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阿勒泰哈萨克族格言谚语

阿勒泰哈萨克族格言谚语

时间:2014-05-24 01:12

哈萨克族出过哪些名人

一、猎骄昆弥猎骄昆弥是哈萨克民族族源之一的乌孙部族的首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公元二世纪,猎骄之父难兜靡被遭受匈奴打击的大月氏所杀,猎骄为匈奴单于收养。

成年之后他为匈奴人征战,屡建功勋。

后来,猎骄决意脱离匈奴钳制,便于公元前161年率领乌孙部族进入伊犁河流域,重建乌孙国,王都赤谷城。

乌孙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12万户,人口63万,胜兵18.8万,是西域最大的国家。

公元前105年,乌孙与西汉王朝联姻,汉朝公主细君远嫁乌孙猎骄昆弥。

后来,年事已高的猎骄昆弥要求细君改嫁自己的孙子岑陬,即军须靡为妻。

乌孙与西汉王朝联姻及乌孙势力的发展对匈奴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达到了“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的目的。

猎骄昆弥和乌孙部族为中华民族版图的完整归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康 法 藏康法藏(643—712)哈萨克族康居部人,生长于洛阳,母亲为汉族人,故梵汉兼通。

世代相承康居丞相。

28岁时出家于太原寺,是华严宗的创始人,佛教高僧。

唐朝天授年间,与吐火罗高僧释弥陀山等僧人共同翻译《无垢陀罗尼经》。

他不仅对中国的佛教事业做出了贡献,还是一个爱国主义仁人志士,对大唐的统一事业建立了功绩。

同时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曾经在唐朝名噪一时。

三、霍尔胡特霍尔胡特诞生于7—8世纪锡尔河流域的乌古斯—克普恰克联盟时期。

在当时,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弹唱家。

他曾经担任统治阿勒泰、额尔齐斯河及七河地区三位可汗的宰相,制定抗御外敌侵扰,合理利用土地和水源,解决民间纠纷、整编军队,整顿集会,婚丧礼仪等方面的法律。

他富于创新精神的执政能力,富于哲理的论述深得民心,成为了当时闻名遐迩,德高望重的人物。

后人们为纪念他,将他的言论整理成册——《霍尔胡特圣贤之书》。

该书的手抄本现在收藏在梵蒂冈图书馆和德国图书馆内。

《霍尔胡特圣贤之书》全面记述了乌古斯—克普恰克联盟自建立、发展至衰亡的过程,反映各民族在抵御外侵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意识与爱国精神;也记述了乌古斯—克普恰克人民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这部作品是研究哈萨克民族的文化、历史、哲学、习俗、宗教、语言、伦理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包括格言部分和十二篇叙事长诗。

四、艾卜·奈斯尔·法拉比艾卜·奈斯尔·法拉比(870—950)出生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奥特拉尔城。

他是9—10世纪中亚地区突厥语系民族文化史上的思想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后世学者称他是人类文明史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二导师”。

童年时期,他学习突厥语言,系统地研习语法、音乐、数学、物理、天文等学科。

为了追求梦想,他十几岁就去了伊朗和巴格达,在那儿苦学十年之久,广交文人学士。

他一生足迹遍布伊朗、巴格达、耶路撒冷、埃及、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945年,他到达叙利亚,受到国王重用,并享有丰厚的俸禄。

当时的学者们评价他是“精通哲学、逻辑学、音乐学、教育学的著名学者,具有博学才识的法拉比。

”950年,法拉比不幸逝世,叙利亚国王亲自为他主持国葬,将他安葬在大马士革城的马维亚公墓。

法拉比用毕生的精力汇集东西方文化的精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据统计,他一生撰写了三百多部著作,主要著作有《社会现象学》、《科学系统论》、《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论灵魂》、《论理性》、《知识大全》、《音乐大全》、《论诗歌艺术规律》等。

