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出中国所有人文墨客的名字,只要名字,最少100个,谢谢了
李商隐 程贺 白居易 李白 杜牧 岑参 韩愈 王昌龄 聂夷中 张籍 张说 孟浩然 王维 刘长卿 贾岛 李绅 杜甫 高适 孟郊 高骈 王之涣 王翰 杜荀鹤 朱庆余 益嘉运 西鄙人 张帖 李贺 卢纶 柳宗元 张继 黄巢 刘禹锡 骆宾王 贺知章 孙逖 丘为 令狐楚 杨炯 钱起 韦应物 耿玮 薛莹 苏廷 陈子昂 朱放 戴叔伦 司空曙 太上隐者 杨巨源 张演 韩 高蟾 畅当 崔颢 张泌 裴迪 郑畋 杜审言 王勃 宋之问 沈佺期 王湾 李颀 祖咏 王驾 李涉 常建 温庭筠 齐已 许浑 赵嘏 罗隐 韦庄 司马图 曹邺 颜仁郁 郑遨 严武 陈玉兰 李益 张九龄 李嘉佑 贾至 皮日休 任翻 张志和 李旬 牛希济 元稹 储光羲 敦煌曲子 冯延巳 顾敻 韩琮 和凝 皇甫松 李存朂 李德润 李端 李华 李璟 李煜 刘希夷 鹿虔扆 罗邺 毛文锡 牛峤 欧阳炯 沈佺期 司空图 苏廷硕 苏味道 王绩 王建 薛涛 薛昭蕴 元结 张若虚 张谓 张旭 徐寅 李存勖 徐昌图 志勤 神赞 王梵志 德诚 慧寂 本寂 怀濬 可止 文偃 寒山 皎然 师鼐 孙光宪 李峤 徐浑 顾夤 李得 魏征 包融 崔国辅 马戴 卢照邻 吕岩 闽后陈氏 安邑坊女 陈陶 崔峒 崔护 崔郊 崔曙 崔涂 丁仙芝 杜秋娘 方干 顾况 关盼盼 贯休 韩翃 韩偓 花蕊夫人 皇甫冉 惠能 开元宫人 来鹄 郎士元 李群玉 李适之 李贤 李珣 李冶 李晔 刘采春 刘叉 刘方平 刘慎虚 刘皂 柳开 柳中庸 陆龟蒙 毛熙震 綦毋潜 钱珝 秦韬玉 邱为 权德舆 戎昱 僧皎然 上官仪 皇甫松 李存朂 李德润 李端 李华 李璟 李煜 刘希夷 鹿虔扆 罗邺 毛文锡 牛峤 欧阳炯 沈佺期 司空图 苏廷硕 苏味道 王绩 王建 薛涛 薛昭蕴 元结 张若虚 张谓 张旭 徐寅 李存勖 徐昌图 志勤 神赞 王梵志 德诚 慧寂 本寂 怀濬 可止 文偃 寒山 皎然 师鼐 孙光宪 李峤 徐浑 顾夤 李得 魏征 包融 崔国辅 马戴 卢照邻 吕岩 闽后陈氏 安邑坊女 陈陶 崔峒 崔护 崔郊 崔曙 崔涂 丁仙芝 杜秋娘 方干 顾况 关盼盼 贯休 韩翃 韩偓 花蕊夫人 皇甫冉 惠能 开元宫人 来鹄 郎士元 李群玉 李适之 李贤 李珣 李冶 李晔 刘采春 刘叉 刘方平 刘慎虚 刘皂 柳开 柳中庸 陆龟蒙 毛熙震 綦毋潜 钱珝 秦韬玉 邱为 权德舆 戎昱 僧皎然 上官仪 神秀 施肩吾 拾得 唐温如 唐无名氏 唐玄宗 王缙 翁宏 武昌妓 湘驿女子 徐月英 薛逢 雍陶 于鹄 于良史 鱼玄机 虞世南 张祜 张乔 张仲素 章碣 郑谷 朱庆馀 李治 沈全期 李世民 李显 李旦 李隆基 李亨 李适 李昂 李忱 长孙氏 武则天 徐贤妃 上官昭容 杨玉环 江妃 李元嘉 李贞 李祎 宜芬公主 宋若华 宋若昭 宋若宪 鲍君徽 萧妃 李昪 李从善 李从谦 李建 李衍 钱镠 钱俶 孟昶 王继鹏 徐氏 韩思复 卢从愿 刘晃 韩休 王晙 崔玄童 贾曾 苏颋 何鸾 蒋挺 源光裕 姚崇 蔡孚 卢怀慎 姜皎 崔日用 李乂 姜晞 裴璀 刘晏 郭子仪 郑馀庆 郑絪 段文昌 牛僧孺 李回 夏侯孜 萧仿 徐彦伯 丘说 张齐贤 郑善玉 薛稷 徐坚 胡雄 刘子玄 员半千 祝钦明
难得,嵊州对联遗存
《嵊联遗存》格言金马祗为身累;清泉白石尽可怡情。
——?王瑶【注】王瑶(504~578),字道良金庭,王羲之七世孙。
博通坟典,长于词翰,僻嗜林泉,无心仕进,撰兹联为誓。
见《金庭王氏族谱》。
痴云蔽岳行人远;淫雨摧花白发生。
——宋?姚镛【注】姚镛(1191~1271
),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嵊县晋溪人。
嘉定十年进士,吉州判官。
以平寇擢守赣州。
绍定间忤帅臣陈子华,贬衡阳,撰兹联。
见周密《浩然斋雅谈》。
试看朱绂方来日;正是黄粱未熟时。
——明?卢鸣玉【注】卢鸣玉,字君式,居邑东隅。
崇祯丙子举人,庚辰登进士。
孝子。
尝叹曰:“国事至此,吾有老亲,当灌园撷蔬为甘旨计,毋贻母忧也”。
观政归省,口占兹联。
至邗江母卒,以不及面为恨。
见民国《嵊县志》卷十六。
愿持白节酬君父;莫玷污名累子孙。
——明?王禹佐【注】王禹佐(1590~1636),字之益,嵊城人。
天启元年恩贡,除保定府通判,分驻居庸关,司昌平三区。
崇祯九年移镇昌平州,清兵入关,与其子王国宣守城不屈,双双殉难。
谥“节愍”。
县城大有弄有王节愍公祠。
见《剡溪王氏宗谱》。
关节一毫无地入;公平两字有天知。
——清?徐匡居养无殊蓬户日;担当恐负秀才时。
——清?徐匡五斗米可以有为,倘为身家,安得人呼父母;一文钱不容苟取,若朘膏血,岂非自食儿孙。
——清?徐匡【注】徐匡,字汉衡,嘉定人。
举人。
康熙四十三年知嵊县,任五载。
催科不扰,讼减刑清,民皆赖之。
善赋诗,每公事至乡,过山水佳处即豪吟寄志,铭联于柱自警。
以上三联见民国《嵊县志》卷十。
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壶。
——清?徐仲瑜【注】自题梯云书屋联。
徐仲瑜(1866~1939),字明泽,嵊县藏岗村人。
秀才。
王金发从之学。
有《盛世元音》《步月庐》手稿。
愁心雨滴碎;诗梦水惊回。
——清?王芝生【注】王芝生绍祥梦中得联,共讶为不祥,未几果卒。
见徐仲瑜《步月庐》手稿。
王芝生(1828~1866
),王景章子。
生于湖南零陵县署。
年十五回嵊。
邑廪生。
能文工诗,为月楼吟社祭酒。
竹篱茅舍梅三百;流水空山鹤一双。
——清?邢籀青【注】邢籀青洪书梦中得联,醒而不解,余曰:“君得母,和靖先生后生耶
”见徐仲瑜《步月庐》手稿。
治家在米盐以外;择友于直谅之间。
——民国?郑午昌煎茶煮饭扫地洗衣,自家有力自己做;学佛读书养花作画,终日如痴终日醉。
——民国?郑午昌暂可莫言当世事;不问行禅与坐忘。
——民国?郑午昌【注】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斋名鹿胎仙馆,嵊县长桥人。
