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3、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
——李吉林4、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
——周一贯5、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6、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谚语7、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格言对联》8、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9、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10、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11、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王永彬12、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13、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14、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
因此,数学必需保持为知识,技能与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是得传授给下一代,文化则得传承给下一代的。
15、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
——田本娜16、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17、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叶澜18、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威廉·詹姆士1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20、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颜元21、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
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苏霍姆林斯基2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23、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
——门肯24、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爱默森25、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
——朱敬本26、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2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一句治学的名言
人生在勤,何获--张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毁于随 --韩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李卜克内西)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
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培根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德怀特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芥川龙之介 休息休息,脑子生锈。
——德国谚语 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
——西班牙谚语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
——《圣经》 称赞削弱了勤勉。
——塞缪尔·约翰逊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康德 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尼采 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
——罗素 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别人隐瞒财产,对自己隐瞒懒惰。
——塞缪尔·约翰逊 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
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
——加缪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萧伯纳 如果我们以为只有野心和爱情这类强烈的激情才能抑制其他情感,那就错了。
懒惰尽管柔弱似水,却常常把我们征服:它渗透进生活中一切目标和行为,蚕食和毁灭着激情和美德。
——拉罗什富科 游手好闲的人最没有空闲。
——瑟蒂斯 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鞭策。
——埃尔温·怀特 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
你在勤劳些什么呢
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卡夫卡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尼采 除非一个人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否则他不可能从懒散、空闲中得到乐趣。
——杰罗姆 懒人老是找不到给他干的活。
——沃维纳格 懒散是一个母亲,她有一个儿子:抢劫,还有一个女儿:饥饿。
——雨果 我最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
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备感苦闷。
——夏洛蒂·勃朗特 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
——雷诺兹 勤奋是好运之母。
——富兰克林 懒惰行动得如此缓慢,贫穷很快就能超过它。
——富兰克林 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义。
——池田大作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孙中山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歌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同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
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
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只是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 《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 《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 赵树理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 爱因斯坦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 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 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崐 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 陶行知:《八位顾问》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 邓拓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 《培根论说文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 高尔基:《文学书简》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 坏。
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 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 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 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 的安慰者。
——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 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 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 《高尔在论青年》 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程颐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刘向 我爱书。
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 刘白羽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 托马斯·卡莱尔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 雨果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 《赫尔岑论文学》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 《赫尔岑论文学》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 别林斯基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 别林斯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 高尔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 《高尔基论青年》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 高尔基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 《高尔基论青年》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 高尔基 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 高尔基:《论文学》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 《高尔基论青年》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 《高尔基论青年》 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
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 高尔基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 培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培根论说文集》 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 《富兰克林自传》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 罗曼·罗兰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 凯勒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 顾炎武:《与人书六》《顾炎武文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你看哪句不错就选一个吧
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3、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
——李吉林4、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
——周一贯5、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6、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谚语7、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格言对联》8、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9、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10、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11、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王永彬12、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13、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14、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
因此,数学必需保持为知识,技能与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是得传授给下一代,文化则得传承给下一代的。
15、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
——田本娜16、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17、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叶澜18、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威廉·詹姆士1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20、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颜元21、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
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苏霍姆林斯基2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23、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