五、霍加·阿合买提·亚塞维霍加·阿合买提·亚塞维是11世纪哈萨克族著名的诗人、神学家。

他出生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齐姆肯特州赛里木地区。

他出生望门贵族,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17岁开始创作诗歌,并逐步跻身于东方诗人之列。

他曾经师从当时的亚塞维城著名的学者阿尔斯兰和布哈尔城著名的学者玉斯甫·哈米达尼,并在他们逝世之后继承他们的事业,先后担任不同的神职。

他创作于晚年的诗歌代表作《警言集》即是诗人创作的顶峰,也是亚塞维神学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他本人也因此成为神学文学的奠基人。

这部诗歌集的主题是歌颂伊斯兰教义,宣传当时盛行于中亚的神学理念,传播宗教教规,宣扬人们应当舍弃世俗的快乐,以求得来世的永恒幸福,提倡做人应忠诚厚道。

六、屈 出 律屈出律(—1218),哈萨克乃蛮部族王子,西辽政权最后一位实际统治者。

1204年,乃蛮部族的塔阳汗为成吉思汗击败,乃蛮部族随之败溃。

屈出律于1208年流亡西辽的首都,为西辽国王耶律直鲁古收留。

屈出律很快取得了耶律直鲁古的信任,耶律直鲁古将女儿嫁给了他,并委托其处理国事。

1211年,屈出律在花剌子模的支持下发动政变,软禁耶律直鲁古,成为西辽的实际统治者。

执政期间,屈出律改变了西辽的宽容政策,强行推行佛教信仰,引起国内民众不满。

1218年,哲别率蒙古大军讨伐屈出律。

屈出律众叛亲离后逃亡巴达克山,被当地民众抓获后送蒙古军处决。

七、乃 贤乃贤(1309—1368)哈萨克民族葛逻禄部人,字易之,别号何朔外史,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元朝由盛转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

他四处奔走,体察社会各阶层境况,寻找补偏救弊之方,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胸襟。

并写下了大量以热情歌颂富饶美丽的大好河山和现实批判为内容的诗歌。

他用汉语创作诗歌,并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可以说是多民族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的灿烂花朵。

他没有民族偏见,十分同情处在生活最底层的汉民族劳苦大众。

他一生的行为和诗歌创作都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八、脱 脱脱脱(1314—1355)哈萨克族蔑尔乞惕部人。

他是元朝武宗、仁宗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马札尔台之子,从小生活在热爱汉文化的家庭之中,聪明好学,随汉儒学习汉文经史,且膂力过人。

1331年文宗执政时期,背授予虎符,忠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1335年又提调左阿速卫。

1341年顺帝任命脱脱卫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

辽、金、宋三史编撰都总裁官。

他前后两度任右丞相达十年之久。

脱脱博才多学,抱负远大,顺应历史潮流,不带民族偏见,与顽固久势力及逆行那个不懈的斗争,。

在危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开辟了新局面。

九、阿山海戈·萨比提阿山海戈·萨比提是15世纪哈萨克著名的哲学家、诗人。

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而且长寿。

他的原名叫阿山,海戈(悲愁之意)则是人民鉴于他一生忧国忧民,悲愁不已,而冠于他的尊称。

他曾经担任金帐汗国,哈萨克汗国的重臣。

无论是在可汗的宫殿,还是在广阔的草原,阿山海戈都旗帜鲜明地主张统一,反对分裂,强调各民族和睦相处。

他痛谏破坏统一的统治者,宣扬平等、和睦和互助。

他曾经骑着白骆驼,为寻找水草丰美,风和日丽,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乐土而奔波一生。

十、哈 斯 木 汗哈斯木汗(1509—1518)系哈萨克汗国第三任可汗。

1511至1518年在位。

执政期间,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第一部法典—《哈斯木汗法典》。

这部法典包括财产法、民事法、刑事法、兵役法和使臣法等五项内容。

这部法典制定之后,哈萨克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这部法典奠定了哈萨克汗国的法律基础。

