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戏曲小品台词
卖挂票 台词: 甲 您看这个说相声啊,这个台词,跟其它的艺术表演的台词是不同的。
相声它这里头啊,它也有文言、也有成语、也有谚语、也有俗语、也有小市民语气,有地方语,那是很多。
乙 哎。
甲 戏剧就不是啦。
话剧呢,它就不能说大白话,大部分是文言。
京戏啊
那京剧,它就得呀,它单有京剧的台词。
它就跟咱们普通话一样啦。
乙 是啊
甲 哎。
别忙——它就不能说“别忙
”“且慢
”——戏剧的“且慢
”。
乙 哎。
别忙。
甲 平常也没有这么说的,平常谁这么说
你刚走那儿—— “且慢”。
可舞台里头懂——你听着戏,他说:“且慢
”听戏就是“别忙”,让他“打住”。
“罢了
”是“得啦
”一见面,请安,“参见老大人”、“参见父母”、“参见爹爹”——“摆了”。
咱平常不用,“老没见,你好啊
我给你请安
”“哎,得啦,得啦
”不能“罢了”
用不上。
这舞台上它有舞台词——“罢了”
“且慢”,“呜呼呀”
“呜呼呀”是纳闷儿,“呜呼呀”
不信
“你待怎讲
——你再说一遍——你待怎讲
” 乙 哎。
甲 “嘟
”是急啦。
“嗯
”是不乐意了,不乐意啦——“嗯
”“嘟
”急啦
这场戏见官儿,给官儿跪下,最好是:“呜呼呀
”这犯人准有好处,带上堂来——“给大人叩头
”“抬起头来
”“小人有罪不敢抬头。
”“恕你无罪。
”“谢大人
”官儿一瞧:“呜呼呀
”行啦。
乙 怎么
甲 呜呼呀
不像是为非作歹之人。
详细审问,好啦。
“嘟
”——坏啦
乙 怎么
甲 倒霉啦
“给大人叩头。
”“抬起头来
”“有罪不敢抬头。
”“恕你无罪
”“谢大人
”“嘟
”倒霉,准糟
乙 生气了。
甲 那可不
这戏剧很深,下功夫最难。
“唱、打、做、念、翻”,这个……这个舞台上…… 乙 哦,您对京戏很有研究
甲 研究干吗
你不认识我
你不常听戏。
乙 那你
甲 你常听戏吗
京戏,你听不听吧
乙 我从小就爱听戏。
甲 你要常听戏,你不能不认识我。
你不能不认识我
你认识我吗
乙 不认识啊
甲 你看看
你细看看,哎呀……你们爱好京戏,爱好京剧的可能都得认得我。
乙 是啊
甲 你怎么不认识我呢
乙 您是哪一位
甲 杨…… 乙 杨
甲 杨宝森
乙 杨宝森
你是杨宝森
甲 真是不认识,拿我……拿我当杨宝森。
我不是
我不姓杨。
谁杨宝森
拿我当杨宝森
我不是杨宝森哪。
乙 您是谁
甲 提杨宝森这个人,你知道不知道
乙 知道。
甲 我给他蹬三轮儿。
这多少年了吧。
乙 多少年了
哎,多少年你也是蹬三轮儿啊
甲 那玩艺儿
乙 那玩艺儿也是蹬三轮儿啊。
甲 他蹬三轮儿,蹬我。
乙 哦,蹬你
拿你当三轮儿啦
甲 拿你当三轮啦
我坐……我坐那儿,蹬三轮儿那蹬着,后来我让他,“你蹬宝森吧
”宝森净闹病,车是我的,我送给宝森。
乙 啊,送给他了。
甲 我不姓杨。
乙 哦
您是
甲 马
北京你打听打听
北京你打听打听,唱戏的马老板
那谁不知道啊
乙 哦,北京马老板
甲 干吗
是我们本家,我们都一家子。
乙 哦,一家子。
甲 马连良是“连”字儿的。
乙 对。
甲 “富连成”,他排字排“连”字的
我们科班儿,那时候叫“喜连成”,听说过吗
乙 听说过。
甲 “喜连成”
哎,我们“喜”字,雷喜福
知道吧
乙 雷喜福,大师兄
甲 哎,对。
乙 知道。
甲 我们一块儿的。
这还用说吗
侯喜瑞知道吗
乙 知道哇。
甲 侯喜瑞——“喜”字嘛,陈喜星、康喜寿、魏喜奎……没有魏喜奎,魏喜奎她改大鼓啦。
乙 没改
一起就唱大鼓的。
甲 不是魏喜奎,什么“喜奎”我忘了。
乙 哎,刘喜奎。
甲 刘喜奎,对。
反正我们都“喜”字儿的。
乙 哦,您叫
甲 喜藻。
乙 洗……我修脚。
甲 修脚干吗
乙 你洗澡干吗
你那儿洗完啦,我这儿……。
甲 喜
排“喜”字儿那个“喜”呀。
乙 那个“喜”呀
