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格言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宋·包拯《乞不用脏吏》 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明·谈迁《枣林杂俎圣集》 愿闻已过,求通民情。
清·梁章钜《楹联全话》 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来时贫。
宋·张之才《辞汤庙诗》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墨子《墨子公孟》 做官事则不营私家。
汉·刘向《说怨至公篇》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纪昀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丛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桂林抚署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联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题墨梅》 唯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
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
明·杨士齐《历史名臣奏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灵官传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古人练字的名言警句.
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3、,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2、,老大徒伤悲。
——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古人谈谈书的三则名言
古人谈读书的名言: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收集古人或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格言警句并写下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关于做人做事的古人写的名言警句 . 希望答案给的有条理 没有灌水
关于尊严的名言警句 1: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2: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 3: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4: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
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罗素 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
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 6: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7: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
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伊?谢?科恩 8: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
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
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汤因比 9: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陈家琪 10: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