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
着有《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学全史》等。
以上三联见郑午昌原作。
家从债积知钱贵;人到孤零感父恩。
——钱义余【注】钱义余(1905~1990),嵊县长乐人。
1930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
服务于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接桥梁建设工程。
后任厂长。
1958年任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总机械师。
晚年居杭州,为杭州退休工程师协会主要成员,爱好诗词,主持嘤鸣诗社。
忧父早逝,作斯联。
着有《西园吟草》。
世无豪杰与共饮;室有妇稚亦天真。
——胡兰成千载知己在史笔;一鉴江山传谦真。
——胡兰成花开今岁信;月照前生情。
——胡兰成【注】胡兰成(1906~1981),字蕊生,嵊县胡村人。
撰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汪精卫夫妇赏识。
1940年任汪伪南京政府宣传部政务次长、兼《中华日报》总主笔,后改任行政院法制局长。
1944年至汉口接管《大楚报》。
1950年经香港到日本。
1957年被台湾中国文化学院聘为教授,前往讲学。
着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等。
以上三联见台北薛仁明博客,胡兰成原作。
题赠行楷对联墨蛟飞上剡藤滑;苍璧碾成官焙香。
——宋?陆游【注】款:何绍基。
原句应是“墨蛟飞下剡藤滑”。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湖南道州人。
道光十六年进士。
咸丰初为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
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
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以书法名天下。
见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赠吴德卿临流玩一天水月;启户见万里江山。
——明?杨秘图【注】杨秘图,名珂,字汝鸣,余姚人。
尝居秘图山,自号秘图,为阳明先生弟子。
善书法,有晋人笔法。
尝游台荡过三界,览始宁城隍庙,见吴德卿(名子乐,善擘窠书)题匾,心折之,诣门造访,盘桓二月,临行赠此联。
见《始宁吴氏宗谱》。
赠钱瀛救母能刲股;诚心可感天。
——明?王洪【注】钱瀛(1412~1488),字宗贵,嵊县琼田人。
读书知礼,天性孝谨。
母周氏久病不痊,瀛割股配药以进,服后病愈。
邑令许岳英嘉其孝行,赠匾“孝感”,悬于中堂,南畿王洪撰斯联。
见《钱王后裔在嵊州》第三辑。
题王顿宅石上种菖蒲,硬生根蔓;风前燃蜡烛,聊护烬光。
——明?徐文桥【注】此余姚名士徐文桥题王顿宅柱石联,高其清幽,亦怜其光景之凄也。
王顿(1505~1571),明代华堂人,读书知大义,尤娴礼节,天性廉洁,名士皆乐与之交。
见《金庭王氏族谱》。
赠石楼论交待续金兰簿;招隐行乘剡曲舟。
——清?吴熙载【注】篆书对联,款:石楼先生正之,熙载吴廷扬。
吴熙载(1799~1870),初名廷扬,又字让之、攘之,江苏仪征人。
诸生,为包世臣入室弟子。
善各体书,尤工篆、隶。
篆刻自成面目。
见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赠徐森仁罗浮雪月梅花梦;湘浦芝兰芳草思。
——清?杨乃武【注】篆书对联,款:森仁兄大人正可,子勋杨乃武。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家喻户晓。
案发前杨曾赴嵊县藏岗村访徐森仁,留此墨宝。
徐国兆藏。
预赠友人入泮此日龙门初变化;他年麒阁焕勋名。
——清?徐仲瑜【注】见徐仲瑜《步月庐》手稿。
赠美人神凝湘浦三秋水;鬓统巫山一段云。
——清?徐仲瑜【注】见徐仲瑜《步月庐》手稿。
赠徐仲瑜万里江山来眼底;四时风月助吟情。
——佚名【注】行楷对联,款:长洲贝蕴章。
贝蕴章,字达夫,江苏长洲县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浙江寿昌知县。
着有《琴鹤堂印谱》。
徐小波藏。
赠芝庭剡水扁舟四围明月;石林孤馆万本乔松。
——清?欧家廉【注】行楷对联,款:芝庭先生大雅属,顽夫弟欧家廉。
欧家廉(1869~1925),广东顺德人。
清光绪甲午恩科进士。
历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官、湖南道监察御史。
工书法。
1922年总纂《顺德县志》。
见香港淳浩拍卖有限公司2012夏季艺术品拍卖会。
书法对联周鼎商彝见蝌蚪;剡藤蜀茧照松烟。
——清?傅淦【注】傅淦(1844~1922),字笠泉。
当代史学家傅斯年祖父。
同治十二年拔贡。
少有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且精医术,擅武艺。
见《元明清民国老对联》。
篆书对联子猷泛舟求安道;微之鸣世亚乐天。
——清?李准【注】款:甲戌十月李准。
嵌名联,共嵌四个人名。
上联的子猷是书圣王羲之之子,安道是雕圣戴逵,王曾雪夜访戴。
下联的微之是唐代诗人元稹,乐天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后期与权贵同流合污,文学史上虽有“元白”之称,但成就赶不上白居易。
