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古代宫殿的句子有哪些
1、啊
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2、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3、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4、大殿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5、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6、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
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
深深宫邸,糜烂与纸醉金迷,将人性腐朽殆尽。
如今,我也将成为这莺莺切切中一人吧。
7、两旁灯火通明,正前方是一堵筑在水上的白墙,约两米高,上覆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正中一个月洞红漆大门虚掩着,有琴音和着曲声隐约传来,门上黑色匾额上书“梨园”两个烫金大字。
8、远远望去,那一座座深红的宫殿像嵌在雪地上一样。
9、琉璃瓦的重檐屋顶,朱漆门,同台基,捆绑住了多少位历代君王。
引得王朝颠覆,百姓流离失所,天下改为他姓。
10、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
大殿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洁白,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
11、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
12、云白光洁的大殿倒映着泪水般清澈的水晶珠光,空灵虚幻,美景如花隔云端,让人分辨不清何处是实景何处为倒影。
13、来到故宫,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两扇大红门,门顶上挂着一块牌子,四周镶着金边,上刻着两个醒目的金字“午门”。
14、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风雅涧’。
天阶夜色凉如水,窗内红烛摇曳,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涟漪,似叹息似挽留。
我熄了烛火,推开吱呀的窗,抱着膝盖坐在床沿,凝视窗外飘飞的雨丝。
15、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殿的四角高高翘起,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16、水晶珠帘逶迤倾泻,帘后,有人披纱抚琴,指尖起落间琴音流淌,或虚或实,变化无常,似幽涧滴泉清冽空灵、玲珑剔透,而后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过层峦叠嶂、暗礁险滩,汇入波涛翻滚的江海,最终趋于平静,只余悠悠泛音,似鱼跃水面偶然溅起的浪花。
17、接着凌月推开珊瑚长窗,窗外自有一座后园,遍种奇花异草,十分鲜艳好看,知是平时游赏之处。
更有花树十六株,株株挺拔俊秀,此时夏初,风动花落,千朵万朵,铺地数层,唯见后庭如雪初降,甚是清丽。
18、细密如银毫的雨丝轻纱一般笼罩天地,一弯绿水似青罗玉带绕林而行,远山黛隐身姿影绰。
雨露拂吹着挺秀细长的凤尾竹,汇聚成珠,顺着幽雅别致的叶尾滑落而下,水晶断线一般,敲打在油纸伞上,时断时续,清越如仕女轻击编钟。
19、在湛蓝的天空下,紫禁城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20、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
21、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住的地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22、这些大殿的内柱都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个柱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分外壮观。
23、只见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
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
榻上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
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
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堪比当年潘玉儿步步金莲之奢靡。
如此穷工极丽,凌月倒还是第一次见呢。
24、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故宫里显得神秘而安静。
25、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描写古代宫殿的句子
五步一楼,一阁。
廊腰缦回,高啄。
各抱,钩心斗角。
盘盘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於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於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於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旁宫赋》
描写唐朝兴盛句子
在唐宫十多年,她从太宗皇帝那儿学到强毅坚韧,遭遇任何困难险阻,从不流泪。
她记得前皇说过:眼泪不会赢到人们的同情,眼泪所换到的,是人们的轻蔑。
然而,此时的她实在无法自抑,在感业寺住一世,是她不甘心的,不论如何,她要跳出去,她没有丝毫宗教信仰,她也完全不能清静无为。
感业寺还是和平常一样,但在她的眼中,印象完全变了,她怔怔地望着大门,冥想自己回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那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着一切的繁荣与辉煌。