甲 不是洗澡的那个“洗”。
道喜、福禄寿喜的“喜”。
乙 噢
澡
甲 藻是那个……这个字还说不上来。
乙 他连名字都说不上来。
甲 草字头那个……我想想草字头那个。
乙 李盛藻的那个“藻”。
甲 哎,你要是不提,我还把他给忘啦
李盛藻,听过吗
乙 听过。
甲 唱的怎么样
乙 好啊。
甲 别捧,别捧
别捧,别捧
说实在的,李盛藻唱得行吗
乙 不错。
甲 你认为怎么样
乙 都认为不错。
甲 服吗
乙 服
甲 那就完了,那咱就没杠抬了。
你服,就完啦。
那我就……行啦。
乙 我服李盛藻,碍着你什么啦
甲 你要服李盛藻就行啦, 乙 怎么啦
甲 你认为盛藻好,那就成
我痛快。
乙 与你何干
甲 他跟我学的。
乙 李盛藻跟你学的
甲 有人听过吧
李盛藻唱的怎么样
他完全学我,也就是我教戏。
我当初在科班时候,我给他排戏,那都是我教的,完全学我。
乙 是啊
甲 你看他就如同看我的戏一样。
李盛藻——我给起的名字,在科班他排字排“盛”字儿。
我说他叫“盛藻”,你就知道跟我学的啦。
乙 怎么
甲 我叫“洗澡”嘛,他叫“剩澡”——我洗剩下他再洗
乙 好嘛
俩人一个盆儿。
甲 我总在江南,江南一带。
上海到过吗
乙 到过。
甲 南京呢
乙 到过。
甲 到南方你打听打听,海外天子、独树一帜——马喜藻,我
嘿,镇江,你打听吧
镇江大舞台,那剧场为我盖的。
乙 是啊
甲 苏州,我。
乙 哎哟
甲 我……杭州。
乙 好。
甲 ……芜湖……我,我快啦,快啦
乙 快“呜呼”啦
要死了这位
甲 我说我要死啊
我说我要死啊
乙 不你说你快“呜呼”了吗
甲 我快到芜湖那地方去啦。
乙 哦,到那儿演出。
甲 我现在不演出,我这些年不唱啦,气的
我生气,不唱啦。
乙 跟谁呀
生这么大气
甲 这话
在哪儿,在上海。
这年头你看,一九……我想想啊,一九四五年,你看这多少年了吧
乙 日本降服那年。
甲 哎,对啦,日本降服,一九四五年。
乙 跟谁呀
生这么大气
甲 那时候,我在那儿教……教票友,现在不叫业余吗
那时候就是票友。
乙 对对。
甲 国剧社。
我呀,我在那儿当教练,教练,我教练。
乙 教练
足球啊
是排球啊
甲 足球干吗呀
我唱戏
足球干什么
乙 不是教练吗
你也唱戏
甲 不是教练……我……我叫指挥,不叫指挥,我把场子,服务员把着。
乙 什么呀
甲 把场子。
乙 把场子也不对呀。
甲 我得听,我得排
乙 那叫导演。
甲 对,对
导演。
我给你导演。
(冲乙捣眼) 乙 别
一会儿瞎啦,你给我捣眼
甲 我去那儿当导演,我给排戏。
乙 噢。
甲 票友跟我学。
哎,很多票友,大伙儿要求我:“马老板,跟您学差不离,几年啦
每月给您这么些钱,天天管您饭,请你舞台上,你给看看。
没见过您走台,您演两场,看看您舞台身段儿,跟您学学。
” 乙 哎,让你演演。
甲 很多票友,要跟着学,要看看舞台经验,看看咱舞台表演,怎么办
乙 那……演吧。
甲 唱吧。
乙 哎。
甲 咱不为赚钱,就为了让票友学。
乙 对对。
甲 演两天儿。
乙 在哪儿
甲 在黄金。
乙 黄金大戏院
甲 啊,礼拜六、礼拜演两天。
晚场戏,演两个晚场。
白天我不唱。
白天我睡觉,白天我歇着。
演两天,票友们学,这不订好了吗
该着你生气。
乙 怎么生气啦
甲 唉
那年啊,那年哪,那个谁呀
小云儿啊
他呀,这番儿…… 乙 哎
小云儿是谁呀
甲 尚。
乙 尚小云
那是尚老板
还小云儿呢
甲 尚小云呢,他这番儿啊,到上海,黄金戏院——他唱啦
又改他唱啦
把我气的。
我正走剧院门口儿,我一看:黄金大戏院门口贴着这么大的大宇:“尚小云。
星期六开始演 出。
”我一看,哎
咱定好啦——礼拜六、礼拜呀
乙 就是啊。
甲 怎么改啦
我问问这个经理,怎么办
乙 得问问。
甲 我进这剧场,我上楼,找经理。
“我说经理呢
经理呢
”经理在屋里坐着呢,“啊,来,来
进来
正要找你,不知你哪儿住。
” 乙 这角儿,没准地儿。