李准(1871~1936),字直绳,号默斋,四川邻水县人。
官至广东水师提督兼巡防营统领。
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隐居天津,以研究古篆字鬻书为生。
招牌对联薛涛新裁光迷五色;剡溪美制艳夺三春。
——佚名【注】旧时文具店联。
招牌对联虽无刘阮逢仙术;只效岐黄济世心。
——佚名【注】旧时药店联。
含两个典故。
东汉剡县刘晨和阮肇同上天台山采药遇仙,半年后返乡,人世间已经历七代。
传说远古岐伯与黄帝讨论医术,《内经》谓“岐黄之术”即指医学。
行书对联耕我心田,不虑尧汤水旱;出人头地,惟读孔孟经书。
——清?尹纯【注】款:巢云尹纯时年七十有一。
徐国兆藏。
赠吕寿名不向上天求富贵;却从平地作神仙。
——清?张鸣皋【注】篆书楹联,款:岁在壬午初夏,松云张鸣皋。
张鸣皋,字松云,甘霖镇东张村人。
工书法,精岐黄,好施药饵,人咸德之。
吕寿名藏。
体质如浑金璞玉;襟怀犹霁月光风。
——佚名【注】楷书楹联,无款。
吕寿名藏。
赠屠镜人自谓心无不平事;惟忧世有可怜人。
——清?曹鸿勋【注】此民国嵊县县长罗毅书赠江东村秀才屠镜人书法对联。
罗毅,字叔弘,湖南郴江人。
民国廿一年九月,随浙江省民政厅长吕遽孙来嵊视察,慕剡中山水,乞充嵊县县长,十月莅任。
赠丁煦堂苍藤翠壁疑无路;野花闲草各自春。
——民国?王石【注】行书对联,款:煦堂先生法家教正,硕夫王石书。
煦堂,即丁旭,又名谷音,嵊县苍岩人。
善书。
筑适庐,设诚明斋眼科诊所。
徐国兆藏。
诚意济人春不老;明心祛障日重光。
——民国?俞知鉴【注】行书对联,款:谷音仁弟雅属,俞知鉴撰赠。
俞知鉴,新昌五都人。
秀才。
孝子。
工书,以左书大草着称。
鹿山吟社成员。
徐国兆藏。
婆心参仝仙人秘;佛眼慧寂日月光。
——民国?冯易清(翊) 【注】行书对联,款:谷音先生医家惠存,冯易清书。
徐国兆藏。
赠德庐主人仲宣胸中有书万卷;长康家里惟画一橱。
——民国?商笙伯【注】行书对联,款:德庐主人正之,商笙伯年七十五。
商笙伯(1869~1962),名言志,号安庐,长乐镇人。
清光绪三十二年任江西省湖口知县,曾为张香涛幕僚。
辛亥革命后居沪,专研国画。
解放后,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国画院画师。
见上海天衡拍卖有限公司2010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行楷对联嘉木随时皆入画;好山无面不当窗。
——佚名【注】款:张味真书。
王子懋藏。
草书对联曲水当轩绕;屏山抱屋围。
——民国?丁旭【注】款:辛未春丁旭。
徐国兆藏。
楷书对联山色且遥观,千岩竞秀皆图画;水声还静听,万壑争流亦管弦。
——民国?丁煦堂【注】款:甲戌夏丁煦堂。
徐国兆藏。
楷书对联稻秧正青白鹭下;桑椹烂熟黄鹂鸣。
——佚名【注】款:晚香庄主人裘保彝书。
徐国兆藏。
楷书对联闲吟得句书蕉叶;酣醉停杯剪烛花。
——佚名【注】款:剡艇裘保彝书。
徐国兆藏。
赠延卿绿尊红袖诗人舫;铁版铜琶学士词。
——民国?屠兆朋快乐在于心情于2013-9-1 00:45补充以下内容:【注】行楷对联,款:延卿仁兄大人雅属即正字,古凤屠朋。
尹向东藏。
赠金宪章花放无人处;诗题有酒时。
——佚名【注】篆书对联,款:宪章二兄雅属,若园王孝检。
金宪章,崇仁人,“海上巨商”金禄甫之子。
王孝检 (1878~1968),字邈达,号若园,白泥墩人。
博通经史,尤精《周易》。
早年就读于杭州紫阳书院,尊父命弃儒从医。
27岁在家乡行医,后至沪、杭,医名渐着。
1919年,在嵊县开办芷湘医院,自任院长。
着有《汉方简义》。
徐国兆藏。
赠祝三黄流可以用亭;彤弓乃为求贤。
——民国?王邈达【注】篆书对联,款:祝三仁兄大雅之属,若园邈达。
自题多情多义多儿女;不佛不仙不圣贤。
——民国?王晓籁【注】王晓籁(1887~1967),名孝赉,号晓来,嵊县白泥墩人。
岳父楼映斋。
光复会会员。
1927年策动闸北保卫团响应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被推为商界代表,任上海临时市政委员会主席委员。
后历任上海市商会理事长、全国卷烟税局局长、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
在上海广收门生,为“海上闻人”。
王多妻妾,有子女30人,人称“多子大王”,民国三十年撰此联自嘲。
见《嵊县文史资料》第八辑《王晓籁传略》。
赠企泉扶义日汲高;追颉天槎杪。
——民国?王晓籁【注】行书对联,款:企泉仁兄属,王晓籁。
见楚浩《官为轻,民为重
“海上闻人”王晓籁的文化情怀》。
赠楼景辉无尽波涛归学海;长春花木在词林。
——佚名【注】行书对联,款:景辉先生雅属,王晓籁。
楼景辉(1846~1923),字映斋,嵊县楼家村人。
清末任宁波纸行经理,后至上海创办锦华丝厂、萃华茶栈,在萧山合资办通惠公纱厂、合义和纱厂。
创办钱江、乍浦商轮公司。
见楚浩《官为轻,民为重
“海上闻人”王晓籁的文化情怀》。
赠金沅芗玉德金声寓于石;明窗大几净无尘。
——佚名【注】款:沅芗先生属书,徐生翁书。
金沅芗(1904~1984),又名金友生,嵊县实业家,金禄甫长孙。
曾先后开办过茶厂、蚕厂、酿造厂、织布厂,经营过银行信用社有关金融业务。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创办锦源丝厂,“金鼎牌”蚕丝享誉中外。
1951年出走香港,寄身寺院,研读佛经。
徐生翁(1875~1964),绍兴人。
一生以鬻书画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适,以布衣终天年。
嵊州市文物管理处藏。
题怀婴托儿所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何必尔为尔我为我。