她用一种岭南出产的植物油,涂在身体上,那是会增加皮肤的细腻的。
为了未来,她竭尽所能地使自己美丽——李治的年纪比她小,而女人通常是比男人容易衰老的。
她明白,如果她不能保持年轻,前途会是黯淡的,色衰爱弛的理论她无时或忘。
李治登上皇座已快满一年,但自秋至冬,皇上却没有再到感业寺来,禅房内一度春风,过后便沉沉如止水了。
媚娘在疑惑与忧虑之中,虽然宫廷中常常有密使到来,但是,物质的赏赐与泛泛的通候,是不能满足她的。
她的目的是进宫,取得崇高的地位。
礼物,对她未来的生命毫无意义
她以为自己是最适合居住在皇宫之内的,因为,她懂得宫廷的一切。
前皇在世的时候,她学到许多,她自信能成为最好的皇后,她也自信,只要自己协助皇帝,可以顺遂地治国平天下。
李治是有些儿迟钝的。
但这对于她的前途只有好处,她相信自己的才智,控制这样一个皇帝,绰绰有余。
她是有控制人的欲望的,她以为人生的最大目的,就是役人,使群人处于自己之下。
武媚娘对这项命令有着深恨,但仍不动声色地站着,她暗暗地发誓:终有一天,我会改变你的历史
女人的泪水能赢得男人的同情,有时,也能赢得女人的同情,王皇后看到她欲垂未下的两眶酸泪,忽然心软了,欠动身子,更加和缓地说 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她受到的政治教育最主要的一项是:不相信任何人。
在媚娘,这是获得权力的开始,她小心谨慎地工作,但又时时以男女间戏谑来冲淡她对工作的谨严态度,她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是重视工作和权力的。
“自然可以,不过,你自己也应和皇上说的,否则,皇上会觉得你对他生疏呀
”皇后居然认为她老实到连最简单的心术都不通晓。
皇帝相信天意,而武昭仪,则在天意之外努力着,她在宫中的地位虽然稳固了,但她并未满足,她又记得前皇的名言:不进展,便会后退。
她要进展,她不愿以一个昭仪的身分终老,她也不以将来成为皇太后而满足,她的目光瞩望着皇后的宝座:是皇后,不是昭仪和皇太后。
她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四年以前,她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她很疲劳,翠微宫内的钱财也被她用尽了,但希望却越来越接近,她想:只要接近希望,钱财又算得什么呢
于是,她把自己所得,慷慨地分赠给那些后宫的妃嫔。
宫廷之中,自皇后至宫女内侍,没有人不赞誉武昭仪。
她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她把陷阱布好,让老实的皇后自己投进去——
古代描写后宫的诗句
1、啊
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2、大殿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3、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
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
深深宫邸,糜烂与纸醉金迷,将人性腐朽殆尽。
如今,我也将成为这莺莺切切中一人吧。
4、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
5、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6、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7、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
大殿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洁白,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
8、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9、接着凌月推开珊瑚长窗,窗外自有一座后园,遍种奇花异草,十分鲜艳好看,知是平时游赏之处。
更有花树十六株,株株挺拔俊秀,此时夏初,风动花落,千朵万朵,铺地数层,唯见后庭如雪初降,甚是清丽。
10、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
11、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12、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形容唐朝繁荣的诗句,描写等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建筑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这个体系由都市建筑、宫殿建筑、佛教建筑等方面组成。
就唐代宫殿建筑而言,大明宫、兴庆宫和华清宫最具代表性,有着鲜明且彼此不同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地处唐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前沿,地势高旷。
从考古发掘可知:大明宫的平面北部呈梯形,南部呈东西长方形。
宫城内除了三座正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外,另外还有门下盛中书盛翰林院、御史台、命妇院等近臣、机要官署建筑。
同时唐玄宗还置“左右教坊于蓬莱宫侧”。
宫城以丹凤门至紫宸殿为中轴线,中轴线上建有三座主殿,在中轴线两侧建有对称的殿阁楼台。
宫城的中部有太液池,太液池周围诸殿是皇帝后妃居住之地。
而宫城东西又对称地辟有专门供皇族游赏的园林佳区———内苑。
这种建筑组群方式,使大明宫有着明显的建筑分区———即皇帝办公议事的办公区,供皇族居住的居住区以及游乐区。
办公区内的宫殿庄重典雅,居住区又沿太液池而建,而游乐区又以园林为主。
这种既有区域的明确区分,又构成统一整体的布局,主从分明、左右对称的建筑组群方式,反映了盛唐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风采,更体现出我国唐代皇宫建筑以正殿为主而又突出皇宫园林特色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在平面布局上有着显著特点:三座主殿,把用于皇帝会见外国使节,举行国家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含元殿建在最前面,其后是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这种排列方式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体现封建等级观念;把举行国宴和游乐活动的主殿———麟德殿置于太液池西岸的高旷之地,距左银台门和翰林院仅90多米,这样,既便于参加饮宴的文武百官、皇族贵戚出入,又能突出皇族权威,同时也使饮宴的喧闹之声不影响办公和居祝由此可见大明宫在平面设计上,既体现出封闭性的“空间”艺术布局,也反映出统治者高高在上的统治思想。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也是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