甲 “你呀
听信儿。
啊,现在先别来。
”我说:“咱不是订好了吗
礼拜六,礼拜。
”“啊,尚老板来啦。
”我说:“哪个尚老板
”“尚小云——尚老板。
”“那么我呢
”“你听信儿。
” 乙 听信儿
甲 我说:“听多咱的信儿啊
”“听信儿
多咱剧场接不着角儿,你来。
” 乙 好嘛,这位是打补丁的。
甲 把我气的
你怎么这么瞧不起我呀
你就信他呀
我非唱不可,我就唱
乙 你非唱不可,那不给人尚老板开搅了吗
甲 我搅和他干吗
我非得黄金大戏院呀
乙 哎……对。
甲 我这艺术,我就一家剧场学的
真是
天坛舞台。
乙 天坛大舞台
嚯
最大的。
甲 对啦
本来定两天,我改三天。
乙 比他多一天。
甲 咱赌这气儿,戗这火。
多演一天,我演三天。
乙 演三天。
甲 瞧他票价卖多少钱
跟他比着。
打听打听,黄金戏院,他这怎么样
票价
一打听,尚小云那儿——八千块
乙 八千
甲 前排每座八千块
一九四五年。
乙 可不多。
甲 贵啦
大发啦
大发啦,高啦
价码高啦
乙 买个烧饼还一百块钱呢,尚老板卖八千块儿
甲 不值,不值。
乙 太贱啦。
甲 这不天坛舞台跟我商量了,咱这票价怎么定啊
我说那边多少钱
他说“八千。
”那儿八千,一想啊,我这儿啊……甭犹豫,干脆
乙 两千块钱儿
两千块钱你多买点好茶叶。
不为听戏,为喝茶……对不
甲 谁呀
谁呀
你说谁呀这是
谁呀
说谁哪
乙 说你呀
甲 八千,那儿八千。
乙 八干那是尚老板。
甲 我,我多少钱
乙 两千块钱,不少啦
甲 我不值钱,我不如他
在哪儿
哪儿
哪儿,哪儿
你看见啦
看见啦
你听说的
你看见啦
你是听说啦
你看见啦
你听人说的还是你看见啦
乙 我这么琢磨着。
甲 呸
要不这种人
你就不能搭理他,你不能理他呢
这儿还慢慢告诉你:八千、八千
他那儿八千
我两千
还带点儿好茶叶、管饭。
我跟你要价,我算栽啦,我算栽跟头啦
乙 哦
那您卖多少
甲 卖多少钱呢
一万二
乙 啊
前排一万二
甲 前排干吗
不管前排,什么前排后排,一律一万二。
前后排不对号。
乙 一万二
甲 不对号入座,你赶上前排一万二,后排一万二。
楼上、紧后边,照样一万二。
乙 嗬
这价码可高。
甲 就这价。
听戏的,观众不在乎钱,看的是玩艺儿,听的是戏,咱三天戏码得硬。
乙 哎,头天是什么戏
甲 啊
头天呢,。
乙
甲 “盗钩”。
乙 嘿
这戏好戏。
甲 嘿
、、、唱全啦
窦尔墩、尚小云来一个
尚小云来窦尔墩
乙 来不了,来不了
甲 噢,噢
完了吧
乙 第二天呢
甲 第二天呢,第二天我来一个、。
乙 老生戏
甲 唱功戏。
乙 老生你也成啊
甲 也行啊
也行啊
唱、打、做、念、翻,全活儿
乙 老生,你去谁
甲 ——老生
头天,我“窦尔墩”
。
乙 别说窦尔墩
这老生是谁啊
甲 我唱功戏呀。
乙 是啊
去谁呀
甲 第三天呢,我一想啊,我来一个…… 乙 别,别三天
第二天。
老生是谁
甲 我知道。
第二天啊,第二天啊,老生啊,谁呢
嘛,他那个谁
赵大那两口子害死他,做成盆儿嘛。
乙 对对,他叫什么名字
甲 你瞧,(唱)有那公俺做了…… 乙 行行。
甲 别忙,一会儿,这词儿就出来了。
乙 准问词儿啊
问你叫什么名字
叫什么
甲 。
乙 什么
甲 。
乙
刘世昌
甲 对
刘世昌,刘世昌
对
我说成徐世昌了。
刘世昌
乙 徐世昌
那是大总统
甲 刘世昌,对对
第二天我刘世昌。
好
第三天我来个特别的吧
“红尤二楼”,“红尤二楼”
瞧我一个人的。
我一个人顶下来。
乙 一个人顶下来吗
甲 哎,怎么顶不下来呀
乙 红油二楼
甲 哎
乙 三楼就不油啦
三楼还油吗
甲 我这……我干吗
我油三楼干吗
乙 你不说是“红油二楼”吗
甲 这是那戏
这是大楼,什么楼……那戏
乙 那是《红楼梦》,尤三姐、尤二姐
甲 我知道,你甭管,我就来这个。
头天的《连环套》,我唱晚场戏,白天我不唱。
乙 白天不唱
甲 晚场戏。
早晨,八点来钟,客满
