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句有关荣明辱的道德格言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 管仲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
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 嵇康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
—— 库申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 托马斯·曼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 苏霍姆林斯基
所有的格言和所有的四字成语
格言励志的: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 欧文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
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 别林斯基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
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
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
—— 蒙田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 德奥弗拉斯多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斯里兰卡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 巴尔扎克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
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 歌德生活的: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 书摘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 德莱赛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 洛克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
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
—— 刘易斯她们把自己恋爱作为终极目标,有了爱人便什么都不要了,对社会作不了贡献,人生价值最少。
—— 向警予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暮早。
—— 袁中道将人生投于赌博的赌徒,当他们胆敢妄为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认为大胆的冒险是唯一的形式。
—— 茨威格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 德莱塞时间的: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 德奥弗拉斯多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龄,那是挺可悲的。
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
—— 王尔德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 梁实秋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 杰弗逊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
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 马克思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 卡曾斯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太空人,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发现我只是一名星球之间的寂寞舞者。
—— 前苏联的宇航员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 培根 四字成语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情非的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黄道吉日、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壮志凌云、四海一家,花花公子、绘声绘影、相亲相爱、滔滔不绝、倾国倾城、飘飘欲仙、日日夜夜、一生一世、没完没了、欣欣向荣、好好先生、难兄难弟、美轮美奂、再接再厉、花花世界、人来人往、如火如荼、绘声绘色、桃之夭夭、今生今世、自由自在、患得患失、自怨自艾,逃之夭夭、姗姗来迟、孜孜不倦、想入非非、 小心翼翼、不卑不亢,无法无天、谢天谢地、栩栩如生、人山人海、面面相觑、步步为营、九九归一、翩翩公子、字字珠玑、衣冠楚楚、气喘吁吁、亦步亦趋、耿耿于怀、荦荦大端、天网恢恢、兢兢业业、念念不忘、小时了了、熙熙攘攘、诚惶诚恐、虎视眈眈,侃侃而谈,若即若离、尽善尽美、历历在目、阿猫阿狗、妙手空空、风尘仆仆、循循善诱、惺惺相惜
谁会说入宅的四句
双脚踏入富贵地,全家老少喜绵绵;金玉满堂五福宅,福禄贵寿长连连。
求英语谚语500句中英对照版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不善始者不善A bad thing never dies.遗臭万年。
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不会撑船怪。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双鸟在林。
A boaster and a liar are cousins-german.吹牛与说谎本宗。
A bully is always a coward.色厉内荏。
