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名言
1、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2、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也。
人未有无气而能生者,国未有无兵而能存者。
3、天下艰巨之事,成效则俟之于天,立志则操之在已民。
志定力坚,自有成效可观。
4、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
古昔之农患惰,今之农患拙。
5、鄙人性情,向来专作独任其难之事,尤专作费力不讨好之事。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7、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范,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
张之洞家训读后感
我觉得这些话对于今天的情况来说,都是值得重新思量的。
张之洞说,“惟知亡,则知强矣”,忧患意识是他这个文章也是他思想的最原初的一个出发点。
我们今 像所患的偏生就是这个,首先是很多人已经不知“亡”,觉得天下太平,人民每天都在进步,世界每天都在发展,中国的好日子是一天一天好了;稍微好点的便是不“知”亡,知道忧患,但是忧患得乱七八糟的,不对头,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可能我就是这样子咯,我有自知之明;但是还有最坏的,“不”知亡,知道问题,就是不说,还故意掩盖,这样的人大概是获利的寡头与权力的代表,利之所至,至于家国之思,那是不要也罢的。
现在为官者,有谁看时代问题,有张之洞之深刻透彻,各级封疆大吏?他们只是庸碌之辈,只知沉迷于酒色金钱之中,比晚清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林则徐等名臣的清廉、为国为民的思想,相差何止千百倍。
晚清名臣立言立书,道德修养可以传于后世,当今社会,我看不到有哪个政要人物,可以比得上晚清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