剧场,坐满啦
乙 晚场戏,早应该坐满啦
甲 不对号啊,不对号入座,谁不得早去呀
赴前排座儿,得听得看哪。
乙 对对。
甲 都早去呀。
观众去得早,八点,满座
我还没起呢,我睡得着着的,我听着客人观众嚷嚷说话,扒开门一看:嚄
我心里话
乙 哎哎
等等
八点应就满了,你怎么知道的
甲 这,正把我吵醒啦。
乙 把你吵醒啦
你在哪儿睡觉啊
甲 后台。
乙 哈哈,后台睡觉
你住旅馆、饭店哪
甲 我不住饭店,我就住后台。
我总住后台,我总跟箱官儿在一块儿睡。
叠衣裳,叠行头那个箱官儿。
乙 你干吗跟他在一块儿睡觉
甲 我就为盖他的被卧。
乙 嗬
这角儿
连被卧都没有。
甲 不是没有,不是没有
乙 有
甲 我有钱不置这东西,我嫌麻烦,出门打行李卷儿,带着麻烦。
我有钱,我多置行头,门帘、大抬杠我有七十多个。
乙 七十多个
甲 哎。
乙 你改俩被卧好不好
甲 管得着吗
我乐意呀
我乐意呀。
刚顶中午十二点多钟,又来四百多位,买票。
前边不能卖票啦,座满啦
没票了。
“没票啦
不行
我们也得听啊
我们听马喜藻马老板, 我们不是这此地的。
我们打南京来的、苏州、杭州来的、蚌埠来的、徐州来的、有石家庄来的、有邢台来的。
”你瞧,这么多人,怎么办
没地方坐啦
“买站票吧
”“站票
行
”“一万二
” 乙 啊
站票也一万二
甲 照样一万二。
四百多位,愣屈尊大驾站着听,太好啦
太捧马喜藻啦
太捧戏啦
站着听,四百多位。
刚站好,又来了,又来三百多位,非听不可。
剧场经理说:“这怎么办 呢
站票都满啦,您买蹲票行吗”
“我们乐意,乐意”
乙 蹲着
怎么蹲
甲 人都上边宽底下窄呀,两位的空档蹲一个,两位的空档蹲一个。
乙 好嘛
受罪来啦
甲 哎,刚蹲好,又来一百七十多位
乙 一百七十多位
甲 这一百七十多位在门口直哭,直掉眼泪。
“我听不着马喜藻,简直活不了啊。
” 乙 哎,至于吗
这个
甲 哎呀,经理心软啦,说“这怎么办
买挂票吧。
对
挂
好,挂吧
” 乙 挂
怎么个挂票
甲 就一棵绳子拴一个,一棵绳子拴一个,往墙上,往墙上一挂。
乙 好嘛
受罪来啦
甲 挂票
挂一百七十多位
乙 好
甲 嗬
我心里这痛快
扮戏呀,窦尔墩
刚要打花脸儿啊
乙 哎
那叫勾脸儿。
甲 我说勾脸儿怕你不懂
勾脸儿……勾眼儿
乙 勾脸儿
甲 刚要勾脸儿啊,从后台进来一个人,大高个,戴着黑眼镜儿,茶镜、墨镜,咱说不清楚啊,大个
“哦,辛苦,辛苦,辛苦
众位
哪位马老板
哪位是马老板马洗藻
哪位洗藻
” 乙 好嘛,找洗澡的
甲 “我,我
我,我姓马
”“哦,你好
实在该来啦
少拜望
不知你哪儿住
” 乙 噢
谁呀这是
甲 不认得。
“你干吗的
唱戏的
不认识啊,贵姓
”“金、金少山。
”“少山
” 乙 金少山来拜望
好
甲 “啊,您找我
有事儿吗
”“没别的事儿,听说您贴《连环套》,非唱《窦尔墩》哪
你要唱窦尔墩,我就没饭啦
虽然说我没能耐,江南、华北一带,我小小有‘蔓儿’,都知道我唱的不错。
今儿听您这个,再听我那个,我一分钱不值啦
无论如何,你赏我点饭吃,我来窦尔墩。
” 乙 他要来窦尔墩。
甲 我说:“你来窦尔墩,我呢
”“您来天霸
”“谁
”“我少山来窦尔墩,你来天霸。
” 乙 天霸,你也行
甲 也行
把“也”字去啦
就是“行”
我说:“好
你扮吧
我给你画脸儿。
”“哟
你甭管,我自己来。
”我说:“你来,好
”他窦尔墩,我来天霸。
我说:“谁
瑞安
瑞安
” 乙 瑞安是谁呀
甲 周瑞安,周瑞安都扮好天霸啦
我说:“你算了吧
你改弃权,我天霸。
”我扮好了天霸了。
我扒台帘儿一看:少山这……这窦尔墩啊
乙 那是真好
甲 一文没有啊。
乙 啊
甲 《盗马》的那个地方,咱一看,抬手动脚,跟我那个完全、一点也不一样。
乙 是啊
他要跟你一样
他也没被卧啦
甲 咱不说他这个身段。
他唱的《坐寨》,那摇头、晃脑地一唱,谁给他叫好