A burden of one's choice is not felt.爱挑的担子不嫌重。
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A cat has 9 lives.猫有九条命。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人人平等。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病从口入。
A constant guest is never welcome.常客令人厌。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穷则思变。
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逆境出人才。
A fair death honors the whole life.死得其所,流芳百世。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知音难觅。
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A fox may grow gray, but never goo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得朋友难,失朋友易。
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需要之时方知友。
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没有十全十美的朋友。
'After you' is good manners.“您先请”是礼貌。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善始者善终。
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好书如挚友。
A good book is the best of friends, the same today and forever.一本好书,相伴一生。
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A good fame is better than a good face.美名胜过美貌。
A good husband makes a good wife.夫善则妻贤。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
A good wife health is a man's best wealth.妻贤身体好是男人最大的财富。
A great talker is a great liar.说大话者多谎言。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如水。
A joke never gains an enemy but loses a friend.戏谑不能化敌为友,只能使人失去朋友。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积习难改。
A liar is not believed when he speaks the truth.说谎者即使讲真话也没人相信。
A light heart lives long.静以修身。
A little body often harbors a great soul.浓缩的都是精品。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一知半解,自欺欺人。
A little pot is soon hot.狗肚子盛不得四两油。
All are brave when the enemy flies.敌人逃窜时,人人都成了勇士。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All rivers run into sea.海纳百川。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that ends well i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凡事总是由难而易。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会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A man becomes learned by asking questions.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
A man can do no more than he can.凡事都应量力而行。
A man can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 time.一心不能二用。
A man is known by his friends.什么人交什么朋友。
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is like a garden full of weeds.光说空话不做事,犹如花园光长刺。
A man without money is no man at all.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A merry heart goes all the way.心旷神怡,事事顺利。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s.母爱永恒。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不用请医生。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An old dog cannot learn new tricks.老狗学不出新把戏。
An ounce of luck is better than a pound of wisdom.聪明才智,不如运气。
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
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a spring.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A snow year, 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
