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语言行动心态的句子

描写语言行动心态的句子

时间:2017-04-15 08:26

形容心态好的句子有哪些

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特别是那双长的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这句话更能体现出小孩的眉清目秀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描写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

至少5句写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被捕前的句子(2-7)   被害时的句子(8-17)   被审时的句子(18-28)   被害后的句子(29-32)   体会到了李大钊对待亲人的慈爱,和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肃,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及他对革命事业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疑问自己想。

  是一个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人。

  是一个坚贞不屈、处变不惊,慈爱、和蔼的父亲。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课文简说。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

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

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

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当时中国的情况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情况。

  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

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

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1)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相关链接   1.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和等文章和演说。

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他又发表了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

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李大钊被捕以后   李大钊被捕以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但他始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1927年4月8日《晨报》报道:李大钊受审问时,“态度甚为从容,毫不惊慌”,“着灰布棉袍,青布马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

”同日《顺天时报》也报道:李大钊“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晓”,“李无确供”

《晨报》1927年4月17日又报道:李大钊被捕10天来,受到了多次审讯。

每次审讯,李大钊除对于“共产学理及主义,均承认不讳”外,其他一概不知,对所谓种种“罪名”“则竭力辩白,谓并无此项行动”。

  他在监狱中的自述中,历历叙述了他为挽救民族危亡而立志从事革命的抱负。

他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   审讯和严刑拷打无济于事,张作霖变换手法,企图以高官厚禄进行收买,但遭到李大钊的严词痛斥

  李大钊的被捕,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同情。

京津“各报社评,皆暗为守常呼吁”。

国民军拍来电报,向奉系军阀提出警告。

北京25所大学校长,联名发表声明,要求将此案移交法庭处理。

学生群众、社会名流和他的同乡好友,多方设法营救。

尤其是北方的铁路工人,组织了劫狱队,准备采取劫狱行动。

李大钊得知后,坚决不同意这样做。

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但已是党的损失。

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事业,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

”党组织忍痛接受了李大钊的意见,说服铁路工人放弃劫狱的行动。

  资料袋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时代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

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选我的累死我了,选我吧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是什么描写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都是用于对人物的描写方法。

外貌:指把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动作: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语言: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神态: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心理: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PS:生活处处有精彩

学习之余,还可以关注公众号“吐槽宅盟”,里面有互怼必用的表情包和很多搞笑又好玩的内容哦

关于“不能光说不做,要实际行动”的名言

1.与其临渊羡鱼,不而结网。

2.一切都靠一张嘴而丝毫不实干的人,伪和假仁假义的。

—— 德利特3.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5.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威·赫兹里特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7.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8.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

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伏尔泰9.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恩格斯10.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

——谚语

运用环境、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方法

运用、语言、动作、心肖像、神态描写方法运境、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方法,以“XXX站起来走出教室(任取名字)”为主题扩写这个句子第一段必须写“XXX站起来走出教室”,400字 以上 展开运用环境、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方法查看全部6个回答我来答有奖励写回答有奖励查看全部6个回答左丘寒烟11LV.22019-07-27关注1、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2,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

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3,伙子跑得不错,已经从起跑冲刺进入途中匀速跑。

他像一匹马驹昂头急奔: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动有力,腰肢放松——整个动作显得优美而富有弹性。

4、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

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5、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对我有帮助136回答时间:2010-10-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