——民国?王晓籁【注】20世纪30年代,王晓籁回故里,以巨资购绍兴东湖陶氏别业,设怀婴托儿所,撰联并书横帔“一视同仁”,一时成为越商提携同道、济世扶困的共语。
题金家施粥厂同是肚肠,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佚名【注】崇仁金禄甫(1886~1923)从补鞋匠成为“海上巨商”后,致富不忘济贫,晚年返乡后接管由父亲金昌运创办的“金氏养老堂”,收养孤寡老人;创办“因利局”,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给贫困者。
每至隆冬季节,开办规模盛大的施粥厂,布施附近饥民。
见《嵊讯》第十九期《书民初巨商金禄甫先生二三事》。
题黄胜堂百草园赤脚深山一园春色;遗产宝库百草活人。
——民国?张士楷百草园新金匮记;千秋人起李时珍。
——民国?张士楷题桑竹桃橘四园春霞蒸桃秋金铸橘;好竹香笋稀桑眠蚕。
——民国?张士楷夹水桃花修竹外;环洲橘树翳桑中。
——民国?张士楷【注】以上见《张士楷诗集》,2005年刊。
赠张味真池上鸣琴游鱼出听;林间宴坐百鸟衔花。
——民国?马一浮【注】张味真(1882~1967),名冶,石璜新沃人。
清末秀才。
善诗词文赋,尤擅七弦古琴与琵琶,所抚古琴乃朱熹旧物,琴背铭有“晦庵”二字。
1952年,因挚友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马一浮邀请,携眷赴杭州任文史馆馆员职。
浙江省成立文联,被推举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赠侠壮梅花气骨;香草风流。
——民国?钱师廉【注】款:侠壮仁兄有送,师廉。
钱师廉,字味葭,号味竹居士,嵊县长乐人。
举人。
曾为阳山学堂国文教员。
善墨竹,能书,精篆刻。
赠一月先生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识得读书头已白;远取诸物反求诸已,之于至善火纯青。
——民国?一月【注】一月先生撰,谢冠生书。
见《嵊讯》。
赠马寅初枳棘成而刺;担黎食之甘。
——郭沫若【注】马寅初(1882~1982),嵊县浦口人。
着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着有《新人口论》《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等。
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人。
着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赠某报秉直笔而匡时,忍看五大部洲,终不脱野蛮专制;凭良心以立论,渴望中华民族,早同赓真正共和。
——民国?谢震赠汪医师施抢救人,着书传后,更喜玩虫鱼花鸟,都教畅遂生机如君者,为大慈善家,亦真快乐派;倦游息影,借寓养疴,度讲求内服外治,窃愿潜攻医学于我乎
订金兰雅宜,占桃李春风。
——民国?谢震赠竞雄女校极平等时期息争竞;真文明社会无英雄。
——民国?谢震【注】校在上海,以秋瑾之号“竞雄”为名,由革命党人王金发、姚勇忱创办于1912年7月。
1913年春,秋瑾莫逆之交徐自华任校长。
以上见《先烈谢震遗着》。
赠金文镛书学杨大眼;文法古尖灵。
——民国?宋澄【注】宋澄(1894~1973),即宋洪波,嵊县甲秀坂人。
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
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军一师上校参谋主任。
1933年任第八军少将参谋长。
1938年调任军委会少将参议,未赴反乡,以习书赋诗为娱。
1958年入狱。
1973年病死狱中。
见《嵊讯》。
赠尹桂芳桂子香飘怡红院;芳名永暎汩罗江。
——田汉【注】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
着名剧作家。
兹联称赞越剧艺人尹桂芳在苏青编剧的《宝玉与黛玉》《屈原》两部戏中,成功塑造了贾宝玉和屈原的艺术形象。
尹桂芳藏。
呈朱西宁隐隐王气杂兵气;迢迢文星是客星。
——胡兰成【注】民国六十五年(1976),胡兰成自华冈迁居朱西宁家隔壁,撰此联以赠。
朱西宁(1926~1998),原名朱青海,江苏宿迁人。
曾就读杭州国立艺专。
后投笔从戎,1949年随军去台湾,先后任陆军上尉、上校参谋等职。
为台湾文坛蜚声海内外的着名作家。
见胡兰成《闲愁万种》上卷之《幽怀记》,长安出版社,2012年。
庆吊类庆贺遥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
——《新华日报》社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合贺【注】抗战期间,马寅初公开发表演讲,严正抨击蒋介石政权的战时经济政策,因之被捕关押在贵州息峰集中营。
1941年3月30日,重庆大学商学院学生借庆祝马寅初六十寿辰,掀起了着名的“祝寿运动”。
贺升平歌舞台开馆升平世界倒也清雅;歌舞场中还是的笃。
——民国?竺鸣涛【注】1919年冬天,开元人周麟趾率“小歌班”男班四十余人三进上海,在海宁路新疆路口重建华兴戏院,更名升平歌舞台。
竺鸣涛(1896~1969),字明道,竺绍康之子,嵊县灵鹅人。
曾留学日本,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历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高级参谋及第二、三处处长,第三厅总务处长,浙江保安处长兼保安副司令,第三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9年去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后任“经济部”顾问。