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A still tongue makes a wise head.寡言者智。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A straight foot is not afraid of a crooked shoe.身正不怕影子斜。
A wise head makes a close mouth.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一年之计在于春。
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ad news has wings.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
Beauty lies in the love'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
Be swift to hear, slow to speak.听宜敏捷,言宜缓行。
Better late than never.不怕慢,单怕站。
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go astray.问路总比迷路好。
Between friends all is common.朋友之间不分彼此。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Blood will have blood.血债血偿。
Books and friends should be few but good.读书如交友,应求少而精。
Business is business.公事公办。
Business is the salt of life.事业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 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读书使人充实,交谈使人精明。
Can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are and diligence bring luck.谨慎和勤奋才能抓住机遇。
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小心驶得万年船。
Cheats never prosper.骗人发不了财。
Children are what the mothers are.耳濡目染,身教言传。
Choose an author as you choose a friend.择书如择友。
Come what may, heaven won't fall.做你的吧,天塌不下来。
Complacency is the enemy of study.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ontent is better than riches.知足者常乐。
Count one's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蛋未孵先数雏。
Courtesy on one side only lasts not long.来而不往非礼也。
上水若善
出自《老子南怀瑾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木兑)之,不可长保。
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由“上善若水”到“不争故无尤”的用世无净三昧,引而申之,说明天道自然的法则,因而引用在人生处世的哲学艺术上,便构成本章一连串“劝世文”式的老子格言。
首先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
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
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遭来无限的苦果。
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二)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
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总之,这种观念的重点,在于一个“持”字的诀窍。
能不能持盈而保泰,那就要看当事人的智慧了。
如果从第二层次来讲,老子这句话,是对当时在位的诸侯和权臣大夫们有所感而发的金玉良言。
因此便有“揣而税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等三联引申的说法。
“揣”,是比喻很突出,很尖锐的东西。
“(木兑)”,原本是梁上加楹的意思。
用在这里,引申发挥,则和锐利的“锐”相通。
一个人如果已经把握有锋锐的利器,但却仍然不满于现状,反要在锋刃上更加一重锐利,俗谚所谓“矢上加尖”,那么原有的锋刃就很难保了。
这是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
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终归不能长保而自取毁灭。
例如财富到了金玉满堂的程度,不能透彻了解陶朱公(范蠡)三聚三散的哲学艺术,最后,要想守住已有的利益而不可得。
人们常会讥笑某种程度的有钱人是“守财奴”。
其实,有财而能“守”,谈何容易
“守”的学问,大矣哉
因此古人便有“创业难,守成不易”,“为君难,为臣不易”等永垂千古的名训。
等而下之,一个人在既有的富而且贵的环境中,却不知富与贵的本身,便是招来后祸的因素。
如果持富而骄,因贵而做,那便是自己对自己过不去,终会自招恶果,后患无穷。
讲到这里,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历史故事,可以反证老子这些名言的真实性。
现在只随便提出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以及一般所知道的资料,稍作启发。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 在我们的历史经验上,有关历代帝王创业与灭亡的兴衰成败史,悉心详读,完全是一套因果报应的记录。
因此,守成之君,必须要“朝乾夕惕”,随时戒慎恐惧,记取《老本章所说的道理,才能长保基业,坐稳江山。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经对历史的怀疑,提出问题来问管仲:“昔者三王者,既弑其君。
