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房子》中对于秃鹤秃头的描写生动有趣,请你结合书本内容用一段话来描写他的秃头。
2.你最喜欢
1 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样亮。
2 秃鹤,因为他有顽强,不服输,勇敢,等优点 很久没看了 不知道对不对
草房子 第一章秃鹤 好词10个好句3个和感受。
提问搜一搜草房子 第秃鹤 好词10个好句3个和。
跪求!!!!!!!!!!!!!!!!!!!!!!!写回答 查看全部10个回答午月想他LV.3 推荐于 2017-11-25书名:《草房子》作者:曹文轩好词:接二连三 抖抖索索 五颜六色 异想天开 出人意料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心惊肉跳 七上八下 隐隐约约无忧无虑 一贫如洗 荒无人烟 结结巴巴 不问寻常无能为力 心不在焉 小心翼翼好段:(1)桑桑跟着父亲在大街上走着。
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着时,很有了点凉意。
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
父子俩就这样走在梧桐树下的斑驳的影子里。
秋天夜晚的大街,反倒让人觉得比乡村的夜晚还要寂寞。
点评:秋风枯叶,都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衬托出父亲当时的心情多么沉痛、悲伤,树下斑驳的身影,寂寞的感觉,让读者感觉到父亲此时是多么的无助和心神不定。
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得知儿子的病况后的心情。
好段:(2)过不一会,就下起晚雨来。
窗外就是河。
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
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
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
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点评:文中的雨丝,就像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
一个个水泡就像堵在胸口的心事。
桑桑似乎从父亲的表现中看出了什么,他在思索,因此,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读后感: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有着金黄色的草房子、略带苦味艾叶、静悄悄的河流、一望无际的麦田,这就是美丽、祥和的油麻地。
在这儿,有调皮、机灵的桑桑,温柔、善良但胆小的纸月,自尊心极强的陆鹤,执着慈祥的秦大奶奶,为了荣誉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桑乔校长,多才多艺的蒋一轮,给人以无限鼓励的温幼菊……他们在一起,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就组成了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
在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就是杜小康。
杜小康原来生活在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里,而父母更是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但在一次生意中,他父亲把所有的家产全都输了个精光,杜小康一下子从幸福的天堂跌到了低谷。
后来,杜小康在桑桑的帮助下,十分从容地摆起了小地滩。
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还表现得不卑不亢,这需要一个人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呀
而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不要说大困难,就是一个小小的麻烦都怨天尤人,都要依赖父母,那我们以后还如何在社会上站稳,独立生活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同类的问题,我们会自己去想办法吗
可能卧在家里面哭鼻子了吧。
除了杜小康,秦大奶奶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油麻地的人为了在秦大奶奶的地上建一所学校而将秦大奶奶赶到一个小角落里。
不服气的秦大奶奶就想尽各种方法报复人们。
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秦大奶奶改变了她的态度。
最后,为了捡起学校掉到河里的南瓜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为秦大奶奶行为而感动,感动她为了学校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比起感动,可能更多的人会为秦大奶奶惋惜,惋惜一个和蔼可亲、体贴人心的好奶奶就这样走了。
秦大奶奶身上那舍已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秦大奶奶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掂量下一,孰轻孰重,免得因小失大。
从现在起,让我们在做事前先做到心中有底,以免到最后后悔莫及。
最后不能忘记,遇到困难可不要退缩哟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稚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
药已经煮开。
壶盖半敞,蒸气推动着壶盖,使它有节奏地在壶口上弹跳着。
蒸气一缕一缕地升腾到空中,然后淡化在整个小屋里,使小屋里洋溢着一种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
点评:对瓦罐和壶口的描写,是在状物,也是在描写瓦罐主人细心的生活态度,以及药寮中温馨的气氛,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一块很大很大的桑田。
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叶繁茂,还未走进,就远远地闻到了桑叶所特有的清香。
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点评:简洁的描写了桑田风景,通过环境描写了静态的桑叶。
草房子里秃鹤的特点用什么来形容有什么诗来形容