打他一出场,那台下的观众就嘀咕:“嘿
好啊,好
马老板呢
马喜藻
”“金少山哟
”“马老板
一定‘天霸’。
”都憋着给黄天霸叫好
乙 听你的。
甲 听着咱这一上场,你琢磨琢磨这模样
扮出天霸来怎么样
乙 猴儿啊
甲 好,句句落好。
他不落好,咱还不落好
他唱的没要下来。
咱那天,我嗓子也不知怎么啦
乙 是啊
甲 那天我不知道那天我吃了什么啦
那天,嗬
我嗓子这个亮啊
(学唱)“一马离了……”哎
不对。
乙 不是这词儿。
甲 这是《汾河湾》啦
乙 什么《汾河湾》
甲 《武家坡》啦
我是“宝马
”我是“保镖……保镖……”什么
乙 “保镖路过马兰关”。
甲 哎
那天你听啦
乙 我没听
甲 听啦
听啦。
乙 我没听。
甲 没听,你怎么把我词儿给记住啦
乙 你的词儿
甲 我就这词儿。
乙 谁唱都这词儿。
甲 我就这词儿。
我就这词儿,“保……” 乙 保镖
甲 哦,对
(学唱)“保镖路过马兰关哪,啊……
”一落腔,底下这观众,连楼上、带楼下,哗
乙 你瞧这好啊
甲 全走啦
乙 那还不走
甲 骂着街地退票。
乙 好啊
甲 你猜我着急不着急
活该你走
你不懂艺术。
咱这玩意儿,货卖有识家。
乙 对。
甲 真有一百七十多位没走
乙 爱听
甲 墙上挂着,走不了啦
乙 走不了啦
马三立 王凤山演出本
相声:学电台 台词
学电台 曹云金、刘云天 曹:感谢大家掌声鼓励,能够参加今天的演出打心眼儿里高兴 刘:对 曹:但也紧张 刘:哦
曹:因为什麽呢
台底下坐着的都是内行,这种演出不好演 刘:是 曹: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你连我脸上几个痦子都看的见 刘:就这么真着 曹:就这么清楚,用我们行话说这叫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刘: 对面拿贼(一起) 曹:呵,这你也会呀
刘:那当然了
曹:对面拿贼,多不容易啊
而且我们这个节目和别的不一样,别的像歌曲,一大腕级的歌星,帕瓦罗蒂,站着唱一歌,阿…甭管好坏,一鞠躬下台,蹬自行车回家了 刘:大腕蹬自行车啊 曹:我们这相声,俩大活人站这儿,嘚波 嘚波嘚,二十分钟,一位乐的没有,怎么舔着脸下去 刘:是 曹;:我们愿意上电视台作节目去,哪,有人带着鼓掌 刘:对 曹:犄角旮旯(jijiaogala) 都蹲好啦,桌子底下,吊灯上边,这着都蹲好了,墙缝里 刘:这比你得瘦 曹:都藏好了,两个说相声的往外一走,那有人以伸手拍哗,掌声雷动 刘:都是掌声 曹:两个说相声的往这一站,今天哗, 刘:掌声 曹:我们两个人哗, 刘:掌声 曹:来给大家说一段相哗,声哗,说得不好哗,说得不好都鼓掌 刘:您瞧瞧 曹:你看今天多好,一位鼓掌的都没有,看见了吗,这叫人缘 刘:阿 这就叫没羞没臊 曹:愿意上电视台作节目去,好演 刘:对 曹:提到这个电台呀,是由来已久 刘:是吗 曹:想当初没有电视就是电台,电台播音满地都是,要说干个电台,就跟做小生意一样,都是私营的,艺人们呢,包时间段,这个时间说相声,这个时间唱大鼓,这个时间唱戏,五花八门,它以广告为主 刘:是呀 曹:乱七八糟,您呢就是听个乐儿,听个热闹,特别的有意思 刘:嘿,曹先生拦您一句,这样好不好,您在这给我们学一学过去老电台的播音,怎麽样
曹:学一学老电台的播音,行,我今儿就卖卖力气,那好我现在就是一部收音机了,看我这耳朵了吗
调频钮,(那您这眼睛)指示灯,(嘴)音响,(鼻子)插作 刘:一样废品没有 曹:那我现在就开始广播了阿,注意:当 当 当 当,刚才年您听到的最后一响,北京时间三点60分, 刘:你说四点不得了吗, 曹:北京相声大会广播电台德云社电台曹云金分台现在开始广播。