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
” 对曰(管仲说):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
汤放桀,以定禹 功也。
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
武王代纣,以定汤功也。
且善之伐不善 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
君何疑焉
公(齐桓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
对日(管仲说):计得地与宝(只打算拥有国土与财富宝物的现有大 业),而不计失(并不考虑将来失去的必然祸害)。
诸侯计得财委(对于 各地方的诸侯,只要求他输纳财物或奉献封地),而不计失(但不考虑地 方诸侯怨愤反感的失策后果)。
百姓计见亲(对于一般人民,只满足于目 前臣服拥护的虚荣亲切),而不计见弃(并不考虑他们不是衷心悦服,将 来会被大家所反对扬弃的悲惨下场)。
三者之属,一足以削。
遍而有者,亡矣。
古之隳国家,殒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
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
这里管仲所说的“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的意义,就是指只见日前的小利,而不计后果的大恶。
也就是董仲舒所指的“春秋二百四十年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细恶不绝之所致也”。
“细恶”,是指小小的过错,小过不慎,终酿大祸,甚至于亡家亡国。
历代创业继统的皇王帝霸,如果不深明老子所说传统道家的哲学,到头来,便有如刘宋末代的十三岁小儿皇帝来顺帝,与明思宗两人一样的悲惨下场,至死不明为什么遭遇有如此惨痛的前因与后果。
中外历史上的悲剧 法国大革命的远因,早自十八世纪(清朝康熙中叶)法国的中兴英主开始。
他就是自称为“太阳王”的,穷兵黩武之外,又加上穷奢极欲,建筑了名城等处。
五六十年之间,传位到曾孙路易十五手里,在极度的豪华以后,不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反而变本加厉,“揣而税之”。
因此给后代子孙——留下国债四十亿之巨。
如此局面,当然不可长保。
但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
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在的宫廷生活,耗费国家金钱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每当有外国君主或重臣来访,路易十六都一定要在开设盛宴,一次宴会下来,动辄就是千万金元,笙歌达旦,作长夜之欢,戏子、歌女、舞妓,日夜不停地出入宫门,跳羽衣舞,唱霓裳曲。
凡尔赛宫一年所喝的葡萄酒,就值七十九万法郎之多。
此外,单是鱼肉就多达三百四十七万法郎。
还有点灯的蜡烛费用,也在五万法郎以上。
至于王宫中所用的宫女、宫人,那更是多到令人难以置信。
例如御膳房的厨师就有二五九人之多,其主任厨师的年薪是八万四千法郎。
国王的秘书官将近千人之多,每个人的年薪是二十万法郎。
王后的侍女也有五百人之多,每个人的年薪最少也有一万二千法郎。
总计凡尔赛宫的宫女和侍臣是一万六千人,这里面还不包括一般贵族与朝臣。
皇宫里的御用马匹有八千九百匹,御用车辆百多辆,所以每当路易十六出外巡幸,其行列之壮大有如祭典,无数车马排成一条长蛇阵,大臣们佩紫带黄,宫女们美服艳装,那种穷奢极欲的威风气派,真是有如天人一般。
总计每年王室所花用的金钱竟相当国库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将近一万的禁卫军,每年也要花费三百万元以上。
王后安唐妮,那更是豪阔无度。
她光是各种手镯,就能值到七八百万法郎,其他的首饰那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那些官廷贵族的年金,还不包括在王室经费以内。
当时的凡尔赛宫,位于巴黎城郊,里面有二十九个庭园,四座了望台,有喷泉,有瀑布,四季鲜花盛开,极尽娱游之乐。
可惜路易十六不能“持盈保泰”,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徒使自己与安唐妮王后都上了断头台,留为后人啼嘘凭吊,寄予无限的同情。
有人将路易十六的王后安唐妮的促成败亡之局,匹比清末的慈禧,虽不尽然,但都犯了“揣而税之,不可长保”的错误,却是相同。
其实,富贵易使人骄,得意容易忘形,这是人类心理的通病。
尤其是以往历史上的帝后王孙,生育在深宫之中,长养于太监宫女之手,何尝备知人间社会的种种。
因此,在我们的历史上,便常有自悲生为帝室儿孙的浩叹。
当萧道成迫使刘宋——十三岁小儿刘准让位的时候,可怜的小皇帝,已自知不免于死亡,惊惧万分,随口就问萧道成的帮凶大臣王敬则说:“今天就要杀我吗
”王敬则说:“不要怕,不过迁居别宫。
官家(对皇帝的称呼)先世取司马家,也是如此。
”刘准一边哭,一边说:“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帝王家
”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明思宗(崇祯)的时代,当李闯王率兵入宫的时候,思宗用剑砍杀他的女儿长平公主,叹曰:“汝何故生我家
” 由此,更可明白深入传统道家哲学的历代隐士、高士们,薄帝王而不为,唯恐富贵来迫,于是便有“避世唯恐不早,入山唯恐不深”的思想了。
有关历史名人在富贵贫贱之际,这一类的人生经验典故,多到不胜枚举。
现在我们姑且摘取数则就反面发挥的诗文,以发人深省。
仔细体会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几首名人的诗,便可了解本章有关人生哲学的深意。
也许说这些作品未免过于悲观低调。
但人生必须要经历悲怆,才能激发建设的勇气,这便是清代史学家、大文学家赵翼先生在中所谓的: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以下便是反映辽、金、元三朝有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哲学文艺作品。
辽· 百尽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人生事,的确如此。
无奈人们明知而不能解脱
金·元遗山 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
