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一句有气势的关于党支部团队的口号
口号: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当解析: “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基层党组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应只停留在口头,更应落实在行动上。
首先,“创先”指的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即“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成为一个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就需要全体党员的团结协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做到“五个好”的,只想通过突出个人业绩来实现“创先”更是无稽之谈,是无法行得通的,体现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出“先进”。
其次,“争优”指的就是“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在各方面起到带头的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曾经我以为,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就够了,但经过多次的党校学习后,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拥有一个优良的成绩往往是不够的,它还有更高的要求。
一名学生只有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积极向上地发展,才有成为优秀党员的可能。
而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党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种民族的归属感,小到热爱家乡、学校,大到热爱祖国。
在远离家乡、学校时,能够心怀家乡、学校,关心家乡学校的点点滴滴的变化;长大后,若有机会远离祖国外出学习,也不能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时刻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合格的青年,懂得回报祖国,无论到哪里,我们的根永远不会因此改变。
同时,我们也应该热爱党,相信党,跟着党走,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相信党所领导出来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我们新中国的一条光明大道。
其次,我们每天都应该找一些时间去学习,带头提高学习,带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持不断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各项各类竞赛,结合专业学习开展学生科研活动,力争上游,努力争取获得学校奖学金、学习进步奖或学习优秀奖等。
毕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
而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十分灵活的学问,怎么学、向谁学、到哪学、学什么都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学校,有一大批学历高、经验多的老师,还有很多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他们无疑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上最直接的学习对象。
另外,学校拥有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我们应该好好利用。
我也常常会去那儿,借阅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是和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物。
在图书馆,被一个个书架围绕着,就好像在书海中遨游一样,是那么地舒坦愉悦。
另外,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个“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自己的岗位,带头爱岗敬业,为组织和群众作贡献也是必须的。
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先进”和“优秀”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自身辛勤的汗水和为人民服务、牺牲的实际行动才能获得的。
因此,怕苦怕累是当不了“先进”的、在困难面前畏缩后退也是同样当不了“优秀”的。
惟有那些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想问题、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才有机会“创先”、“争优”。
最后,要想“创先争优”,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还必须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优秀”和“先进”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在相关活动中暂未获得荣誉称号的个人或群体也并不意味着学习工作不好或是怎样,只是还需要更加努力罢了,也许就只有一步之遥而已了。
也许“创先争优”其实争创的就是一种立足岗位做贡献的精神和干劲,在活动中所起的先锋模范作用,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踏实肯干,相信就一定会出成绩,有成效,不断向“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及“优秀的共产党员”靠拢
党支部工作亮点
中共瑞安市集云实验党组织闪光言行织名片集云实验学校党支部共员85人,黄长荣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蔡建设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下设4个党小组。
学校党支部围绕“和合竞先”的办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同师生一道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构筑学习型党组织。
几年以来,相继被评为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州市示范学校、瑞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瑞安市文明单位、瑞安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瑞安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创先争优活动之党支部工作亮点做学习型党员筑学习型组织-------集云实验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介绍营造氛围,强化阵地建设为扎实有效创建学习党组织,集云党支部一是着力党建学习阵地建设。
精心建设党员活动室,在其室内悬挂领袖伟人画像、建立党员形象栏、展示党员治学格言、悬挂党旗、悬挂党建工作制度、配置党员学习活动刊物。
在学校显目宣传栏,布置党员公开承诺书,但组织公开承诺书。
特别是图书馆设立党羽那学习专柜,现有1000册党建学习书籍,每年都增加100册以上党建有关书刊,为全员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学习场所。
二是开展了以“知党史、颂党绩、感党恩、唱党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通过组织《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镰刀铁锤的光辉”征文比赛、“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永远跟党走”歌演唱会、“丰收杯”篮球友谊赛等活动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宣传
七一前,基层党支部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什么主题
一讲字上下功夫一是要从思想上消除顾一个人有点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忌医,以致小病拖成大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格言大家都知道,只有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严于解剖自己、勇于讲出自己的缺点是自我觉悟的表现,是进步的开始,得到的将是组织和同志的赞许和肯定。
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同志的善举,得到的将是同志的理解和感激。
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的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勇气,得到的也将是自己的进步和同志的信任。
所以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不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
应该放下包袱,消除顾虑,勇敢的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严肃认真的搞好评议整改。
二是领导带好头。
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必须严于解剖自己,善于反躬自省,勇于承担责任,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和正确对待来自各个方向的批评意见。
要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另一方面又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带头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该批评的要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该处理的要恰如其分地处理,不退缩躲闪,不姑息迁就,不纵容包庇、坚决维护党的原则和党的利益,切实通过自己的模范作用,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效的开展起来。
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广大党员要紧密联系自己在党性修养和作风方面的实践,恰如其分的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入剖析造成问题的主观原因,认真整改,取得实效。
二、在评字上下功夫一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与人为善。
团结,是批评的出发点,也是批评的目的,也就是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我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是为了弄清思想,团结同志,提高党的战斗力。
如果没有团结的愿望,出发点就不正确,这个目的就达不到。
同志曾说首先需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因为如果在主观上没有团结的愿望,不可收拾,那还不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那还有什么党的团结
可见,能否做到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是区分批评和整人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开展党内批评的正确方针。
