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你有什么感受40字
一、 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 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刘过《书院》) 三、 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 文嘉《今日歌》)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学到老,活到老。
”学习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
让我们好好想想,如果没有学习,就不会有传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方块汉字,就不会有蒸汽机、电灯、电话的发明;如果没有学习,人类将永远生活在愚昧和黑暗的原始社会中,也同样没有了大科学家牛顿所站立的巨人的肩膀;如果没有学习,也就没有今天先进的科技与我们幸福的生活。
也许有的同学心里默默的在想,学习,哎,我一天到晚最怕的就是学习,学习很枯燥,也很乏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更谈不上快乐了。
可是,同学们,你可知道,在炮火硝烟的战争中,有多少与我们医院打的孩子,他们没有教室,没有学习,哪怕有个学习的地方,也每天都提心吊胆,还必须有人站岗放哨,以防敌人发现;你可还知道,当年为了集中营里可爱的小萝卜头能学到知道,难友们与敌人作了多少次斗争;你可知道,可怜的小凡卡为了看书,被狠心的老板打过多少次;你可知道,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护教科书,张指导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孩子们席地而坐,以日月为灯,以石板为桌;你可知道,为了能够进入学校学习,现在还有许多生活中贫困山区的孩子把自己捡破烂的钱作业学费——面对这一切,面对他们,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说我们学习是痛苦的呢?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优美安静的学习环境,各式各样的学习工具,一应俱全的教科书,呕心沥血的老师,还有精心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我们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语文与历史课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深远文化,数学课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音乐课可以尽展自己的歌喉,体育课可以健康我们的体魄,科学课上我们可以去认识大自然的奥秘,社会课上可以尽览世界风情民俗——在不断地学习中,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素养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在逐渐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当然,我们也只有认真地学习,细心的学习,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才是快乐的。
我们不应该把学习看成是差事,不应该去敷衍它,只有想去学习的,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才会真正体会到它的快乐。
让我们再温故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的这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同学们,让我们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认认真真地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真正的快乐。
中外读书名言
中国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外国噶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 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 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 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 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 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 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希望帮到你啦,5使5该,比D分来就得啦
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妙诗佳联很多,请调动你的积累,写出两个并注明出处
读书的名人名言1、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士比亚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3、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读书的故事 1.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
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2.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
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
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
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
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
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
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
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
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 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
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7.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8、鲁迅 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9、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
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
”“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
”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
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10、凿壁借光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11、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12、囊萤映雪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
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
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13、欧阳修 苦读的故事 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4、宋濂 苦读的故事 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15、范仲淹 苦读的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求古今中外重视教育的名言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 ——爱因斯坦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古今中外教育家名言警句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 ——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 ——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 ——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身教重于言传。
——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
几句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言警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读书名言(中外大全)
[读书名言(中外大全)]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名言(中外大全)。
——陈寿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2、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赫尔岑 33、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富兰克林 3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哈兹里特 35、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科尔顿 3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7、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38、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39、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40、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1、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42、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43、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4、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作文素材《读书名言(中外大全)》。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4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4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4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48、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49、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50、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51、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52、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53、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4、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55、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56、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57、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58、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59、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60、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6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6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6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6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65、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66、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读书名言(中外大全)〕【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
古今中外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古今中外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如下一、中国古代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12、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1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二、中国现代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6、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7、活到老学到老——周恩来8、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9、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10、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1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13、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14、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三、国外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7、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10、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