春雷漫说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
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
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何人与细论。
“百年世事兼身事”,到头来,谁都难免有此感受。
无论清平世界或离乱时代,大概都是如此。
只可惜无遗山亲身经历兴衰成败的哲学观点,却是“樽酒何人与细论”的感慨,除非与老子细斟浅酌,对饮一杯,或许可以粲然一笑。
元·刘从益《题闲闲公梦归诗》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
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
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
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学道几人知道味”可为世人读老子者下一总评。
“谋生底物是生涯”,人人到头都是一样。
若能了知“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又何必入山修道然后才能解脱自在呢
元·密兰沙《求仙诗》 刀笔相从四十年,非非是是万千千。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事,云在青山水在天。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真是看透古今中外的人情世态。
正因其如此,要想长保“金玉满堂”的富贵光景,必须深知“揣而税之”的不得当,以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自取速亡的可畏。
进退存亡之际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
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
”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身退,天之道。
”其中去了一个助语词的之字,真正只有六字真言。
后世的许多文学家们,感受意犹未尽,又再插入两字一句,变成九字真言,成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了。
七字真言也好,九字真言也好,说尽管说,说来还很潇洒,可是在一般的观念里,总觉得它消沉低调意味太浓。
其实,大家只是忘记观察自然界的“天之道”,因此便觉低沉。
如果仔细观察天道,日月经天,昼出夜沉,夜出昼没,寒来暑往,秋去冬来,都是很自然的“功遂、身退”的正常现象。
植物世界如草木花果,都是默默无言完成了它的生命任务,静悄悄地消逝,了无痕迹。
动物世界生生不已,一代交替一代,谁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
如果说有,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不肯甘休,永远想在不可把捉中冀求把捉,在不可能永久占有中妄图占有。
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至于老子这些名言,究竟是正言天道不易法则的自然哲学
或是对他当时生存的时势,有感而发,用来警觉世人
似乎不须争论。
但在我们的上古的历史文化上,原来儒道并不分家的共通观点来看,孔子、孟子,以及其他诸子之学,动称先王,也都极力推崇尧舜的作为。
尧舜之道的值得赞扬,那便是“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最好范例。
至于三代以后,家世天下的推位让国,想要表现一下“功遂身退”,自称为太上皇的戏剧,则几乎没有一个是出于至诚,也没有一个有美好的收场。
其次,如北魏文帝的退位出家,以及相传清初顺治入五台山的剃度,都是别有心事,绝非“功遂身退”的情怀。
急流勇退的类型 等两次之,从秦、汉之后,看历史上风云人物的作为风格,取其稍微类同于道家的,如汉代的张良与诸葛亮,原本存心都想“功遂身退”,但很可惜其遭遇仍然不能遂其所愿。
张良虽然不肯居功,只自谦退封于“留”地而为“留侯”,但却身不由己,不能再加上三点水而一“溜”了之,以已绝人间烟火食的半仙之分,结果仍免不了受吕后的饮食所害而殁。
与其如此,还不如诸葛武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成绝代之功,更为划算。
也许由此历史经验的教训,致使后来道家人物的作为,如东晋的抱朴子——葛洪,南朝齐梁之际的陶弘景,更加小心谨慎。
葛洪便早早抽身,自求出任为勾漏令,以宦途当隐遁,暗暗修他所认为的仙道以终。
陶弘景则及早挂冠神武门,悠哉游哉,造成“山中宰相”的局面,作他的洞天《真诰》,自在精神领域了事。
到了隋唐之间,文中子以儒佛道三家通才的学养,讲学河汾,造成唐初开国一班文武兼资的盛世人才,在人文文化上立下莫大功德,但结果姓名隐没不彰,反令后世多方考据,是为退身幕后的旷代奇人,虽无赫赫事功,却真合于身退之道。
至于宋初,隐逸在华山的陈抟,已经完全走入道家的神仙行列,另当别论。
南宋的韩世忠,知机早退,骑驴湖上,笑傲山林,可算明智之举,难能可贵。
明初的诚意伯刘基,以亦儒亦道的姿态出山,辅助朱元璋而成功帝王事业,但结果仍然难逃被毒而亡。
此外,另如佛家出家的高僧而返还俗世初服,成功留名于历史的,如元初的刘秉忠,明永乐时期的少师姚广孝,可算切实作到了“功遂身退”。
此外如帮助朱元璋,专任办理西番外交政治的高僧宗泐禅师,不论道业学问,或者事功,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但照样不能“功遂身退”而圆寂于西番任所。
由此可见无论如何高明的人物,毕生能完全合于“功遂身退,天之道”的,确是不易了
难道“名缰利锁”,当真牢不可破吗
但从唐宋以后儒家思想的观点来看,对于老子的这句名言,虽然并无非议之处,只是把它换了文字的表达,变成“谦让”或“谦光”的美德而已。
其实,后世的儒家是心有不甘,不敢完全苟同老子的观念,尤其反对修仙成佛之说,因此而搬弄文字的表相而已。
这种思想,最有意趣的代表作品,莫如清人一首借题发挥、咏吕纯阳的诗: 十年橐笔走神京,一遇钟离盖便倾。
不是无心唐社稷,金丹一粒误先生。
介于道家、儒家的风范,能够做到“功遂身退”,入世又似出世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一类的典型人物呢
我认为从两晋清谈玄学的影响,在南北朝之间,有着不少风流人物。
风格最为标准的,要算梁武帝的名臣韦睿。
他善于从政,也善于用兵作战,有诸葛亮纶巾羽扇、指挥若定的丰神,又有“上善若水”、“功成不居”的意境。