一个同志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有了病,一定要援之以手,尽心治疗,越是重病,越要努力做到妙手回春。
对于错误,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无情地揭露和批评,不能姑息,而对犯错误的同志本人,必须要抱有诚心,帮助他们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二是要有统一的是非标准。
进行批评,应当遵循客观的、正确的是非标准。
有共同的是非标准,才有统一的认识基础。
在党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同志站在错误的方面批评正确的东西,或者从错误的观点、立场出发抵制正确的批评,或者批评和反对双方各持已见,争执不已,究其原因,往往同他们据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是非标准不同有关。
共产党人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以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作为难绳,把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鉴别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标准。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只有从事实出发,有根有据,才能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站在一个事实的立场上,才能使被 批评者心悦诚服地认识和改正错误。
不管是批评别人还是自我批评,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无中生有,也不隐瞒遮盖,既不主观臆断,也不道听途说,更不允许捏造材料,诬陷同志。
对同志的错误要弄清它的表现,性质,程度,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的方法,切实帮助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特别是对问题的性质和错误的程度,要进行合符实际的分析。
三、在公示上下功夫坚持走群众路线。
及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以诚恳的态度,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虚心地接受群众意见。
不仅要充分听取本单位群众的意见,而且要广泛听取下级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意见,特别是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听取党外人士、普通群众的意见。
不仅要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要认真分类整理,反馈给党员个人,不仅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而且要负责任地研究解决问题,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接受批评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成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同志曾经指出,不惧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抵制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方法。
今天,党是执政党,党的状况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切忠实的共产党员,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维护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纯洁,有效地抵制腐朽思想,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和各种错误倾向,使党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党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三会一课制度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情况四、本单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明细五、当年支部活动内容及总结
基层党支部书记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素质
充分发挥军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党支记。
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领导班子的“班长”、“带头人”,他虽然是“一票的权力”,但政治上起着把关导向的作用,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
正因此决定了支部书记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
一、党支部书记的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军队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有胜任工作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要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
1.坚定的政治立场。
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奋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努力做到:第一,牢固树立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党章》中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名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主心骨”,是周围群众的“领头雁”,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无愧为党支部书记的光荣称号。
第二,坚决贯彻党的建军思想。
新时期军队的建设思想,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积几十年革命和建设之经验,提出的在本时期的行动纲领。
军队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带头领会其精神要义,要牢固树立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思想。
2.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怕吃亏,甘于奉献。
军队基层党支部书记做的是党赋予的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党建的核心问题。
开展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群众的创造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切实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做细做活做实。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社区教育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
通过建立市民学校或基层党校等教育阵地,做到组织、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
加强社企联合、区域共建,使社区内的学校、图书馆、文体设施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建立多角度的社区文化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活。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宣传治家格言,进行健康教育。
成立多种形式的业余文体活动队伍,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是建立多功能的社区服务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
社区教育同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同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寓教育于服务与管理之中,增强教育的感召力。
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必须把党的群众工作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拓展工作的新领域,实现社区党建“四个延伸”。
一是在工作范围上,由重点抓公司、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向非公有制企业和民间组织延伸,积极探索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二是在工作对象上,由重点抓社区机关、居委会党员向社区各层面党员延伸,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覆盖到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等各个层面上。
三是在工作内容上,由重点抓党务工作向解决居民生活实际问题和发展社区延伸,围绕社区建设开展党建工作,并把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实际问题纳入到社区党建工作中。
四是在活动的开展上,由重点抓社区机关、居委会自身组织活动向驻社区各单位延伸,围绕“共建社区大家园”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和引导驻社区单位共同开展活动。
实践社区党的建设宗旨,必须贴近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有效工作载体,增强社区党建的实效性。
一是创新组织载体。
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建活动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加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其他组织的联系和协调,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
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社区群众争做文明居民、争创文明家庭等活动,推动文明社区建设。
三是创新服务载体。
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类为民办实事的载体,实施党组织凝聚力工程,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要。
构筑社区党建新格局,必须强化运行机制,明确责任,确保社区党建顺利进行。
构筑社区党建新格局,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工作机制是关键。
一是同步规划。
把社区党建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实现规划、发展、管理一体化。
二是建章立制。
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社区党建第一责任人。
建立辖区党员领导干部与社区基层组织结对联系挂钩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