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一段三国赤壁-评书词
张翼德独退十万兵 上回书说到赵云怀揣幼主负重任,没想到碰见河北名将张郃。
凭本事,赵云不怕张郃,可赵云不能把全身的能耐使出来,虚点一枪,拨马往前就跑。
他在前边跑,张郃在后边追。
赵云跑着跑着,他净注意身后了,没想到前边有一个大土坑,赵云连人带马就掉进土坑内,差点儿从马上栽下来。
这时张郃也追到土坑旁边,一看,我能不捡这便宜么
他手举金枪往下就刺。
赵云急坏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赵云这时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怀中的公子阿斗。
他不由自主用左手一托护心宝镜,哇的一声孩子哭了,赵云放心了,小主人平安无事。
因为四外喊杀连天,阿斗的哭声只有赵云一人听见。
张郃的枪已经扎下来了,赵云一急,就在枪扎下来的同时,也正是阿斗哭的同时,赵云胯下这匹白龙马听见哭声,害怕了。
马不知道怎么回事,哪儿的孩子
马一惊,赵云借这机会狠狠在马的三岔骨上抽了一枪杆,双腿用力一磕飞虎韂,白龙马一声长鸣,腾空而起,从土坑里跳出来了。
张郃的枪没扎着,反而吓了张郃一跳,这匹马往后排了两步,曹兵吓得纷纷后退。
赵云借这机会紧了紧袢甲丝绦,定了定神,辨明方向,往东催马就跑。
刚跑出没多远,就听背后有人高声喊嚷:“赵云休走
”赵云回头一看,来了两员大将。
前边也有人高声喊嚷:“哪里走
”赵云再往前一看,也是两员大将挡住自己的去路。
这四个人也是河北降将,前边的是焦触、张南,后边的是马延、张。
赵云气坏了:好啊,一块儿来,瞧我的。
这四位可知道赵云的本事,此时四人心气儿相同,咱们来个好汉双拳难敌四手,恶虎不敌群狼,齐下火龙关吧。
四个人往上一拥,曹兵一层层往上围,一层层往上裹,犹如七层刽子手,八面虎狼军,就把赵云团团围住。
赵云掌中亮银枪,力战四将,毫无惧色。
他看曹兵上来了,大枪交于左手,右手就把这口青剑拔出来了,这手大枪扎,那手宝剑砍。
这口青剑锋利无比,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赵云杀出一条血路战退敌军,好不容易才闯出重围。
这时曹操正在景山顶上的伞盖下观敌了阵,他怀中抱着令旗令箭,发现赵云了。
这是谁
在百万军中一会儿杀出,一会儿杀入,如入无人之境,怎么这么厉害
我手下的战将哪个也挡不住他。
曹操手捻胡须都看呆了。
在曹操身边站着一个人,也看呆了,正是徐庶。
徐庶随曹军跑一天了,别人追杀刘备,他替刘备着急。
等赵云杀进重围跟曹兵交手时,徐庶也看见了,心说:赵云单枪匹马怎能杀退曹兵
太危险了。
这时徐庶并不知道赵云怀揣幼主,他想助赵云一臂之力,可使不上劲儿。
徐庶一看,曹操两只眼睛看直了,他明白曹操的心理,此人有爱将之癖,准是爱上赵云了,心说:我得说句话。
“丞相认得这员大将么
”“不认识,好一员虎将
”“丞相,这个人自从征战以来,从来没打过败仗,是有名的常胜将军。
”“他姓甚名谁
”“常山人,姓赵名云字子龙。
”“可惜,可叹
” “丞相为何叹息
” “元直,这么英勇善战的一员虎将想不到辅佐了大耳贼,我要能得到赵子龙,霸业必成。
” “丞相,您真想得到这员战将么
” “元直,只怕他不愿归顺老夫。
” “这好办,想当初我在新野时跟子龙将军交情甚厚,只要丞相把他捉住,我就能劝他归降。
”“好
元直,这可是奇功一件。
”曹操把令旗一举,让曹洪传令:今天老夫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不准暗箭伤他。
随着这条将令一传,徐庶暗暗祷告:苍天保佑,保佑子龙将军平平安安杀出重围。
其实这不是《三国演义》的原文,这是在戏台上。
您要听京剧《长坂坡》,徐庶说:“待山人救他一救
”戏台上把功劳给了徐庶,而《三国演义》中曹操一眼看出赵云威不可当,所以他问了一声:“这是何人
可惜归了刘备。
”曹操一歪头,看曹洪在旁边呢:“你速去问来。
”“遵令
”曹洪立刻双足一点镫,镫磕飞虎韂,催马直奔赵云。