如遇老子,或者肯收他为徒,较之函谷关的守关吏尹子,应无逊色。
可惜南北朝这一时代,在历史上不大出色,因此南北朝的人物也都被人所遗忘埋没了。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
他是汉丞相韦贤的后裔,系出名门世族。
自少即受郡守祖征的赏识,认为是“干国家,成功业”之才。
当南齐紊乱之际,他肝衡人物,认为梁武帝萧衍还可算是命世之才,便决计辅从。
历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后迁调合肥,以功进爵为侯。
梁武帝决心北伐,魏遣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率兵南来御敌。
韦睿奉命统部北伐,屡建奇功。
他素来体弱多病,虽在前线作战,也未尝骑马,只乘坐白木板舆,手执白如意,督厉将士,勇气无敌。
平常与士卒同甘苦,极力爱护部下,令出必行,战无不胜。
魏人军中有谣:“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
”对他畏惧万分。
当前方军情紧急的时候,梁武帝遣亲信曹景宗与他会师,而且特别对景宗说:“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
”因此,景宗见韦睿,执礼甚谨。
但每当战胜,景宗与其他将领,都争先上报。
独韦睿迟迟报告,不愿争功。
有一次,在庆祝胜利的庆功宴会上,韦睿与景宗同席,酒酣兴至,大家倡议赌钱来作余兴,约定以二十万为赌注。
景宗一掷便输,韦睿赶紧把一张骰子翻转,变成景宗是赢家,韦睿自己还连声说:“奇怪
奇怪
” 其实,萧梁朝代开创之初,所有的巨僚将佐,莫过韦睿。
梁武帝明知他的才能,但始终不委任他作统帅,反而用一个无大才略的宗室临川王萧宏来当元帅,而且又派曹景宗与他并肩作战,在在处处,都心存顾忌。
好在韦睿自知苟全于乱世,隐避林下,并非上策,只有如此行其自处之道,不贪名利,不争功劳,而且还在功成之时,深自谦退,以免猜忌。
因此他活到七十九岁而殁,遗嘱但穿常眼薄葬便了。
总算在他身死的时候,感动得梁武帝亲临恸哭,完结他一生苟全于乱世,“功遂身退,天之道”的名剧。
与韦睿行迹有所不同,便是后梁元帝萧绎的功臣、荆山居士陆法和。
他先识侯景必反,但没有人相信其言。
到了侯景派兵攻击湘东,他自请统兵以解湘东之危,受任郢州刺史。
后又向元帝建议大举定魏的政策,不为所用,自称:“吾尝不希释梵天王生处,岂窥人王位耶
但于空王佛所,与王有因缘,如不能用,则奈业何
”及元帝失败,齐宣帝封他为太尉,赐甲第。
他只求将府第作佛寺,终日焚香静坐偏室,预期死日。
到时果然坐化,尸缩三尺如婴儿大小。
这也是“功遂身退”、异常之道的一例,颇可耐人寻味。
附“功遂身退,天之道”的一些资料: 独庵老人——姚少师《自题像赞偈》 看破芭蕉拄杖子,等闲彻骨露风流。
有时摇动龟毛拂,直得虚空笑点头。
应臬姚少师影堂有《自题偈语》诗(明诗纪事) 冀北江南事已非,禅机未了说戎机。
止闻智者师黄石,曾见功臣着衲衣。
衫翠湿空春欲老,砌尘凝席客来稀。
一参偈语低徊久,飒飒灵风动素纬。
明·苍雪大师诗四首 鹤马遗踪自道林,相传野老尚堪寻。
花开不择贫家地,鸟宿偏投嘉树阴。
弃世久拼随世远,入山惟恐未山深。
命根断处各根断,十载应难负寸心。
山深麋鹿好为群,水草丰饶隔世氛。
牵犊饮流嫌污口,让王洗耳怪来闻。
鸿飞易远逃罗网,水草难求脱斧斤。
不是绝人何大甚,人情更薄是秋云。
匹夫有志实堪从,难夺三军气所钟。
圣代唐虞如在上,隐沦巢许亦相容。
楚狂昔日歌衰凤,汉室今谁起卧龙。
草木余年能遂养,大夫何必受秦封。
天子浔阳特诏宣,虎溪慧远志辞坚。
僧因赐号恩逾重,山不称臣怒受鞭。
狮子爪牙随踞地,象王鼻孔任撩天。
慧持入定今何在,老树枯禅不记年。
[转自铁血读书 ]
诸子百家的名言与感悟
孔子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孟子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6)尽信书,不如无书。
荀子名言1) 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4)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韩非子名言1、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3:而敦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
守法固,听令审,则谓之愚。
敬上畏罪,则谓之怯。
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
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4:释仪的妄发者,虽中亦不为巧矣5: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6: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7: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
8: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墨子名言1:兼相爱,交相利2: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
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6: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7: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8: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9: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10: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1:力,形之所以奋也。
圆,一中同长也。
12: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13: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14:“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
老子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庄子名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