从构图布局分析,这座殿利用龙首原做殿基,突出了殿基的高大。
阁基又高于殿基,犹如鼓风欲翔的两翼,加上上殿的坡道所谓龙尾道的设置,更增加了该殿的凌空感和宏大气势。
整个含元殿建筑群面对一个开阔的广场,似巨鹰从天而降,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宫殿建筑所呈现出的壮丽、雄浑、大气的风格。
此外,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建筑遗物可知:含元殿的墙面是白色的,殿顶的覆瓦是黑色的,屋脊是绿色的,柱子是红色的,斗拱是赭黄色的,这种色彩配合使建筑物显得庄严而素净,突出了中国建筑以“厚”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
麟德殿由前、中、后三殿组成,殿西建有西亭和结邻楼,东建东亭和郁仪楼。
三殿相连,翼以两楼二亭,并周绕严密,构思精巧。
这种用楼亭衬托中央大殿的组合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庭院与组群建筑的布局上,采用左右均衡对称借以突出中央大殿的建筑特色。
这在甘肃敦煌唐代壁画上也有所反映。
同时,麟德殿的建筑,还开创了三殿相连的建筑形式。
总之,大明宫在建筑艺术方面多有创新,体现出我国中古时代宫殿建筑艺术追求雄浑大气、和谐统一之美的文化特色,堪称中国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
兴庆宫乃盛唐时期所建,占地面积2016亩,它是唐代园林与宫廷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宫内的主要建筑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等多呈楼阁式。
这些楼阁式建筑所显示出的艺术形象,是高台基,大屋顶,大屋顶的垂脊呈弧形,屋檐也微微翘起,整个坡面呈“旋轮线”形。
“旋轮线”是最速降线,如遇大雨,屋顶上的积水可以最快速度流走。
同时“旋轮线”形,不仅屋面形象很美,还起到一个重要的平衡作用,加强了柱子的稳定性,对房屋结构有利。
这是艺术与科学的巧妙结合,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屋脊的两端饰有“鸱尾”,使整个建筑更加壮观,更富有神采。
兴庆宫的建筑还采用硕大的斗拱,挺拔的柱子,绚丽的彩绘,高高的台基,有机地结合为统一体,显示出尊贵、豪华、富丽、典雅的建筑文化特色来。
华清宫是唐代帝王游乐的离宫,因此选在京城长安近郊的骊山建筑。
这座离宫依山临水自然风景优美。
在平面布局上,许多殿阁分布在山上山下,掩映在花丛树林中,突出了自然风光的美韵,给人以宽松清新之感,以满足皇族贵戚来此休憩的需要。
这座离宫,主要是为皇族贵戚来此沐浴温泉而建。
因此宫内建有浴殿汤池多处,正如晚唐诗人陆龟蒙所写:“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
”为了突出山林野趣,这些浴殿建筑所呈现的外观形象精巧秀美,规模也小,而浴池外观装饰则极尽豪华。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皇宫和离宫在建筑上的不同:皇宫突出宏大的气势,庄重雄伟的风格;而离宫突出园林风光,建筑分散,多呈小巧秀美的特色。
但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今天研究唐代宫殿建筑的文化特征,既希望人们对古城西安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是为给今日西安建筑突出古城风貌提供资料,使古城西安能更显示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风采来。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
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间。
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
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
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
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唐代的离宫别苑,比较著名的有麟游县天台山的九成宫,是避暑的夏宫;临潼县骊山之麓的华清宫,是避寒的冬宫。
大明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龙首原上。
唐代贞观八年(634),太宗李世民为供其父李渊避暑,于长安宫城东北角禁苑内修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
龙朔二年(662)高宗李治加以扩建,一度改名蓬莱宫,后成为唐代帝王在长安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
唐末毁于战乱。
1961年其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高踞龙首原上,遥对终南山,俯瞰长安城,规模宏大,气势壮阔。
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宽北窄。
北墙长1135米,南墙(即长安城北垣的一段)长1674米,西墙与南北墙垂直,长2256米,东墙倾斜有曲折。
宫城内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
所有宫墙均为夯土墙,仅在同城门相接处和城墙转角处内外表面砌砖。
城基宽13米余,深1米余,城墙底宽10米余。
宫城北部的东、北、西三面城墙之外平行筑有夹城。
西、东两面的夹城距宫城均为55米,北夹城距宫城160米。
宫城南墙正中的丹凤门为正门,东有延政、望仙二门,西有建福、兴安二门;西墙中部有右银台门,其北有九仙门;东墙有左银台门;北墙正中为玄武门,其东有银汉门,西有青霄门,玄武门正北夹墙有重玄门。
