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
1.以家为家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诚信1.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3.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4.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8.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10.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改 过 1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12.人孰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1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1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1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敬 亲 18.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19.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2.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23.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 2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列传》 好 学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30.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3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中国传统文化格言
大方广网站的“智慧话语”版块,这个地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有感恩报德,你能举出有关的成语、诗句、谚语、格言、故事来吗
成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格言: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故事: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望采纳,O(∩_∩)O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