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家族是什么民族说什么语言
我是苗族,我兄弟是土家族,我表兄弟是汉族。
我们是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任意在这三个族中选一个。
武陵人民分为各个民族实在令人寒心无论是什么民族理论,都不能把武陵人民区分为几个民族!
苗族土家族历史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
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
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
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参考资料: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
“土家族”是汉族对“毕兹卡”的称呼。
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张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长阳,渝东南,贵州黔东北)自称“毕兹卡、毕基卡、密基卡等等”。
南支土家族仅分布于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内的几个村落。
自称“孟兹”,南支土家语与北部土家语不能通话,现只有泸溪的九百余人使用。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现时使用1984年创制的拉丁文字。
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
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对举,以对武陵地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
“土家”作为族称,是在较晚时期出现的。
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
土家族大姓主要有田、向、覃、彭、冉、李、杨、刘、王、陈、赵、黄等。
参考资料:
土家族和苗族的关系怎么样
土家族和苗族没有族源关系。
苗族来源与九黎、三苗、武陵蛮、南蛮等有关。
土家族的核心部分跟巴人、廪君蛮、板楯蛮等有关,也融合了杂居周边其他民族的成分。
现实中,他们是邻居,分布在湘鄂川黔交界地区。
在湘西州南部、铜仁地区,苗族与“土家族”关系总体上不太融洽,应该跟历史上“土家族”作为地方大土司曾经参与封建王朝对苗族的征剿和欺压苗民有关,而很多人认为那些“土家族”其实大部分是“熟苗”,即汉化的苗民。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土家族人口数量约为8,353,912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族、苗族、彝族。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
“土家族”是汉族对“毕兹卡”的称呼。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三胡是来凤县下面的一个小乡镇,不是在县城里面,但是离县城不是很远,坐车就半小时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