北门一带是当时北衙禁军的驻地,关系到宫廷的安危,所以在不到200米距离内设了三道门(包括玄武门内的重门),门的基址尚存。
据记载:大明宫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
外朝沿袭唐太极宫的三朝制度,沿着南北向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
三殿东西两侧建有若干殿阁楼台。
外朝部分还附有若干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
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
池中建蓬莱山,池周布置曲廊。
周围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罗布,寝殿在池南。
这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
各殿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确定。
含元殿,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
是举行重要典礼仪式的场所。
含元殿利用龙首原高地为殿基。
现残存遗址高出南面地坪10余米。
殿东、北、西三面为夯筑土墙,白灰抹面。
殿宽11间,每间面阔5米余,进深4间,北墙距北内槽柱中心5米,内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为副阶围廊。
殿址上现存方形柱础一座,下面方形部分长宽各1.4米,高0.52米,上凸覆盆高10厘米,上径84厘米。
仅从这一构件的尺寸,可见含元殿的尺度规模。
殿前龙尾道长75米,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
含元殿东西两侧前方有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
这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风格,成为后世宫殿的范例。
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杂技舞乐和作佛事的场所,位于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宫城西墙90米。
宫殿遗迹的台基夯土筑成,周围砌有砖壁,呈长方形,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约77米,上下二层,殿堂、廊庑建在上层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中殿为主殿,东西宽9间(两山墙各占一间除外),南北进深5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5间,两侧各2间,地面铺0.2米厚石板。
前殿东西宽亦为9间,两山与中殿齐,前后无墙,两端两间进深4间,当中7间进深3间,地面也铺石板。
后殿与中殿仅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两山对齐,进深3间,地面铺方砖,殿周环以回廊。
殿后侧东面为郁仪楼,西面为结邻楼,两楼前为东亭、西亭。
楼、亭均建于夯土高台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构成一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筑组合。
兴庆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为唐长安三座皇宫之一,其他两座为大明宫、太极宫。
开元二年(714)就唐玄宗旧居五王子宅所在的兴庆坊建成。
宫殿为非对称布局,南部有较大的园林区,具有离宫性质。
唐天佑元年(904)毁。
据记载,兴庆宫以一道东西横墙隔为南北两部分。
北部为宫殿区,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南部为园林区。
东面通过夹城与大明宫连通。
正殿为兴庆殿,主要建筑还有大同殿、南薰殿、新射殿等。
龙首渠横贯宫殿区,在瀛洲门东侧穿越东西横墙注入园林区的龙池。
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东北角有沉香亭。
宫的西南方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宣布大赦、改元、受降、受贺、接见、宴饮的地方。
整座宫殿没有一条全局的中轴线,这在古代宫殿建筑中是罕见的。
遗址南北1250米,东西1080米。
1958年在遗址范围内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一座门址,面阔五间,长26.5米,进深三间,宽19米,进深的中间一间除明间处开门道外,西侧为夯土台,土台外侧接南面宫墙。
这遗址曾被认为是勤政务本楼遗址。
但也有人认为,与文献所载的位置、规模都不相合。
曲江池 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
这里在秦代称恺洲,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
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宇文恺凿其地为池。
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
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
据记载,唐玄宗时引产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
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
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
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
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
唐代曲江池作为长安名胜,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最盛;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和每月晦日(月末一天)也很热闹。
现在池址仍在,园林设施均已湮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