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s管理在幼儿园具体应该怎么做
首先,6S在幼儿园推行需要常规运作和标准流程,提高保教质量,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素质,应从重视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始;提高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应从推行6S管理内容开始。
6S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就是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
这套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企业,通过规范的流程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
6S管理内容充分体现了事事有管理、时时要管理、处处都管理的有序工作原则。
幼儿园6S管理内容推进初期的整理和整顿,教师们要动脑筋、想办法,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见成效。
” 在幼儿园,可以看到老师为每一位孩子都精心准备了工具箱。
这些工具箱上面贴有孩子的名字,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活动室的一角。
活动室里的教具、玩具多种多样,通过6S管理后,所有的物品都有标签和位置,不但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还可以培养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物品的能力。
作为教师,保持教室的清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天上班后,教师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拖地、擦拭桌椅和玩具,并且定期消毒、保洁,做到不留卫生死角。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一日常规和习惯,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通过实施6S管理内容,幼儿园教室里被清晰地划分为各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
实施6S管理后,教师的各种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当所有教职工都能按照这套流程和标准来工作时,工作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
精益现场管理与改善课程大纲陈鹏
改善十大格言:①先顾大局,例外状况例外处理;②不要先下结论,要尝试做做看;③用头脑改善,不是用金钱改善;④不在会议室讨论,直接到现场改善;⑤不要解释理由,去想出改善方法;⑥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真相;⑦不要等到百分之百把握才做;⑧要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改善;⑨不是要等待没问题后才能改善;⑩发挥团队精神,不要单打独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