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修身做人的名人名言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智能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平庸的人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最美 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4.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5.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幺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6.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7.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8.功劳是老板的,官爵是一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把一生心血精华卖给公司,留给家人的却是破铜烂铁 9.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胡涂一点. 10.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
《韬奋文集》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至诚如神。
《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
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
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
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
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
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
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
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
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
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
信:诚实。
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
疾:憎恨,厌恶。
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
心地:佛教语。
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
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
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一事真,百事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汉·乐府古辞《满歌行》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
直道:率直地为人。
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
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
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
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聪明正直者为神。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
比:勾结。
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训》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
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
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
制行:指处事。
慝(tè):奸邪。
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心正不怕影儿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
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
复:再。
妒:妒忌,忌恨。
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心正何愁着鬼迷。
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
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好谀是人生大病。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
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
心正必无恶行。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
人:别人。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
方寸:指心。
●宁为直伐,不为曲全。
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
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
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搞笑名人名言
一:有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的事例; 1:当老年的卢梭把孤独的身影留在香榭的金大街,留在枫白树林留在巴黎郊外草丛中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已没有了风采,已完成他的登峰造极的人生而走向天国的花园。
没有人去问津这位老人,也无人去探求他那曾倾倒一代人的心底是否还闪着火花,更没有人去留意这位孤独者会留给时代什么东西。
然而杰出的并不因为抛弃,埋没而消失,卢梭用他洋溢着生命热血的心灵爆发出了所有潜能,用哲人的思考和想 留下了盖世无双的佳作。
所以我说,卢梭是一个真正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智者,因为他知道平静的火山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 与卢梭同被认为是“伟大的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早年出身贫寒,蹲过巴士底狱,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政敌加情敌唆使的流氓的棍棒的毒打。
然而这一切并未摧毁这个充满自信的人,他胸襟之中盈盈充满了四个字:相信自己。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伏尔泰点燃的是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荒原。
他或斡旋于皇室,或韬晦于宗教。
时而以《哲学通信》启迪民众,时而以《百科全书》召唤同道,他用智慧、思考、笑声和理性为自由铺展了道路,最后亦实现了“消灭败类”的人生理想。
二:有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的名言警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锥子放进布袋里,总有脱颖而出的一天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
-- 赫尔岑
求一个名人故事加名言
名人名言网 提供的 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 恩格斯 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鲁迅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 惠特曼 信仰是没有国土和语言界限的,凡是拥护真理的人,就是兄弟和朋友。
—— 亨利希·曼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
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 雨果 一个人的活动,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所鼓舞,那它是无益的、渺小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将来胜利之日,我们可能活着,可能已死去,但我们的纲领是永存的,它将使全人类获得解放。
—— 李卜克内西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 纪伯伦 由于热切地想要躲避过错,我们却常常更易陷入荒谬。
—— 贺拉斯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 这是人生。
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 卢森堡 人就个人而言终有一死,就整体而言则是不朽的。
—— 艾普利亚 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
—— 吴运铎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欧文 过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 培根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 卡耐基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 鲁迅 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
—— 周扬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 列宁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 高尔基 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
—— 居里夫人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 列宁 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才是不朽的...... —— 涅克拉索夫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
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
—— 列宁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 列宁 无论就字面来说,还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幸福都是神圣的起源和基础。
—— 狄慈根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今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
—— 贝弗里奇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 爱因斯坦 来源链接:http:\\\/\\\/\\\/article\\\/20080916\\\/3176.html参考资料:
关于环境的名人名言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勇者举刀向强者。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