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关于传承良好家风的格言

关于传承良好家风的格言

时间:2019-07-23 22:43

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有何意义

众所周知,好家风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陪树良好家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凝魂聚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和意义。

一.好家风是中华名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家风是指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的中国家庭非常注重门楣家风,重视庭训家教,讲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呈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有形的文字、成型的为人处世格言,更多的是无形的言传身教、隐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

古人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汗牛充栋,据统计,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就有一百二十多种。

自古至今,为世人尊崇而广为流传的有: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贵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家训》、周怡的《勉谕儿辈》、吴麟征的《家诫要言》、古训《增广贤文》、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三大家书”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陈毅《示女儿》诗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良好家风关于修身、治家、立世的思想光芒。

细品中国传统家风,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儒家精髓的聚集,其核心内容归结起来不外乎“五常八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不管是耕读传家、家国天下,还是积德行善、仁孝清廉,好家风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家风是传承道德的重要载体,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

二.家风传承务须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有言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各家有各家的传统。

尽管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形成中华优秀道德观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家风既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又有彰显家庭本色的鲜明个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共性。

孔家严谨治学、杨家满门忠烈、岳家精忠报国等,是世人所熟知、景仰的家风个性。

家风具有时代特点。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风典范:封建社会的家风与民国时期的家风有区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风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家风会不同。

如:诸葛亮《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陆游《示子孙》“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朱柏庐治家格言》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留给家人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郭德纲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等等。

既各具特色,又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家风有积极的、先进的、开放的、可以直接保留传承,也有消极的、落后的、封闭的、需要改进改造的。

所以传承家风,应该坚持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运用同志教导我们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做到人为我用、推陈出新。

我们应该礼敬传统,让勤劳守信、俭朴持家、睦邻友善、耕读孝义、诗书礼法、厚道正直等良好家风薪火相传。

更应与时俱进,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

惟有如此,家风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汇聚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能量,为改革开放宏业添砖加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推波助澜。

有谁知道传承良好家风下联是什么

【如何培育传承良好家风】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已然式微,但“小家庭时代”的当下中国,良好的家风文化并未过时。

父亲母亲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互尊互爱,平等相待,共享权利,共担责任与共同发展实践,于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规范其言行举止,养成其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家风,亦称门风,是指一个家族或家庭的风尚、风气与风格。

具体而言,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积淀并代代相传的日常生活习惯、言行规范、为人处事之道等的总和。

家风,反映的是整个家族或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其本质是整个家族或家庭的共识性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家风与家教的优良文化传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家风培育与传承的行为实践则早就开始了。

历史上,无数贤达之士,男性女性,母亲父亲,为培育与传承良好家风,或言传身教,或著书立言,积淀起丰厚、宝贵的家风家教文化资源与精神财富。

近年来, “家风”,这一未曾离开,但却尘封已久的话题重新回归人们的当下生活。

“小家庭时代”,良好的家风文化并未过时有人说,“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词汇。

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模式和家庭结构深刻变动,传统的大家族已经式微,进入“小家庭时代”,还有必要提家风的培育与传承吗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具有无可比拟的始基地位,是个人“社会性成人”的第一空间。

良好的家风,不仅潜移默化心灵性情、涵养人格品质、形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且于国家发展、社会文明进步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修身虽微,家风虽小,却关乎的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家风正,民风才淳,国风才清。

今天已不同于古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已然式微,但“小家庭时代”的当下中国,良好的家风文化并未过时,不管是几口之家,或者流动、留守家庭,只要有“家”的存在,就会有家风;只要需“立德立人,成人成才”,于家于国,就需要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

两性如何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只是,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新的形势下,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现代社会和家庭具有现代意蕴的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究竟培育与传承什么

如何培育与传承,路径是什么

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须男女两性、父亲母亲共享权利与共担责任。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为人父母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跟着学成什么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之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言谈举止、人格品质乃至价值观念。

中国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

法国画家保罗·塞尚曾言,“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无数名人志士曾倾情言说“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这些实质上都是强调父亲、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父爱、母爱均不能缺失,父亲、母亲均不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缺席,家庭教育是父亲母亲共同的权利与责任。

当下,具有现代意蕴的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须男女两性、父亲母亲共同认识到良好家风培育与传承的重要意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共享共担家风培育与传承的权利与责任。

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男女平等价值观为根本的价值指引。

良好家风的培育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承是一脉相承的,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当前,具有现代意蕴的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须男女两性、父亲母亲以身垂范、言传身教。

须积极建构和营造人格、尊严、价值平等,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与代际关系。

平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良好家风培育与传承的基础。

父亲母亲应共同努力,积极建构和营造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互尊互爱,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融洽和睦的家庭环境。

须积极建构“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的男女两性、父亲母亲共享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权利,共担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的社会格局与家庭格局。

当前,令人倍感欣慰与鼓舞的是,不同于传统社会固化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不平等性别分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女性认识到并认同两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平等相待与和谐相处,共享权利与共担责任,良性互动与共同均衡、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实际行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务劳动、育儿、家庭教育、照料老人中,积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平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带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

父亲母亲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互尊互爱,平等相待,共享权利、共担责任与共同发展的均衡、全面的行为实践,上行下效,于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规范其言行举止,养成其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在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

传承良风演讲稿  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良好的家以影响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孝敬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体现时代精神,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风敦厚尤显重要。

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发扬传承。

当然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风貌,现代文明所强调的自由、平等、个性等都应该有所体现。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

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

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

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

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

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

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许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

如何传承良好家风怎么写

每个家庭的传统不同,所形成的家风也不一样。

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材,比如 尊老爱幼 团结邻里 吃亏是福 爱国爱家 崇尚科学勤劳致富 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优良传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