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格言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宋·包拯《乞不用脏吏》 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明·谈迁《枣林杂俎圣集》 愿闻已过,求通民情。
清·梁章钜《楹联全话》 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来时贫。
宋·张之才《辞汤庙诗》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墨子《墨子公孟》 做官事则不营私家。
汉·刘向《说怨至公篇》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纪昀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丛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桂林抚署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联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题墨梅》 唯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
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
明·杨士齐《历史名臣奏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灵官传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来说一些古人云,俗话说之类的名言,警句。
(一)人生 1、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2、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宋 林逋《省心录》) 3、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晋 陈寿《三国志》) 4、游弋过乐,败德之源。
(唐 魏征《群书治要》) 5、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宋 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 6、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7、其穷也无忧,其乐也不淫。
(唐 柳宗元《校书郎独孤君墓碣》) 8、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 苏轼《水调歌头》) 10、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二)处事 1、君子处身,宁人负己;小人处事,宁己负人。
(宋 邵雍《处身吟》) 2、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做。
(唐 吕岩《劝世》) 3、言不苟出,行不苟为。
(汉 刘安《淮南子》) 4、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晋陈寿《三国志》) 5、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 7、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清 曹雪芹《红楼梦》)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清 陈宏谋《养正遗规》) 10、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 乐府《君子行》) 11、责己则攻短,论人则取长。
(清 恽敬《与李汀州》)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晋 陈寿《三国志》) 1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魏 王肃注《孔子家语》) 1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汉 司马迁《史记》) (三)交友: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 傅玄《傅鹑觚集》) (2)近贤者聪,近愚者聩。
(唐 皮日休《耳箴》)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5)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元 佚名《小尉迟》)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 白居易《琵琶行》) (7)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8)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汉 刘向《说苑》) (9)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成仇人。
(明 方孝儒《朋友》) (10)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四)勤学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 老子《道德经》)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 班固《汉书》)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 韩婴《韩诗外传》)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晋 陈寿《三国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战国 荀况《儒效》)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
(宋 陆游《剑南诗稿》)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 韩愈《进学解》) (五)惜时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清 魏源《默觚》)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唐 房玄龄《晋书•安重荣传》)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 佚名《增广贤文》) 4、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唐 林宽《少年行》) 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 文嘉《明日歌》)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 朱熹《偶成诗》)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 9、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唐 韩琮《春愁》) 10、一刻千金。
(宋 苏轼《春夜》) (六)进取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汉 刘安《淮南子》)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七)修养 1、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唐 韩愈《原毁》) 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清 刘鹗《老残游记》) 3、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行一日好事。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凡事恭谦,不得盛气凌人。
(宋 朱熹《朱子全书》) 5、无愧于口,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
(宋 邵雍《渔樵对答》) 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战国 荀况《荀子》) 7、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清 顾炎武《日知录》) 8、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宋 林逋《省心录》) 9、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宋 林逋《省心录》)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八)哲理 1、论事易,做事难;做事易,成事难。
(宋 苏轼《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 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春秋 晏婴《晏子春秋》) 3、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春秋 老子《道德经》)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战国 孟轲《孟子》)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汉 司马迁《史记》) 7、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新唐书•魏征传》)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 俞文豹《清夜录》)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战国 韩非《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