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礼记》的成语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爱默生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出自《礼记》的成语有哪些
一成不变读音: yī chéng bù biàn释义: 成:制定,形成。
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出自: 《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造句: 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 原封不动反义词: 千变万化 瞬息万变一手一足读音: yī shǒu yī zú释义: 一个人的手足。
指单薄的力量。
出自: 《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单薄的力量近义词: 一手一脚 单枪匹马反义词: 人多势众一张一弛读音: yī zhāng yī chí释义: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出自: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造句: 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以意为之读音: yǐ yì wéi zhī释义: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自: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饮食男女读音: yǐn shí nán nǚ释义: 泛指人的本性。
出自: 《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泛指人的本性饮水啜菽读音: yǐn shuǐ chuò shū释义: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
形容生活清苦。
出自: 《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 饮水食菽隐恶扬善读音: yǐn è yáng shàn释义: 隐:隐匿;扬:宣扬。
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出自: 《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造句: 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 人弃我取反义词: 红口白牙玉不琢,不成器读音: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释义: 琢:雕。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出自: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造句: 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玉不琢,不成器”。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芸芸众生读音: yún yún zhòng shēng释义: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
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
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出自: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造句: 这些话,是告诉芸芸众生,到底是有一大部分感觉不敏的。
(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用法: 这些话,是告诉~,到底是有一大部分感觉不敏的。
◎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在官言官读音: zài guān yán guān释义: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出自: 《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澡身浴德读音: zǎo shēn yù dé释义: 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出自: 《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造句: 日逝月除,时方已过,澡身浴德,将以曷为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 修心养性正心诚意读音: zhèng xīn chéng yì释义: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出自: 《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直情径行读音: zhí qíng jìng xíng释义: 径:直;行:从事。
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
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自: 《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造句: 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 随心所欲执两用中读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释义: 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出自: 《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止于至善读音: zhǐ yú zhì shàn释义: 止:达到;至:最,极。
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自: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造句: 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用法: 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至死不变读音: zhì sǐ bù biàn释义: 纛:到。
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出自: 《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 一成不变 始终不渝反义词: 反复无常自食其力读音: zì shí qí lì释义: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出自: 《礼记·礼器》:“食力无数。
”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造句: 居贫,自食其力,隐田里间,以教授为业,非义不为,人敬惮之。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 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反义词: 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总角之交读音: zǒng jiǎo zhī jiāo释义: 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童年。
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出自: 《礼记·内则》:“拂髻,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
”《晋书·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造句: 莫逆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用法: 莫逆交不足恃矣,然~,应非泛泛也。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僾见忾闻释义: 僾:仿佛,隐约;忾:叹息。
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
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出自: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造句: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2回:“所以僾见忾闻,圣人之祭则如在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哀乐相生释义: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出自: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造句: 要记住哀乐相生的道理,避免乐极生悲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哀乐的关系近义词: 乐极生悲
格言警句(要出自赋的)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赋》)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官赋》) 绿缀红映,车水马龙,落瑛缤纷,潜跃其中;《秋风赋》
礼记学记中的名言警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诚实守信的名言(20句)都要古典书籍摘录的哦
最好是论语或是庄子,礼记等等。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鱼父》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学而》 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子路》轻诺必寡信。
《老子》一诺千金。
《史记》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淮南子 缪称训》骄溢之君无忠臣, 口慧之人无必信。
《淮南子 缪称训》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 为政》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 述学》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好防人者,人亦防之。
《郁离子 任己者术穷》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者,其唯信乎
《臣轨 诚信章》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忘记这个出处了。
。
。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儒行》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孟子 梁惠王》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
《韩诗外传》轻诺者,信必寡。
《省心录》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文中子》以信待人, 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傅子 义信》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
。
手机码的 可能有的标点不对 字应该没有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