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形象的名言警句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
--恩格斯一个人高傲自大,只不过清楚表现出他的相对渺小罢了。
--泰戈尔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歌德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
--皮萨列夫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常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诌媚。
--洛克那不轻易发怒的人,比那有力量的人更好;那统辖精神的人,比那取得一城的人更好。
--所罗门发牢骚的人所能获得的并非同情,而是轻蔑。
--约翰逊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
--魏禧自然赋予人一片舌头两片耳朵,因此人必须听是说的两总人口吧
--塞涅卡一个刚毅勇敢的人,即使受到贪图享受的最强烈的诱惑,他也不会破坏他的原则。
--席勒值得信任的人决不会气求获得信任。
--丘顿·柯林斯一个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人,聊了他的理解正确以外,不能要求得到任何其他的赞美;而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则既表示他的理解正确,又表示他的胸襟光明磊落。
--休谟微笑无须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
--斯提德我们很容易承认别人比自己更有勇气、力量、经验、活力和美,却很难承认自己的判断力不如别人。
--蒙田骄傲者永远孤独。
--佚名说真话要有两个人--一个说,一个听。
--佚名失信足以致人死命,走错了路倒没有生命的做出险;因为走错路,最多不过迟到一会儿,而失信往往使人倾家丧命。
--佚名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性之一。
--契诃夫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
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
--普列汉诺夫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泰戈尔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太阳虽有众多行星环绕的依赖,犹能发散光热使葡萄成熟,仿佛宇宙间并无他事分心。
--伽利略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近就是自卑。
--斯宾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梭罗我经常在晚上发现,自己早上以为满不坏,因而自视甚高的看法,其实是错的。
--爱尔维修你最大的过错,是你以为你自己永无过错,你最大的失败,是你以为你自己永无失败。
--宣永光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徐特立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德谟克里特夸夸其谈是软弱的首要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是守口如瓶的。
--西塞罗小人大言不惭,简直把自己的祖宗也说成是他们生的。
--艾柯卡虚荣的本质就是要使人家注意自己。
--乔治·艾略特自负是造化对平庸之辈的一种补偿。
--萨克雷骄傲和丰裕共进早餐,和贫困共进午餐,和狼藉的声名共进晚餐。
--济慈骄傲可使人膨胀,却无力将人托起。
--约·罗斯金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妄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培根任何傲慢的胜利者都在促成自己的死亡。
我们要当心命运之神;打子胜仗之后,还要提防自己才好。
--拉·封登愚昧是傲慢掀起的浪花。
--福楼拜骄傲、嫉妨、贪婪是三个火星,它们使人心爆炸。
--但丁青蛙也许会叫得比牛更响,但是它们不能在田里拉犁,也不会在酒坊里牵磨,它们的皮也做不出鞋来。
--纪伯伦最没有防备的是打胜仗的人。
--显克徵支善用欺骗之术而行成功的人,也必因屡用欺骗之术而遭失败。
--宣永光只有有自尊心的人才能尊重别人,也只有有自信心的人才能知道如何相信别人。
人与人之间靠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真正合作,才会使我们感到人间的温暖和快乐。
--罗兰一个人不诚实,就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伊索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
--富兰克林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马克·吐温怯懦是免于诱惑的最可靠保障。
--马克·吐温记恩和背信不过同一行列的首尾两端。
--马克·吐温正直和诚实还没有发现代用品,人们缺少它就没法取得成功。
--布雷多克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过于匆忙,也同迟缓一样,会导致可悲的结果。
--莎士比亚留心避免和人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
--莎士比亚世界上没有一个狡猾的人,能够狡猾得使人家不知道他是狡猾的。
--洛克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赫尔巴特虚伪的惩罚不在于别人不相信他,而在于不能相信别人。
--孟德欺鸠凡是拿虚伪作武器的,在没有损害别人之前,先要损害自己。
--罗曼·罗兰女人的诚实出自她对名声的珍惜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求。
--拉罗什富科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契诃夫虚伪永远不能凭藉本身生长于权力中而就真实。
--泰戈尔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
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
--哈吉·阿布巴卡·伊芒正直是这么美妙的东西,重金难买。
--会治一颗诚实的心,其惟一的坏处,就是轻信人。
--帕西德尼欺骗别人是容易的--但只能欺骗一次。
--海厄特一个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决定于他的精神面貌。
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攻美丽的。
--冯雪峰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尔斯华绥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
--约翰逊恰恰的面色,可使一盘蔬菜变成一桌酒席。
--赫伯特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扭怩羞怯;第二种是行动不检点和轻慢。
要避免这两种情况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一副善良的相貌就是一封推荐书。
--菲尔丁谨慎使你免于灾害,宽容使你免于纠纷。
--叔本华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礼貌无须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
--蒙田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的人喜悦。
--孟德斯鸠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别人尊敬。
--苏霍姆林斯基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以金钱赠人不如以礼貌待人。
--伊斯巴哈尼除真挚的心灵外,再没有高贵的仪容。
--拉斯金外貌是一个人内心的表露。
其形呆若木鸡的人,其神一定是愚笨的。
--本·迪斯累里信人者,人未必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许,忆则先诈。
--洪应明彼此间失去了信任,猜疑应付会像一股祸水,冲垮理智的堤岩。
--马役军如果说一张善良的脸是一封推荐信,那么一颗诚实的心便是一张信用状。
--布尔沃·利顿不信有时是傻子的毛病,而轻信则是聪 明人的缺点。
--狄德罗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不信任自己的朋友比受朋友欺骗更可耻。
--拉罗什富科一个人严守诺言比他的财产更重要,因为严守诺言能得到财产,而无论多少财产都抹杀不了由于失约而造成的良心的污点。
--巴尔扎克信任别人的善良实在是自己的善良的明证。
--蒙田
用一段类似格言警句的话,形象地概括出你心目中的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你心灵中的一杆秤,是你人生中的一场梦,是你无知时的一次点拨,还是你孤独时的一位伴侣。
。
。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的形象,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什么
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宁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
写描写人物高贵品德崇高形象的格言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罗丹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冯学峰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
关于爱护自己形象的名言
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2、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如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吃人家饭,受人家管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意失荆州大丈夫能屈能伸地在人种,事在人为3、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
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
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
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
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
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4、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
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等。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
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但是,有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显然,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
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
农谚往往带有地域性,成语具有全民性。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
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
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
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
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例如: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
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但是,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
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
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
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了。
5、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一股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
格言在形式上与谚语解相似,都是完整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
但二者又有区别:从来源看,谚语多出自群众集体创造,格言则往往出自名人之手;从语体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
俗语是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等的总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