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圆明园的名言警句
有一个奇迹叫圆明园雨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雨果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
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雨果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文殊李大钊关于圆明圆的诗句:“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思归。
一曲胡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李瑚的《访圆明园遗址》,诗句有:“绝代豪华,名园萃,瞬成灰砾。
空怅望,蓬丘草径,断阶残甓。
”“愿生民,共建好河山,成殊绩。
”这里既有对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残迹的记述,又有对重新修建圆明园乃至建设好国家的期盼。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炎黄子孙子孙当以此为戒,圆明圆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蕴涵着我们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它的毁灭警告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负。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雨果
一道关于圆明园和名言的问题.(急!在线等!)
不忘历史警钟长鸣
描写颐和园的名言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颐和园对联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
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
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
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
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
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将倒映之青山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笔墨传神。
一丸与千叠相对,足见桥之娇巧与湖之浩瀚。
联语文辞瑰丽,构思奇巧,意境瑰美,就如一幅苍润秀美的水墨画。
颐和园宜芸馆道存斋 霏红花径和云扫 新绿瓜畦趁雨锄 联语清新幽雅:落英缤纷,花径霏红如霞,云雾之中,有人轻轻打扫;瓜田菜地,一片新绿如玉,细雨湿润,有人慢慢锄草。
霏红,彩霞般的红色。
联语用词简练,“趁雨锄”扣紧“宜芸馆”的命名,表现了清新素雅的风格和主人闲适的心境。
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
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
“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联扣月波楼名,甚切。
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
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
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
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气派。
圆明园的毁灭 对我们的影响 用名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