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茶座谈怎么发言稿
禅茶诗 燕拽春光度柳池,云邀竹影赋闲诗.清风有意传书信,又恐相思袅娜迟.禅茶诗:独守空庵醉品禅茶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谁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或许心有灵犀的您能参透他可是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泡开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或许万种柔情能泡开她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泡得开唐诗宋词泡不开秦砖汉瓦泡得开晨钟瞢鼓泡不开驿路风沙 心有灵犀的您在哪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不泡也罢不泡也罢独在天涯醉品禅茶禅茶一味1乞火烧兰葸,临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盏,先供我佛尝。
2香溪醍醐嫩,莲峰蕴真香。
一入灵山路,便觉眼生光。
3初尝冷香烈,再啜火生凉。
飘若对倾城,醉比沐天香。
4雪霁春泉碧,雨润百草芳。
月下煮松风,甘露其君尝。
清烟久消歇,紫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5名山蕴紫气,瑶草凝清辉。
寒泉不混世,积雪入精微。
采采需及时,莫待嫩绿肥。
介绍梵净山历史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
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
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
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
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
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
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
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
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
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
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
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
”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
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弥勒道场”,早已声名远播。
与普贤菩萨道场的峨眉山、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观音菩萨道场的普陀山以及地藏菩萨道场的九华山并列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
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
”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
”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
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还使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
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
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大鲵(娃娃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和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以及中国鸽子花树(珙铜)等珍稀植物。
梵净山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成为了人类的一大财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
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
梵净山登山客运索道,已于2009年4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
索道全长3500余米,全部采用奥地利进口设备建造。
索道单程运行时间约20分钟,每小时单向运客量达1000人次。
游客不仅可以免除了万步云梯的艰难攀爬,还可以从高空全览梵净山的雄伟壮景,领略到这座著有“绿宝石”之称的原始森林的神奇风采。
天子不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句话什么意思
普 洱 茶 王 澍(北 京) 平生足未践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
炼字未安吟苦处,一杯清洌助推敲。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云南·景谷) 茶。
绿带环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语满山洼。
茶。
普洱名扬誉迩遐,优良质,四海竟相夸。
茶。
求教诗词致友家,香飘远,不觉日西斜。
咏 普 洱 茶 王兴麒 (云南·昆明) 嫩绿邀春焙,余甘浃齿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誉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