之后,哈萨克汗国由额斯木汗制定的《额斯木汗法典》和由头克汗制定的《七项法典》都是在此基础修订的。

十一、贾尼别克·别尔达吾列提贾尼别克·别尔达吾列提(1714-1792)是哈萨克汗国的创建者之一。

十三世纪,哈萨克民族各部为了共同抗御成吉思汗的侵略征服,开始建立部族联盟。

十五世纪中叶,由贾尼别克和阿布赉等部族首领联合创建了哈萨克汗国。

贾尼别克被民众尊称为“贤士贾尼别克”。

他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一位出口成章的诗人。

在民族的危难关头,他与哈萨克民族英雄阿布莱、哈班拜、博甘拜、纳吾热孜拜等共同抗御准噶尔蒙古贵族的叛乱,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十二、阿布赉·瓦里阿布赉·瓦里(1771—1781)出生于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贵族世家。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准噶尔蒙古贵族叛乱,沙皇俄国向哈萨克草原大肆进犯的非常时期。

童年时,他怀着父亲被准噶尔叛军所杀害的家仇,怀着国土被侵占,人民被压迫的国恨颠沛流离,在各地流浪。

成年之后加入了抗击准噶尔叛军,屡建功勋,使哈萨克民族转危为安。

1735年他成为了中玉兹的可汗。

在抗击准噶尔叛乱的长期斗争中,阿布赉成长为了既有政治远见,又有指挥才能的军事战略家,同时也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英雄队伍。

1743年,他受到哈萨克人民的一致拥戴,成为了哈萨克民族三个玉兹的可汗。

后来,阿布赉率军与前来抗御准噶尔叛军的清朝军队并肩协同作战,并大获全胜。

他于1757年6月率哈萨克民族的三个玉兹先后归顺清朝,1771年阿布赉可汗被清政府封为可汗。

十三、阿拜·胡南巴依阿拜·胡南巴依(1845—1904)出生于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州成基斯乡一个部落首领家庭。

他是哈萨克民族近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民主主义诗人。

他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精通阿拉伯、波斯、察哈台、俄罗斯等语言,博览群书,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他出身豪门,却永远站在被奴役的人民一边,甚至不惜与代表封建主利益的父亲断绝关系。

他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创办新学,普及科学知识,提倡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改造社会。

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封建制度,反对沙俄侵略,痛斥出卖民族利益的走狗行径,唤醒和团结哈萨克人民。

他的诗歌被誉为“哈萨克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

阿拜·胡南巴依以他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超凡思想与智慧,对民族文化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而在哈萨克民族近现代史上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席无以替代的显赫地位。

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令人震撼的人格魅力,沉重而神圣的匡世救民的使命感,为民族振兴而义无反顾不懈斗争的执著精神,使全体哈萨克人民尊奉他为哈萨克民族的精神象征。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英、法、德、中、俄、土耳其等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1995年,阿拜·胡南巴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同时,1995年也被命名为阿拜年,世界各地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

十四、玛怡和·哈卡普玛依和·哈卡普(公元前711年——687年)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倡导哈萨克三大部族结成联盟。

他是哈萨克民族法律的奠基人,首次规范了哈萨克民族的习惯准则,制定了初步的偿命法、偿畜法、草场法、婚姻法、盗窃抢劫惩办法、证据认定法 ,提倡公平裁决,公正执法。

十五、脱翰邻勒汗脱翰邻勒汗是11世纪突厥联盟克烈部族的著名可汗,曾经以金朝的名义打败塔塔尔人,辅佐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行政。

十六、哈班拜·霍加胡里哈班拜·霍加胡里(1691—1770)是阿布莱可汗抗击准噶尔叛乱和沙俄侵略的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社会活动家,曾经参加了阿布莱可汗统帅的所有战役。

也是曾经打败多名不可一世的蒙古勇士,立下赫赫战绩的大力士。

十七、叶山格里德·胡达依纳扎尔叶山格里德·胡达依纳扎尔(1711——1781)著名的军事家、开明官吏、社会活动家。

曾经与阿布莱可汗、哈班拜英雄携手并肩抗击准噶尔叛乱和沙俄侵略,毕生致力于保家卫国,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