贺宋添龄先生九十寿矍铄堪羡颁白叟;弯弓始壮楚邱生。
——民国?宋洪波寿味真八十联牙琴愧听,韩马许前,风义平生半师友;殷裸是将,商芝可罢,人文安养寿湖山。
——民国?张士楷九十寿联剩记仙长花果换;时娱鹤老子孙归。
——民国?张士楷【注】以上三联见《张士楷诗集》。
寿吉田七十生辰大人德同小儿戏;今岁花开去年枝。
——胡兰成【注】吉田茂(1878~1967),日本前首相。
其前半生为外交家,以亲英美而干涉中国内政而闻名。
后半生,以坚毅而充满智慧的表现就任五次首相,长达7年之久,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见薛仁明编《天下事,犹未晚 (胡兰成致唐君毅书八十七封)》,尔雅出版社,2011年。
贺婚贺吕凤至纳妾鱼门跃浪谈孙子法;金屋藏娇祝太公年。
——民国?吕调令【注】吕凤至,字景陛,嵊县雅安人。
咸丰十年(1860)生。
光绪十五年武进士。
为营团守备,浙闽全省提塘守备。
年六十七纳妾,生一女,今居甘霖镇。
吕调令,又名乔至,吕凤至族弟,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毕业。
曾任北伐军第八军六师军法处长、常山县公安局长。
见民国《嵊县志》。
贺刘曾两姓连姻刘阮入天台,正逢月夕花晨,有约神仙成好会;曾颜游洙泗,方拟升堂入室,莫因粉黛误操修。
——民国?郑煜卿【注】郑煜卿(1873~1939),字寅,晚年自号求实斋老人,湖南邵东县人。
秀才。
塾师。
着有《求实斋文集》《求实斋诗撰对联集》。
赠何阆仙君哲嗣东初与张女士结婚设保姆传习,禀婚礼改良,阿翁姑算是绍属新学界初祖;化儿女痴情,作英雄侠气,小夫妻勉为中国廿世纪伟人。
——民国?谢震贺黄干警察所长与袁湘卿女教员结婚女担教育,男任治安,今夕订同心,同尽本乡义务;结自由婚,行文明礼,公堂成好事,好为中国新民。
——民国?谢震贺陈君与某女士结婚国事漫萦怀,难得好逑逢淑女;人生且行乐,恰宜元夜结新婚。
——民国?谢震绮席笙歌皆大欢喜;璇闺琴瑟真正共和。
——民国?谢震客到酒初浓,鹦鹉能歌金缕曲;月圆花正好,嫦娥应妒洞房春。
——民国?谢震婚联百年美眷谐今夕;两地相思诉昔时。
——民国?谢震由来好事多磨折;毕竟良缘难解分。
——民国?谢震应知并枕难成梦;闲话双星未渡河。
——民国?谢震【注】以上见《先烈谢震遗着》。
哀挽挽嵊县知县严思忠如公无恙,携斗酒从之,相与寻鹅史书楼、鹿郎亭埭;怆我此行,掉扁舟归也,忍再读青枫祠记、黄绢碑文。
——清?朱彭年【注】同治九年二月,嵊县知县严思忠,为天台一庞姓发疯剃发匠所杀,并杀一女一妾。
时富阳朱彭年莘潜主纂《嵊县志》,挽以联,皆用剡中故实。
见胡君复编《古今联语汇选》(四)。
挽嵊县知事石治棠伟哉公
殆衡岳降灵乎,溯壮岁投笔从军,是入关景略,是杀贼修期,是平苗孔镛,是磨楯荀济,尤莫若烽火倥偬,是杜老吟诗,每饭不忘君父,廿年巾需次宦途,浩浩落落其襟期远出风尘,别无长物,只玉华留剰一编,挂帆自镜水飞来,怀刺灭正平之宇,奉舆无潘岳之亲,刚看竹马欢迎,喧传郭汲,待使君判事余闲,好向子猷桥畔,仲若堤边,分付奚奴拾佳句;悲夫民
其云霓失望矣,自我侯下车莅治,如刘宽用刑,如信臣折狱,如萧何约法,如张汤剔奸,更欲为士林培植,如文翁化蜀,有心计及膏油,数日前叨陪讲舍,恳恳勤勤于吾辈洞开肺腑,如此好官,在剡川未竟两月,飞舄傍君山归去,王褒废蓼莪之章,惠连杳池塘之梦,可奈芦帘步韵,盼断孟光,闻此日噩音递到,忍从九嶷峰头,三湘江上,凄凉故国远招魂。
——清?马履鉴(照青)苗狼凯唱已廿余年,游宦寄孤身,诗咏玉华,共识曼卿是仙吏;竹马欢迎才五十日,与公惟一面,琴停剡水,徒教王粲泣遗碑。
——清?章毓才(啸修)【注】章毓才,剡山二戴书院掌教。
诗学有渊源,昔桂华,今玉华,异曲同工千秋绝唱;素心如冰雪,家湘水,官剡水,名儒仙吏两地传人。
——清?张肇东(杏春)公此来民社所关,闾俗采风,不为半江鲈鱼来;今而后吟魂如在,青松江树,好寻一幅画图山。
——清?屠兆鹏(乔云)【注】屠兆鹏,字古凤,号乔云,晚号了道人,嵊县禹溪人。
廪生。
究心六书,工诗文,擅画竹。
公多诗兴,待来春判事余闲,携斗酒双柑胜迹好寻戴仲若;生抱穷愁,叹半世宦途坎坷,知独醒人醉心期可诉屈灵均。
——清?赵荣恩(苇香)【注】赵荣恩,即赵树诚,嵊县桃源乡人。
清末诸生。
鹿山吟社发起人之一。
光绪十八年重建迎恩亭。
着有《宾主集》。
天姥云边,剡溪月下,知我公清梦频游,讵缘积牍心劳一病,负名山竟尔玉华成绝笔;郢中雪白,江上峰青,问旧侣招魂何处
此后荒城洒泪三生,寻片石谁从岳麓证前因。
——清?郭庆嵩(兰余)【注】郭庆嵩,嵊县石砩人。
鹿山吟社发起人之一。
南社社员。
曾任民国《嵊县志》分纂。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有删减
寒颤颤的发音
宣化上人,东北黑龙江省双城县(原吉林省双城县)人,是在美国建立三宝第一人。
西元1918年(民初戊午年)农历3月16日生。
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
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
母白太夫人胡氏,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
怀上人时,曾向 佛菩萨 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 阿弥陀佛 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上人生性沉默寡言,天赋侠义心肠。
11岁那年,见邻居一死婴,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
