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风家训格言请写下来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3、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4、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5、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6、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7、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8、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9、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10、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那些优良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至今还在使用。
语词溯源编辑1.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 潘岳 之文采,始述家风; 陆机 之辞赋,先陈世德。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习其家风。
”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是学的击玉敲金三百段,常则是撩云拨雨二十年,这家风愿天下有眼的休教见。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 惺斋 乃诗人 槄园 ( 汝霖 )司马之子,落笔绰有家风。
”巴金《家》二三:“让这个女人住在客厅里,不仅侮辱了这个尊严的地方,而且会在公馆里散布淫乱的毒气,败坏 高 家的家风。
”2.具有独家风味的食品。
家训,家规,家庭教育和忌用语
育儿路上,这些家规不能少家规家训能规范家里的每个成员的行为,大家要严格遵守家规清楚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家规家训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大家能各取所需并且互相尊重,还能给幼儿和青少年安全感。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以有必要制定家规家训。
1.家规家训的根本 家规可以帮助家人和睦相处,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谐,有效的家规包含了要家人要求得到什么样的照顾、彼此之间该怎样对待。
2.谁参与制定家规 如果能让家庭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制定家规家训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例如3岁的小孩也能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并能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这些要求;大孩子更有必要参与了,他们能就一些决定和违反规则受到的惩罚提出意见;青少年参与制定规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教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付责任。
3.制定哪些家规家训 哪些家规家训—例如,一条不伤害家人的规则,也可以是关于这些方面的:安全、礼貌、日常生活、如何对待他人。
每个家庭的家规家训都不同,根据自身的信仰、价值观、处境和孩子的大小需求不同都有自己的标准。
4.家规种类 虽然以不同的形式范围大小存在,但所有的家规都有共通点:详细、简单易懂。
5.家规要求必须做到的 这项家法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最适宜的因为它能指导孩子们的行为,例如:要坐着吃饭、客气用语、坐车要系安全带、礼貌待人、家有宵禁 a.要求不能做的规则 既然有要求必须做的,当然也有要求不能做的,但是做的必须要比不做的多。
下面是不能做的一些例子:不能随地吐痰、在超市不能乱要东西、不能说脏话等。
b.要求不能做的 既然有要求必须做的,当然也有要求不能做的,但是做的必须要比不做的多。
下面是不能做的一些例子:不能随地吐痰、在超市不能乱要东西、不能说脏话等。
c.基本规则 有些家规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实行的,有些基本规则能用在所有家庭成员所有事件上,而有些只能用于幼儿或青少年身上,像懂礼貌、不能伤害他人。
d.情景规则 有时候是具体情景做出的一些家法家规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这种家规有效期较短,这种家规应用于这些方面:开车出去度假旅游、上门拜访亲戚朋友、玩电脑、逛街等.之家规、家训与家风[导读] 我认为做事要做到“勤俭自勉,倡廉戒奢”这八个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无论贫富,切记勤能补拙、俭宜持家。
王 跃 安徽省 239000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家庭及,中国文明能够绵延不绝、一以贯之,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家庭观念的支撑与支持。
“家规、家训与家风”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是最基本的形式。
因此,家训、家风既是家庭教育,也是社会教育,还与学校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家训 家风 家庭教育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家庭,作为一个人生命的起点,是每个人吸收养分的开始,也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家长在孩子出生伊始就在举手投足间向他们传递着一种无言的教育。
正如俗话说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孩子五岁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家规、家训与家风则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
那么,如何做呢
我觉得应从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来说: 先说做人。
首先教育子女应从胎教开始。
父母的修养对子女影响最深。
为人父母者应有贤有德,教子就应趁早,此为良策也。
南北朝时北齐颜之推的云: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当之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此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可反笑……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仇怨日降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亦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也。
”俗谚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也是这个意思。
其次,必须严教。
俗语云:严父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但封建时代之严多施以鞭笞棍棒,现不可取。
声色以严,说理以严为适。
刚柔相济,防邪以养正,则为上策也。
清张履祥: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孝。
……严则督责笞挞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气,收束其身心,诸凡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放肆。
宽则姑息放纵,长傲恣情,行端过恶,皆从此生也。
再次,引导他们如何交友。
如何交友
我认为,与人交往,不要只想着占便宜,而应想着怎样能多帮助人、多记人好,少扬己优、宽厚仁爱最为重要。
对方长处多于短处,并与之志向合得来,就可与之深交,否则应及早离开。
自己应以诚待人,不可虚浮向恶,否则无好人与你相交。
若交上比你更劣迹的人,会害你更重。
是君子就不做损人利己或者损人又不利己之人。
再说做事。
我认为做事要做到“勤俭自勉,倡廉戒奢”这八个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无论贫富,切记勤能补拙、俭宜持家。
