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勒佛的大肚子含义是什么
“弥勒”是巴利文meida的音译简称,追其根源,始自梵文Maitreya,史载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
弥勒菩萨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历劫以来与佛陀释迦牟尼绍有莫大的因缘关系。
跟随释迦牟尼修行,但先在释迦牟尼前入灭,佛陀授记预言弥勒菩萨生于兜率天内院,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也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未来佛。
因此,在当时那个年代,弥勒菩萨不是大肚子的,也是很端正慈悲的菩萨相。
但是在中国五代年间,宁波一代出现了一个大胖和尚,法号契此,长得慈眉善目,大肚肥肠,见人就笑口常开,背着一个大布袋到处化缘,化完缘以后,又去将化缘所得食物施舍给小孩子,深受大众和小孩子的喜爱,人称布袋和尚。
后来在岳林寺走廊下的一块石头上坐化圆寂,圆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世人才根据偈的内容推测出契此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
至今寺庙都有百子弥勒(弥勒身上站了100个不同形态的小孩子)、大肚弥勒的造型。
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岳林寺住持昙振法师为契此法师建阁塑像,后来,“大肚弥勒”的形象就流传开来,成为佛寺的定制。
由于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形象化的代表了佛教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他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
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
因此,歌咏他的对联诗词举不胜举,最著名的就是这一幅“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对联。
大肚子的佛叫什么佛
弥勒佛
佛像为什么都是大肚子呢
事实上佛建立时是不留典籍不塑雕像画像后来的雕塑画像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是中西结合物。
而在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佛像也没有大肚子的,都是玉树临风式的。
至于你看到的一些大肚的佛像一般都出现在中国,这大概是因为在古时中国人往往以肥为美的缘故吧,毕竟富态给人一种慈祥,可靠之感。
在中国民间,最让人熟悉的佛菩萨像是弥勒佛像,因为,他的特征非常鲜明,大肚上有一坦荡胸怀,胸怀上有一极其喜庆的笑脸,笑脸上有一流溢着无穷快乐的纯真无欲的笑口,一见即令人不能忘,而生亲近,而至喜欢,而至不能自已,而终至要迎请于家中——不为求名求利,只为怡情养性,开窍开怀。
但是,这样的弥勒佛像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在传统、原味的寺院里,弥勒佛像完全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佛门弟子都知道,弥勒佛是未来佛,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将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下一个佛,不过时间在几十亿年后,目前还是菩萨。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年,慢慢便消亡了,等待弥勒佛来人间传法。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南天竺人。
2500多年前,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
在弥勒去世之前,释迦牟尼佛为他授记,预言他命终之后,当上生到兜率天的内院(净土),在那里讲经说法。
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会呆四千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则是五十六亿年,之后,便下生人间成佛。
据《阿含经》记载,弥勒佛降生人间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
弥勒佛降生时,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
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佛,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众生),第二会度九十四亿,第三会度九十二亿。
最初的弥勒像是原味的,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跏趺坐式,自然没有大肚和笑脸。
其后出现了弥勒佛的形象。
中国的大佛有很多与弥勒有关,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栖霞山大佛、河南浚县大佛、四川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宁须弥山圆光寺大佛等。
形象多严格按照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制作,依然不是大肚笑口型。
晋以后,相继有一些人自称弥勒降世(凡自称佛菩萨转世者几无例外都是假的,如果是真正的菩萨转世者,会在身份暴露后很快离开人间),既有农民起义,又有别有用心者迷惑群众、乘机叛乱,或者借此敛财骗色。
之后,出现了白衣弥勒形像,但并未被人普遍接受。
现今大众广泛喜爱的弥勒形象,来自被称为布袋和尚的五代后梁僧人契此。
契此,俗姓张,号长汀子,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本是游方僧人,四出化缘,随处坐卧。
由于经常荷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其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体肥肚大。
其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们以此得知天气。
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却不沾雪。
他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
后梁贞明三年(917),他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
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这又与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居士)公开宣称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并以此惊动朝野、大获名利形成鲜明的对照,亦与那些以此迷惑群众、煽动叛乱的白衣长发的假弥勒完全不同。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
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
他有一偈: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 他还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
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布袋和尚插秧偈: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以契此为原型,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
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
与弥勒菩萨相关的联: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希望能帮到你
您的采纳是我回答的动力
谢谢
有一泰国佛大肚子的叫什么佛
民间以为:男戴观音女戴佛。
实际上没有依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音或大肚佛公,两者都有吉祥的寓意
喝酒的大肚子佛有几种
济公活佛。
其它好像没有。
你说的大肚佛应该是弥勒菩萨,他拿个布袋并不喝酒。
道教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是喝酒的。
描写人物的 好句
1、这孩子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2、他白皙的皮上去如同鸡蛋膜一样吹弹可破,在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迷人,又长又密的睫毛像两把小刷子,随着呼吸轻轻的扫过肌肤,黑玉般的眼睛散发着浓浓的暖意,如樱花般怒放的双唇勾出半月形的弧度,温柔如流水,美的让人惊心。
3、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4、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5、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
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完美的脸型,特别是左耳闪着炫目光亮的钻石耳钉,给他的阳光帅气中加入了一丝不羁……6、她钻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7、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8、只见那人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
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
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
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9、她像个华丽到极致的芭比娃娃,让人惊艳无比,金色的发丝像瀑布一般缕缕滑过岚的脸庞,是这样令人心动的柔软。
10、一个半跪在地面上的紫发男子。
那是一个极美的男子,长眉若柳,身如玉树,上身纯白的衬衣微微有些湿,薄薄的汗透过衬衣渗出来,将原本绝好的身体更是突显的玲珑剔透。
长长的紫发披在雪白颈后,简直可以用娇艳欲滴来形容。
一个男子能长成这样,也是天下少有。
11、女生:即使是满面疲倦和仆仆风尘,依然能看出她娇小的脸型和精致的五官,象混血儿一样奇特而夺目的美丽;细腻白皙的象羊奶凝乳一样的皮肤,仿佛透明的水晶色的新疆马奶提子一样,晶莹剔透的让人不忍多看,生怕目光落实了,把她的脸蛋刺出两个洞来。
12、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还有白皙的皮肤……13、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14、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一头如墨的黑发散在身后,紫色的蕾丝线将一束小发悬在耳侧,红色的衬衣外是一件方格的蕾丝小礼服,白皙的手腕上悬满了漂亮的镯子,小指上还戴了一个没有任何修饰的银戒15、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我才20岁,不管大家相信不相信,我说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大肚子得佛是怎么回事我先说一声我家没有人信佛求
这并不稀奇,也没必要去和别人说,一个人某一段时间看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是佛像,而是一种假象
一种出马仙的假象
不要去多想,忘了他
大肚子弥陀佛身上有小孩子的是什么意思
他不是弥陀佛,而是弥勒菩萨的化现。
弥勒菩萨的报身像也不是这样,之所以在汉土会用这个形象,是因为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他法名契此,常示现疯癫行,在市镇中随缘度化,后来他自己也承认是弥勒菩萨应世。
因为他的周围常常有十八个小孩童出现,所以后来也出现在画像上,这实际上也是圣者的游戏化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