12岁,闻双城王孝子──上常下仁大师,尽孝得道,发愿效法。
忏悔过去不孝父母,决定每日早晚向父母叩头认错,以报亲恩,自此渐以孝行见称,人称“白孝子”。
15岁皈依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师。
同年入学,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医卜星相等,无不贯通。
求学期间,参加万国道德会等慈善团体;又为不识字者,讲《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为贫寒者,创办义务学校。
19岁,母亲逝世,结庐于母亲墓旁,期间礼请三缘寺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剃度师,法名安慈,遂披缁守于母墓旁。
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拜华严、礼净忏、修禅定、习教观、日一食、夜不卧,功夫日纯,得乡里人民之爱戴礼敬。
感动 诸佛菩萨 护法龙天,故灵异之事多不胜数,人称“奇僧”。
一日打坐,见六祖大师至茅棚,告曰:“将来你会到西方,所遇之人无量无边,教化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悉数,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征象。
”言毕,忽而不见。
守孝期满,暂隐居长白山支脉弥陀洞内修苦行;后回三缘寺,任首座。
居东北期间,观机逗教,点化迷蒙,济世活人,感化无量龙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恶修善。
1946年,慕上虚下云老和尚为宗门泰斗,遂束装就道,前往参礼。
途中备经艰苦,踪迹遍及内陆各大梵刹。
1947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
1948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上虚下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
云公观其为法门龙象,乃传授法脉,赐法号宣化,遂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诃迦叶 初祖传承之第四十五代。
出生奇闻于戊午年三月十六日,在夜间太夫人“梦见” 阿弥陀佛 降临,身放金光,照耀世界,震动天地。
惊醒之后,异香扑息,其味非常,清澈肺腑,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不久,降生人间,连哭三天三夜而止,盖觉娑婆世界之苦不堪忍受故。
出家因由宣化上人今将宣化上人自述出家的因缘,摘录如下:我在十二岁以前,脾气很倔强,倔强到什么程度呢
凡是有人惹我的时候,就会哭,一哭起来,没有完的时候。
父母的话也不听,非常任性,有时候不吃不喝,拼命的哭,令父母也没有办法。
当时的想法,知道父母非常疼爱我,我若是不吃东西,父母的心会软,会向我投降。
我那时就是这样的不孝,不体会父母的辛苦。
想起来,实在不应该这样不守规矩。
有一次,邻居的小孩子来到我家,那时,我刚会爬,他也是在爬的阶段,我们在炕上爬,看谁爬得快
我爬到前头,不料他用嘴来咬我的脚。
愚笨的我,不知反抗,只知大哭。
想起来真可笑!在十二岁那年,和同村小朋友到郊外去玩,发现一个婴儿的尸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认为小孩子在睡觉,但叫也叫不醒,看他眼睛闭着,又不喘气。
我莫名其妙,乃回家问母亲:“为什么小孩子在郊外睡觉
”母亲说:“那小孩子死了。
”又问:“为什么会死
怎样才不死
”当时,有位亲戚便说:“要想不死,除非出家修道,才能不死。
”那时候,我对死很怕,也就是不愿意死。
又觉得生生死死没有意思。
遂起了出家的念头,修道才能了生脱死。
有一天,我对母亲说:“我想出家修行,不知妈妈愿不愿意
”母亲说:“出家是好事,我不能拦阻你。
可是等我死后,你再出家也不迟。
”母亲已经许可我出家,我心中非常高兴,但是不能即刻出家。
当时的我,反省过去做了不知孝顺父母的事,惹父母操心,费了很多精神。
怎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左想右想,想出一个笨法子——向父母叩头,表示忏悔。
遂决定发这个心愿。
当我开始给父母叩头时,父母吓了一跳,便问:“为什么要叩头
”我说:“因为我以前不知道孝顺父母,惹父母生气,现在知道不对,所以从今天开始,向父母叩头。
”父亲说:“既然知道过错,能改就可以啦,不必再叩头。
”我说:“孩儿的个性一向倔强。
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
”父母知道我的脾气,不再说什么,默许我的愿心,接受我每天早晚三叩头。
从此以后,每天清早起来(家人在睡觉时),便到院中向父亲三叩头,向母亲三叩头。
每天晚上(家人上炕睡觉后),又到院中向父母各叩三个头。
叩了一个时期,感觉不够,又向天地叩头。
当时不知有天主、地主、人主等名词,只知有天地君亲师,所以每天早晚,给天叩三个头,给地叩三个头,给国家元首叩三个头,给父亲叩三个头,给母亲叩三个头,给未来老师叩三个头。
这样的叩头,经过一段时期,感觉还不够,又增加给天下大孝人叩头,给天下大善人叩头,给天下大贤人叩头,给天下大圣人叩头。
以后又增加给全世界所有的好人叩头,也给全世界所有的坏人叩头。
乃对天叩头,向天祷告,希望大恶大坏的人,改恶迁善,统统成为好人。
这样的增加下去,最后增加到八百三十个头。
每次要叩两个半小时的头,早晚两次,需要五小时,我在院中,无论刮风下雨,照叩不误。
就是在冬天下大雪,也是在院中叩头。
