天是个适合赏菊的季节,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公园里展览的菊花植株进行了观察和探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的原因:①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②叶绿素(绿色)含量多.(2)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原因是线粒体内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而细胞质基质中有该酶,所以葡萄糖必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分解.(3)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不易观察细胞液泡的大小变化,所以观察质壁分离时,一般选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4)①分裂期时间=周期总时间-间期,通过计算得知:各材料细胞的分裂期时间约为3.2h.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间期中G期的时间最长,也决定了细胞周期的长短.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DNA复制所需的DNA聚合酶的合成应在S期之前完成,即在G期完成.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菊花茎的不同部位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或分裂间期等)长度不同;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为3.2h.故答案为:(1)叶绿素(或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2)线粒体内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3)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不易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4)①3.2 ②G G ③菊花茎的不同部位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或分裂间期等)长度不同;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不论细胞周期多长,但分裂期时间相同,都为3.2h
请回答下列词语的别称
厕所——茅房 老鼠——耗子 出恭——大便长生果--花生 知了——蝉 扶桑——日本 大虫——老虎 孔方兄——钱 伉俪——夫妻
已知2+23=22×23,3+38=32×38,4+415=42×415,…,若10+ab=102×ab(a、b为正整数),请回答下列问
(1)a=10,b=10-1=99;(2)原式=当a=10,b=99时,原式=990.
请回答一个何其芳的《秋天》的问题
《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
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
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
描绘的是“霜晨归渔图”。
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
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
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
“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我家就住在海港边,早晨的渔人是很忙碌的,码头到处是前一天归来的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