曹军纷纷往两旁闪,闪出一条道路。
曹洪来到赵云面前:“对面战将通名报姓
”“你家将军常山赵云赵子龙
”曹营兵将这儿还看着呢,以为曹洪抡大刀得动手,没想到曹洪问完之后拨马回景山禀报曹操去了。
不但曹兵纳闷儿,就连赵云也纳闷儿:这不是曹洪么
他怎么问了一声走了,不打了
曹洪回来一说,曹操一挑大指:“真虎将也
”曹操这才传令,看见赵云不许放冷箭,只要活的。
中军官派了二十四个传令兵,每人手里一面令字旗,都骑着快马,来回奔驰在长坂坡,高声喊嚷:“丞相有令:不许伤着赵云
不许暗放冷箭
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
” 这一来,所有曹兵都听见了,心说:再碰见赵云,这仗还不好打了,你要真把他伤喽,回去丞相能把你的脑袋砍下来。
因此赵云得脱此难。
这曹操的爱将之癖也是邪性了。
赵云这场杀,怀抱幼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杀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多员。
后人写诗赞美赵云: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云杀出重围,正往前走,前边山坡下突然撞出两支人马,为首两员大将,亲哥儿俩,哥哥叫钟缙,掌中一口大斧;弟弟叫钟绅,掌中一条大铁戟。
这两人都想在曹操面前立个奇功,想把赵云捉住,好得重赏。
两个人商量好了,一前一后,哥哥在前,兄弟在后,前边是斧,后边是戟,前后夹攻,要给赵云杀个措手不及。
赵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出来了:“好
”虽说好,赵云知道自己力不从心,因为怀中有阿斗。
这时钟缙举大斧就砍。
赵云只能用巧劲儿了,大枪一抖,枪尖儿直奔钟缙的手腕。
钟缙一扁斧子,横着往上一抹,心说:你要撤枪我就变招。
赵云真快,往回一撤枪,钟缙想变招,还没变过来呢,赵云这枪第二下又扎回来了,给钟缙一个措手不及,枪尖儿直奔哽嗓咽喉,一下就扎进去了,大枪一甩,钟缙废命。
钟缙死了,钟绅能不急么,高声喊嚷:“还我哥哥命来
”抖手中大铁戟,使尽全身力气,就奔赵云身背后刺来了。
赵云用不着回头,听声音就知道敌人的兵刃离自己到底多远了。
眼瞧大铁戟要扎上了,赵云左脚一踹镫,右腿磕膝盖一顶马的前肩膀,这匹马一转,赵云想给他来个出其不意,把敌将抽下马去。
没想到这匹白龙马转得太快了,后边钟绅这匹马来得也非常猛,两匹马头尾相齐,赵云差点儿跟钟绅撞个满怀。
赵云这时就怕别人撞他的护心宝镜,急忙一拧身儿,总算没撞上。
人没撞上,可枪跟戟绞到一块儿了,两个人一压兵刃。
这兵刃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这时两个人离得太近,使不上劲儿了。
赵云急中生智,他左手一压大枪,把右手腾出来,就把这口青剑抽出来了,由上往下,来了个丹凤朝阳,把钟绅连脑袋带头盔削下一半。
还给留一半儿呢
留一半儿也不成啊
削下一半儿也活不了了。
曹兵吓得高声喊嚷:“了不得了
一块儿杀俩呀
”这倒好,曹营兵将给赵云唱赞歌了。
赵云杀了钟缙、钟绅,枪剑并举,马到处血光一片,杀死曹兵无数。
赵云直奔长坂桥,边冲杀边喊嚷:“曹营兵将闪开了
挡我者死,避我者生
”曹兵吓得纷纷后退。
赵云催马正往前跑,眼看快到长坂桥了,身后又追上一员大将,正是文聘。
文聘负责引军开道,追赶刘备。
倒是追上了,没想到被刘备责骂了几句,他没敢下手。
等刘备走后,文聘越想越不是滋味:我也是一名大将,怎能受辱于刘备呢
不成,我得杀回去。
所以文聘带着几千兵又杀回来了。
他也听见丞相的命令,要活赵云,心中暗喜:现在赵云在长坂坡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人困马乏,我借机捉住他就可以报刘备羞辱之仇,又可以在丞相面前立下奇功一件。
文聘追上来高喊:“赵云哪里走
”赵云这回真着急了,累得实在受不了了,回头再一看,文聘指挥一支精兵杀上前来,暗叫不好。
这时他突然觉得怀中的阿斗半天没动静了,闷坏了
