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行动大于言语的格言

行动大于言语的格言

时间:2017-07-13 09:13

行动大于言论的有关谚语

一个人只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样的阶段才能滑冰。

——萧伯纳(英) 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

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歌德(德) ●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萨迪(波斯)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况(战国)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刘向(汉) ●百闻不如一见。

——班固(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宋)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陆游(宋)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

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王廷相(明)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林希元(明)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颜元(清)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李光地(清) ●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鲁迅(中) ●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

——巴人(中) ●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

——沈从文(中) ●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

——莎士比亚(英)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德) ●力行而后知之真。

——王夫之(清)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魏源(清) ●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陶行知(中)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中)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吃一吃。

——(中)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中) ●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

——瞿秋白(中) ●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陈云(中) ●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达·芬奇(意)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

——克罗齐(意) ●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

——狄德罗 ●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列宁(苏)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斯大林(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宋)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中) ●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

——徐特立(中)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中)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

——邹韬奋(中) ●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

——邹韬奋(中) ●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

——刘伯承(中) ●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

——陶铸(中) ●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

——廖沫沙(中) ================================ 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 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

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就已把目光聚焦在社会生活上。

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

它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

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诚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而且,这种诚实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究实际行动的。

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

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学问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一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

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

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

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处】《荀子·性恶》。

【大意】善于谈论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现今寻找依据,善于谈论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寻找证明。

【提示】无论说什么话,如果想要让别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

而证据往往表现出事物的关联性,所以,一定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处】《礼记·缁衣》。

【大意】说话要严谨,行动要慎重。

【提示】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凭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

君子强学而力行。

【出处】扬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提示】强学和力行,都要求一个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努力读书学习,需要有毅力钻研进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要缜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

所以,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实事求是。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大意】从客观事实中去研究,得出规律。

【提示】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弟弟。

他一生好学,不爱虚夸。

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书,遇到民间送上善本书,他都找人来誊写一遍,然后把抄好的书给人家,自己保留原本。

唐朝人颜师古评论他这种行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书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书中所讲内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实。

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意。

后人把这句话引申为对一切事都应当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凭事实说话。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

【提示】虽然“耳闻”与“目睹”都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许多情况下耳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怀疑,因为经常会被传言所蒙蔽,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大意】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去赶快编织渔网。

【提示】凭空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羡慕,是没有意义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脚踏实地去争取,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出处】王充《论衡·薄葬》。

【大意】对一件事情最好的证明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对一个理论最好的检验就是看其是否有证据。

【提示】王充是东汉哲学家,他最讲究实证。

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虽然说得神乎其神,他也绝对不信。

在《论衡》里,他不厌其烦地辩论,指出鬼之类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种思想在古代独放异彩。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出处】荀悦《申鉴·俗嫌》。

【大意】名声必须有事实与之相配,做事情必须有结果来证实。

【提示】这句话提醒人们注意,有时候一个人有很大的名气,但却不一定名副其实;有时候做一件事情有很好的初衷,但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所以,在观察人或事时,都要看其真实的情况或实际的效果,而不要听信虚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大意】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提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

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大意】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年少时努力学习到老方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觉浅近,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提示】陆游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一方面强调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因为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

没有亲身实践,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极为重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

【大意】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

【提示】这句话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入发展。

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进步更快。

关于“不能光说不做,要实际行动”的名言

1.与其临渊羡鱼,不而结网。

2.一切都靠一张嘴而丝毫不实干的人,伪和假仁假义的。

—— 德利特3.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5.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威·赫兹里特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7.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8.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

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伏尔泰9.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恩格斯10.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

——谚语

关于行动重要性的名言有哪些

西汉时有一位勇猛善战的李广将军,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

史书记载,李广不善言辞,他带兵打仗,并不以慷慨言辞激励士兵,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

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

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

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

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因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李广从不畏惧。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每次打起仗来,士兵们往往争先效法李广,都能够奋勇杀敌,不怕牺牲。

后来,当李广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他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

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关于行动的名言有哪些

1、行动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菲希特  2、行人们遗忘,结果却将永存。

——奥维德  3、行动并不一定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发现,做一件好未必就心地善良。

——蒲柏  4、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英国  5、行动才能成功,教练改变人生。

——陈安之  6、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柏格森  7、行动是知识特有的果实。

——托·富勒  8、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英国  9、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萨卢斯特  1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11、幸运降临给那下定决心而行动的人,什么时候开始懒惰,幸运就告别。

——印度  12、许诺固然可以获得友谊,但培养和保持友谊的还是行动。

——费尔瑟姆  13、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德谟克利特  14、言之易,行之难。

——吕不韦  15、要有所行动,然后认识你自己。

——蒙田  16、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马克思  17、有力的理由造成有力的行动。

——莎士比亚

关于“心动不如行动”的俗语或名言警句有哪些

1、智力取消了命运,只要一个人在思考,他就是自主的。

—— 爱默生2、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

—— 托马斯•胡德3、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

—— 别林斯基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 富兰克林5、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

—— 雨果6、发挥无形资本(时间、精力、抱负、思考),辅助有形资本(资金、人力、原料、社会关系),为前人所未曾为,做今人所不敢做的事业。

—— 松下幸之助7、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

思想。

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 歌德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