刘:好 曹:当 当 当 刘: 三点了 曹; 当 刘: 活,怎么还一下阿 曹:刚才您听到的最后一响,北京时间3 :60 刘:你说四点不得了么 曹:九九八十一千周,七八五十六公尺 刘:两道算术题 曹:由零点到二十四点为本台广播时间 刘:连轴转 曹:希望各位按时收听 刘:受不了 曹:首先请欣赏太平歌词《鹬蚌相争》表演者荷花女 刘:荷,这段好 曹:《动作》(拿下安上秀)昨日里阴天 渭水寒 除了水的蛤蚌儿晒在了沙滩 那半悬空 落下了鱼鹰子 抿翅收翎往下骞 那鹰骞蚌肉疼难忍 蚌夹鹰嘴两翅扇 打南边来了渔翁一位 有一位渔翁是来在了岸边 他倒说欢喜欢喜是真欢喜 蛤蚌儿就酒 鱼鹰子换钱 有鱼鹰落下了这伤心的泪 叫一声蛤蚌儿有你听言 早知道 落在这渔人手 倒不如 你归大海 我上高山 你归 大海饮天水 我上 高山 乐安然 这就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你是伸头 容易是退头难。
刘:好,真有味 曹:下面请你欣赏广告节目:各位先生们,各位太太们,各位太太们各位先生们,各位先生们太太们太太们先生们 刘:碎嘴子 曹:您知道世界上什麽最苦吗
那就是小孩没有奶吃最苦,(有道理)家里的小孩没有奶吃,请用打手牌催奶灵,打手牌催奶灵,妇人奶妈吃下去,当天可催出奶来,(荷)催的奶就像自来水一样,可吃喝洗澡两用(活),注意:老头吃了无效 刘:这不是废话吗! 曹:下面是评剧欣赏时间,今天我们特意为您安排了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日霜为您带来的(那段) 讲话(讲话,她不唱阿) 讲完在唱(那咱听听)她为您演唱的是现代评剧《金沙江畔》小酸枣的唱段(好)小酸枣滴溜溜的圆,福运泉纯天然….阿,对不起演员唱错了(这都什麽乱七八糟的)下面是京剧老唱片时间 ,请您欣赏传统京剧《红娘》叫张生片断,表演者荀慧生(荀派的红娘,这个好),(吹一下)(活,有日子没听了):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不步步行来,你不怕,放大但,忍气 吞 声 修 害怕,跟随着小红娘,(嗓子斯了)(这怎么个意思)对不起今儿演员吃咸了 刘:嘿,咱听点被别的吧(假装拧曹耳朵) 曹:各位先生们,各位太太们,各位太太们各位先生们,各位先生们太太们太太们先生们 刘:又来了 曹:刚才您收听的是第一套节目,这里是第二套节目,请区分第一套于第二套的不同 (有什麽不同
)第一套是不带鸡蛋的,第二套是带鸡蛋的(煎饼阿)下面是广告时间:各位先生们,各位太太们,夏天到了,这麽热的天您不买顶皮帽子戴呢
(好) 前门外粮食店六必居信道了一批水獭帽子,价值45万一顶,没钱别买(这不废话麽)下面请你欣赏一段老录音是乐亭大鼓,表演者是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王佩臣为你演唱的玉堂春 刘:好 曹:大明雅各江山呐太平春,坐下了正德呀有道了明君,皇恩()开了考场,御笔()王翰林,先做()年呐,杜()圆,在作这个陕西()南北()哩个儿咙地筐 刘:一句没听清,这是什麽呀这是
曹:对不起各位,刚才有点丢转(好嘛)下面是听众点播的文艺节目时间 刘:听众点播的节目时间 曹:是由北京相声大会德云社演员曹云金、刘艺强烈点播的(我们俩点播的节目)他们两个人点播的是曹云金、刘毅合说的相声 刘:一对没羞没臊阿,有自己点自己节目的吗
介绍一点两位演员的艺术特点:曹云金(是他)他可称的上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口齿伶俐,表演大方,风度潇洒,身体剽悍,十分强壮,(就这个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相声演员,刘毅,(到我了)他可称的上是相声界的混子(混子)口齿不清,表演恨人,面目可憎,据内部消息透露他是女扮男装,(没有大伙别信啊,我是男的)刘毅(接着说)身高1米88,性别男,种族