“秃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
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秃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使学生“戏弄”的对象。
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秃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
他用不上学了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
当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这样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而错失了“第一”的荣誉,“就这样,秃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
”即使秃鹤用这样严重的错误来报复别人对他的侮辱,但是,孩子还是纯真的。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
可喜的是,他还是有着强烈地集体荣誉感,当他们学校的文艺演出缺少一个秃头的演员时,他毅然站出来,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演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
秃鹤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为集体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
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纯真的,他们的“忍不住的笑”“厌恶的眼神”也并不含真的“恶意”,从孩子的世界中体验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纯。
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上的.可见,孤单‘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 药”。
草房子中秃鹤摘抄,感悟
gggggd)刘会计好啦
急求 关于《草房子》之《秃鹤》的好句4+以上,加赏析,好的增加悬赏。
。
。
。
急急急
草房子读后感500字金色的草房子,苦叶,宁静的河流,一望无际的芦苇沼泽。
这是油麻地。
住有一群可爱的孩子:调皮,聪明的生生秃土地起重机,强杜小康柔软,安静的纸月...曹波波纯粹的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记录一个男孩生生难忘的6年小学生活,讲述动人的故事此起彼伏。
每读完一个故事,我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都散发着光辉人性之美,不断地在我脑海中的影响。
故事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在书中是最顽固的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躲藏在一所房子在西北角,是一所小学有残疾的学校,学校已经使用了十年以上没有把她走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一个可恶的老女人,总校破坏活动。
然而,在春天,她的冒险保存的溺水乔乔油麻地照顾,半个月后勉强下地,从那时起,她有一个巨大的变化:离开校园,闯入校园鸭拐杖和她出去时带着一根手杖拿不到的小窗户关上......最后,她是一个南瓜学校,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永远地离开移动,我不能帮助,但认为什么让她这样一个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什么让一个单纯的南瓜白花花前面的河流是什么让她在年老的人类发出的荣耀吗
这就是爱
油麻地说实话,她的纯油麻地爱她那颗感恩的心脏。
关怀,简单,感恩书面秦奶奶把收尾本书,我最佩服的是这本书杜小康,他是最富有的人在油麻地生长在高大豪华的红一夜之间,他的家庭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他的父亲放鸭子,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但他一直生活在蜜罐里,在苦难面前表现门。
得分勇敢和强壮,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校门口摆摊,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强硬的美丽和优雅。
DUS坏运气相拼的悲剧和优雅的告诉我们:患来,我们无法避免的,希望,微笑面对。
“草房子”神奇的吸引了我,荡漾着整个工作的同情心,在每个英雄的身体闪耀着人性之美,让我不禁佩服极致之美。
草房子“,永远值得我收集了一本书
“傅雷”图书“傅雷”这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赢得了。
这本书体现了傅雷的祖国,为他的儿子的深深的爱。
信中强调,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奖品是傅雷自己的经验与自己的经验,教他的儿子,别人要谦虚,得体的礼仪;故障的情况下也不要气馁,不骄傲感的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艺术的尊严个性,做一个“德国艺术,优秀的艺术家的个性。
”“傅雷,充满了一个父亲的儿子的期望,关爱和严格要求,充满了丰富的父亲和儿子。
这让我感觉就像一场戏,给人一种精致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教育他们的子女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光荣的,对祖国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一个家长可以加强教育这个境界,但他们的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但它是永恒不变的。
我父亲的教育水平不高,而父亲常年辛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我的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精力和心血,他花了我给大家看。
