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宸者格言

宸者格言

时间:2018-07-25 11:30

有关诚信的成语或格言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说一不二、言而有信、信誓旦旦一、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

”【译文】:毛先生一到楚国而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我不敢再看过。

二、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解释】: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译文】:得到黄金一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诺言。

三、说一不二 [ shuō yī bù èr ]【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形容说话算数。

【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四、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五、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解释】: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译文】:有说有笑心喜欢,信誓旦旦定终身

古今中外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杜甫:  《归雁》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

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有关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爱国是个义务,种光荣。

—— 徐特立 常思顾身,而殉国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古诗名句(爱国忧民)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

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IT公司求对联,上联以安字为首,下联以宸字为首。

谢谢

安邦尽览天下事\\\/出谋划策宸宇迎握世间情\\\/问计寻方----用心原创,愿如所求

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这既是他从政的全盛时期,也是他思想的成熟期。

这年九月三日,他留下了“十无益”的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这“十无益”格言,既是林则徐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林则徐道德理想的集中体现。

 林则徐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精神德性智慧,从大自然“行”与“事”中得到启示,认为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因为大自然向人类展示的运行不辍、生机蓬勃的“气象”,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

所谓“天道”就是刚健有力而运行不缀现象的人文化成果。

大自然告诉人们,只有积累良好的德行才能百行无忧。

“地势坤,君子以厚物载德。

”人只要不起欲念,清心寡欲,本善之心不丧失,自修其德,必成正果;如果“存心不善”、利令智昏、与天理相悖,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以私害仁,“多行不义必自毙”。

  林则徐认为,“行为不端,读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阐明了道德学习发生的前提问题。

道德是学习的基础。

由于林则徐出身贫寒,长期的家庭困苦经历和本人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接触,以及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培养了他正直做人、讲究民族气节、崇拜英雄人物等高尚情操。

所以,林则徐从政期间,在“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下,上慰宸衷、下安百姓,“力学而潜修”,以图振兴国家。

他积极采取了一些兴利除弊、便民利民的措施,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表现了他作为地主阶级改革派、实干家的本色。

他自奉清廉、办事公正,博得地方民众的普遍好评。

这些都与林则徐重视反躬自省的品德修养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道德观中的礼、义、廉、耻“四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四种德性。

林则徐在“十无益”格言中告诫人们,“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这些都属于关系德性。

有了这种关系德性,社会才会有伦理道德,人与人之间才会协调,社会才会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才会高尚。

  林则徐在“十无益”格言中所揭示的道德观,实际上就是中国伦理的一个基本道德标准。

林则徐作为近代史上第一个民族英雄,一生坎坷,尽管在革职流放、发配戍边的情况下,都能做到宠辱不惊,   初衷不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治国兴邦的贤臣,就因为他恪守了中国传统的德性智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