十八、白山布·朵南拜白山布·朵南拜(1803——1872)中国新疆布尔津县人,哈萨克民族冬布拉音乐作曲家,曾经创作一百多首冬布拉乐曲。

他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才思敏捷、能言善辩的雄辩家。

十九、塔扎别克·普斯尔曼拜塔扎别克·普斯尔曼拜(1804—1871)是追随阿布莱可汗英勇抗击准噶尔叛乱和沙俄侵略的民族英雄,开明的毕官、著名的神枪手、摔跤手。

二十、哈依拉克拜·夏勒克哈依拉克拜·夏勒克(1828——1877)中国新疆额敏县人。

著名的冬布拉音乐作曲家、演奏家。

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贤明的毕官、。

二十一、齐德·沙勒恒拜齐德·沙勒恒拜(1839——1912)中国新疆伊犁人。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族英雄、贤明的毕官、雄辩家。

二十二、博克·吉尔哈朗博克·吉尔哈朗(1846——1904)中国新疆青河县人,贤明的首领、民族英雄、社会活动家、雄辩家。

他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反动统治,反对压迫和剥削,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十三、达莫江·克西吾拜达莫江·克西吾拜(1861—1908)中国新疆塔城人。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族英雄,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伟大事业。

二十四、艾赛提·乃蛮拜艾赛提·乃蛮拜(1867——1923)出生于哈萨克斯坦斜米州哈尔哈热勒县。

著名的抒情诗人、作曲家、阿依特斯阿肯、歌唱家。

二十五、阿合提·乌鲁木吉阿合提·乌鲁木吉(1868——1943)中国新疆富蕴县人。

中国哈萨克民族书面文学的奠基人、杰出的知识分子、著名诗人、教育家、旅行家、著名社会活动家。

他曾经游历阿拉伯、欧洲诸国,并于1891年在俄罗斯喀山出版社出版了叙事长诗《吉汗夏》,此书曾经再版17次。

1943年死于国民党盛世才的监狱。

二十六、达茹拜·苏沃尔特达茹拜·苏沃尔特(1872—1939)中国新疆托里县人,贤明的首领、社会活动家。

他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反动统治,反对压迫和剥削,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十七、贾布克拜·布里和尼西贾布克拜·布里和尼西(1874——1958)中国新疆伊犁人。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主主义人士、教育家。

满清、国民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期间曾经积极投身社会事务。

从1923年开始开办新学堂,宣传进步思想,传授新知识。

二十八、巴依毛拉·哈热克巴依毛拉·哈热克(1878—1937)中国新疆和丰县人。

他是中国哈萨克民族现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

二十九、阔德克拜·玛热勒拜阔德克拜·玛热勒拜(1888——1937)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热依木别克县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诗人。

三十、夏里普汉·阔格岱耶夫夏里普汉·阔格岱耶夫(1901—1942)中国新疆阿勒泰人。

新疆三区革命著名将领、哈萨克民族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曾经为阿勒泰地区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2年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盛世才的监狱。

三十一、唐加里克·卓勒德唐加里克·卓勒德(1903——1947)中国新疆新源县人,中国哈萨克民族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杰出的进步诗人、作曲家、社会活动家。

曾经三度被国民党盛世才投入监狱,受到非人的折磨。

第三次出狱不久就去世了。

三十二、达列里汉·苏格尔巴依耶夫达列里汉·苏格尔巴依耶夫(1905—1949)出生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彦沃勒盖省。

中国哈萨克民族现代军事家、社会活动家。

曾经担任新疆三区革命军阿勒泰师师长、三区革命临时政府阿勒泰行署专员。

1946年曾经获得三区革命军将军军衔。

1946年至1949年,曾经担任新疆临时政府卫生厅厅长、阿勒泰行署专员。

曾经获得三区革命军金星奖章、一级解放胸章、人民英雄奖章。

三十三、阿克巴尔·叶斯博森阿克巴尔·叶斯博森(1911—1944)中国新疆尼勒克人。

新疆三区革命军将领、民族英雄、雄辩家。

三十四、杜别克·努尔塔扎杜别克·努尔塔扎(1921—1947)中国新疆裕民县人,中国哈萨克民族年轻的哲学家、著名的教育家、编辑、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他在自己暂短的一生中,提倡改革,提倡新学,号召人民投身革命,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纯手打,求采纳!