每当亲戚朋友称赞的成就,我从来没有忘记航班花式父亲“英雄”,和他的父亲沟壑的老脸上总是充满幸福的笑容出现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亲在我耳边“唠叨”可能是一些人生哲学,做事的方式,也就是说,不明事理的人,我总觉得麻烦,往往敷衍。
不知道缶做不排除这样一个“唠叨”
但想必不会。
他完全保存了他父亲的信,保存这个精神财富。
今天,我来理解他的父亲,也越来越重视父亲的好教员。
父亲的说教,我不能被保存在一个字母的形式,但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无价的财富。
父亲仍然是繁忙的,仍然是“唠叨”仍然预期严重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到父亲的头部闪现银,仔细看看,并发现父亲一个几个白色的头发和深眼皱纹一点点。
每一次,我要到说:“父亲,你已经工作辛苦了一辈子,采取休息。
”愚蠢我什么都没说。
父亲,在我的心里,你将永远是一个伟大的成功,你的言行,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克服各种恶魔,我踏上成长的道路。
草房子,曹文轩写的第一章秃鹤的文评500字,谢谢合作
曹文轩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
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为“秃鹤”。
秃鹤所在的那个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枫树的小村子。
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
但这个村子里,却有许多秃子。
他们一个一个地光着头,从那么好看的枫树下走,就吸引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停住脚步,在一旁静静地看。
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
在枫叶密集处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
那些把手插在裤兜里或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的老师们,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秃鹤已许多次看到这种笑了。
但在桑桑的记忆里,秃鹤在读三年级之前,似乎一直不在意他的秃头。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村也不光就他一个人是秃子,又或许是因为秃鹤还太小,想不起来自己该在意自己是个秃子。
秃鹤一直生活得很快活。
有人叫他秃鹤,他会很高兴地答应,仿佛他本来就叫秃鹤,而不叫陆鹤。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这颗脑袋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
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
事实上,秃鹤的头,是经常被人抚摸的。
后来,秃鹤发现了孩子们喜欢摸他的头,就把自己的头看得珍贵了,不再由着他们想摸就摸了。
如果有人偷偷摸了他的头,他就会立即掉过头去判断。
见是一个比他弱小的,他就会追过去让那个人在后背上吃一拳;见是一个比他有力的,他就会骂一声。
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秃鹤一点儿东西: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将橡皮或铅笔借他用半天。
桑桑用一根断了的格尺,就换得了两次抚摸。
那时,秃鹤将头很乖巧地低下来,放在了桑桑的眼前。
桑桑伸出手去摸着,秃鹤就会数道:“一回了……”桑桑觉得秃鹤的头很光滑,跟他在河边摸一块被水冲洗了无数年的鹅卵石时的感觉差不多。
秃鹤读三年级时,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
秃鹤的头现在碰不得了。
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
人再喊他秃鹤,他就不再答应了。
并且,谁也不能再用东西换得一摸。
油麻地的屠夫丁四见秃鹤眼馋地看他肉案上的肉,就用刀切下足有两斤重的一块,用刀尖戳了一个洞,穿了一截草绳,然后高高地举在秃鹤眼前:“让我摸一下你的头,这块肉就归你。
”说着,就要伸出油腻的手来。
秃鹤说:“你先把肉给我。
”丁四说:“先让我摸,然后再把肉给你。
”秃鹤说:“不,先把肉给我。
”丁四等到将门口几个正在闲聊的人招呼过来后,就将肉给了秃鹤。
秃鹤看了看那块肉,那真是一块好肉!但秃鹤用力向门外一甩,将那块肉甩到满是灰土的路上,然后拔腿就跑。
丁四抓了杀猪刀追出来。
秃鹤跑了一阵却不再跑了。
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砖头,转过身来,咬牙切齿地面对着抓着锋利刀子的丁四。
丁四竟不敢再向前一步,将刀子在空中挥舞了两下,说了一声“小秃子”,转身走了。
(选自《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秃鹤阅读答案心香一瓣《秃鹤》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第一章,小说通过对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即使学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孩子的心底还是纯真的。
主人公之一的秃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秃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成了大家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秃鹤为此作出了反常之举,选文讲述的正是这一段故事情节。
秃鹤虽顽皮且顽劣,但是我们却能从选文中感受到一种纯真的东西,他的“眼馋”、“高兴”、“咬牙切齿”等并不含真正的“恶意”,而是心灵的自然流露。
且读且思1.选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2.你喜欢秃鹤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1)在枫叶密集处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
(2)秃鹤说:“你先把肉给我。
”丁四说:“先让我摸,然后再把肉给你。
”秃鹤说:“不,先把肉给我。
”4.为什么秃鹤在读三年级之前并不在意他的秃头,可是后来却在意自己的秃头了?5.下面的一段文字是对《草房子》第二章里的主人公纸月的一段评论,读了选文,请你也给秃鹤写一则评论,80字左右。