用我的愚诚来叩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样叩了几年,母亲故去,我在母墓守孝三年,仍然在叩头。
守孝期满,出家之后,开始研究经典,自己觉得佛经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经典,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经典。
其他宗教的经典,不能同日而语,简直是望尘莫及。
我在未出家之前,参加各种宗教的活动,曾经参加天主教的弥撒仪式,耶稣教的安息会,还赴旁门左道的法会。
总而言之,到处寻觅了生脱死的方法,到最后很失望,找不到根本解决的方法。
各宗教的教义,都不彻底,不究竟。
但是发现天主教和耶稣教,普遍令一般人所接受。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新约和旧约,译成各国的文字,义理浅显,容易明了。
佛教的教义,虽然很圆满,但是文字太深,非一般人所能明了,所以信仰的人很少。
当时,我发了一个空愿,决心将三藏十二部经典译为语体文,再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
可是我不懂世界语言,也没有机会学习,也没有这种智慧,不知能否兑现呢
于一九六八年,我来到美国弘扬佛法。
到机缘成熟时,美国弟子们,便开始翻译经典,完成我的志愿。
经过多年的努力,翻译的成绩颇佳,可是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从事这种使命,乃是神圣的、清高的、无上的。
把三藏全译成英文,功德无量。
今天果满斯愿,拟将佛经译成英文,引起我想起在往日所发的愿,盼望我的弟子,大家同心协力,来完成我所发的愿力!立志传佛宣化上人在南华寺亲近虚老时,蒙老和尚重视,特委要职,受命为南华戒律学院学监,不久转为教务主任。
在传戒时,为尊证阿阇梨。
以后虚老将沩仰宗法脉传给上人,成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
为续佛慧命,上人从香港来到美国,极力提倡禅净教三修的法门,打破门户之见。
规劝弟子们天天要坐禅,天天要念佛,天天要研究经典。
三管齐下,才收事半功倍之效。
上人有超人的智慧,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讲经说法,事前不拟草稿,观机逗教;因时、地、事、人而说,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说出来义理圆融,所谓“辩才无碍”,令人叹为观止。
上人讲华严经时,能闭目诵经文,一字不错,笔者认为未曾有,亲自所见,亲耳所闻,所以衷心的敬佩。
在上人座下的弟子,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对上人的德望学识,崇拜到五体投地。
上人教导有方,弟子们循规蹈矩,认真修行,遵守佛制,时时搭衣,日中一食,夜不倒单。
可以说,找不到第二处;所以万佛城是世界的佛教中心,对所有佛弟子有不可思议的启迪作用。
上人于一九六二年,来美之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又成立四大道场。
在三藩市有金山禅寺,在洛杉矶有金轮寺,在万佛城有如来寺,在西雅图有菩提达摩中心。
为培养弘法的人才,特在万佛城设立法界大学、培德中学、育良小学。
为使佛经流通于全世界,故在万佛城成立国际译经学院。
现有四十余位僧尼,精通数国之语言,埋头苦干,翻译为英文之经典,已出版六十余部,均获各界好评。
2引人为善编辑在上人道高德重之号召下,有华籍、美籍、英籍、越南籍青年男女,纷纷皈依受具、出家修道。
其中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学士学位者,放下前程似锦的生活,入佛门求证真理。
有的修苦行,如恒观法师为克期取证,禁食七十二天,每天只饮少量的水,创下空前记录。
迄至于今,每天只食水果来维持色身。
恒实和恒朝二位法师,为祈祷世界和平,发愿三步一拜,已有四年,从未间断,仍然围绕着万佛殿在朝拜,风雨不误,身体力行,做一切信徒之榜样。
这种学菩萨道为人忘我的精神,皆是效法上人而受彼高风懿行所感动,殊堪钦佩!香江演教1949年,叩别虚云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阐扬禅、教、律、密、净五宗并重,打破门户之见。
并重建古刹、印经造像,成立西乐园寺、慈兴禅寺、佛教讲堂。
居港十余年间,应众生恳请,普结法缘,相续开讲大乘经典多部,举办佛七、禅七、拜忏等法会,又创办《心法》杂志等,终日为弘扬大法而奔忙,使佛法兴于香江。
其间亦曾一度赴泰国、缅甸等地,考察南传佛教,志欲沟通大小乘,以团结佛教力量。
大法西传1958年,师观察西方机缘成熟,为将佛教之真实义理传播至世界各地,遂令弟子在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法界佛教总会前身)。
1961年,赴澳洲弘法一年,以机缘未熟,1962年返港。
同年应美国佛教人士邀请,只身赴美,树正法幢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初住无窗之潮湿地窖,待缘而化,自号“墓中僧”。
时值美苏两国有古巴飞弹危机之事,为求战争不起,世界和平,故绝食五星期。
绝食毕,危机遂解。
1968年机缘成熟,应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州州立大学30余名学生之请,开设“暑假楞严讲修班”;96天结业后,美籍青年五人恳求剃度出家,创美国佛教史始有僧相之记录。