关于哈萨克族

《哥舒歌》 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哈萨克族诗歌讲究格律,通常每段两行或四行,每行多为七或十一个音节,有多种押韵方式:“夏勒斯吾衣卡斯”是隔行押韵,即一、三行押一韵,二、四行押另一韵;“哈拉乌令吾衣卡斯”是一、二、四行押同一韵;“吉尔吾衣卡斯”是一、二、三行押韵,第四行不限,而五、六、七行又必须与一、二、三行押同一韵,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

各种韵律在一首长诗中可以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变换使用。

哈萨克族人民酷爱诗歌,并擅长即兴创作。

听阿肯弹奏冬不拉演唱长诗或对唱、赛诗,对哈萨克人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书面文学:哈萨克族在古代曾使用过古突厥文(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最后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而制订的哈萨克文。

由于历史、社会、宗教及游牧生产方式等原因,保存下来的书面古典文学作品不多。

11世纪突厥语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辞典》中搜集有哈萨克族古典文学的片断珍品。

中亚哈萨克诗人阿拜??库南巴依(1845~1904)是近代哈萨克文学的奠基人,对中国哈萨克族书面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叶,涌现了阿合特??乌娄木吉(1867~1940)、努斯甫别克霍加??夏依克斯拉木(1857~1937)、库岱克??玛拉尔拜(1888~1939)等一批在本民族中享有盛誉的诗人兼歌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唐加勒克??朱勒迪是最早活跃在诗坛的诗人,他以诗歌为武器,向反动统治阶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监狱》、《致看守者》、《这是什么时代》等诗篇,具有十分鲜明的战斗性和时代精神。

阿斯哈尔??塔塔乃的叙事诗《玛勒比卡传》则从妇女的角度发出了对旧制度的控诉。

40年代初期,阿斯哈尔??塔塔乃的话剧《祝愿》、《彩礼》,杜别克??恰里根拜的短篇小说《穷学生的遭遇》、《爱情悲剧》,话剧《喀斯克尔科》,为哈萨克小说、戏剧作品的先河。

1944年,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爆发了以反抗国民党暴政的“三区革命”,“三区政府”先后创办了《战斗》、《知识春光》、《启明星》、《同盟》等刊物,热合迈土拉、库尔班阿里、哈吉乌买尔??夏布坦等人是这一时期的文坛新秀。

在此前后,哈萨克语创作和演出戏剧的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

哈萨克族的部落有那些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她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逐步融合而成。

主要生活在伊犁、阿勒泰草原的部落有塞种、乌孙、克烈、乃蛮等。

塞 种 塞种人为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

据汉文史籍记载,塞种人原名“允戒”,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与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到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

在哈萨克族中,包含有不少古塞种人的成分,如哈萨克的克普恰克、阿尔根及其他部落中都有“支尔塞克”“别斯塞克”“波尔塞克”和“卡尔塞克”等氏族部落。

说明这些氏族部落都是塞种人后裔。

又在涉及到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之一的乌孙时亦云:“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

”这也说明哈萨克族中有古代塞种人的成分。

乌孙 乌孙历来被认为是哈萨克族的先民,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

乌孙部落现在是哈萨克大玉兹的主体部落。

乌孙是我国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古老的部族。

公元前2至1世纪崛起于我国,后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权。

据和记载,乌孙在西迁伊犁河流域之前,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为“匈奴西边小国”,其有史可考的首领名叫难兜靡。