纸月正如她的名字,是一个易碎品,纸月的一手好字,纸月的掉眼泪,纸月的笑声,纸月的温柔,纸月的沉默,纸月的倔强……都给桑桑带来了莫名的感觉,不由间有了自卑的情绪和对抗的情绪。
这一切在作家的笔下描写的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唯美。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行动中,我体验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力量。
(选自《纯真的爱——读曹文轩〈草房子〉有感》)《秃鹤》:1.讲述了秃鹤和他的秃头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
2.参考:喜欢,虽然秃鹤顽皮且顽劣,但是却真实且真挚。
3.(1)这是外貌描写,能够抓住秃头的特点,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来,鲜明生动。
(2)这是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往往简洁明了,就如秃鹤和丁四的对话,将秃鹤的倔强与顽劣描写得入木三分。
4.因为秃鹤长大了,有了强烈的自尊心。
5.围绕着故事情节、主题、人物特征来谈即可。
秃鹤阅读答案
《草房子》秃鹤神态描写
秃鹤哭了。
“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满腔的委屈和孤寂得到了宣泄,秃鹤成功的走进了同学们的心中,再不会有人取笑秃鹤了。
草房子描写陆鹤的片段
春节即将来临,油麻地小学接到上头的通知:春节期间,将举行全乡四十三所中小学的文艺汇演。
这种汇演,基本上每年一次。
油麻地小学自从由桑乔担任校长以来,在每年的大汇演中都能取得好的名次。
因为是年年争得好名次,因此,对油麻地小学来说,再争得好名次,难度就越来越大了。
“今年必须争得小学组第一名
”桑乔把蒋一轮等几个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们召到他的办公室,不容商量地说。
……等到彩排了,蒋一轮才发现有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头是个大秃子。
他必须是个秃子,因为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到秃子,甚至剧情都与秃子有关。
如果他不是一个秃子,这个剧本也就不成立了。
反过来说,这个剧本之所以成立,也正是因为这个连长不是一般的连长,而是一个秃子连长。
桑乔这才发现,他当时所看好的这个本子具有令人发笑的效果,原来全在于这个连长是个大秃子。
“这怎么办
”蒋一轮问。
“不好办。
”“就当柳三下是个秃子吧。
”“你拉倒吧,他那一头好头发,长得像杂草似的茂盛。
他一上台,别人不看他的脸,就光看他的头发了。
”“你是想让柳三下剃个大光头
”“也只有这样了。
”蒋一轮对柳三下一说,柳三下立即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头:“那不行,我不能做秃鹤。
”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需的秃头而苦恼不堪。
“只好不演这个本子了。
”桑乔说。
“不演,恐怕拿不了第一名,就数这个本子好。
”蒋一轮说。
“没办法,也只能这样了。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
”都很遗憾。
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
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
”“你还没有回家
”“我马上就回去。
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有什么事吗
”“你先别管。
你就把这个纸条送给他。
”“好吧。
”桑桑接过纸条。
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儿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
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
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
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
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
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小姑娘,快快长,长大了,跟连长,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着,数着板。
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
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
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
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
《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
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秃鹤演得一丝不苟。
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
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问谁,谁也不知道秃鹤的去向。
“大家立即分头去找。
”桑乔说。
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
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桑桑一直走到他跟前,在他身边蹲下:“我是来找你的,大家都在找你。
”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
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
”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
”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满意请采纳,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