随着日益扩大的僧团,原有的佛教讲堂不敷使用,于1971年成立金山禅寺,1976年购置国际性大道场万佛圣城;尔后金轮圣寺、金佛圣寺、金峰圣寺、华严圣寺、法界圣城等各分支道场相继成立。
上人不遗余力致力于弘法、译经、教育等事业,广建道场,培植人才,订立宗旨。
集四众之真诚,光大佛法事业。
在弘法方面,上人教导弟子天天参禅打坐、念佛、拜忏、研究经典、严持戒律、日中一食、衣不离体,和合共住,互相砥砺,在西方建立行持正法之僧团,以图匡扶正教,令正法久住。
又开放万佛圣城为国际性宗教中心,并于1994年成立法界宗教研究院,提倡融合南北传佛教,团结世界宗教,大家互相学习,沟通合作,共同追求真理,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要讲经说法。
”上人讲经说法,深入浅出,数十年如一日;并极力栽培四众弘法人才,观机逗教,化导东西方善信。
多次率团至各大学,及世界各国弘法访问,以期引导众生改恶向善,开启本有智慧。
在译经方面,于1973年成立国际译经学院,致力于将佛经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至今有百余本译为英文,中英文双语佛书也陆续在出版中;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法文、德文、日文等译本。
并发愿将《大藏经》译成各国文字,使佛法传遍寰宇。
近40年历史的《金刚菩提海杂志》,先是纯英文版,后逐渐演变为中英对照月刊,至今已发行四百六十多期。
至于中文佛教书籍,更是不下百部;多种语言之CD\\\/DVD\\\/MP3、录影带,亦不断发行中,以为众生闻法修行之良箴。
在教育方面,万佛圣城设有育良小学、培德中学、法界佛教大学、僧伽居士训练班等教育机构。
分支道场于周末、周日亦附设佛学班、中文学校。
这些融入佛教精神的教育机构,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做人的基础;以 大公无私 、 慈悲喜舍 为究竟目标。
男女分校,提倡义务教学,培养品格高尚、具备真知灼见的人才,以期利益世界人类。
中国佛教真正的大师都有哪些人
古今公认(无争议)的大师:六祖慧能大师大珠和尚(慧海禅师)莲池大师憨山大师印光大师虚云大师宣化上人慧律法师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
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
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
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
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
曾国藩的一些对联
希望可以帮到您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曾国藩自箴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曾国藩自题书斋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
一个“多”字下得十分贴切,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下联自勉,甘从苦来,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
一个“半”字也用得很妙,因为要做完美的人仅靠吃苦耐劳显然还是不够的。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自题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曾国藩自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曾国藩自箴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曾国藩自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自箴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曾国藩自箴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曾国藩自箴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曾国藩自箴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曾国藩自箴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自箴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曾国藩正题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自箴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曾国藩自箴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
——曾国藩自箴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自箴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附录:曾国藩之父曾麟书自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