死了
赵云一着急,通身冒汗,拨马跟文聘打了几个回合,赶紧拨马奔长坂桥跑。
文聘指挥兵将死追不舍。
赵云终于看见张飞站在长坂桥上,高声喊嚷:“翼德将军快来助我
”张飞见对面人喊马嘶,炮鼓齐鸣,好多人在追赶一个人,是谁看不出来了,因为赵云从头到脚、连枪带马都是血。
赵云直喊:“翼德将军,快来助我
”张飞高兴了:“子龙快走,有俺老张抵挡追兵
”赵云往前一催马,从张飞身边过去了。
单田芳三国演义评书005回的台词
张国良评话三国(第七卷)火烧赤壁(第七回)宰蔡和周瑜祭皂纛 伤文聘黄盖纵大火张国良版评话《三国》第七卷《火烧赤壁》第8回公覆单鞭三番擒曹 文远扁舟一箭救驾
求一本评书三国演义的书名。
s
求一本评书三国演义的书名。
啊
知音啊
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
共14本,特别好玩儿
边看边笑啊
请简介三国志里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
赤壁之战的真相 以【三国志】为基本依据,摘录赤壁之战相关人员与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如下: 【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
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
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三国志.先主传】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周瑜传】(刘备)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备与瑜等复共追。
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三国志.鲁肃传】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
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
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
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权即从之。
【三国志.黄盖传】盖姿貌严毅,善於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
其中,诸葛亮说孙权,大家都清楚,无需引用。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赤壁之战,刘备是曹操的正面敌人,孙权为援军。
曹操认为自己是败给了刘备。
公曰:“刘备,吾俦也” 俦,即对手。
二、促成孙刘战略联盟的功臣:第一为鲁肃,第二为诸葛亮和周瑜并列。
三、先胜曹操的是刘备。
四、赤壁之战的战术功臣:非黄盖莫属。
火攻计的提出和实施都是黄盖,没有周瑜诸葛亮什么事。
但周瑜有采纳 建议的统帅功劳。
刘备也进行了火攻,但晚了一点,曹操拣了条命。
五、借荆州给刘备,是孙权不得已的行为。
在鲁肃、孙权看来,能抵挡曹操的只有刘备,把刘备挤走,自己的日 子也就到头了。
这一点曹操非常同意,所以才“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这里,我们看到,刘备乃汉末英雄,是东吴和曹操的共识,曹操最怕的就是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追之,终为所败,难免落笔於地。
鲁肃的战略眼光是东吴第一人,周瑜次之。
鲁肃建议借荆州给刘备是非常正确的,否则历史上就没有三国,当然更没有吴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