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兴趣的名人名言
1、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2、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3、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4、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5、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6、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
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7、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8、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10、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1、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会是人才的婆家。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14、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
15、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16、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7、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18、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19、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20、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21、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22、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23、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24、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25、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2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7、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关于爱好特长的名人名言
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人们喜爱谎言,不仅因为害怕查明真相的艰难困苦,而且因为他们对谎言本身具有一种自然却腐朽的爱好。
艺术家气质是一种折磨业余爱好者的疾病。
艺术家一开始总是业余爱好者。
对自己抱有兴趣的人使我们感兴趣。
即使有了原则,原则也未必起多大作用;我们口口声声谈论原则,可实际却还是惯于凭兴趣行事。
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价值观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价值观的最终点就是理想。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年青时,由于兴趣广泛,容易忘事;年老了,由于缺乏兴趣而健忘。
任何事情,到了明天,都会比今天更少使人感兴趣。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在原则产问题上,要坚定如磐石;在兴趣问题上,则要顺应潮流。
真实的世界使我感兴趣,因为它是可塑的。
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随缘也:,随遇而安。
身无挂碍,一切随缘。
常怀感激之心,一生快乐无穷
兴趣爱好的成语和名言警句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
——高尔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 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读书贵在坚持,一曝而十寒。
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开卷有益。
●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古罗马)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在原则产问题上,要坚定如磐石;在兴趣问题上,则要顺应潮流(美国)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望经拜道,各有一好 ●各人心里爱,生葱拌韭菜 ●年青时,由于兴趣广泛,容易忘事;年老了,由于缺乏兴趣而健忘(歌德) ●对自己抱有兴趣的人使我们感兴趣(西拉斯)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张洁) ●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葡萄牙)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爱为学问之始(英国) ●嗜之越笃,技巧越工(日本) ●物聚于所好 ●好者能精(日本)
搜集关于奉献的名言名句
关于奉献的名言 1、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
——雷锋 2、只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爱因斯坦 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4、在政治中我们需要能有所奉献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获的人。
——(美国)巴鲁克 5、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
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 6、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
——蒙森 7、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
——罗斯金 8、死者的光荣不在于受世人之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所效法。
——孟德斯鸠 9、我的母亲是出色的奉献者。
如果她发现我们中有人对某件事感兴趣,只要有可能,就要鼓励这种兴趣,她回家时就会带着一包有关著名明星的书。
尽管有九个孩子,她对待我们每个人都像对待独生子女一样。
我们中谁都没有忘记她是怎样的一个辛勤的操持者和出色的奉献者。
——迈克尔·杰克逊 10、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 11、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泰戈尔 12、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
——海塞 13、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卡耐基 14、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 15、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
——松下幸之助 16、生命赐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泰戈尔 17、生使一切的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萧伯纳 18、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 19、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向警予 20、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21、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
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22、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
——丘吉尔 23、人家自然会拿东西来交换,彼此得益。
一定要板着面孔等别人来真心奉献,——亦舒 24、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 25、我应当生活得仿佛我的生命完全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存在似的。
——塞涅卡 26、无用的生命只是早的死亡。
——歌德 27、希望你们年轻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拉第 28、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29、要重返生活就须有所奉献。
——高尔基 30、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罗曼·罗兰 31、奉献无止境。
——钟南山 32、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圣经》 33、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焦裕禄 34、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吴运铎 35、没有奉献精神,创业很难实现。
——柳传志 36、男人敞开心扉就像女人羞答答地奉献出她们那防范森严的肉体一样。
——安德烈火莫洛亚 37、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
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
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阿德勒 38、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高尔基 39、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
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王进喜 40、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41、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杨万里 42、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鲁迅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
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
要300字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许多名言给了我不少启示,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名言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记得刚上学前班时,爸爸就开始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让我学写日记。
那时写日记对我来说真是比登山还难。
我便问妈妈。
妈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怎样写,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也就是说,只要大量阅读书,写作就会像有神帮助似的,十分轻松。
”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只要勤读书,写作文时就不用害怕了。
从此,我爱上读书,而且总是一边看书一边拿本子记一些好词和佳句。
现在我长大了,学校有了作文课,有的同学一听作文就头痛,而我呢,却非常喜欢上作文课,提笔就能写出一篇五百多字的文章呢。
老师经常在我的文章中又圈又点,还经常当范文在班上朗读。
为此,班里写不好作文的同学就经常问我为什么写作文这么好,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孔子认为学习要培养兴趣的名言是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解释】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分析】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
兴趣者,爱好,好也。
更高的境界,则是乐。
因何而好,为何而好,因何而乐,为何而乐,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注释】知:懂得,知道。
之:代词,它。
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乐:以……为乐趣。
好:喜欢,爱好。
者:代词,……的人。
关于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
读书的名人名言1、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士比亚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3、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读书的故事 1.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
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2.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
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
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
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
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
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
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
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
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 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
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7.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8、鲁迅 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9、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
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
”“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
”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
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10、凿壁借光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11、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12、囊萤映雪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
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
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13、欧阳修 苦读的故事 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4、宋濂 苦读的故事 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15、范仲淹 苦读的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和“兴趣”有关的诗句名言谚语有哪些
“世上无难事,只心人。
”这句警句使我体会。
去年暑假,我开始学骑自行刚开始,我就无心去学了,可是,妈妈一直逼着我,不学会不行
妈妈这样逼我,我还是无心去学,总觉得:学骑自行车干嘛
有什么用嘛
我上学又用不着骑自行车,学它不等于不学
后来,妈妈发现我无心学骑自行车,管得我更厉害了
原来我是下午在我家楼下学骑一小时,现在改为两个小时
这下我明白了:如果我再不有心地认真学骑车,妈妈决不会“放”过我
后来,我开始认真地用心学骑车了,我再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学骑车之类的问题了。
这天,我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骑车,感觉它是多么地有趣
的确,不管是什么事情,其实本身都并不难,只是,要看看自己是有心还是无心去学这样本领。
学习任何本领,知识,只要你想把它做好,学习它时,认认真真去对待,学习它,你就不用疑问它能不能被自己所掌握了
因为,你有心去学它呀
被忘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句名人警句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