人类(别犹豫)高平头,短眉毛,小眼睛,大嘴叉翻鼻孔,(这是什麽模样)瓜子脸(瓜子脸还不错)倒长(完喽,看不得了)此人呆傻,三天前,不幸登上了一列开往南极的火车,走时仅着内衣内裤,有发现死尸者,请速通知本台,面谢
刘:寻人启事阿,得的得了,咱听点别的吧
曹:这里是地方戏欣赏时间,我们为您安排了广东粤剧(好)表演者胡唱,胡有理 刘:这名字差点 曹:共桑色把诺共桑色把诺平桑金来一共桑色把诺共丧biu没biu伯biu没biu伯粤剧播送完了 刘:什麽乱七八糟的 曹:下面插播天气预报, (这得听听)今天的天气(现看呐)对不起没看见,明儿再报,明天风力1、2级,风向南北,最低气温零下38度,最高气温零上56度 刘:老白干的天气,都什麽乱七八糟的 曹:下面请您收听哑剧 刘:哑剧这玩意怎麽听呀
唉呀呀,换台吧
曹:高元钧上台鞠躬,(山东快书)闲言少叙,咱们打板就唱,给你唱一段《武松打虎》(好):闲言碎语不要讲,下回书里边说端详,(完了)高元钧下台鞠躬。
(就唱了一句) 刘:咱听点儿别的吧
曹:刚才 现在 休息 刘:休息了 曹:开闸(京剧)嗒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嗒嘀嘀嗒 刘:散戏拉
曹:我这心里头似个火红。
冬。
擦。
刘:又完啦 曹:让五毛,去五毛,白给你了,去你的吧
刘:好嘛,废半天劲竟赶尾巴上了 曹:各位太太们,各位小姐们,各位女士们,欢迎你收听今天的难言之隐节目(这咱听听)在这次节目当中,我们特地请来了北京世妇产医院主任级医师于谦小姐,来为我们解答,怎样预防妇科疾病,和一系列妇科问题,我们的听众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方式或打电话来,告诉我们您想知道的,好,下面就请编导接听第一位打进电话的听众(咱听听)du du du 喂喂喂,(通了)是我吗(天津的朋友)是我吗,是您,是您,您现在可以说了,是我,我说话。
大伙都听得见吧,都听得见,您说吧,我哥您说阿,我跟你说呀,我呀是一名相声演员,我叫刘毅(我呀),我这嘛问题呢,我就是发现我最近这个小便不太流畅,您看是不是前列腺有什麽疾病,对不起先生,我们妇科节目。
刘:我这不是缺心眼吗我,甭鼓掌了,咱换台吧
曹:拉………(老帕)铁棍子牌通便灵,一通就灵(屎憋的咱听别的吧)\\\/\\\/只听过,没见过二万五千里呀,有的说没得做怎知不容易嗷….. 1234567呀,木棍子牌通便灵,一通就灵 刘:还是这个呀,咱换台吧
曹:各位听众,各位观众,现在我们在首都工人体育馆,为您现场直播,世界级重量级拳王大赛(体育节目)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重量级拳王迈克泰森来迎战相声演员曹云金,(这不作死吗)首先在裁判员的带领下伴随着悠扬悦耳威武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步入比赛场地的是重量级拳王迈克泰森当当当当……..(泰森做操来了)泰森一入场,场内一片喧哗,各国的美女发出惊人般的吼声(是呀)泰森我爱你,泰森I love you,泰森俺爱死你了(还有东北的)紧接着曹先生也伴随着他独有特点的音乐步入场地(大实话)(大实话呀)紧接着台下的观众也以独特的叫方式给予回应:噫. 