在难兜靡为首领时,乌孙为强邻月氏所攻,国破家亡。

其时,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刚刚诞生,为匈奴单于所收养。

公元前162-161年,在匈奴老上单于支持下,昆莫率军向西大举进击,攻破当时在伊犁河流域居住的大月氏,一部分大月氏人继续西徙;一部分人则留在原地。

昆莫收取大月氏人余众,留居伊犁河流域。

此后,乌孙人口激增,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建立了一个地域广大、国力强盛的地方政权。

其地东接匈奴,北抵康居,西达大宛,南连城郭诸国。

政治中心在赤谷城。

昆莫分设各官,管理全国。

乌孙最盛时,拥有12万户人,人口63万,胜兵18.88万人,是西域最强大的“行国”。

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极为密切。

早在时,通过、和女使冯与乌孙昆莫、大将联姻,并与汉朝建立了隶属关系,抗击了共同的敌人。

此后四百年内,乌孙与中原封建王朝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为保卫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克 烈 克烈是今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居住在,另外塔城、哈密、昌吉等地区也有。

但克烈部早在蒙古兴起之前,便闻名于世。

辽金时期,克烈部游牧于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图拉河流域,西与篾儿乞惕和吉利吉斯部为邻。

当时,克烈是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部落,其首领是王罕。

王罕是与成吉思汗同时期的人,曾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秃儿结为兄弟。

也速该把秃儿死后,成吉思汗对王罕十分敬重,以父事王罕。

后来,克烈部王罕常与右吉思汗的蒙古部结盟攻打鞑靼、蔑儿乞惕部。

但这种结盟为时不长便告决裂。

不久,成吉思汗率军攻破王罕,夺取了克烈部的大部分领地。

一部分克烈部迁至西部领土, 这部分西迁的克烈部后来成为哈萨克族的组成部分。

乃 蛮 乃蛮部是今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塔城和伊犁三个地区。

乃蛮部的历史也很久远,是古代突厥诸部之一。

辽金时,乃蛮部与古代突厥诸部一样,游牧迁徙。

他们的主要居住地是大阿勒台、哈喇和林、可可雷昔剌思山和阔阔也儿的石山等。

乃蛮与乞儿吉思、克烈、畏兀儿为邻(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中译本第224页), 公元1204年,在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之后,乃蛮王太阳汗联合篾儿乞惕部和脱黑脱阿札答兰部的札木合等,策划攻打成吉思汗部。

由于有人告密,成吉思汗先发制人,突然袭击,将乃蛮部、篾儿乞惕部击溃,太阳汗被杀。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又突然袭击乃蛮不亦鲁黑汗。

乃蛮部毫无准备,不亦鲁黑汗被擒,领地被占,部众四散,有不少逃至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别失八里等地,这些乃蛮部后来都融合到哈萨克族中。

哈萨克族部落分类 哈萨克族部落分为乃-蛮部落-吴瓦克部落-克烈部落- 首先克烈部落又分为12个大部落-从[一]到[八] [一]坚铁开分为6种是A到F A-塔斯比义克又分为-奥拉孜 卡德尔拜克 哈拉孜 塞克斯巴依 巧日坦巴依 阿木尔拜克卡依 巴认洪 哈半洪 哈半巴依 恰哈巴衣 B-巴尔合 C-色开里 D-巴扎尔胡炉 E-哈孜拜克 F-卡哈巴衣 [二]佳迪克分为加那提 义铁明 玛利克 蒙阿利 [三萨尔巴斯分为托依斯巴义 胡西那西 那依曼胡鲁 胡瓦提 胡鲁塔依 曲乌鲁萨尔巴斯 加提克萨尔巴斯 [四]依铁勒 [五]哈拉哈斯 [六]毛勒合 [七]其巴尔阿义俄尔 [八]加斯塔板 其次乃蛮部落分为--特里斯坦格雷 沙尔卓马特 叶尔格涅格特 科克加尔勒 布拉 巴尔塔里 耶列铁 托列格泰分四支 1。

沙土尔 分3个小支 沙尔哲木特、区也、仲 2。

多尔杜乌里 3 哈热克勒 4马太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