贫时思增裕,以利少些饥馑寒冻;富时想济人,解人于危难困顿。
杨震“四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自欺
若能幼时入耳,少时入心,成年为官时时时融身一体,则小不致辱家,大不会害民、误国也。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成长发展极其重要的原动力。
每个家庭是健康的、理性的,每个家庭中的孩子就是身心健康的,那么,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也会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家训、家风恰恰是这个道德生活化最适宜的载体。
家风,这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训、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的、的、周怡的、朱子的、、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
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导子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教育子孙后代最基本的形式,发挥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家训的核心内容“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等,与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中的24个字尤其是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是一脉相承、基本契合的。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训、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建立一个和睦、安定、和谐的家庭,进而形成一种健康、阳光、民主的社会风气,从而提高我们大中华的民族素质,同志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我家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故事。
我出生和生长在农村。
我们村是个小山村,一共不到100多户人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读过几年私塾,也算是有知识的,就在我的老家当了几年教书匠。
每到过年,村里的乡亲就找我父亲为他们写春联,村里谁家的孩子结婚,都请我父亲为他们写喜字、喜帖、喜榜,我父亲也乐意,有求必应。
父亲教给我:诚信、正直、自立、务实、助人,我母亲也读过几年书,顶多就算初小文化程度,我那文化不高的母亲,对我的教育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诚实,过日子要勤劳勤俭。
几十年过去,父亲常说:“家和万事兴,亲情、友情、爱情缺一不可”。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我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
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
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惹事和同学打架。
”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
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家风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好的家风都来自言传身教,自己孝顺父母,孩子们将来也会孝顺你。
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那么将来孩子必然能有所成就。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
”这些伟人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古代名人的家风,无不令人心生感慨。
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
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第二篇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
”
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
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
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
”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
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现在,我已经步入初中,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
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家规家训范本20条
家规家训1. 尊敬长辈、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尊敬同学,尊敬他人就是尊己。
2. 自己的自己做,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独立自主。
3. 每天早晨6:30就要起床;晚上9:00前要睡觉。
4. 认真完成作业功课,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 每天放学一回家就先写作业,写完了才能做别的事。
6. 做按时吃饭的好孩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不乱吃零食及垃圾食品。
7. 做诚实守信的孩子,不说谎,不随便拿别人东西,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要有改正的决心和改正的行动。
8. 只能在周末时才可以看电视,每次不能超过一小时。
9.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站立行走时要有样。
10. 说话语气语调尽量做到标准,措辞委婉,不大喊大叫,凡事要镇定小心。
幼儿曹什么意思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房子规则所订明的规范,教育标准一般由标准化的继承,也叫家法一个家庭的后裔。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内法,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规则;规则是相当于该国的家庭法。
孟子曰:“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家庭,才能茁壮成长,做事情应该知道的规则。
家人违反家规将违反法律作为公民受到同样的处罚。
家训:家训是指子孙立身处世,教家庭主妇处理等行业。
首页培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这在个体自我的中国历史,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家训家庭美德的范围之内。
同构的祖国,一个家培训等同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的家训,Yanshijiaxun左右。
家训是家庭生活的道德标准,违背了家训,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家族的传统:家族传统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方式。
这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构成了家族的传统。
正如其名称所暗示的,是一个家庭的氛围,风格和时尚一族的传统。
换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形成了构成一个家族传统,家族的传统,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庭的家居文化家庭公共内训习惯。
族谱文化是携带的工具,互联网进行族谱是新一代的文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