——门肯24、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爱默森25、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
——朱敬本26、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2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
列举《论语》中关于治学嘅几条名言警句
本文就孔子关于学而知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教诲加以论述:简述原文意义,阐发笔者个人的见解,并联系实际说明孔子治学的论述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如能对治学者有所帮助,笔者不胜欣慰。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不仅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同时又为他的学生们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治学方法。
他本人是一位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楷模,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又使他的七十二位学生德才兼备,成为流芳百世的“圣贤”。
这套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对历代学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可作为当今学子们的借鉴。
一、学而知之 孔子在学生中反复强调学习的极端重要性。
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他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不是天生的“圣人”,而是个喜欢古人的东西,勤奋追求知识的人。
他教导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成为“君子”。
他认为对待学习有四种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是上等人,他说这种人还未曾见过。
通过学习懂得知识的是次一等的人,他就属于这一类的人。
遇到困惑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
遇到困惑还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有的人具备很多优秀品质: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但是他不“好学”,就会走向反面:容易让人愚弄,行为放荡,危害亲友,说话尖刻伤人,犯上作乱,狂妄自大。
孔子总结自己治学成长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明辨是非不受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规矩(七十岁以后生命即将结束)。
终其一生,修养提升的根本还是“志于学”,足见学习对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荣辱是何等重要。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强调只有“学”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更好的效果。
所以笔者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都是围绕一个“学”字: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
这是制定教育方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认真研究和实践的根本问题。
二、学习态度 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还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决定是否成才的重要因素。
孔子要求弟子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子贡问: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为什么给他一个“文”的谥号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雍也)“敏而好学”,就是勤敏发愤学习。
“不耻下问”就是不仅虚心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向地位比自己低,年龄比自己轻,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觉得丢面子。
从《论语》中可以多处看到,孔子这位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不但向古圣先贤尧、舜、禹、文武周公学习,还能虚心向他的学生求教,向一般百姓请教。
子贡:“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张)先生什么不学,他哪里有什么固定的老师
曾子的一段话对“不耻下问”作了更加具体的阐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公冶长)凭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凭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象没有学问一样,知识充实却象很空虚一样。
正因为“有若无,实若虚”,才不会骄傲自满,才能做到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融会贯通的过程。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学而知之”,勤奋刻苦,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孔子向学生介绍自己“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孔子又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我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乡党)他把学习积累知识比喻为用土堆山平地,只差一筐土却停止不干了,那就堆不成山,前功尽弃;虽然只倒一筐土,却不停地干下去,就能成功。
孔子多次表扬颜回“好学”,批评宰予白天睡大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公冶长)说这个人真是不可造就,批评还有什么用呢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雍也)冉求说,我并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啊
学习中产生了畏难消极情绪。
孔子开导说,你不是能力不够,如果是能力不够,走到半道才停下来。
而你现在给自己划定一个界限,不能前进。
教育学生不要找借口,不要怕困难,应该一往无前,坚持到底,到达成功的彼岸。
子谓颜渊曰:“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罕)太可爱了
我只看见他奋发上进,从未见他骄傲止步。
孔子还告诫弟子们要珍惜时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乡党)时间就象这滚滚东去的河水啊,它昼夜不停地流淌,逝去的时间“奔流到海不复回”。
第三,实事求是,真才实学。
孔子告诫学生,学习知识必须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装点门面,炫耀于人 。
他对仲由说:“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仲由啊
我教给你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你都知道了吗
知道了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态度。
持这种态度的人,在治学中必定是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偷懒,不走捷径,不弄虚作假,不自矜自夸。
针对当前有些人不认真治学,无真才实学,而靠虚假宣传,作弊,弄假文凭等手段骗取名利的行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三、治学方法 如果说正确的治学态度是实现治学目的的保证,那么实用有效的治学方法就是实现治学目的的途径。
孔子为他的学生指出了如下几种治学方法。
第一,反复学习,强化记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对学过的知识时常复习、练习、实习,从而理解掌握了它,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学了还必须“时习”,这大概是“学习”一词的由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对学过的东西要默默的记住它,要记住它就必须做到学习不厌烦,不怕苦,不怕累,不满足,反复学,不断强化记忆,达到熟记甚至背诵的程度。
另一方面,老师教诲学生要不厌其烦,不知疲倦,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师生配合,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第二,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是说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可以推知出一些新知识,认识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相比谁更好些呢
”子贡回答:“我怎敢与颜回相比
颜回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公冶长)世界上的知识是广博无限的,如果只能闻一知一,死板地学习,不会举一反三,推陈出新,那他永远不具备丰富的知识而徒有虚名。
第三,学思结合,融会贯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是说只知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茫然不解,而没有收获。
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迷惑无知而没有学问。
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与思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都会导致学习的失败。
前面所说勤奋学习,持之以恒;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反复学习,强化记忆;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基本属于学习、吸收知识的过程,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思考则是对所得知识加以理解、消化的过程,是知识质的转化。
譬如喝水吃饭,前者是摄取水和食物的过程,后者是通过胃肠对食物进行分解消化、变成营养肌体有益物质的过程。
通过“学”“问”得来的知识是前人或他人的知识,只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才能变成属于自己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所以,“学”不但要“问,”还要“思”,善于开动脑筋,反复琢磨,真正弄通弄懂。
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好学”吧
两千六百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为他的弟子们提出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贤人”,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关于治学的宝贵财富。
今天的治学者应该继承前人经验,并且发扬光大,加以创新,用以指导我们的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较高的,有知识有技能有修养的实用性人才。
老师请你选一句名言警句或诗句来赠给同学,把你选择的内容写下来?
1、名言警句:(1)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
成功需要一个过程。
(2)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的好坏由自己去创造。
(3)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颗石子。
(4)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不成功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5)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
(6)相信信念能够战胜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信念。
(7)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诗句:(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
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治学格言
1.如果考试的时候我们发现你真的作弊了,我们会装作没看见.因为,生活本身的惩罚要严厉的更多.2.因为耽误了才会匆匆忙忙;反过来,因为匆匆忙忙了,才会耽误.3.不光荣的成功好象一道不加调料的菜,可以填饱肚子,但没有好味道.8.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误了火车的人,还会错过下一次.4.仅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5.对懒惰的惩罚不光是你的失败,还有他人的成功.6.不要回顾失去的机会,别人已得到它了.7.弱者往往被人推到墙上;但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有责任使这堵墙成为可攀登的.我知道的这些我觉得是最理想的,因为我懂得其中的道理,如果你是一位教师的话,我想你说这些的时候,要在适合的环境,适合的条件下.你不是想告诉他们这些话,你是想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举个例子,如果你觉得一个学生对学习很不在乎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可以送给他一本笔记本,里面写上认为你合适的一句格言,我想那样他会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的,也会尝试着去理解那句格言的.说的很片面,有什么错误请指出来,虚心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