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杜威名言of all affair是什么意思
57、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恩格斯5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59、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关于约翰。
杜威的几个小故事
杜威 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1859~1952),1859年生于的柏林顿,父亲是个零售商。
1879年毕业于。
1882年入霍布金斯大学以前,当过两年乡村 学校教师。
1884年得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在和教哲学。
1894年去芝加哥 大学位哲学心理学教授和教育学系主任。
1896年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实施他教育主张的基地。
该校规模逐渐扩大,最后由初小一直发展到大学 。
1904年去当哲学教授。
他曾一度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任和哲学会会长。
1952年死于纽约。
杜威于1919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杜成哲学直接导源于和创建的,主要是唯心主义的 经验论。
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它包括经验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经验是主观感觉的总和。
杜威 认为真理“是令人满意的东西”,“真理意味着成功”,甚至把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说成“人造的工具”。
杜成认为,教育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他把教育的本质说成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改 造经验的过程和儿童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
进而又把教育的本质具体化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杜威之谓生 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其“特征是生长”,而生长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生物学过程。
这样,杜成就把教育的本质生物化 了。
所谓“学校即社会”,就是把学校组织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以引导训练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最终为“对于一个有 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有切实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