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1.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 4.诲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温知知新。
7.见贤思齐。
8.学而不厌。
9.循序渐进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后凋也?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小不忍,则乱大谋. 25.道不同,不相为谋. 26.既来之,则安之. 27.有教无类. 2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课文的成语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 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 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 作诗,不成者行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巜论语》十二章的课文,警句和格言
《论语》十则 姓名 1.填空:(19分)⑴《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整理而成。
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五经”指 、 、 、 、 。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吾日三省吾身⑶诲女知之乎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 )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恕: )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6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6分)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 )任重而道远( ) 择其善者而从之(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4分)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
(4分)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分)答案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家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丘 仲尼 春秋时期 思想家 教育家 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Lún yùn xǐnɡ wǎnɡ dài3.⑴“说”通“悦”, yuè 愉快。
⑵无⑶“女”通“汝”,rǔ 你 ⑷“知”通“智”,zhì 智慧4.⑴生气、发怒 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 有害⑷听从,采纳 ⑸年 ⑹大概 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5.(一日三省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
意思相近即可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意思相近即可
写出下列成语所出自课文篇目及相应的句子.
1<<孙权劝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醉翁亭记>> 水落而石出者3<<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语文《童趣》出自课文的成语有```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5)刮目相看
写出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初中课文中的)
刻舟求剑 拔长 狐假虎威 滥竽充数 技穷 开卷有益 博而不精 · 百发百中 · 捕风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无私 · 当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当务之急 · 开诚布公 · 不得要领 · 抛砖引玉 · 二桃杀三士 · 尔虞我诈 · 罚不当罪 · 奋不顾身 · 分崩离析 · 风吹草动 · 覆巢无完卵 · 分道扬镳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 两败俱伤 · 乐不思蜀 · 老当益壮 · 劳而无功 · 论功行赏 · 老马识途 · 老牛舐犊 · 老妪能解 · 老生常谈 · 梁上君子 · 蓝田生玉 · 滥竽充数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 门可罗雀 · 名落孙山 · 孟母三迁 · 马首是瞻 · 毛遂自荐 · 门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鸡 · 怒发冲冠 · 鸟尽弓藏 · 南柯一梦 · 弄巧成拙 · 穷兵黩武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难兄难弟 · 南辕北辙 ·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尽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钧一发 · 千里鹅毛 · 黔驴技穷 · 千虑一得 · 巧取豪夺 ·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 犬牙交错 · 千人所指 · 千载难逢 · 气壮山河 · 日不暇给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人给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杰地灵 · 日暮途穷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弃我取 · 忍辱负重 · 任人为贤 · 人人自危 · 如释重负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鱼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释卷 · 士别三日 ·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伤风败俗 · 三顾茅庐 · 双管齐下 · 死灰复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尸居余气 · 司空见惯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迁之教 · 三人成虎 · 杀身成仁 · 水深火热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三生有幸 · 尸位素餐 · 塞翁失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随月读书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敌忾 · 同仇敌忾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同甘共苦 · 同工异曲 · 天经地义 · 天下无双 · 天涯海角 · 天衣无缝 · 一夔已足 · 穷兵黩武 · 庄周梦蝶 · 曾参杀人 · 以强凌弱 · 完壁归赵 · 韦编三绝 · 无出其右 · 为虎作伥 · 刎颈之交 · 无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万死不辞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五色无主 · 亡羊补牢 · 未雨绸缪 · 妄自尊大 · 下笔成章 · 下车泣罪 · 先发制人 · 兴高采烈 · 心旷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关 · 先声夺人 · 小巫见大巫 · 小时了了 · 小心翼翼 · 一败涂地 · 有备无患 · 一不做、二不休 · 一傅众咻 · 一傅众咻 · 以强凌弱 · 饮醇自醉 · 一代楷模 · 一发千钧 · 约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叶公好龙 · 以管窥天 · 言过其实 · 一国三公 · 以规为滇 · 愚公移山 · 一鼓作气 · 一挥而就 · 与虎谋皮 · 异军突起 · 有脚阳春 · 以卵击石 · 以邻为壑 · 夜郎自大 · 一毛不拔 · 一鸣惊人 · 一木难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丰 · 有名无实 · 一诺千金 · 一暴十寒 · 一窍不通 · 一钱不值 · 予取予求 · 一丘之貉 · 一日千里
请兄弟姐妹们帮忙填空,________,雌兔眼迷离,这句诗出自课文
________
.成语______就是出于该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句诗出自课文《木兰诗》
.成语扑朔迷离就是出于该句.
成语闻鸡起舞出自课文_____,选自_____,主持编纂的______,此书为一部编年体通史。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作品名称闻鸡起舞外文名称wén jī qǐ wǔ作品别名无创作年代东晋作品出处《晋书·祖逖传》《资治通鉴》文学体裁成语作 者祖逖、刘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