刘:我就知道是这个 曹:双方的运动员已经站在了拳击台上,场上充满了火药味呀(哦)裁判员已经准备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当,好第一回合比赛开始了,曹先生十分灵巧,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记非常有力的左勾拳打在对方的右脸上,(好)哎,似乎对方好像没有什麽反映,不好,(怎麽了),扑(喷血),荡,(英文)1 2(倒了)3 4(起来呀)5(哎呦)6(坚持一会儿)7(站起来)8 9 10,哎呦,哎呦,哎呦,哎呦 刘:我说死了吧 曹:•##%#……¥—¥—@^$%*^((&)*_@迈克泰森(人家赢了)##¥)——@@刘:咱听点别的吧 曹:在这次节目当中,我们收到了很多青年朋友的来信,反映我们节目当中传统节目太多,希望增加一些流行歌曲,(对呀)在这次节目当中,我们特地为您安排有动力火车演奏的《当》,(好)请您配合,拿起扇子,砸自己脑袋,听见当了吗
(听见了)点播完毕 刘:就为打我呀 曹:好,在这次节目当中,我们介绍一下红烧肉的做法,(餐饮节目)先把这个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把这个葱切成一段一段的,把这个姜切成一丝一丝的,把孩子抱起来,抬左腿,往锅里面倒油,把孩子抱在胸前,抬右腿,把油烧到八成热,把孩子扔锅里,对不起串台了 刘:别学了视频、音频、下载满地都是,我就不发了
求有一个相声讲的是关于京剧的叫什么名字
这种题材的段子挺多的:1、《张飞打严嵩》,讲演曹操的演员“冒场”(指不该自己表演的剧目上场)了,结果台上严嵩、曹操拜了把兄弟,最后被张飞打下台的故事;2、《空城计》,讲一个普通人被拉上台救场演一个龙套“旗牌子”,结果站错了位置,闹了笑话;3、《王宝钏洗澡》,讲一个澡堂工是戏迷,求名角带自己唱出戏,结果到了台上紧张忘词,把池子里的词儿搬到了台上;4、《阳平关》,讲扮演曹操的演员因为箱官的疏忽,踩到红薯跌跟头出丑的故事;5、《诸葛亮遭险》,因为团里演员太多,团长胡乱安排,演员们不痛快,在台上胡乱演,结果诸葛亮空城计失败,司马懿大兵进了城。
能想到的大致就这几段了
京剧和相声分别起源于什么时候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 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又称象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
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
相声在两岸三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声台词
借东风唱词[二黄导板] 天堑上风云会虎跃龙骧, [回龙] 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
[原板] 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 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
孙仲谋无决策难以抵挡, 东吴的臣武将要战文官要降。
鲁子敬到江夏虚实探望, 搬请我诸葛亮过长江, 同心破曹,共作商量。
那曹孟德胜者骄自锁停当, 数九天少东风急坏了周郎。
我料定了甲子日东风必降, 南屏山设坛台足踏魁罡。
从此后三分鼎宏图展望, 诸葛亮上坛台观瞻四方。
望江北锁战船横排江上, 谈笑间东风起, 百万雄师,烟火飞腾,红透长江!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 赤壁火为江水生色增光。
[散板] 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 趁此时返夏口再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