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欢迎采纳
太宗的这一认识,古今很多人均表达出相同的看法,请写出一句表达这一看法的格言、警句或谚语。
司马光评价贞观治世: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文白翻译:一斗米不过三四钱,整个一年犯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个人。
东到大海,南至五岭,均夜不闭户,旅行不带粮,只是在路途上取食物。
向达:李唐一代之历史,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
而其取精用宏,于继袭旧文物而外,并时采撷外来之菁英。
两宋学术思想之所以能别焕新彩,不能不溯其源于此也。
明宪宗:“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
”“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也,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于二帝三王之道,有治未纯也。
然而嘉尚之者,以其可为行远登高之助也。
”吴澄:“三代以后享国之久,唯汉与唐。
”“太宗卓然而为唐三宗之冠。
”郭思贞:“二帝三王之治,后世莫能及者,顺人之道,尽乎仁义也。
唐太宗以英武之资,克敌人如拉朽,所向无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戈直:“至于后世之君,莫不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效法焉。
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两汉之贤君六七作,何贞观之政独赫然耳目之间哉
”“然屈己以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以下,绝无而仅有者也。
后人之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
”浚仪国史修文志:“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
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日本的清和天皇也给自己起了一个贞观年号(859-877)。
欧阳修又论唐太宗:“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
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
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
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
呜呼,可谓难得也
”北宋的理学先驱程颐曾想直接干预司马光《资治通鉴》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且要求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否定魏征。
他的干预没有成功。
戈直:“禹以本固邦宁为难,汤以时沈克终为难,太宗身兼创业、守成之事,不以其已能者自满,而以其未能者为惧,其致贞观之治也哉
”吕祖谦评价唐太宗:“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
”胡寅:“两汉盛时,太宗所可及也。
禹、汤、文、武之业,岂不在所希慕乎
”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
及其成功,复归于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
唐太宗名言“以史为镜”还是“以古为镜”
“以古为镜”出太宗李之口。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直言敢谏的魏征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现在也有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意思一样。
出自:百度百科
忧患意识的名言警句
以危则安矣 思所以治矣 思所以亡则存矣 富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庸玉汝于成也——张载《西铭》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北宋文学家张载仅供参考 欢迎采纳 希望帮到你 记得采纳喔 :-D
历史上有那些姓杨的历史名人
杨子:即杨朱,战期著名思想家。
杨西汉著名家。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著名文学家。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仪:(
~235)字威公,荆州襄阳人,官至蜀汉中军师。
杨洪:(
~228)字季休,益州犍为武阳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54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杨广(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巨源:唐代诗人。
杨国忠(
-756年),:唐朝天宝年间著名权臣。
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体态丰盈,容貌美艳。
杨行密: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
-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之首。
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第二代。
杨文广(
-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璟: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朝前期三大杨姓政治家,文学家;“仁宣之治”时期的治世名臣;“台阁体”诗文代表人物.合称“三杨”。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昺(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杨琏: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杨鹤:明末崇祯时将领,任职三边总督。
杨遇春:清朝前期戍边名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